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以人为本,创建谐发展的校园——甘肃省秦安县第五小学发展规划秦安县第五小学小学杨德科学校存在的价值关键是“人”,只有关注人的发展,学校才能更好的发展,学校才有生命力。所以我们要贯穿“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国家投入的硬件设备为基础,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我校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为了使学校和谐、更好的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一: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学校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宽松、自主的空间。由于兴国五小地处县城中心,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我们针对这一现状,在服务群众、帮助群众的工作思想指导下,密切联系家长,形成了人人关心教育、人人支持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学校的和谐发展创造了宽松、自主的空间。1.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较高,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家长对学校的期望值较高,对学校的发展十分关注,经常和学校、教师进行交流、探讨学校的发展与建设,就如何教育管理学生向学校、教师提供大量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群众代表和学校进行沟通,共同商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2.家长参与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意识强烈,为学校硬件建设和优美环境的创设铺平了道路。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征求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家长一个个畅说欲言,尽言献策。并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协调派出所、工商所等部门2治理校园周边环境,为学校打造了安静、舒适、优美的校园周边环境,为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场所。3.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较高,促进了学校教育向科学化、民主化的发展。学校所服务的学生家长年龄普遍在30岁左右,文化素质较高。他们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较高,对学生的期望比较高,还有一部分家长本身是教师或行政管理人员,他们对教育就十分了解,对孩子的教育非常关心,他们也特别愿意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与规划,也愿意配合学校管理和教育和学生。学校为了让家长满意,让家长放心,不得不改变办学理念,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办法,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和家长一道共同商讨学校的发展大计,共同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途径,这样促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向科学化、民主化方向发展。二:丰富的软、硬件资源,为学校的和谐发展搭建好了平台。1.学校基本概况。秦安县兴国第五小学位于秦安县城北段,是一所新建的全日制完全小学。于2007年秋季开始招生。学校占地14亩,建筑面积2750平方米,其中教学楼一栋2600平方米,厕所一座150平方米。现有六个年级,24个教学班,1400名学生,有教师56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6人,有1人被评为甘肃省骨干教师;2人被评为“省教学能手”;3人被评为“市园丁”;5人被评为“市骨干教师”。2.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使学校的和谐发展成为现实。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而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靠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教师专业结构合理,基本上能够满足小学各学科教学的需3求。随着新课程改革,我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业务能力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不断增强,教师的学习意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不断的学习、交流中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增强了教研教改的意识,大多数教师勤于教学研究;乐于教育教学改革;善于指导学法,勇于探索实践,在全校形成了一股重学习、善反思、好研究、愿交流的大好局面,为学校的和谐发展创造了丰富的人力资源。三:以人为本,构建学校和谐发展的设想。学校是因人而存在,学校的发展应该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是学校所有工作中最核心的工作,也是学校发展的切入点。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总结上一年的各项工作,我们提出了“以人为本”,构建学校和谐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具体目标为;1.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1)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要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发展,爱好有所依托,特长有所展示,使学生轻松、愉快的来学校学习,积极主动的完成小学学业。(2)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以养成教育为主渠道、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使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与高尚的情操。(3)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以会学习、能创造为出发点;不以“三苦”精神为学习榜样,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不压制学生的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追求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不按照教师的功利性来设计学生的未来,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指导学生形成“勤学、乐学、会学”的终生学习方法和习惯,使学生能够健康、全面、和谐的4发展。(4)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合作、交流、反思、实践、猜测、验证等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生活质量和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重视教师教学研究能力与教学水平的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的角色要发生显著的变化。学校要为教师创造条件,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重视教师教学研究能力与教学水平的提高,帮助教师走在时代的前沿,这是实现学校“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之一。(1)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的促进者转变。我们必须引领教师从只会进行学科知识的传授者,变为能够激发起学生对你所教学科发生浓厚兴趣的教师,使学生不但能够牢固地掌握这一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能掌握学习这一学科的方法,并加以迁移。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价值观和人格养成;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不能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前5进;教师要关注过程教育和发展的价值,必须认识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显现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所以,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要比获得现成的结论更重要。(2)教师要从单纯的授课者向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转变。学校要提供机会和时间,使教师不仅有从事教学研究的机会,而且要以自己独特的教学一线的身份进入研究领域。因为今天的教学改革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而知识和能力是在交往和互动中自然生成的。师生双方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是一种相互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获得知识和能力自然生成的过程。随着审视教学活动目光的转换,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必须向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转变。首先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教育事实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对此采取一些针对性的做法以求有所改变。为此学校提出:教师要研究的一般问题应是实践中、教学中产生的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然后慢慢地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同时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最终获得理论的升华,使教师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者。其次,教师能够以问题解决者的目光来解决身边所发现的问题。教师所遇到的问题,多是教学工作中的问题,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在工作中解决它,其他外在的力量并不能在根本上有效的解决问题。(3)教师要从课程的“消费者”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6教学改革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互相结合,教师必须在课程开发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首先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其次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课程能力;第三要关注学校课程建设。(4)教师要从学校的从教者向社区文化的传播者转变。教师不仅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者的传播者和工建者。教师要善于利用社区资源来丰富自己的教育内容。教师要转变教育和课程观念,认识到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在本质上是社会变革。教师必须认识到,真正成功的教育与教学改革、课程改革不能单单从学校内部考虑问题,而应该有宽阔的视野、远大的抱负。为此,教师应该成为社区文化的建设者、传播者,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5)教师要从关注学科向关注学生转变,教学从知识传授向互动生成转变,教学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总之,教育改革的形势使我们每个从事教师职业的人不能无视教育的变革和社会对教师不断提高的要求,要适应教育改革的形势,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成为社会认可的教育专业人员。三:两年来科研兴校,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回顾经过两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我校的管理特色:既“从抓教师日常行为习惯入手,提高教师素质,形成以规范有序,积极向上为特色的教学秩序;从抓学生行为细节入手,提高学生自控能力,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觉向上的良好学习习惯。”在抓教学质量方面,我们从学校7实际出发提出“向常规要质量,以教研促发展。”所谓“向常规要质量”,就是不放松教学常规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坚决反对教学过程中形式化和随意化的不良倾向,力求做到过程服务结果,环节服务质量。在教研工作中,我们要求教研立足于学校实际,不好高骛远;教研着眼于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不贪大求全;教研服务于提高教学质量,不夸夸其谈,哗众取宠。建校两年来,我们坚持按上述原则办学,现已基本形成了“重习惯,重秩序,重质量”的办学特色,教师的教育教学业务能力有了较好的发展,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上级部门的肯定。1.坚持了全面育人,加强学生思想教育。(1)德育工作依照《小学德育纲要》,坚持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做到思想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综合管理。沟通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联系渠道。提高学生道德认识水平,促进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2)依据学校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健全德育管理制度,完善奖励机制,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方位育人的氛围。(3)探索心理和生理教育,积累了大量的案例,为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培养优秀的心理健康教师提供了大量的一手资料。2.坚持教科研领先,提高了教学质量。(1)树立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增强教科研意识和质量意识。(2)认真落实了课程计划和省“减负高效”的一系列规定,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养成8良好的学习习惯。(3)坚持了“多手段,多途径”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实验。(4)进行爱心育人活动,提倡教师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对待学生。3.坚持师德教育,提高了师资队伍整体水平。(1)开展了以“敬业、爱生、奉献”为主题的师德教育,人人争做“学生爱戴、社会满意”的教师。(2)认真安排教师完成继续教育的学习,使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达到100℅。(3)在教职工队伍中引进竞争机制,鼓励中轻年教师挑大梁,学校为他们搭台子,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培养了省级骨干教师1名,省级教学能手3名,市级教学能手4名,市级骨干教师5名。4.坚持依法治校,发展办学特色。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法规,健全学校民主管理制度,坚持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发展战略。坚持“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因材施教,发展特长”的育人思路。四: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发展学校的具体措施。为了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育教学思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使学校的管理制度具有人文性,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管理育人的目的、环境育人的目的,实现学校学校和谐发展的奋斗目标,今后三年学校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教师队伍凝聚力的建设,增强教师为教育奉献的意识。教师队伍是否具有凝聚力是决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好坏的先决
本文标题:兴国五小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08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