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第七章-第一节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特征17
第一节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特征思维与幼儿的心理发展一、什么是思维(一)定义【自我分析】当你早晨醒来,推开窗门一看,发现地面上湿漉漉的,你就会得出昨天已经下过雨的结论。思考并分析:这个认识活动与我们学习过的感知觉和想象有什么不同?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过程?小结:间接和概括;思维活动。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二)特点:概括性和间接性1.概括性:指对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规律性的反映。2.间接性:以一定事物为媒介来反映那些不能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自我分析】出示黑板刷或其它物体,请你从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的角度反映它,其反映的过程和内容分别有哪些?思维与感知觉思维和感知觉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感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所产生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思维是对事物本质特征及内在规律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与语言思维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中的词是对事物一般属性和联系的概括;思维的表达和交流也是借助于言语活动来实现的。二、思维的分类(一)按个体思维发展的水平,可将思维分为:1.直观行动思维是在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2.具体形象思维是依赖事物的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的彼此联系而进行的思维。3.抽象逻辑思维是指用抽象的概念(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二)根据指向性的不同,可将思维分为:1.聚合式思维(求同)2.发散式思维(求异):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根据思维创造性的不同1.常规思维:用常规的方法来解决问题2.创造思维:用创造性的方法来进行。如艺术家、作家、导演、设计师,均需要高水平的形象思维三、思维的品质1.思维的广度指思维的广阔性,指要善于全面地考察问题,从事物的多种处样的联系和关系中去认识事物。2.思维的灵活性随机应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指外在的条件发生变化,主体采取灵活的方式,以适应变化的环境。3.思维的深刻性指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发现的本质,对事物是否剖析的彻底。4.思维的独立性指不借助于现成的答案和别人的帮助。独立地提出问题,独立地寻找答案,独立性并非的人易受他人暗示。5.思维的敏捷性6.思维的逻辑性【自我分析】一个人第一天上山,第二天下山,走的速度不均匀,但时间(早上6点到晚上6点)、路程完全相同。试证明:在上山和下山的过程中,他必定有一个时间,正好经过同一个地方。试在解决以上问题的过程中,反思你的思维能力的各个品质的发展状况。四、思维在幼儿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思维是幼儿生活活动的基础(二)思维的发展是认识水平提高的标志思维是认识活动的核心,是高级的认识过程,它的发展本身就是认识过程有低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结果和证明。(三)思维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幼儿情感、意志和社会性的发展。思维作为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不仅对其他认识活动的发展有推动和促进作用,还对幼儿的情绪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性(一)直观行动思维(0~3岁左右)【案例分析】分析以下案例,归纳学前儿童直观行动思维的特点。1.澡盆里婴儿的戏水动作,只有当置身于澡盆里面的时候,才会发生。当离开澡盆的时候,这种动作就停止了,而且也很难在没有澡盆的时候复现。如何看待这一现象?2.儿童作画常常事先没有目的,即先做后想,或者边做边想,只有画出来之后才知道画的是什么。如何看待这一现象?3.幼儿打人的动作,常常没有控制,即使是大人,不小心被一个幼儿打几下的时候也可能会觉得很痛,甚至难以忍受。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儿童在进行这种思维的时候,只能反映自己动作所能触及的具体事物,依靠动作思考,而不能离开动作在动作之外思考,更不能计划自己的动作,预见动作的效果。1.直观行动思维依赖于一定的情境2.直观行动思维离不开儿童自身的行动思维只在动作之中进行。(二)具体形象思维(3~6、7岁左右)【案例分析】分析以下案例,归纳学前儿童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1.2+3=5的计算,幼儿虽然可以进行,但实际上他们在计算的时候并非对抽象数字进行分析综合,而是依靠头脑中再现的事物表象,如2个苹果加上3个苹果,或者2个手指加上3个手指,再数数结果是5个苹果或手指才算出结果的。2.问幼儿电灯和蜡烛有什么共同点,回答往往是“都是白的,长的。”具体形象思维有以下两个特点:具体性和形象性由于表象功能的发展,儿童思维逐渐从动作中解脱出来,也可以从直接感知的客体中转移出来,从而比直觉行动思维有更大的概括性和灵活性。但是思维仍然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具体形象往往产生干扰作用。(三)抽象逻辑思维(6、7岁以后)幼儿期,特别是5岁以后,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这具体表现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概念的掌握、判断和推理的形成,以及理解能力的发展等方面。综上所述,幼儿期的思维主要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水平,在整个幼儿期内,思维的特点又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体现了从直接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趋势。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1、幼儿初期(3岁)的思维仍具有一定的直观行动性。2、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具体性、形象性、经验性、拟人性、表面性和固定性3、幼儿晚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1、具体性让幼儿算一下2加3等于几,幼儿感到困难,但如果说2个苹果再加上3个苹果是几个苹果,幼儿就会比较容易地回答这个问题。幼儿对具体的语言容易理解,对抽象的语言则不易理解,如老师说“喝完水的小朋友把杯子放到柜子里去!”刚入园的幼儿都没有反应。但老师如果说:“明明,把杯子放到柜子里去吧!”这时明明就理解老师说话的意思。对刚入园的幼儿来讲,“小朋友”这个词是不具体的,每个幼儿的名字才是具体的。2、形象性幼儿思维的形象性,表现在幼儿依靠事物的形象来思维。幼儿的头脑中充满着各种各样颜色和形状等事物的生动形象。比如爷爷总是长着白胡子,奶奶总是头发花白的;穿军装的才是解放军;兔子总是“小白兔”等。3、经验性幼儿的思维常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幼儿把热水倒入鱼缸中,他说老师说了喝开水不生病,小鱼也应该喝开水。幼儿听妈妈说:“看那个女孩长得多甜!”他问:“妈妈,你舔过她?”4、拟人性幼儿往往把动物或一些物体当人来对待。他们赋予小动物或玩具以自己的行动经验和思想感情,和它们说话,把它们当作好朋友。泛灵论5、表面性幼儿思维只是根据具体接触到的表面现象来进行,往往只是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而不是事物的本质联系。比如,一个5岁的孩子注视着阿姨给小婴儿喂奶,看到奶水从阿姨的乳房里流出来,他认真地问:“阿姨,那里面也有咖啡吗?”给幼儿出示两个一样大小的橡皮泥球,让幼儿确认它们是一样大小的。然后,老师把其中的一个泥球变成长条。这时,幼儿就认为这两块橡皮泥不一样多了。6、固定性幼儿思维的具体性使幼儿的思维缺乏灵活性。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常常“认死理”。两个小朋友在抢一个玩具,成人拿出一个同样的玩具,让他们各玩一个,两人非要原来那一个。幼儿的概念的发展(一)幼儿掌握概念的特点1.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概念是用词来标示的,词是概念的物质外衣,也就是概念的名称。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大致有两种类型:【案例分析】你们是如何掌握“灯”这个概念的?如果教师教幼儿掌握“花”和“勇敢”的概念,一般采取什么方式?(1)通过实例获得概念学前儿童获得的概念几乎都是这种学习方式的结果。(2)通过语言理解获得概念在较正规的学习中,成人也常用给概念下定义,即讲解的方式帮助儿童掌握概念。科学概念的掌握往往需要用语言理解的方式进行。但学前儿童由于抽象逻辑思维刚刚萌芽,很难用这种方式获得概念。一些人通过下定义来研究幼儿掌握实物概念的特点幼儿初期:幼儿所掌握的实物概念主要是他们熟悉的事物。给物体下定义,多属直指型。幼儿中期:幼儿已能掌握事物某些比较突出的特征,由此获得食物的概念。他们给物体下定义属于列举型。幼儿晚期:幼儿开始初步掌握某一实物的较为本质特征,如功用的特征,或若干特征总和。属于功用型幼儿对事物判断和推理的特点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常表现为判断事物时从事物外在和表面的特点出发。1、幼儿对事物的判断和推理往往不合逻辑2、把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之间的表面现象或事物之间偶然的外部联系,作为判断事物的依据。3、以自身的生活经验作为判断和推理的依据。随着年龄增长,其间接判断能力开始形成并有所发展。我们从一项研究的结果就可以看出,具体见下表。从上表可以看出:7岁前的儿童大部分进行的是直接判断,之后儿童大部分进行间接判断,6~7岁判断发展显著,是两种判断变化的转折点。幼儿理解事物的特点幼儿理解事物的水平不高,不深刻,常受外部条件的限制1、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常是孤立的,不能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2、幼儿对事物的理解主要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3、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不能理解事物的内部含义。学前儿童对事物的理解有以下发展趋势:1.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理解事物的关系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事物,发展到依靠语言说明来理解【研究结论】在教幼儿学习文学作品时,有无插图,效果很不一样。假定没有插图儿童理解水平为1,有插图后,3~4.5岁幼儿的理解水平为2.12;4.5~9.5岁为1.23。3.从对事物作简单、表面的理解,发展到理解事物较复杂、较深刻的含义。【案例分析】从以下两个案例中分析幼儿理解事物的特点1.在给小班儿童讲完《孔融让梨》的故事后,问孩子们:“孔融为什么让梨?”不少儿童回答:“因为他小,吃不完大的。”2.上课时,小班一个小朋友歪歪斜斜地坐着,老师批评说:“你们看,××坐的姿势多好!”他们一说完,其他小朋友都学着他的样子坐起来。4.从理解与情感密切联系,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案例分析】有位妈妈给儿子出了道加法题:“爸爸打碎了3个杯子,小宝打碎了2个杯子,一共打碎了几个杯子?”孩子听后哭了,他说他没有打碎杯子。5.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典型现象】孩子看电视时,常常会问:“他是坏人,还是好人?”如果成人说:“他既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孩子会感到难以理解。课后作业一、幼儿思维发展的阶段性二、幼儿具体形象思维主要表现的特点
本文标题:第七章-第一节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特征1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108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