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端(上)楼主:438613527时间:2013-04-2117:40:00点击:3134回复:4楼主发言:1次发图:0张举报回复收藏更多楼主我发现上了整整十几年的学,在实际生活中基本上什么都不会,除了一堆空泛的理论,没有一技之长。我希望我和我的家人和爱人能过上美满的日子,这就是我上学的目的。可我们的教育给了我什么呢?我发现教育不是产业化了吗?什么是产业化?简言之,就是把某个东西完完全全地变成一个经济产业,按照产业的规则和规律来运作。那教育是否也得按照产业的规则和规律来运作?三鹿不是刚不是因为质量问题,而倒下,还赔偿消费者了吗?那我们这些教育产业化下的不合格“产品”,是不是应该让教育部门和政府来承担责任呢?我们是教育的被生产者,同时也是教育的消费者,我们是否有权利来维护自己的利益?那可是付出了十几年青春的代价啊!人还能用多少个十几年来这样辛苦的读书?还将付出多少用来适应这个社会?所以,作为这个教育制度下的受害者,我是不是有权利向我们教育制度的制定者们讨个说法呢?当在网上收集证据时,却让我更加的触目惊心。我面对的是个千疮百孔的教育制度,是个进入了死胡同的教育体制。我并不想夸大其词,下面就是一些我收集到,以及自己思考后整理的材料。看到收集的资料,这更坚定了我做这事的想法。希望更多跟我有一样观点的人能够看到。一、中国教育制度的弊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一方面使得国民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另一方面也为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可以说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改革开放后,在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中,我国的教育日益显露出许多弊端,随着弊端的日益恶化和严重,已经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了,许多方面急需改革、提高。我从办学方向、教育理念、教育体制等几个方面来着重讨论一下中国教育的问题(一)、办学方向当前的教育过分强调精英教育,大量的资金投入到重点中小学、重点大学,而职业中学以及职业教育却形同虚设。近些年来考研热又持续升温,相形之下职业培训却不够发达。其实大部分人考大学以及考研都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而除了研究所外,大部分的工作并不需要太高深的理论知识。学生学习了过多的理论知识,却不具备工作技能。这种学非所用的现象一方面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求职时遇到很大困难。当前,高级技工的缺乏,以及本科生求职难都说明了这种不重视职业教育所带来的害处。现在大部分本科生迫于无奈在经过高考后再次考研,以使自己在找工作时处于更好的位置。固然,在研究生阶段,做了一些课题会获得一些实践经验,但由于学生只是想找到一份好工作,对于理论前沿的探讨不会太热心,相反对与未来工作方向相关的知识却非常热衷。这种三心二意的态度使得学生的自身素质不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做出来的课题质量也会大打折扣。扩招以来,我国在世界上的科研实力不升反降,这就很说明问题。同时,许多学生不清楚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清楚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只是看到大家考,于是自己也考。对于未来职业方向并没有很好的规划。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一个人的学术创新能力,这与工作技能是有着很大差别的。如果上了研究生之后,若没有学到真正想学的知识,这会对自身发展极为不利。大部分人受教育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获得工作技能,所以当前的教育体系应向职业培训侧重。国家应对加大对职业培训的投入,同时密切与企业的联系,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手段来使学生获得工作技能,最大程度上消除学生毕业后求职难的现象。(二)、教育理念我们当前的授课方式仍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记笔记为主,没有将讨论以及写论文这种非常好的形式引入到教学中,这样使得学生的思维很不活跃。在课程设置上,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设计性课程设置过少,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强调严谨、严密的数学课程,本来是培养逻辑思维的很好方式,可在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均过于强调记忆的扎实牢靠以及解题方法的精妙,却对逻辑思维不够重视,这实在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想象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这直接制约了学生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与发展。从小到大,老师都会用爱迪生的这句话教导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后来知道,虽然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确说过“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但是我们的老师和教材偏偏把爱迪生后面那最关键的一句话漏掉了,那句话是“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在当前,教师的职责主要是教授学生某门知识。在课后,也仅是对学生所提出的具体问题予以解答。其实,教师更应该从方法的层面上来指导学生。也就是说,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向学生传授方法。当发现某位同学学习吃力的时候,应该发现其在学习方法上存在的问题,然后予以解决。这才是一个教师真正应该担当的角色。现在的教育仍然是知识灌输,而不是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这是当前教育最突出的问题另外,在校期间,学生所学课程设置过难。其难度明显超过了国外同龄学生的课程难度,甚至有些东西我们根本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我们曾经很得意,自认为比外国人聪明。殊不知,这正是我们的小聪明之处。因为在学校中,所学的课程设置过难,同时这些课程与实践过于脱节,这会使得只有少部分人能获得名次靠前的快感,而大多数人难以从学习中体会到什么乐趣。从而会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严重的压抑,以至于许多人在大学毕业后长长出了口气“再也不必学习了”。我们的教育不但没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反而将其压抑殆尽。不去考虑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引导出来,只是一位劝学生苦学,这种不注重教学规律的做法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后果。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深思的事情。除了课程设置过难,本科阶段专业设置也过早。学生在未接触社会前,志趣还没有相对稳定下来,未来从事什么行业会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过早地将学生纳入到某一专业领域,而很多学生日后未必会从事这一行业的工作,这会造成相当大的浪费。其实,如果学生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与发展,再来学习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这并不是多困难的事情。可惜我们的教育无视教育规律,一心想尽快使学生成为可用之材。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了拔苗助长的做法。(三)、体制的弊端我国的教育水平不够高,从体制上的原因来说就是官办教育处于垄断地位,以及教育的计划经济成分过重。这种情况使得教育界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现在的教育,充满着死气沉沉的气息,乏味、无趣,还必须拿这种腐朽的教育当成是一种快乐。原以为这是那些不负责任的编辑者搞出来的,后来发现,每一节白痴无聊的课程,都有其深思熟虑的恶毒,目的就是把形态各异、充满理想的我们改造成一模一样,永远效忠他们,符合他们范式的行尸走肉。教育不是向学生负责,也不是向市场负责,而是向上级负责。在这种情况下,花了十多年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出现求职难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同时这样的体制也不会办出一流的大学,我国最好的大学清华、北大,拥有最好的生源,得到巨大的投入,在国际上的排名却远在在三四百名开外。同国企一样,高校机构臃肿,人员冗余,不够精简,没有形成适应市场的组织结构。而教育部作为政府部门,其行为打上了过多的计划烙印。比如研究生扩招,教育部并不认真分析考研热的真正成因,只是看到在当前情况下,学生考研热情高涨,就不管什么专业一律扩招,这直接导致了研究生培养质量低下,我国科研实力不升反降的后果。而且在没有引入充分竞争的前提下,进行所谓的教育产业化,稀缺的教育资源使得高校收费节节攀升,许多贫寒子弟根本无力负担高昂的学费,只能面对高校大门望洋兴叹。现在的学校,不是我拿什么上大学,而是大学拿什么让我来上。教育资源的稀缺,也是导致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种现象的原因。中学生把非常美好的时光消耗在大量做题,死记硬背这类低效率的事情上,既没有使素质有较大的提高,同时又压抑了活泼的天性。稀缺的教育资源。需要大力引入民间资本来发展民办教育。其实,社会上也有很多民办学校,但这些民办学校却没有受到有效的监管,其师资力量以及办学环境都不尽如人意。很多办学者惟利是图,其所办的学校往往沦为收钱机器。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质量根本无法得到保证。这使得作为弱势群体的学生经常处于上当受骗的境地,同时也败坏了民办学校的名声。而当前教育部对民办教育的资格审查,建立行业准入制度,以及对其教育质量的监管这些配套措施都没有跟上。若是仅仅允需民营资本进入教育领域,而没有其他的措施跟进,民办教育是不会有很好的发展的,更不会为整个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还有,高校中出现的日益严重的学术腐败,也缺乏监督。学术腐败同其他领域内的腐败一样,都是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造成的,许多教授以及所谓的海归学者一方面占用着国家资源不去搞研究,另一方面却靠着这些资源谋求个人私利,或开公司或四处走穴,而置真正的教育科研于不顾或很少照应。这是我国近来科技实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四)、教育发展的不公平当前的教育过分强调重点建设,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某些重点学校,而对大多数一般学校则很少照顾。这样做会使得到重点照顾的学校心安理得地接受投资,而大多数没有得到重点照顾的学校则自暴自弃,积极性和热情也不能被充分地调动出来。这种不公平的投入会使效率大大降低。另外,越是贫穷的地区,教育投入越少,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投入越多。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有些大城市的小学教育设施可称奢侈,而有些乡村小学连基本的课桌都没有。我们常说,中国的自然资源利用率不高。其实在一个国家中,人力资源才是最重要的资源,大部分的学生被排斥在进一步教育之外,广大的乡村及欠发达地区青少年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这实际上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我国有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可人口素质却不高,取得的成果也与我们这个庞大的人口数量不相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执行中却大打折扣,社会公平严重缺失,少数人享受到了特殊照顾,大多数人却无法享受到,公平的严重缺失导致了效率的严重低下。我国的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但我们也要看到,这些问题的解决确实需要一个过程,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象教育界内部的监督,还有教育部门的冗员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已超出了教育这个领域的范围。如果想解决这些问题,势必会引起利益的重新分配,其难度阻力相当之大。这些问题必须随着整个国家的发展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二、中国现行教育制度中存在的几大弊端自从科举制度被废除之后,中国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便从传统文化学习的文质走向了极端外国文化学习基本全面流氓化,知识分子也不再“学而优则仕”,而是披上知识分子的外衣充当真正的文化流氓。这不仅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悲剧,更是中华民族的悲剧。从前面的简单论述中我们已经得出一个最基本的结论:中国的一切问题的根源就是中国教育制度。然而,中国教育制度究竟出了哪些问题?根据我们多年的研究,中国教育制度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个方面:(一)、统考制度(应试教育)统考制度包括初考制度、中考制度、高考制度、大学英语定级考试制度、职称英语考试制度、公务员考试制度等,这些制度成为束缚中国学子学习的枷锁,也是误导中国人学习的重要因素。在这些制度的约束和误导下,每一个中国人从6岁开始便失去了学习的自由、选择的自由和人生发展的自由,每一个中国人都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人们只会学习课本和考试,相当多的人变成有文凭无文化的“文盲”(进入学术权威或教育权威者甚至就是文化界的流氓和学霸)和人格不健全、缺乏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善于投机钻营和玩弄权术、贪图享乐的知识分子的败类,拨开中国教育的种种乱象和非议,我们必须面对一个无奈而又令人尴尬的现实:世界各国教育投入占GDP比重在1985年的平均水平是5.2%发达国家是5.5%发展中国家是4.5%而当年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只占2.3%,教育投入不足的现象还在一直延续,即使到今天,我国仍没有达到4%的既定目标。中学校高收费、乱收费和以及教育不公现象在民众那里的反映尤为突出,一方面国家在教育的供给方面存在不足与失衡,另一方面民众对教育的需求又十分迫切。在一个13亿的国家,这么多的人口,如果素质低是沉重的人口负担;如果素质高,就是丰富的人力资源。高校的教育体制问
本文标题:中国教育弊端体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141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