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二节脊柱CT扫描技术一、脊柱的应用解剖1、颈椎颈椎共有7个,其中1、2、7颈椎形态上比较特殊。颈1又称环椎,无椎体和棘突,只有前、后弓和两个侧块,侧块上带有上、下关节凹。颈2为枢椎,椎体上端有一骨性突起为齿突,CT横断位与冠状位都可清楚地显示环枕关节和环枢关节的解剖结构。(一)概述颈7的棘突最长且粗大,常常被用作体表标志。CT扫描时常规采用的体表标志定位颈1相当于鼻尖平面,颈2平上齿列咬合面,颈3相当于下颌角平面,颈5平甲状软骨。颈段椎管大致为三角形,从颈1~3逐渐变小,颈3~7椎管大小一致。正常颈椎椎孔前后径:颈1为16~27mm,颈2为12~21mm。如果小于12mm,考虑为椎管狭窄。颈2~7椎体之间有椎间盘,颈段椎间盘厚度介于胸段和腰段之间。2、胸椎胸椎共有12个,胸椎椎体前后径于横径大致相等。椎板较宽而短,横突较粗,从关节柱伸向后。胸椎的体表定位点为:胸2相当于胸骨颈切迹平面,胸4平胸骨角,胸6相当于两乳头连线中点,胸11平剑突。胸椎椎管大小基本一致,上部胸椎椎管承接颈椎略呈椭圆形,下部胸椎椎管逐渐过渡到腰椎呈三角形。胸段椎间盘最薄,故CT扫描时需要用薄层。胸段椎间盘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固定,很少发生髓核脱出。3、腰椎腰椎共有5个。腰椎椎体因负重关系,在所有脊柱骨中体积最大,椎体横径大于前后径,呈肾形。椎弓为椎体后方半环形的骨板,它与椎体共同围成椎孔。整个脊柱的椎孔连续起来为椎管。CT横断面可清楚显示1个棘突,2个横突及4个关节窝。棘突是由椎弓向后稍向下走行,位于正中线上,腰椎棘突呈板状,中部薄后缘较厚,棘突的末端较大。横突由椎弓根与椎板联合处向外并稍向后延伸,横突粗短。腰椎的体表定位为腰3、4相当于脐平面。上腰段椎管呈圆形或椭圆形,下段为三角形。CT可直接测量椎管的前后径,即自椎体后缘中点至棘突基地部的中线部位,正常范围是15~25mm;椎管的横径腰4、5段较腰1、2、3段大,正常范围位20~30mm。腰椎椎间盘在腰5与骶1之间最薄,它包括两部分:髓核和纤维环是纤维软骨组织和上下椎板的终板连接。腰椎椎间盘在CT横断面上呈肾形。4、骶尾椎共有5个骶椎,4个尾椎。骶椎与两侧髂骨构成骶髂关节,CT横断面扫描可清晰显示部分关节。骶尾椎的体表定位为骶2相当于两侧髂前上棘连线水平。二、脊柱CT扫描前的准备(一)与第十节的常规扫描前准备相同。(二)扫描前应特别注意去除病人的护腰带,膏药等。(三)在扫描前准备好普通正侧位平片。(四)对外伤的病人最好在背部垫一护垫后进行搬动。三、CT扫描在脊柱疾病诊断的应用(一)概述脊柱的CT检查,能准确地观察椎骨的形状和大小,椎骨及椎间关节的形态及结构,以及骨内外软组织如脊髓,蛛网膜下腔,椎旁肌肉,大血管等情况。因此大大提高了对脊柱和椎管病变的诊断水平。脊柱CT扫描的适应症如下:1、各种原因引起的椎管狭窄。2、椎间盘病变。3、椎管内占位病变。4、椎骨外伤,特别是观察附件骨折、脱位、碎骨片、金属异物的位置和椎管及脊髓的关系。5、椎骨骨病,如结核、良恶性肿瘤以及椎旁肿瘤侵及椎骨者。6、先天性椎骨及骨髓异常。7、协助进行介入放射学检查。(二)常见脊柱疾病CT应用特点1、椎骨骨病CT扫描对观察椎骨细小病灶及病变向椎旁或椎管内侵犯情况具有明显优越性,对脊柱结核的诊断应注意观察椎旁组织是否有冷脓肿出现。2、正常变异和先天异常CT扫描在观察脊柱和脊髓的正常变异和先天畸形方面主要是观察椎管内部结构的改变尤其是脊髓的异常。在某些脊柱先天畸形尤其是颈椎或颅颈交界处,平片易漏诊误诊,常规CT扫描,必要时行三维扫描重建,对上述部位的先天畸形诊断优势明显。3、外伤CT检查方便、安全、不必移动病人,以免加重损伤,且CT图像除可观察骨折类型,脱位情况外,对碎骨片,火器伤,金属异物的位置以及与椎骨和脊髓的关系显示远较平片优越。4、硬膜外的占位病变常见的硬膜外病变为椎间盘和小关节退行性疾病,其次为转移瘤和淋巴瘤。CT对前者优势明显,对后者也有一定价值。5、其它髓内外的占位性病变CT扫描应根据病情进行普通平扫、椎管造影、CT增强扫描。它们对病灶形态,大小及病灶对相邻组织关系的观察很有价值。四、脊柱常规CT扫描技术(一)体位的摆法脊柱和脊髓CT检查可取仰卧、俯卧或侧卧位,但常规采用仰卧位扫描。为了减少脊柱正常曲线形成的前凸,颈段扫描时采取头屈曲位;上中段胸椎扫描时将臀部稍垫高,下胸段扫描时将头部垫高;腰段采取双膝关节屈曲位。1、重点观察椎体的扫描方法。轴位扫描方向与椎体前后径的方向保持一致,层厚及层间距根据椎体的大小和病变的范围而定,颈段可采用3~5mm层厚和层间距扫描,胸段和腰段可采用8~10mm层厚和层间距扫描。(二)几种常规扫描方法2、重点观察椎间盘的扫描方法。轴位CT采用多层面多角度的扫描方法,扫描方向与椎间盘的方向保持一致,颈段椎间盘扫描可采用2~3mm的层厚和层间距,共扫描2~3层,胸段和腰段椎间盘扫描采用5mm层厚和层间距,共扫描3~4层。3、椎体和椎间盘兼顾的扫描方法。轴位扫描方向应与椎间隙的方向保持一致,扫描范围包括椎间盘层面和椎体层面。层厚和层间距根据所扫椎体而定。(三)各段椎体CT扫描参数及方法1、颈段体位:标准体位。头先进,下颌骨略上抬。体表定位:第4颈椎。扫描参数:扫描野:12~20cm。距阵:512X512层厚:3、5、10mm层距:3、5、10mm电压:110kV电流:70mA颈段扫描的层厚层间距以及扫描时机架的角度,可根据实际扫描中病情需要来定,如普通观察颈1~7椎体,可用10mm层厚,10mm层间距,机架角度以平行大部分椎体横断面为佳,在上下段颈椎椎体角度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可考虑分段扫描。若有针对性的观察椎间盘,可采用3mm层厚,3mm层间距,机架角度随所观察间盘所在椎间隙的角度来定。为保证图像质量,应适当增加毫安,即保证足够的X线剂量,但长期高剂量扫描,对球管不利,故应尽量避免。2、胸椎体位:标准体位,头先进,双臂上举抱头。体表定位:上中段胸椎以第5胸椎为中心。下段胸椎以第10胸椎为中心。扫描参数:扫描野:14~20cm。距阵:512X512层厚:5、10mm层间距:5、10mm电压:130kV电流:70mA胸椎CT扫描与颈椎扫描类似,针对椎体,可采用10mm层厚、层间距,机架角度与大多数椎体横断面平行。针对间盘可采用3mm层厚,层间距,机架角度由所扫间盘所在椎间隙确定。3、腰椎体位:标准体位,头先进,臀下垫三角形软垫,以便使各腰椎椎体尽量保持与床面平行,双上臂上举抱头。体表定位:以第3腰椎为中心。扫描参数:扫描野:16~20cm。距阵:512X512层厚:5、10mm层间距:5、10mm电压:130kV电流:70mA腰椎扫描的层厚层距以及机架角度与颈胸椎扫描类似。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腰椎生理曲度相对较大,且该曲度又有因人而异的特异性,因此,双下肢的弯曲程度适当与否将直接影响扫描效果,尤其在扫间盘时。实际工作中可采取先按常规摆位,进行定位扫描,根据定位扫描图像显示,必要时作适当体位调整后,在行定位扫描,进而确定轴位扫描计划。4、骶尾椎体位:标准体位,头先进,双上臂上举抱头。体表定位:髂前上棘连线中点下2cm。扫描参数:扫描野:18~22cm。距阵:512X512层厚:10mm层间距:10mm电压:130kV电流:70mA骶尾椎扫描多以扫椎体为主,可观察骶髂关节,通常采用正位定位扫描。(四)CT脊髓造影(computedmyelography,CTM)CT脊髓造影是把水溶性非离子型造影剂注入蛛网膜下腔,再行CT扫描的方法。用于观察椎管内的详细解剖结构、检查脊髓病变。造影剂可采用优维显、欧乃派克,其用量为5~10mL,浓度常用170~240mg/mL,浓度不宜高,以免影响观察效果。也可常规X线脊髓造影后,间隔一定时间(1~2小时),待部分造影剂被吸收后再作CT扫描。根据病情需要,如怀疑脊髓空洞者,可行延迟扫描。五、脊柱CT扫描的图像显示技术(一)适当的显示窗值条件适当的显示窗值条件是清晰显示椎体、间盘及椎旁组织,诸如:肌肉、脂肪、血管、韧带等的重要前提。常规脊柱扫描显示窗值条件为:软组织窗;窗宽/窗位200~350/35~45骨窗:窗宽/窗位800~2000/400~500(二)测量技术1、CT值测量脊柱扫描中,CT值测量对诸多椎体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椎旁组织的CT值改变对脊柱病变诊断也有一定帮助。脊柱扫描中常见正常组织CT值列表如下:脊柱正常组织CT表组织名称肌肉脊髓椎间盘骨CT值范围50~6010~3060~120500~12001、大小测量脊柱扫描中大小的测量尤为重要,如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的诊断。正常脊髓,椎管径值列表如下:正常颈髓测量值:水平前后径均值面积(mm2)前后径/横径C2—38850.62C4—57870.52C6—77840.54C7—T17700.66水平前后径均值(mm)蛛网膜下腔前后径(mm)T17—911—14T4—106—98—16T118—1111—17T128—1112—18正常胸腰髓测量值水平前后径均值(mm)横径均值(mm)面积(mm2)T12~L32020200L3~L52023220正常下限1416150腰段蛛网膜下腔测量值正常颈椎管测量值水平前后径均值(mm)正常范围(mm)C12518~32C22216~27C3—71814~25六、脊柱CT扫描的摄片技术(一)应拍摄一张标有扫描层次的定位片和一张无定位线的定位片。(二)为了显示骨和软组织需用不同窗宽窗位照两套片,照骨窗宽/窗位1500~2000/500~800Hu;照软组织和椎管内结构时窗宽/窗位400/50Hu左右。(三)若要放大摄影时,应掌握好适当的放大倍数,特别注意不可漏掉椎旁软组织。因椎旁组织的状态对椎体病变的诊断有着很重要的价值。
本文标题:脊柱CT扫描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143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