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开工疫情防控方案一、工程概况二、人员返场交通组织(1)本工程拟采用的施工人员为大连本地人员及非疫情重灾区人员,人员进场前提前摸排拟开工人员两周内往来史,有误发热、咳嗽、胸闷乏力等现象并填写个人登记表,有序安排人员返工,主动向地方疫情防控部门汇报,按照要求做好疫情联防联控,统筹有序复工。(2)人员进出工地现场、办公区必须实名制登记并每日监测体温,乘坐经消毒的大型客车运输至施工现场,运输过程中确保人与人间隔一米以上。单位及项目部保障口罩、测温计、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充足,并配备必要的临时隔离宿舍和应急处、车辆,确认最近的制定发热门诊。对施工现场、办公区及机械设备、车辆等进行消毒杀菌处理。(3)本工程将合理规划生产、办公出入口,设置体温监测点,严格实施封闭管理,建立“一人一档”,每天开工前、收工后监测体温、清点人数。将疫情防控、卫生健康知识纳入三级安全教育范围,在生产、办公区显著位置张贴卫生防疫宣传广告等措施,提高现场人员的防控意识,自觉做好自身防护。(4)对材料等运输车辆、机械设备及其操作人员严格控制,人员必须佩戴口罩,机械舍内、车辆必须进行消毒,逐一登记进出时间、体温。三、疫情防控人员分工在本项目施工中,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成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工地现场需服从工地疫情防控同意管理,应与当地疫情防控部门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建立部门与项目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部门与项目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人员安排1、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1:负责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的督查督办。2:负责车辆机械的消毒及每位员工入场前的体温测试,负责员工每日体温记录、接触到的人员记录。345:负责保运人员的体温测试、作业工具的消毒。四、健康检查制度及应急预案1、掌握并登记施工人员的健康状态、出行情况,未有感染迹象的方可上岗作业。上班后每日登记上下班及在居住小区所接触的人以及居住小区的疫情状态。以上内容每日商报主管部门。2、员工上下班不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乘坐私家车、班车上下班。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公共物品。3、员工上、下班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并消毒,体温正常并佩戴口罩方可进施工现场、办公区等工作场所,每日填表上报。体温异常或有感染迹象的人员严禁入场,应立即隔离上报。4、采用分散进食,坐下吃饭的最后一刻才脱口罩,避免面对面就餐,避免就餐说话,避免扎堆就餐,就餐前、后洗手。5、作业工具等人员频繁接触的部位以及车辆,办公、宿舍、厕所等经常频繁进入的场所要每日早晚各一次(早上班前,晚下班前)进行消杀。6、人员尽可能不要近距离接触,与他人谈话室尽量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同室时须配搭口罩有事尽可能利用电话、微信、网络联系;如与疫区及周边区域人或疑似感染人员接触应做好个人防护,并向单位及街道报备。7、(1)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且有武汉旅游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疫区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到单位及街道报备。(2)如果接触者出现症状:在单位时要先隔离消毒,在提前选择有发热门诊的定点医院就医并上报。(3)前往医院的路上,及就医全程应该佩戴口罩。(4)在施工现场采用制定应急车辆,或者呼叫救护车运送病人,如果可以,路上打开车窗。(5)生病的密切接触者应时刻保持呼吸道卫生和进行双手清洁。在路上和医院站着或坐着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6)任何被胡起到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物体表面都应该用含有稀释漂白剂的消毒剂清洁、消毒。(7)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武汉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8、疫情信息报送应建立疫情防控每日报告制度,自工程有关单位人员开复工之日起,实行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零报送”机制,每天按属地、行业要求向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部门报告当天疫情情况。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应逐级向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部门报送相关情况。
本文标题:防疫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161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