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张中华--管理学通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课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管理与管理者•一、管理•教材: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法约尔: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相关概念:效率、效果。•一、管理•教材: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法约尔: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相关概念:效率、效果。•二、管理者•(一)含义•是这样的人,他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二)管理角色•特定的管理行为类型•人际关系: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制定:企业家、混乱驾御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三)管理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三、管理系统输入转换输出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一、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沟通、激励、信息获取、人员配备。•(一)计划•(二)组织•(三)领导•(四)控制•二、性质•(一)自然属性:生产力属性:所有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是人类长期从事实践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同生产力的发展一样,是有连续性和客观必然性,是不分国界的。•(二)社会属性生产关系属性:为谁管理。毛泽东:管理就是社会主义再教育•西方国家的基本变化:•1、管理日趋复杂(规模、分工、信息)•2、股东日益分散、管理层的作用在增强•3、国家的干预加强•4、消费者的权益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5、出现了庞大的中产阶层•(三)科学性:基本的客观规律、基本的理论和方法刚性•(四)艺术性: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决巧第三节管理的对象和方法•一管理对象:•1、MEN人员•2、MONEY资金•3、METHODS方法•4、MACHINES机器。•5、MATERIAL物质•6、MARKET市场•7、MORADE士气•二、管理方法:•(一)行政方法•(二)法律方法•(三)经济方法•(四)数量分析方法•(五)教育方法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第一节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一、科学管理理论•泰罗现代管理之父1911年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一)主要观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二)具体方法:•1、工作定额•2、差别计件•3、标准化•4、选择培训、教育•5、管理和劳动相分离•(三)评价:•1、在现场管理中效果显著,大大提高了劳动效果•2、促进了管理实践和理论的发展•3、美中不足的是把工人当成“机器人”•福特的贡献:•单工序动作研究→整个企业生产过程的生产效率•第一条流水生产线→汽车流水生产线•产品系列化→减少产品类型、以便实行大量生产•零件规格化→提高互换性•工厂专业化→不同零件分别由专门的工厂或车间制造•机器及工具专用化→以提高工作效率,并为自动化打下基础•作业专门化→反复同一工种•二组织管理理论•1、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1925《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代表作•(1)企业和基本活动和管理的五种职能•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2)管理的14条原则•分工•职权•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酬•集中•等级链•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2、马克斯·韦伯的官僚行政组织•大规模的组织必须建立起理想标准的组织即官僚行政组织来实施专业化管理•特征:依据劳动分工原则,具有清楚定义的层次,详细的规则和规章制度以及非个人的关系•劳动分工、权威等级、正式的筛选、正式的规则和法规、职业生涯导向、非个人的•三、“行为科学”理论:•(一)人群关系论•代表人物美埃尔顿·梅奥霍桑实验1933年《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结论:生产效率不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影响,而且受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的影响•1、企业中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组织”,对“效率”有很大的影响•2、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3企业职工是“社会人”•(二)需要层次论•美马斯洛•基本观点•1、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够影响行为•2、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共五层•3、只有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以后,才会追求自我实现尊重社交安全生存更高层次的需求•低层次的需要是相对有限的,是比较容易满足•而高层次的需要是相对无限的是很难满足的。多数人社会精英中间层•(三)双因素理论•美·赫次伯格1959《工作与激励》•1、保健因素•企业政策与行政管理、监督、与上级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与下级的关系、工资、个人安全、工作条件地位•2、激励因素工作上的成就感、受到重视、提升、工作本身的性质、个人发展的可能性、责任•(四)X·Y理论•四、“管理科学”理论主要思想:使用先进的数学方法及管理手段,使生产力得到最为合理的组织,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较少考虑人的行为因素。特点:1、生产和经营管理各个领域的各项活动都以经济效果好坏作为评价标准2、使衡量各项活动效果的标准定量化3、依靠电子计算机进行各项管理4、特别是强调使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运筹论、概率论、•五、其它管理理论:•(一)决策理论:•美西蒙1978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唯一的管理学者•1、管理就是决策•2、决策程序应当科学化•3、决策分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管理者应当更加重视非程序决策•4、决策只能获得满意的结果,而不能得最优结果。•(二)系统管理理论•(三)权变管理理论•(四)管理文化理论•(五)质量管理理论第二节信息时代管理思想的变革•一、当前管理的发展趋势:•(一)全球化•(二)劳动力多元化•(三)创业精神•(四)在电子领域中进行管理•(五)对创新与弹性的需要•(六)质量管理•(七)学习型组织和知识管理•(八)工作场所精神境界•二、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化、全球化•三、信息时代的管理创新•(一)思想创新•传统管理——资源稀缺投资收益递减•信息时代管理——知识无限性投资收益递增•(二)经营目标创新•1、以可持续发展代替利润最大化•2、以公司市值代替市场份额•3、经营战略创新•4、生产系统创新•5、企业组织创新第三节我国管理思想的发展•一、我国古代管理思想要点•传统文化的主流•(一)顺道•(二)重人•(三)人和•(四)守信•(五)利器•(六)求实•(七)对策•(八)节俭•(九)法冶•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历程•(一)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6年)•1、扩大企业自主权,简政放权•2、推行经济责任制•3、两步利改税•(二)第二阶段(1987-1991)•1、承包经营责任制(优缺点)•基本原则: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2、租赁经营责任制•两者区别•3、股份制(三)第三阶段(1992至今)1、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我国现代管理发展的新趋势(一)从适应产品经济的封闭型管理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型管理转变。•(二)从行政官员管理向专家管理转变•(三)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四)从着重对物的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转变•(五)从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现代化转变•(六)从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变第三章管理环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第一节概述•一、含义与特征•所谓环境:就是一系列影响管理活动的条件和因素•(一)复杂多样系统性•(二)不可控性受约束性(三)变化性•二、类型•(一)具体环境•1、顾客2、供应商3、竞争者4、压力集团5、员工6、中介机构•(二)一般环境–1、经济环境–2、政治法律环境–3、社会文化环境–4、人口环境–5、技术条件–6、全球条件•三、环境对管理的影响•(一)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变化程度复杂程度•(二)利益相关者的管理•关键程度不确定程度•跨域管理利益相关者伙伴关系–四个步骤:–1、识别–2、具体的利益关系–3、确定其重要性–4、具体方式和行动第二节全球中的管理•一、全球观的类型(一)民族中心论(母国取向)•优点:结构简单控制比较严密•缺陷:缺乏灵活性管理比较无效(二)各国中心论(东道国取向)•优点:广泛地了解外国市场和工作环境,东道国政府的更多的支持,鼓舞当地管理者的士气缺陷:重复工作低效率因过于传统而难以维护全球目标•(三)全球中心论优点:熟悉全球事务的动力当地目标和全球目标的平衡选用最优秀的人才和最佳的工作方式而不受国籍之限缺陷:很难实现对管理者要求很高•二、全球组织的类型•(一)多国公司民族中心论•在多国中拥有重要的运营单位,但以母国为基地进行管理•(二)跨国公司多国中心论•在多个国家中拥有重要的运营单位,并在所在国分散管理的公司。•(三)无国界全球中心论•人为地消除地理界限的结构划分,使管理全球化•三、走向全球化的步骤•(一)被动反应阶段•(二)明显的主动进入阶段•(三)建立国际性公司阶段第三节管理文化•一、文化概述•(一)文化的含义与构成•狭义: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与结构。•广义:文明,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义:社会文化,影响人们生活和管理的价值观、道德观、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总和。•生态学——一个系统适应环境的方式。取得于获得和分配资源的技术。•社会结构——维持有序的社会生活的方式。•意识形态——一个民族的精神特性及它与环境和社会群体相联系的民族气质。•(二)特征:•1、决定性。•2、群体性。•3、相对的稳定性和独立性。•4、满足人的需要。•(三)文化分类的四个维度•1、权力距离•衡量社会接受结构和组织内权力分配不平等的程度的尺度•2、不确定性避免。对风险与变革的态度•3、个人主义还是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松散结合是否以“我”为中心•集体主义——紧密结合•4、生活的数量与质量•数量——过分自信及追求金钱和物质财富•质量——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表现出对他人幸福的敏感和关心•(四)中美日三国文化的特点•1、中国的文化特性•(1)强调集体主义等级制度森严•(2)强调人和•(3)重义轻利•(4)节欲含蓄心理•(5)相对封闭•(6)重视家庭•2、日本的文化特点•(1)日本民族性有双重性和善爱美顺从好斗向武不任人摆布•(2)强调集体主义•(3)等级制度森严•(4)家族集团•(5)重视人际关系•(6)男人至上•3、美国文化的特点个人英雄主义、物质享乐主义、现实主义、人权至上、人主宰自然•二、组织文化•(一)含义教材: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和信念体系•美﹒希恩:是特定组织在适当处理外部环境和内部整合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时,所发明、发现或发展起来的基本假说的规范。这些规范运行良好相当有效,因此被用作教导成员观察,思考和感受有关问题的正确方式。•(二)要素•1、外层文化企业形象类视觉文化•2、中层文化制度管理生活•3、内层文化观念目标宗旨精神道德•结构作风•技能体制•战略共同价值现•人员麦金西的“7S”理论结构作风技能体制战略共同价值现人员•硬件3S结构战略体制•软件:4S技能人员作用共同的价值观•核心:组织价值观•灵魂:组织精神•(三)功能•1、增强凝聚力•2、规范群体行为•3、促进情感沟通•4、激发创造精神•5、发展物质发明•6、增强辐射传递•(四)建设•1、充分发挥组织领导者的作用•2、选择正确的价值标准•3、不断进行调整丰富发展•4、抓住一些关键时机•5、注意灵活多样的形式第四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第一节管理道德•一、道德观的类型道德通常是指那些用来明辨是非的规则或原则。•(一)功利型的道德观决策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做出•(二)权利型的道德观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作出•(三)公平型的道德观要求管理者公平地实施规则•(四)综合社会契约型的道德观决策人在决策时综合考虑实证和规范两方面的因素•二、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一)道德发展阶段层次阶段前惯例层次只受个人利益的影响。决策的依据是本人利益,这种
本文标题:张中华--管理学通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162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