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中考复习 一至四单元 导学案
初中总复习数学导学案学校张湾中心学校年级九年级学科数学单元第一单元数与式课题第1讲实数课型复习课备课组补充授课班级九(1)、九(2)班主备人牛继林执教人牛继林上课时间2013-04-22审核人【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倒数与绝对值。3.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4.理解科学记数法、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能按要求用四舍五入示求一数的过似值,能正确识别一个数的有效数字的个数,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数。5.熟练掌握实数的运算,会用各种方法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学习重点】用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学习难点】实数的分类及无理数的值的近似估算。【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具准备】【教学课时】1课时导学流程一、情境导入:明确学习目标,熟悉考试要求,通过重难点掌握中考题型。二、检查预习:知识梳理(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第1页)强调:(一)实数的分类(二)实数的有关概念及性质1、数轴2、相反数3、从倒数4、绝对值5、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6、科学记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三)非负数的性质1、常见的三种非负数2、非负数的性质(四)实数的运算1、运算律律顾问2、运算顺序3、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五)实数的大小比较1、实数的大小关系2、作差比较法3、倒数比较法4、平方法三、自主学习: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第2页考点方法例1、例2、例3、例4、例5。方法总结:1.常见的无理数的四种形式:(1)含∏有的式子;(2)根号内开方开不尽的式子;(3)无限不循环小数;(4)某些三角函数式.2.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只有0;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是0和正数(即非负数);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1.3.常见的非负数的形式有三种:︳a︳,√a(a≥0),a2,若它们的和为零,则每一个式子都为0。四、当堂训练: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第2页触类旁通1、2、3、4、5题;第2页自主测试1、2、3、4、5、6题。五、推展延伸: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第4页经典考题1、2、3、4、5、6题。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惑?七、作业布置:1.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第4页预测试题1、2、3、4、5、6、7、8、9题;2.预习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第2讲整式及因式分解。八、课后反思:初中总复习数学导学案学校张湾中心学校年级九年级学科数学单元第一单元数与式课题第2讲整式及因式分解课型复习课备课组补充授课班级九(1)、九(2)班主备人牛继林执教人牛继林上课时间2013-04-23审核人【学习目标】1.明确字母表示数的真实内涵及其规范的书写格式,能用代数式探索有关的规律。2.会用语言文字叙述代数式的意义,同时掌握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3.理解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和去括号的法则以及乘法公式,能准确地进行整式的加、减、乘、除、乘方等混合运算。4.能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学习重点】列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整式的化简与求值。【学习难点】乘法公式的灵活运用和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具准备】【教学课时】1课时导学流程一、情境导入:明确学习目标,熟悉考试要求,通过命题趋势掌握重难点。二、检查预习:知识梳理(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第4页)强调:(一)整式的有关概念1.整式2.单项式3.多项式(二)整数指数幂的运算(三)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1.同类项2.合并同类项(四)求代数式的值1.代数式的值2.求代数式的值的基本步骤(五)整式的运算1.整式的加减2.整式的乘除3.乘法公式(六)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的概念2.因式分解的方法3.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三、自主学习: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第5页考点方法例1、例2、例3、例4。方法总结:同类项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四、当堂训练: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第6页触类旁通1、2、3题;第5页自主测试1、2、3、4、5题。五、推展延伸: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第6页经典考题1、2、3、4、5、6题。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惑?七、作业布置:1.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第6页预测试题1、2、3、4、5、6、7题;2.预习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第3讲分式。八、课后反思:初中总复习数学导学案学校张湾中心学校年级九年级学科数学单元第一单元数与式课题第3讲分式课型复习课备课组补充授课班级九(1)、九(2)班主备人牛继林执教人牛继林上课时间2013-04-24审核人【学习目标】1.能确定分式的意义、无意义和分式的值为零时的条件。2.能熟练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约分和通分。3.能熟练进行分式的四则运算及其混合运算,并会解决与之相关的化简、求值问题。【学习重点】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分式的化简。【学习难点】分式的化简和通过分式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具准备】【教学课时】1课时导学流程一、情境导入:明确学习目标,熟悉考试要求,通过重难点掌握中考题型。二、检查预习:知识梳理(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第7页)强调:(一)分式1、分式的概念;2、与分式有关的“三个条件”;(二)分式的基本性质(三)分式的约分与通分1、约分2、通分(四)分式的运算;三、自主学习: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第8页考点方法例1、例2、例3、例4。理解:1、与分式有关的三个条件;2、最简公分母的确定方法。四、当堂训练: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第8页触类旁通1、2、3题;第7页自主测试1、2、3、4题。熟悉分式的运算方法,规范练习,提高运算速度。五、推展延伸: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第8页经典考题1、2、3、4、5题。关于化简求值,近年来出现了一种开放型问题,题目中给定几个数字,要考虑分母有意义的条件,不要盲目代入。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惑?七、作业布置:1.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第8页预测试题1、2、3、4、5、6、7、8题;2.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第9页预习第4讲二次根式。八、课后反思:初中总复习数学导学案学校张湾中心学校年级九年级学科数学单元第一单元数与式课题第4讲二次根式课型复习课备课组补充授课班级九(1)、九(2)班主备人牛继林执教人牛继林上课时间2013-04-29审核人【学习目标】1.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和基本性质。2.能用二次根式的性质来化简根式。3.能识别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4.能根据运算法则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混合运算。【学习重点】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运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进行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学习难点】二次根式的化简。【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具准备】【教学课时】1课时导学流程一、情境导入:明确学习目标,熟悉考试要求,通过重难点掌握中考题型。二、检查预习:知识梳理(见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第9页)强调:(一)二次根式;1、概念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二)二次根式的性质;(三)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1、概念2、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四)二次根式的运算1、二次根式的加减法2、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三、自主学习: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第10页考点方法例1、例2、例3、例4。方法总结:1、利用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求字母的取值范围时,首先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其次还要考虑其他限制条件;2、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的条件3、判断同类二次根式的步骤4、二次根式加减法运算的步骤四、当堂训练: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第10页触类旁通1、2、3、4、5题;自主测试1、2、3题。给予后进生适当指导五、推展延伸: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第11页经典考题1、2、3、4、5题。熟悉中考题型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惑?七、作业布置:1.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第11页预测试题1、2、3、4、5、6、7、8、9、10、11、12题;2.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第12页预习第5讲一次方程(组)。八、课后反思:初中总复习数学导学案学校张湾中心学校年级九年级学科数学单元第二单元方程(组)与不等式(组)课题第5讲一次方程(组)课型复习课备课组补充授课班级九(1)、九(2)班主备人牛继林执教人牛继林上课时间2013-04-29审核人【学习目标】1.了解等式、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2.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3.会列方程(组)的解法。【学习重点】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学习难点】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或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具准备】【教学课时】1课时导学流程一、情境导入:明确学习目标,熟悉考试要求,通过重难点掌握中考题型。二、检查预习:知识梳理(见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第12页)强调:(一)等式及方程的有关概念1、等式及其性质2、方程的有关概念(二)一元一次方程(三)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1、二元一次方程2、二元一次方程组(四)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1、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2、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五)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六)常见的几种方程类型及等量关系1、行程问题中的基本量之间的关系2、工程问题中的基本量之间的关系三、自主学习: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第13页考点方法例1、例2、例3、例4。方法总结: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与一般步骤,明确每步的理论依据,根据其特点选用解题步骤;2、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思路及方法。3、对于含多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利用列方程组来解,一般比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容易。四、当堂训练: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第13页触类旁通1、2题;自主测试1、2、3、4题。给予后进生适当指导五、推展延伸: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第14页经典考题1、2、3、4、5、6题。熟悉中考题型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惑?七、作业布置:1.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第14页预测试题1、2、3、4、5、6、7、8、9题;2.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第15页预习第6讲分式方程。八、课后反思:初中总复习数学导学案学校张湾中心学校年级九年级学科数学单元第二单元方程(组)与不等式(组)课题第6讲分式方程课型复习课备课组补充授课班级九(1)、九(2)班主备人牛继林执教人牛继林上课时间2013-04-30审核人【学习目标】1.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知道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2.了解解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原因,能解决有关字母系数的问题。3.会列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重点】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与方法。【学习难点】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并检验解的合理性。【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具准备】【教学课时】1课时导学流程一、情境导入:明确学习目标,熟悉考试要求,通过重难点掌握中考题型。二、检查预习:知识梳理(见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第15页)强调:(一)分式方程;(二)分式方程的基本解法;(三)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三、自主学习: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第10页考点方法例1、例2、例3、例4。方法总结:1、解分式方程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去分母时,要将最简公分母乘以每一个式子,不要“漏乘”;(2)解分式方程时必须检验,检验时只要代入最简公分母看其是否为0即可,若能使最简公分母为0,则该解是原方程的增根。2、利用增根求分式方程中字母的值:(1)确定增根;(2)将原分式方程化成整式分程;(3)增根代入变形后的整式方程,求出字母的值。3、列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问题,同时,既要注意求得的根是否是原分式方程的根,又要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是否合理。四、当堂训练: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第16页触类旁通1、2、3、4题;自主测试1、2、3题。给予后进生适当指导五、推
共138篇文档
格式: doc
大小: 247 KB
时间: 2020-05-13
本文标题:中考复习 一至四单元 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174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