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造就卓越教师》纲要一、了解教育真相1、了解教育对象的真相2、转变的天条3、教育者的天条4、了解知识真相。5、什么是理解。6、孩子的内心是个神秘的世界,是我们成年人所不了解的世界。7、理解“过程”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8、具备“移情能力”的人才是通晓人性的人9、教育无小事10、成为“名师”的条件11、育人标准的转变二、教育的新理念1.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对教育效果起决定性的影响2.学生的“自我价值”是成长的原点3.态度魔力——罗森-塔尔效应24.育人永远是环境刺激(农民对植物的作用)5.教育是“根雕艺术”——个性化教育6.爱可以创造奇迹7.培养杰出的人关键在于培植优点8.学生是学习的主体9.学习是脑力劳动——主动学习10.理解学习内容的真相——符号与真知11.信念决定人的潜能释放的程度12.状态决定学习的效率和质量13.教师语言的魔力——学习的难易、苦乐是感觉14.学生学习的前提——自我价值与好奇心15.学习模型三、教师的修养1.完整的知识体系2.通晓人性的智慧3.高超的教学技巧4.高尚的人格修养5.超越世俗的爱心6.高度的社会责任感7.热爱教育事业8.具有敬业精神造就卓越的教师人类因为教育才创造了文明,国家因为教育才成为礼仪之帮,个人因为教育才长成为文明人。一个民族的振兴,首先是教育的振兴;一个国家的发达,首先是教育的发达,教育的重任主要是由教师来承担的。我们必须改变我国现在学校教育的现状,提高学校教育教师的整体水平,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贡献新一代中国人。董进宇博士简介:我国著名亲子教育专家、著名人生激励导师、成功学教育专家,中国国际家庭教育论坛形象大使,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是国内最早推广“学习型家庭”理3念的人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少数能做个别辅导的心理咨询专家。他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已被中国越来越多的家庭接受、认可和应用,被众多的媒体誉为“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董进宇博士二十多年来经过对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神经语言学、成功学等的深入研究,结合父母的教育方法以及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指导女儿的亲身实践,创设了一整套全新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即董博士1+1家庭系统解决方案,尤其是他在《家长突围》中创立的《亲子关系模型图》第一次清晰、明了地揭开了家庭教育的谜底。并且用一颗强烈的责任心和独特的教育方法,帮助两个弟弟完成了博士学位。这个平凡的家庭因为培育出三个博士、三个大学生而全国闻名。4造就卓越的教师梦翼心琴辑教育这个话题是目前中国社会最热门的话题,也就是说大家争论最多的话题,今天我讲这样一个话题,我希望我们大家能够配合,我们才能把这个沟通做好。所以今天讲的第一个话题,希望每一位老师记住叫做沟通的天条,叫做沟通者准备好了,给予者才会给予。一个老师在课堂上,他最大的能力是先要和学生打开沟通的管道,让学生准备好心态,接收你的观点,如果学生没有准备好接收你的观点,那么无论你怎么讲,讲的怎么有道理,你就是说的天花乱坠、遍地生金,直至累死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如果有效果的话,那也就只有一个:反作用。这是我们讲的第一点。了解教育对象的真相——教育的两个天条今天我们讲的大话题啊,我们讲的叫做:了解教育对象的真相,那么现在全社会大家都在讨论教育,一个是家庭教育,一个是初等教育,还有高等教育。我们中国到现在为止,那么现在教育是最热点的问题。那么我们今天第一个话题就是了解教育的真相。首先我们将第一个话题:了解教育对象。那么作为教师,你在教育你的学生,那么现在我问,你究竟在教育什么?你面对这种动物,你是不是真的了解他。那么人既具有类的特性,比如说医学研究的主要是研究类的特性,教育学、心理学,我们主要研究类的特性,但是每个人又有个性,人有双重性,一个是他类的特性,比如说类的特性,假如说我们换肾,两个人只要血型对上,那么只要他肾合适的话,我们把A的肾切下来,接到B身上完全可以存活,这已经被科学证明了,对吧,这就是类的特性,那么反过来呢,人每个人都不相同,每个人又有个性,人是具有双重属性的一种生物。个性来自于人的自由意志,人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外在的客观世界,一个是内在的主观世界,我们也把它叫做心灵的世界。在心灵的世界里,人是自我作主的生物,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人可以统治,只有他自己,、在三千年前,罗马哲学家就说过一句话他说,心灵是自我作主的地方。但是这句话并没有完全引起人们的重视,后来诗人弥尔顿在他的诗中直接写出来了说:人的心灵是自我作主的地方,在那里地狱可以变成天堂,天堂可以变地狱。也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件事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个奥地利心理学家叫维克多-佛兰克,他是个犹太人,他被纳粹抓到了投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在投进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前,纳5粹当着他的面,把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枪毙了,还是当着他的面把他的爸爸妈妈枪毙了,然后投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是人间地狱,在那里人失掉了任何自由,没有行为的自由,没有说话的自由,没有任何的自由,同时人的生命失掉了确定性,没人可以确信,明天自己是否还活着。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的人一进奥斯维辛集中营,就已经崩溃了,但是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这种极端的人间地狱里,维克多-佛兰克竟然发现他还有一个内在的世界,是敌人永远无法剥夺的,就是说当敌人很残酷的打他的嘴巴子的时候,他可以在脑海里想象、回忆自己童年的时候,在自己家乡山川河流上玩耍时的情景以避免自己崩溃;当敌人很残酷打他辫子的时候,他可以在自己脑海里回忆自己初恋时的情景以避免自己崩溃,让自己能平静对待;当敌人很残酷地给他上刑的时候,他发现他可以平静的对待,记下每一个细节,心中:我要记下每一个细节将来有一天我公之于众,让这种人间的悲剧不再地球上重演。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他发现无论敌人怎么剥夺他外在的自由,怎么折磨他的肉体,但是心灵那个世界是敌人永远无法剥夺的,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他又去帮助别人,后来他逃出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他逃出之后写了第一本书叫做《THELASTFREEDOM》,《最后的自由》,后来第二本书名叫《人类对意义的追寻》,整个写了一系列著作,创立了弗兰克学派。是维克多-佛兰克的发现让我们整个的地球人一下子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外在的世界,一个是内在的世界,我们把内在的世界也可以叫做心灵的世界。人这种动物他在外在的世界,他主要体现我们的类的特征,在心灵的世界里每个人都不一样,他主要体现他个体性,那么每个人会根据具体的情境,根据他的价值观,根据他的思维,根据他当时的情感状态,根据他的自由意志来决定自己在这种情境下的行为模式。也就是说一个老师他可以把一个学生绑在椅子上,拿锁链把他锁好,然后把他眼睛拿棍儿支上,把他的耳朵拿撑子撑起来,但是你在这讲课,那个学生不准备接收你的观点,你往东说,他表面上还瞅着你,眼睛还瞅着你,那么他的耳朵仿佛在听,但是心里头,他在心里头对抗,心在心里头否定你,你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每一个人都有类的特性,他同时有个性,这个个体性作用受制于他的自由意志,而自由意志是你永远无法剥夺的。那么作为老师来说,怎么来教育学生呢?两千年了,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型是把老师比喻作一个茶壶,茶壶了装了水代表知识,学生比作茶碗儿,我们把知识倒进这个学生的茶杯里边,我们觉得这就叫教育。这个模型统治了我们这个社会近千年,这个模型是完全错误的,如果大家听明白了,这个模型是错误的,那个学生,他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你的观点,接收你的知识。学生是一个主体,他既具有类的特性,同时具有个体性,6也就是说他有自由意志,在老师和学生之间隔着一道门,这个门我给它起名叫“自由意志之门”。如果这个老师想要把他的思想、他的知识装进这个学生的大脑,那个学生必须自己打开那扇自由意志之门,如果他不打开,你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我想没有一个学生他的遭遇会像维克多-佛兰克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那么极端,那么在现实中老师你要知道,你想教育学生,那个学生不准备接收你的观点,他不打开那个自由意志之门,你是没有办法完成你的育人任务,更没有办法完成你的教书任务的。这就产生了教育上的两个原理,第一个原理叫做转变的天条,学生是我们的教育对象,那么我们想让学生转变的话,就要明白这里的基本规律,叫天条,比如说让一个学生从这个网吧里回到书桌上里来学习,让一个后进的学生好吃懒做的学生,能够发奋学习,让一个消极怠工的人变得勤奋起来,完成这个转变,有一个转变的天条叫做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由内开启的转变之门,钥匙在我们手里,不经我们同意任何人都无法使我们转变,那么这个转变的天条告诉我们什么,每一个人都守着一扇由内开启的转变之门,钥匙在他手里,不经过他同意你是无法把这扇门打开的,无法使他转变的,也就是说让一个学生从网吧里回到书桌前,完成这个转变,最后起关键作用的不是老师,是他自己,你把道理讲清楚了,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你把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都做了,最后他还没有从网吧里转变过来,那么我问你会怎么办呢,很多人开始愤怒了,其实你没有愤怒的理由,因为让他从网吧里回来不是你,你是外在的因素,起决定因素的是他,他打开了那个自由意志之门,是他决定我不上网吧了,我回到书桌上去,我要发奋学习了,是他打开了这扇门,他自己决定回来了。我们老师的所有工作,都是外在的因素,是环境式的影响,而不是你直接的去指挥,那么这是所以叫转变的天条,如果每一个教育者明白了这个转变的天条,无论你是教育自己的孩子,你还是教育老师,你还是教育家长,你还是教育学生,你把你的观点说完了,你把你的道理讲清了,然后你该做的都做了,那么你实际上是在影响他对事情的选择,是他最后决定,我打开这扇自由意志之门,我完成这个转变,我不想再去网吧了,我要回到书桌去念书。是他做了个决定,那么我们很多人不能了解这个教育的真相,我们还以为我作为教育者把你给转变了,我有多大的功劳,这个叫开玩笑,这个是不懂教育的人。所以如果明白了转变的天条,马上就会明白教育者的天条,这是教育的根本规律,每一个做教育者的无论你是家长,你是老师,你面对教育者的时候,你要明白你要遵守一个天规,也就是说你无法改变别人,你只能影响别人做事的动机,这叫教育者的天条,那么作为一个教育者你要有一份基本的明智,你永远无法改变别人。在这个世界上,比如说在基督教里,耶稣是上帝,说实话地球六十亿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信上帝,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信仰单一7的基督教的,耶稣这么伟大的人,有那么多人也不信他。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别人的上帝,我们是有血有肉的有机生物,我们不是上帝,各位一定要听清,那么作为你来说,你作为一个教育者你必须明白:你永远无法改变任何人,你只能影响别人做事的动机。什么意思呢,假如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作为老师来说你想把他由不爱学习,变成爱学习,那你要做这个工作的话,那你做什么呢,你只能影响他关于学习的动机,你给他讲学习的意义,讲学习的好处,讲学习的快乐,你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把你的感受传达给他,如果你感受传达得准确,那么最后他选择了由原来的不学习变为我要学习了,这个转变完成了,如果他没选择,那你已经做了你该做的,说了你该说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什么都说完了,他还没有转变,你只能耐心的等待机会,下次继续影响他做事的动机。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越线,也就是说他对于一个学生或者一个孩子他做了该做的一切,这个孩子没有转变,他开始愤怒了,他开始批评打骂高压,他已经越过了高压线,他已经越线了,其实你要知道在他的心灵世界里,那个被教育者,是他自己做主的地方,你越线会适得其反,会造成心灵的伤害,还不会达到你要的效果。那么作为一个教育者来说,你要明白你不是上帝,你永远无法改变别人,你只能影响别人做事的动机,那也就是说,你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间接的影响他对事物的判断,最后你给他输入信息,你谈你的感受,谈你的经验,扩大他的背景知识,扩大他对事物的认识,然后他自己作出了决定,最后他做出了他的转变。如果明白了这一点,每一个教育者就都放松了。我们现在很多的中小学老师,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在社会的舆论的压力下,我们已经是严重的超负荷工作了,他们一是工作本身,第二是他们的责任心,他们认为他们有义务来转变每一个学生,那么让每一个学生
本文标题:造就卓越教师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176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