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区域发展的空间失衡模式与状态评估
地理学报ACTAGEOGRAPHICASINICA第65卷第10期2010年10月Vol.65,No.10Oct.,2010区域发展的空间失衡模式与状态评估——以江苏省为例陈雯,孙伟,赵海霞(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摘要:从收入增长和生态改善的空间均衡角度来看,区域发展空间失衡是空间开发状态与其区位供给能力不相匹配,空间的经济社会活动没有按照开发供给的比较优势进行地区分工配置。当区域开发规模及程度超过其可能的供给容量视为开发过度;若没有充分利用供给容量,则为开发不足。以江苏省县(县级市)单元为例,采用开发强度与反映空间供给能力的生态重要性指数、环境敏感性指数、规模集聚指数、资源保障指数、运输经济指数的相关关系以及协调度,可以判断和评价空间失衡的状态。同时,资源环境价格市场不完善,政府调控要素导向不合理以及开发导向的财税和政绩考核体系等安排,都是导致空间失衡的制度原因。关键词:空间失衡;空间供给能力;开发强度;状态评估;江苏省1引言从经济数量均衡来看区域关系,一般会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认同为空间失衡。地区发展不平衡原因以及如何缩小地区差异的路径,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点。然而,地区发展不平衡往往是客观长期存在的,即便在发达国家,制造业和人口仍然高度集中于部分高度工业化和城市化地区。中国东中西部3大地带的差距长期存在,东部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等3大城市密集区域,发展水平也明显高于其他区域,而且改革开放以来差距迅速扩大。一些沿海省份的内部差异也比较明显,如江苏省就存在着苏南、苏中、苏北的区域差异(苏南包括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南京市、镇江市;苏中包括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苏北包括徐州市、连云港市、盐城市、淮安市、宿迁市),苏南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心,以仅占全省1/4的土地面积和1/3的人口,贡献了全省55%的生产总值;苏北发展缓慢;苏中则介于中间。江苏省为改善地区差异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如加大对苏北财政扶持和转移力度,出台一系列促进产业转移的优惠政策,投资建设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以及连云港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水资源供给条件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苏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加快了经济社会增长,但是南北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态势。从地区生产总值占江苏省份额变化看,苏南不断增加,从1990年到2005年增加了10.5个百分点,苏中和苏北分别下降4和6.5个百分点。一般来说,经济集团在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前提下趋于收敛,然而绝大部分地区因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差异而难以实现“俱乐部收敛”[1]。缪尔达尔的“回浪效应”(backwasheffect)和“聚敛效应”、弗里德曼和阿隆索的“中心—边缘或外围”理论等也从不同角度阐释地区不平衡存在的事实和改变的困难[2-3]。许多学者也认为中国区域差异具收稿日期:2010-01-10;修订日期:2010-06-07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yw-339;kzcx2-yw-3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1053)[Foundation:KnowledgeInnovationProgramofth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No.kzcx2-yw-339;No.kzcx2-yw-321;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No.40771053]作者简介:陈雯(1967-),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1889M),主要研究方向区域发展和规划。E-mail:wchen@niglas.ac.cn1209-1217页65卷地理学报有“俱乐部收敛”特征[4-5]。特别是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以规模报酬递增和垄断竞争为理论基础,提出了生产要素的收益递增规律,更强化了地区中心—边缘格局[6]。为此,结构差异的不均匀发展格局是客观现实,不能简单认同为失衡。另一方面,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能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与矛盾日趋尖锐。相反地,如果一些地区无视自身发展环境的有限性和生态约束性,进行不合理和过度开发,反而会陷入工业低效—农业停滞—生态环境更差的恶性循环,影响了发展的可持续性[7]。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类型。在此背景下,需重新反思和解读空间失衡的内涵模式与表现形态。2空间失衡的理论分析全球化的分工与贸易条件下,空间需求并非都在本地实现供给,一些需求可能由当地生产来满足,而另一些可能由区外来满足。空间均衡不是本地区需求与供给的数量均衡,而是在总体供需均衡的基础上,各地区的生产和生态格局的有序分工。樊杰认为空间均衡是地区综合发展状态(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等状态)的人均水平大致相等[8]。也就是说一些生态敏感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弱、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区域,可以通过其更好的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状态提高综合水平。一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开发条件优越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生态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每个地区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差异,取决于空间区位的供给能力。空间均衡也可以理解为经济社会活动分布与空间区位供给能力的相协调。如果空间开发与其供给能力及保护要求不相匹配,就会导致地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不相协调,出现空间失衡。各个地区的开发容量的供给能力以及极限开发容量是有差异的,而影响开发容量的供给能力的差异在于自然、经济、社会禀赋差异,表现为生态重要性、环境敏感性、运输经济、规模集聚、资源保障程度等要素的影响[9]。一般来说,当一个地区开发容量(承载量)较大时,开发代价较低;当开发代价上升时,开发需求就会锐减,需求曲线呈向下凹形倾斜;当开发价格越高,地区开发供给也会增加。而理论上每个地区的开发容量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供给曲线是一条向上凹形倾斜,无限逼近极限开发容量(图1a)。一般来说生态重要性和环境敏感性相对较弱、资源保障程度、运输经济、规模集聚水平较高时,开发容量的供给能力较高,开发的供给曲线越向右移,意味着在付出同等代价的条件下,可提供的开发容量和强度越大,适合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规模建设用地扩张;相反地,一些开发条件不足、生态重要性较强的地区,开发容量的供给能力有限,以生态品配置为为主,属于生态保护为主区域。当空间的经济社会活动没有按照开发供给的比较优势进行地区分工配置,开发和保护规模、程度超过或没有充分利用其可能的供给容量,就会出现空间失衡。从空间开发供给和需求来看(图1a),Q表示空间供给和需求的均衡点,空间的供给曲线在超过开发容量Q之后就会陡然上升,这意味着当需求超越开发容量的空间开发行为,比原来的开发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价格)。在图1b情况下,当开发需求非常旺盛,需求曲线左移为D2,开发强度达到Q2。从Q到Q2的供给曲线S突然变陡,开发所付出的代价(价格)也就迅速攀升为P2,意味着单位开发成本陡然上升,往往表现为社会环境成本和经济增长的环境负效应的上升。Q2代表空间需求膨胀、开发过度的失衡点。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一个地区过度关注收入增长而忽略生态保护的情况,工业品供给过多、生态品过少。空间开发规模和强度过大,超越开发可能121010期陈雯等:区域发展的空间失衡模式与状态评估容量,或者应当保护的生态空间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反而带来过多的开发行为,此为开发过度,亦可视为空间资源(包括水土资源、环境容量等)过量消费。这种状况下环境安全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包括资源耗竭、灾害频发、污染加剧、生态恶化等问题。在图1c的情况下,由于开发需求不足,需求曲线右移为D2,开发强度只能达到Q1,而开发所付出的价格为P1。从Q1到Q的供给曲线S相当平缓,意味着只要增加一点点的开发成本(价格),就能获得较大的开发收益,这种需求不足,开发过疏,也导致环境持续的经济负效应。Q1代表空间需求不足、开发过疏的失衡点。如果一个地区没有注重开发的供给能力的增强而浪费经济资源,生态品过多,工业品过少。空间开发规模和强度远低于开发容量,一些开发供给能力较强、应该承担高强度社会经济活动的地区,但因需求不足、局部供给条件(交通等因素)受限等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此为开发过疏(不足),亦可视为空间资源的浪费。资源利用量低于最优水平,虽减少了社会产出和环境损耗,但影响了经济发展,可能导致增长滞后,不利于自然资产与生产资产之间的动态平衡调节。图1b和1c这两种开发过度或不足的两种状况,都是空间失衡的表现。对于出现空间失衡的地区,如果通过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增强经济基础等方式,就有可能增强经济重要性程度,并促进开发需求;或者通过灾害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就有可能降低生态重要性程度,进而增强空间的开发供给能力。这样空间供给曲线向左移为S2,在供需均衡的状况下开发强度可以达到Q2,而开发所付出的价格反而从P下降为P1,由此获得更大的经济社会环境效应(图1d)。3空间失衡的状态评估方法根据空间失衡状态的理论分析,空间均衡还是失衡,主要通过开发强度与开发供给能力的区域对应关系来反映。相对而言,开发供给能力强的地区,开发需求大,开发强度高,相反则开发强度低,这样的区域开发格局总体上是均衡的,反之则存在空间失衡。为此,本文采用开发供给能力与开发强度的相关关系和协调度分析,判断和评估空间失衡的状态。图1空间需求与供给分析Fig.1Analysisofspatialdemandandsupplya.空间增长的供给与需求b.需求膨胀,开发过度c.需求不足,开发过疏d.增加供给,推动需求121165卷地理学报3.1指标选择与量化开发供给能力主要是受空间向心和离心要素影响,因此,本文选用规模集聚指数、运输经济指数、资源保障指数代表开发供给能力的引导条件,生态重要性指数、环境敏感性指数代表开发供给能力的约束条件。同时,选用建设用地占国土面积比例和地均COD排放量代表现状的开发强度。规模集聚指数,代表一个地区的规模经济集聚效益。区域间的规模集聚差异,必然作为后一阶段发展的初始条件发生作用。规模集聚指数主要通过人均GDP和城市规模等指标来表示。运输经济指数,代表着区域综合运输的总体成本和区位决策的重要因素,如果不考虑管理成本等因素,可以认为是区域综合交通可达性和客货运规模的函数。交通可达性是利用特定的交通系统,从某一区位到达指定活动区位的便捷程度[10],考虑到中心城市、铁路枢纽站、主要港口码头以及机场的可达性状况,运用网络分析技术综合计算而得;考虑到运量对运输规模经济具有重要影响,采用各节点运输总量和行政单元面积求得的运输密度代表运输量系数。综合可达性与运输量系数的综合加权,可得运输经济指数。资源保障指数,反映开发建设所需要的水土等基本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保障程度。土地资源保障状况主要考虑可开发的剩余土地资源量,水资源供给程度主要通过水资源数量及其质量状况来反映。生态重要性指数,代表生态保护价值或自然生境维持的必要性程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获得生存发展需要的条件和效用,即生态服务功能(ecosystemservice),如水源涵养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特殊生境维护、环境净化和遗产保护等功能[11]。二是指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发生可能性和修复难度,或者不当的开发活动可能造成生命或财产损失程度,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与地质灾害等[12]。根据江苏实际,生态服务功能主要选择山地、湿地、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易损性主要选择江苏频发的洪涝灾害、地面沉降、地震及其他地质灾害,均以分布范围及其面积占比表示。利用各要素数据及图形资料进行数字化和误差校正,对相应指标分别计算面积比重以及特尔菲法等级对各要素一一赋值。通过极值标准化处理和加权计算生态重要性指数。环境敏感性指数。由于平原地区大气环境敏感性差异不大,主要针对水环境敏感性分析。水环境敏感性指特定的水质目标下水体对主要污染物的消解与净化能力,水环境敏感性越强,纳污能力
本文标题:区域发展的空间失衡模式与状态评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18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