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案例[1]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案例达川中心学校李武科教材说明: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节教学内容:三角形的特性,教科书第59、60、61页,练习十五第l、2、3题。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直观的认识了三角形,并且认识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和高,还有生活中积累的对三角形认识的丰富体验。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从边上任意一点来画的,而三角形只能从顶点来画,所以正确画出已知底边上的高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还有学生对三角形稳定性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还不能从数学的角度来理解。因此我主要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教学难点:会在三角形内三条边上画高。教具、学具准备:师生分别准备木条(或硬纸条)钉成的三角形,一把坏凳子。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课件展示一些平面图形:仔细观察一下你能在这些图形中找到三角形吗?2.生活中哪些物体上也有三角形呢?让学生说一说。3.课件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上的三角形:电视接收塔上的三角形、铁桥上的三角形、交通标志牌上的三角形、晾衣架上的三角形、自行车上的三角形等。4.导入课题:其实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它究竟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将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1)请你画出一个自己喜爱的三角形。边画边想三角形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几个角?(展示学生画的三角形,组织交流:三角形有什么特点?)(2)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尝试标出边、角、顶点。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同学们,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学生的回答有下面几种情况:学生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学生2: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学生3: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学生4: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叫三角形;学生5: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学生6: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请同学们对照上面的说法,讨论一下:下面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课件出示下图:讨论:哪种说法更准确?根据学生不同的回答后再准确的总结出三角形的定义。也就是第6位同学说得完整些。你认为三角形的定义中哪些词最重要?组织学生在讨论中理解“三条线段”“围成”。3.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课件出示一座桥让学生仔细观察,你能测量出斜拉桥的高度吗?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平形四边形和梯形高的作法。再引出三角形高的画法。总结得出: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然后提问:三角形有共几条高?学生操作,然后评议交流。为了表达方便,可以用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面的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用课件出示图)三、实验解疑,探索特性1.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插图自行车、斜拉桥、高压电杆、篮球架。同学们,在生活中三角形有着广泛的运用,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生产、生活中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的,它具有什么特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吧。2.实验解疑。下面,请大家都来做一个实验。学生拿出预先做好的三角形、四边形学具,分小组实验:拉一拉学具,有什么发现?学生1:我们的四边形一拉要变形了,而三角形随便怎么拉都拉不动。实验结果: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请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实践活动:出示一把坏凳子,让同学们想办法加固它。其中有一位同学就用了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最后把这把坏凳子修好了。四、巩固运用,提高认识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五1、2、3题。五、总结评价,质疑问答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对三角形有了哪些进一步的认识?我们知道了三角形的特点,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怎样画三角形的高,三角形有三条高,还可用字母来表示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板书设计:三角形的特性概念: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特征: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特性:稳定性设计思路: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遵循概念教学的规律,及时地把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初始概念进行反思、对比,从而形成新的正确概念。《三角形的特性》是在学生已经直观的认识了三角形,并且认识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和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为学生已经有了生活中积累的对三角形认识的丰富体验。所以我从生活中的漂亮图片入手,把数学的学习融入生活之中,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挑战新问题。这样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学习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就在于它具有稳定性。为使学生亲身感受三角形稳定性这一特性,我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拉拉三角形,然后得出结论。而是先让学生拉四边形和三角形,猜想三角形拉不动的原因,再通过摆小棒的活动,让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为基础——动手实验发现数学结论——体会应用”的认识全过程,做到“以思考指导实践,实践验证思考”的科学态度。学生从探索实践中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有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之后,适当延伸拓展是这节的课的又一亮点。学生明确了底和高是对应存在的,有三条底边,就会有三条高。通过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指定地边上的高,使学生可以掌握三种三角形指定底边上高的画法,告诉学生钝角三角形另外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面,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知识是丰富多彩的。再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时,学生通过拉四边形和三角形体会三角形的稳定性,也可以体会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再给学生提供五边形、六边形……的例子使学生实现知识的拓展。数学课堂教学,在落实“双基”的同时,适当拓展知识,只要适时适度,是有利而无弊的。
本文标题:三角形的特性教学案例[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186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