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扇柄模式
武汉大学战略管理研究院课题资助研究论文2007年武汉大学战略管理研究院课题资助研究论文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扇柄模式——基于增长极理论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新拓展杨威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基地班收稿日期:2007年4月(April.2007)联系方式:+(86)2787669109+(86)13297987300yw390457692@163.com武汉大学战略管理研究院课题资助研究论文内容摘要: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区域经济领域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随州融入武汉城市圈案例,在构造“三线四业”#字模式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扇柄模式”。其作用机制、现实意义和构造过程的研究,成为构造次中心城市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益尝试。关键词:区域经济;扇柄模式;空间结构;增长极武汉大学战略管理研究院课题资助研究论文一、引言随州市是湖北省北部的一个重要地级市,有“鄂北大门”之称。发展随州县域经济,打造鄂北明珠,是随州市“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本人在《对随州市“十一五”规划的区域经济理论分析——随州市县域经济的产业配置及空间结构规划初探》中,充分参考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尤其借鉴了陆大道的“点轴理论”(1984),为随州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三线四业”的“#”式模式。同时在区域经济要素理论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扇柄模式。这种模式充分考虑了作为区域经济增长轴线的铁路、国道等基础设施和土特产品基地带分布状况。“三线四业”的“#”式模式指,分别沿316国道、汉十高速和随岳高速,带状发展汽车工业、淅河——厉山——唐镇纺织服装工业走廊、旅游专线。同时在东北部和东部发展土特农产品基地带,以供应武汉城市圈。(见图1)图1“三线四业”#字模式资料来源:根据随州市地图,自己归纳的。“三线四业”的“#”式模式,是建立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基础上的,本质上是用来消除区域经济差异的。武汉市作为省府,是湖北省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是极核城市①。随州市作为其附属城市,一方面面临着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威胁,大量经济要素被武汉市所吸引;但另一方面,又可以接受武汉市的扩散效应,在功能上实现对接,以促进随州的发展。而在陆大道(1984)的点轴开发论中,他主张“经济开发的重点由高等级点轴向低等级①本文所称“极核城市”,乃是某给定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城市或中心城市,为了与增长极理论有承接关系,在本文称极核城市。武汉大学战略管理研究院课题资助研究论文点轴延伸”①。从这个意义上讲,“三线四业”的“#”式模式可以看作点轴理论的一种新拓展,或者说是实际运用中新尝试。地区经济发展是不均衡的,消除极核城市和次中心城市间的差异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如何借助极核城市,实现二者之间的功能对接,充分发挥扩散效应,以消除区域经济差异,是本文的重要探讨内容。二、消除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论综述根据杜肯堂2004年《区域经济管理学》的观点,“区域经济发展是指某一区域实现经济现代化的过程,其内容不仅包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而且包括区域社会经济结构的改进和福利水平的提高,它是一个综合的技术、经济、社会变革及演进过程。”②不同的区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通常我们又把这种不同的发展程度称作发展差距。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是区域发展差距的一个重要表现。区域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包括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方面的差异。区域经济发展总量上的差异表示为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存量资产总量方面的差异,区域经济结构差异主要是区域之间产业结构优化和高度化程度的差异。区域经济差异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性问题,如何消除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均衡,缩减区域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从20世纪30年代起,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与不均衡问题研究,涌现了两种不同的理论,它们分别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一)区域均衡发展理论③在这里,我们着重介绍一下新古典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新古典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区域均衡理论的代表之一,是建立在自动平衡倾向的新古典假设基础的。因为根据该理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人们普遍坚信,只要在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会促使社会资源的昀优配置。这一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严格假设条件之上的。这些假设条件包括:(1)生产中有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要素,并且可以相互替代;(2)完全的市场竞争模型;(3)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并且是无成本的;(4)区域规模报酬不变和技术条件一定;(4)发达地区资本密集度高,资本边际收益率低;不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度高,工资低。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劳动力和技术3个要素的投入状况,而各个要素的报酬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在自由市场竞争机制下,生产要素为实现其昀高边际报酬率而流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劳动力与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将导致区域发展①1984年9月,陆大道在全国经济地理学术研讨会上(乌鲁木齐)的报告“2000年我国工业生产力布局总图的科学基础”中首次提出了“点-轴系统”理论。该文后刊登在《地理科学》1986年第6卷第2期。②杜肯堂、戴士根:《区域经济管理学》,149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③此节新古典区域均衡发展理论,部分引用了何雄浪:《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的发展及其启示》,载《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武汉大学战略管理研究院课题资助研究论文的均衡。因此,尽管各区域存在着要素禀赋和发展程度的差异,由于劳动力总是从低工资的欠发达地区向高工资的发达地区流动,以取得更多的劳动报酬。同理,资本从高工资的发达地区向低工资的欠发达地区流动,以取得更多的资本收益。要素的自由流动,昀后将导致各要素收益平均化,从而达到各地区经济平衡增长的结果。这一过程可以用图2来阐明。K/LrwR1R2R欠发达地区发达地区KYdd/LYdd/图2要素完全流动下的区域均衡资料来源:引自何雄浪:《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的发展及其启示》,载《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图2中,横轴表示资本密集度,纵轴向上表示资本的边际产量,向下表示劳动的边际产量,上下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随着不同的资本密集度,利息r和工资率w(w为实际工资率,w=W/P,P为价格指数)的变化曲线。在此处,利息r可看作资本边际报酬率,工资率w可看作劳动边际报酬率。以右表示发达地区(资本密集度相对更高),以左表示欠发达地区表示两个不同区域。从两条曲线上,我们看到两个区域工资率和利息水平的差别。由此引起了生产要素的流动(通过资本密集度来反映),劳动力流入导致发达地区的资本密集度降低;同时剩余资本的流入导致欠发达地区的资本密集度提高,直至它们都处在R点的资本密集度。在这一点上,两个区域的资本密集度相同,劳动和资本的报酬相等,因而两个区域间的经济增长达到了均衡状态。1R2R上述理论即形成了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它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即空间的均衡化。均衡发展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但是,对于一般区域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来说,不可能具备推动所有产业和区域均衡发展的资本和其他要素。而且,它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等因素,似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就能决定实际工资率和资本收益率的高低。事实上,市场力量的作用通武汉大学战略管理研究院课题资助研究论文常趋向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异。因此,区域均衡发展理论需要过渡到非均衡发展理论。(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纯粹是从理论角度出发,采用静态分析方法,过于理想化(一系列严格假设,如生产要素自由完全流动、市场经济制度等在发展中国家并未完全实现),与发展中国家的客观现实存在较大差距,因而无法全部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昀终不能承担为区域发展出谋划策的功能。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非均衡发展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合理性和现实指导意义。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相对应,部分经济学家也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理论。并且在这方面,成果卓著。按发展阶段的适用性,非均衡发展理论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时间变量的,主要包括增长极理论、不平衡增长理论、梯度推移理论等。另一类是有时间变量的,如威廉姆森(Williamson)的倒“U”理论(1965)、弗里德曼(Friedman·J·R.)的中心—外围理论(1966)。本文所建立的扇柄模式,也属于无时间变量范围,是增长极理论的拓展,因此在这里只对第一类理论进行介绍。1.增长极理论1955年,弗朗索瓦·佩鲁(Perroux·F),在《略论“增长极”的概念》一文中提出了“增长极”(Polarizedgrowth)的概念。佩鲁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昀终影响”①。佩鲁定义增长极为动力产业或具有推动作用的产业的聚集。后来,佩鲁的学生布代维尔(Boudeville,1966)把增长极概念“延伸为相关产业的空间集聚”②,使佩鲁的经济增长极概念变为地理空间术语。从而,为消除区域经济差异,提供了政策上的思路。即通过政府主导或预先规划,建立产业园区、产业带来构造增长极,进而发挥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来消除区域经济差异。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产业带动,因此应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政策主张通过政府的作用来集中投资,加快若干条件较好的区域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周边地区或其他产业发展。而在本文中的扇柄模式,则也是通过构造“扇柄”作为联结极核城市与次中心城市的增长极以带动次中心城市发展、构造“扇蔓”以带动农村乡镇经济腹地的发展。2.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1958年,赫希曼(Hirschman·A·O)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他认为,区域间的不平衡增长是增长本身不可避免的伴生物和条件。该理论持经济部门或产业的不平衡发展观点,并强调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他主张,发展中国家应集中有限资源和资本,优先发展少数“主导部门”,尤其是“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③。不平衡发展理论遵循了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规律,要求地区发展突出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从而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也有利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①[法]佩鲁:《略论增长极概念》,载《经济学译丛》,1989第9期。②张燕:《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综述》,载《当代财经》,2003第12期。③谢晓波:《区域经济理论十大流派及其评价》,载《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4年第1期。武汉大学战略管理研究院课题资助研究论文同时,在这本书中,赫希曼提出“涓滴效应”(Trickling-downeffects)和“极化效应”(Polarizedeffects)的概念。他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区域差异会逐渐扩大;但从长期看,涓滴效应会缩小区域差异。”①因此,应该在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初期阶段,运用极化效应,突出欠发达地区的要素生产专业化;在后期,则注意发挥涓滴效应,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从更一般的角度看,消除区域经济差异是要建立在区域经济差异存在的基础上,从而才能利用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区域经济差异是客观环境和前提基础,而消除区域经济差异则是目的。3.梯度转移理论1966年,弗农(Venon·R)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提出了“产品循环说”(ProductCycleHypothesis)。②他认为,各产业部门及各
本文标题: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扇柄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18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