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62社会调查方法(教案)
《社会调查方法》主讲教师教案第一章社会调查研究导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社会调查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能够准确掌握社会调查的含义,明了社会调查的任务和方法体系,了解社会调查的相关理论及其方法体系和历史发展状况。【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社会调查的含义和基本任务;社会调查的主体和客体以及相关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进行课堂讨论。【教学内容】本章教学内容要点:1、社会调查是人们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收集有关调查对象(社会事实、现象及其规律)的信息资料,并作出描述,解释和对策等的社会认识活动。2、社会调查的主体和客体3、社会调查的任务和功能就是搜集调查对象的真实资料;准确地描述调查对象,使调查对象能够在人们意识中真实地再现;正确地解释调查对象,推论多种现象社会调查是正确认识社会的根本方法,是科学管理社会的重要前提,它能够促进社会科学和理论的发展。4、社会调查的理论基础与方法体系5、社会调查的历史及其理论与方法的发展6、学习社会调查学的目的和方法【思考题】1、什么是社会调查?2、你是如何理解社会调查的主体和客体的?3、社会调查的主要任务和功能是什么?4、简要评述近代西方社会调查研究的三位先驱人物。5、阅读一篇社会调查报告,谈谈你对调查研究的认识。第一节社会调查研究的概念一、社会调查定义的界定社会调查是人们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收集有关调查对象(社会事实、现象及其规律)的信息资料,并作出描述,解释和对策等的社会认识活动。社会调查研究不是社会研究的唯一方式,因为对社会现象的研究还可以采用实验研究的方式。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二、社会调查的特点1.社会调查的主要功能是反映社会事实,使调查对象及其规律再现于人们的意识之中。2.社会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况,探索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3.社会调查的对象是社会自身。社会调查的方式方法具有现实性、实证性和系统性。第二节社会调查的主体和客体一、社会调查的主体社会调查的主体是指社会调查行为的发动者和执行者,是社会调查行为的主导部分和实际运作者。按照在社会调查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可以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一是社会调查的委托者,即社会调查的发动者;二是社会调查的受委托者,既可以是一个严密的组织,又可以是从事社会工作的研究人员。二、社会调查的客体社会调查的客体通常又称为社会调查对象,是指社会调查主体在调查过程中获取信息的对象和认识研究的对象。它有两个相互联系但又有区别的层次构成:一是社会调查目的决定的课题领域(社会现象及其规律),二是载负课题领域信息的信息载体。第三节社会调查的任务和功能一、社会调查的任务1.收集调查对象的真实资料2.准确地解释描述调查对象3.正确地解释调查对象4.对社会调查对象进行科学地预测和对策研究二、社会调查的功能1.对形成、检验和发展社会理论的功能2.对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发展的功能3.对社会决策的功能4.能提高人们接触社会和认识社会的能力第四节社会调查的理论基础与方法体系一、社会调查学是一门方法性学科二、社会调查的理论基础三、社会调查的方法体系社会调查研究既是一项科学活动,也是一种研究社会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实际上是由不同层次的方法组成的一套方法体系,即最高层次的方法论,中间层次的基本方式和低层次的具体方法(见图1-2)。图1-2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图第五节社会调查的历史及其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一、古今中外的社会调查1.古代中国的社会调查2.近代中国的社会调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我国学术界社会调查发展最快的时期,这是由于当时的中国处于贫穷、落后的地位,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阶级的压迫下,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十分缓慢,科学家和革命者们都在寻找救国之路。他们从了解中国国情入手,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调查涉及了各个领域,其中较著名的调查论著有:社会学家陈达的《社会调查的尝试》(1926年),李景汉的《北京无产阶级的生活》(1929年)、《定县社会概况调查》(1933年),陶孟和的《北平生活费用之分析》(1930年),严景耀的《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1934年),吴文藻的《中国社区研究计划的商榷》(1936年),经济学家陈翰笙的《中国地主和农民》(1936年)、《工业资本和中国农民》(1939年)。此外,在民族学和社会人类学领域的著名调查有:王同惠、费孝通的《花篮瑶社会组织的调查》(1934年),吴泽霖的《铲山黑苗生活调查》,费孝通的《江村经济》(1938年)等。这一期间,我国还建立了专门从事社会调查研究的机构,其中有较大影响的是陶孟和、李景汉主持的北京社会调查所(属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陈翰笙主持的南京社会科学研究所社会学组(属国立中央研究院),陈达主持的清华大学国情研究所。据统计,到抗战前夕,全国平均每年完成的调查课题近千项,这一事实也说明了社会调查研究在中国的飞速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在其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对中国社会调查事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毛泽东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和策略问题,对中国社会特别是对当时的阶级状况和农村土地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调查,如《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寻乌调查》(1930年)、《兴国调查》(1930年)、《才溪乡调查》(1933年)等。在毛泽东的倡导下,党中央于1941年作出了《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动员全党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此后,在张闻天等党政领导人的亲自带领下,对陕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写出了《绥德、米脂土地问题初步研究》、《米脂县杨家沟调查》、《临固调查》、《保德调查》等一大批调查报告,它们对于制定中国土地革命的政策和策略有重要影响和作用。毛泽东在长期的调查实践中总结的“深入实地”、“召开座谈会”、“典型调查”、“解剖麻雀”等工作方法和调查,以及他所提倡的“事实求是”、“走群众路线”、“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等观点,在思想上,方法上为全党的调查研究工作提供了指导,并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调查的普及。抗日战争期间,学术界的调查研究受到很大影响,但是社会科学工作者在西南地区仍进行一些调查研究,如陈达在云南几个县第一次用科学方法进行了人口普查,费孝通、张之毅对西南农村作了深入调查,并将调查报告合编为《乡土中国》一书,史国衡通过对工业企业和工人状况的调查写成了《昆厂劳工》(1943年)一书。抗战胜利后到建国前夕,由于战乱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学术界的社会调查没有恢复到抗战前的水平。建国以后,我国社会调查事业的一个重要进展是建立了全国性的行政统计机构,从而改变了以往在基本国情调查上的落后状况。仅以人口调查为例,我国过去从未进行过全国性的人口调查,国民党政府于1928年进行的“全国人口普查”也只是调查了13个省。因此直到20世纪50年代前,谁也无法讲清中国的人口究竟是多少。而解放以后,我国已成功地进行了五次全国人口普查(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此外,行政统计机构的建立还为国家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建设提供了详细、全面的数据资料。目前我国社会调查的特点是:[1]许多调查研究都是针对中国改革时期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调查课题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2]实际工作部门越来越多地与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加强联系;共同承担调查课题。[3]越来越多地采用先进的调查方法,调查报告的质量和水平在不断提高。当然也应当看到,由于我国的社会调查起步较迟,因此在调查方法和技术上、在调查的科学性和精确性上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另外,由于我国过去在调查资料的积累上,在对社会现象的规律性的认识上还很不够,因而许多调查只能停留在经验阶段,难以上升到理论高度。但是我们相信,在社会改革潮流的推动下,在广大社会调查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的社会调查必将得到飞速发展,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3.近代西方的社会调查18世纪中叶,从英国开始的社会调查遍及西方国家,在这些社会调查中,出现了近代西方社会调查研究的三位先驱人物:英国的霍华德和布思以及法国的黎普莱。4.现代社会调查二、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的发展1.调查方法和理论是逐步发展起来的。2.社会调查的范围大大扩大3.社会调查的成果丰硕4.社会调查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了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5.社会调查广泛吸收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第六节学习社会调查学的目的和方法一、学习目的二、学习方法第二章社会调查的程序和基本类型【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理解和掌握社会调查各基本类型的含义及各种调查类型的优点和局限性,明确各类型的应用范围。【教学重点与难点】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社会调查各类型的含义、特点和优缺点及应用范围。【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调查报告的设计实践【思考题】1、社会调查工作的一般程序主要包括哪几个阶段?2、普遍调查的含义与特点分别是什么?3、抽样调查的含义与特点分别是什么?4、你是如何评价抽样调查的?5、典型调查的含义与特点分别是什么?6、进行典型调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7、个案调查的含义与特点分别是什么?8、个案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分别是什么?【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一、选题阶段二、准备阶段三、调查阶段四、研究阶段五、总结阶段第二节社会调查的基本类型社会调查研究有很多种类型,]根据调查对象的范围不同,可以把社会调查研究划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普查是对所要调查的总体中的每个个体进行逐个的调查。抽样调查是从所要调查的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一部分个体作为样本,通过对样本进行调查得到的结果来推论总体状况的一种调查。典型调查是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典型单位进行周密细致的调查,达到了解研究总体目的的一种调查。个案调查是选取某一社会单位作为调查对象,详细描述和分析其产生与发展的全过程的一种调查。第三节普遍调查一、普遍调查的含义和特点[一]含义:普查,是指对所要调查的总体中的每个个体无一遗漏地逐个进行的调查。一般来说,普查往往是对较大范围的地区或部门进行的调查,例如全国、全省、全市、全行业、全系统等范围进行的普查,其规模很大,属于宏观的社会调查。[二]普遍调查的特点1.普查具有全面性的特点2.普查具有准确性的特点3.普查具有普遍性的特点4.普查具有局限性二、普遍调查的作用及应用范围通过普查能够对社会的整体状况作出全面而准确的描述,为了解整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状况以及大规模总体的概况提供最基本的资料;同时,通过普查往往能够得出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和普遍性的结论,为国家及各部门制定政策、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此外,普查的成果也为各种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主要用于人口普查、工业普查等三、普遍调查的程序和方式[一]普遍调查的程序由于普查的统一性强,涉及的社会面大,参与人员多,所以必须要严密组织、细致开展,通盘考虑全过程。一般来说,普查是按以下的程序和步骤进行的:第一,建立统一的领导机构;第二,制定普查方案,包括制定普查的总体、分析单位,普查的项目以及时间和经费的预算等;第三,设立专门机构,培养调查人员;第四,进行普查试点,修订普查办法和工作细则;第五,进行普查登记,并及时送报调查资料;第六,汇总、分析调查资料;第七,公布普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第八,总结普查工作。[二]普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统计报表的方式,即由上级普查部门(通常是国家行政部门)制定普查表,由下级有关部门根据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填报。例如,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工农业总产值进行统计的数据资料,就是来自各城乡企业、单位统一填报的报表汇总来的。另一种是通过建立专门的普查机构,由专门的调查人员采用专门的调查表对每个调查对象进行直接的调查登记进行的。例如,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残疾人普查等等就是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的。四、普遍调查的原则做好普查,必须遵循如下的一些基本原则。1.需要高度集中的组织和高度统一的安排2.调查项目必须简明3.应尽可能按一定周期进行第四节抽样调查一、抽样调查的
本文标题:62社会调查方法(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191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