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怎样提高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底蕴》+论文
怎样提高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底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从中国在世界的影响看,最受人尊敬和影响力最大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古典名著,数百年来风靡日本、菲律宾等国,历久不衰。传统文化渗透到了军事、政治、文化、商业、教育和宗教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军排以上军官人手一册《孙子兵法》,世界上装备最先进国家的军队,最需要的恰恰是两千多年前中国军事家的聪明和智慧。而在国内,许多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现在的高中生文言文阅读理解丢分非常严重,有的大学生连写信都成为问题,阅读古籍文献更是感到困难。许多青少年很少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用方块汉字传承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的危险。《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兼顾语言与文化的层面,阐释了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体,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一历史使命。下面,就对联与语文教学的融合来谈谈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对联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文艺形式,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近年来,对联在高考中也屡屡出现,所以,语文教学必须进行对联教学。那么,对联对语文教学又有怎样的作用呢?(一)对联在语文课文教学中的作用。1.运用对联导入新课,直截了当,引出课题,激发兴趣在教学《勾践灭吴》时,我用蒲松龄的座右铭“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作为导入语,让学生猜联中的两个人物(项羽和勾践),自然地导入新课。2.运用对联介绍作品、作者、写作背景学习《鸿门宴》我用“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问学生对联写的是哪位历史人物?联中涉及到哪部作品?(写的是司马迁,而“信史”指的就是《史记》或叫《太史公书》)3.利用对联增添语文课堂的趣味性课文《孟子见梁惠王》中,讲到“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时,串讲八德故事,引用对联“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请学生回答对联的意思。(清朝,临池王半朝为显示他家有文有武,建造了一座功德牌坊,请蒲松龄题副对联。蒲松龄知道:这王半朝排行第八,为人狡诈霸道,人称“王八”。就写了“三朝元老”四字,然后写下一副对联:“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王半朝以为这是称颂王府的,就请有名的工匠把这副对联刻在牌坊上。大家仔细一琢磨,不禁大笑起来。原来,上联隐“八”,即忘(王)八;下联隐“耻”,即“无耻”。整个对联的意思是:三朝元老,王八无耻。)这样,不仅教育了学生做人的道理,同时也增添了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利用对联分析概括课文内容在学习完诸葛亮的《出师表》之后,我让同学们每人创作一副对联,对联的内容可以是写诸葛亮其人其事,也可以是针对《出师表》这篇文章,还可以是写三国故事。有位同学写道:“点点滴滴,一心一意,谁人知老臣苦心;勤勤恳恳,三令五申,只堪叹相父沾巾。”上下联工整对仗,同时又把诸葛亮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5.利用对联揭示主题和思想感情分析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课文时,可用清人陈大纲的题岳阳楼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联语高度凝炼集中,可将前句作为写景部分的概括,后句作为议论部分的概括。并告诉学生,联中“忧”“乐”两字来自本文中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用联突出强调了作者的忧乐情怀,这样联文并举,相得益彰,对课文的分析就更加清晰、透彻,学生对课文的主题、作者的思想感情印象就更加深刻。(二)对联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1.对联故事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北京“老舍茶馆”中的两副对联是回文对联,顺读倒读妙手天成。一副是:“前门大碗茶,茶碗大门前”,此联把茶馆的坐落位置、泡茶方式、经营特征等都具体地体现出来,令人叹服。另一副是:“满座老舍客,客舍老座满”,既点出了茶馆特色,又巧妙地糅进了人们对老舍先生艺术的赞赏和热爱,堪称一绝。2.提高学生锤炼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习惯“文章不厌百回改”,曹雪芹写《红楼梦》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几易其稿,他说:“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道出了写作和修改的艰辛。有一次我用一副冠顶联“合分聚散随天意,利弊权衡靠人谋”作为例子让学生讨论,有位学生建议把“随”字改为“非”字,使我深深感到现代中学生具有一种不信命运、敢于奋斗的拼搏精神。学校《新叶》文学社诞辰6周年时,一位社员撰联“新苗古树老携幼,叶片花苞绿衬红”以示祝贺,要写出此等对联,实非学生能一蹴而就的。3.在写作中学会综合运用修辞、语法及表现手法教完《季氏将伐颛臾》,综合内容、过程、方法、效果等方面拟成一副对联:“一场论辩,三次交锋,步步紧逼,层层深入;事理相生,正反结合,句句见血,字字生威。”联中含有修辞、技巧和语法等。举一反三,写作中学生就能自如地运用它们了。对联不仅在教书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育人方面也可发挥巨大的作用。(一)运用对联启迪学生的辨证思维。蔡锷七岁入馆后,先生出上联“阳回春有脚”让学生对,在众学生沉默思索中蔡锷即迅速抓住上联所示的时令以及拟人的自然现象对上“冬至梅出头”。别看这只是简单的对课训练,其实就在这简单中,学生思维极为活跃。如果没有先生上联的“牵引”,就不能刺激蔡锷的思维神经,当然也就作不出“冬至梅出头”的看似平常实则表现其崭露头角的佳句了。寿镜吾先生善用对课来开启学生才思,培养学生严密思维的习惯。一次鲁迅因以“比目鱼”对上了“独角兽”,而使先生点头称奇。“独”“比”非数词却有单双之意,“独角兽”(麒麟)是天上祥物,“比目鱼”为海中珍品,对得贴切工稳。如果不是严密的思维就不会这样天衣无缝。(二)运用对联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对联构思精巧,意境深远,能够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因而,很多文人雅士或将之悬挂于厅堂居室,或置放于座右,品赏玩味。如郑逸梅《题居室联》:“梅花数点,月色一寮。”不仅充满着诗情画意,更可窥见其主人淡雅胸怀。《事事关心》中引用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的对联,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全联如珠落玉盘,警钟频敲,莘莘学子置身其间,真是情趣倍增。(三)运用对联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前辈徐特立很注重对联的教育作用,他赠联给进步青年王汉秋“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心身事莫为。”鼓励青年追求真理,修身报国,表现了他对后辈的热情关怀和殷切期望。樊锥任“南学会”总会长在邵阳分会讲学时题联“做事须存天理,出言要顺人心”、“静坐当思己过,闲谈勿道人非”。教育会员善待人生,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行乎道德之途。“创业维艰崇节俭,守成不易戒奢华。”这样的对联,可教育学生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以俭为美以奢为丑的审美观。还有很多名胜联都是绘美扬美启美的佳构,可培养人们热爱美、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在对联大家庭里有“格言”联一族,中有很多意义深刻、警示人生的好对联。如“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骄傲来自浅薄,狂妄出于无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都是育人的好材料。利用这些好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教育,相信比起枯燥抽象的说教要奏效得多。总之,对联使语文教学更丰富,更精彩。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融合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改革和完善语文教学的需要。我深信:在新课程改革的热潮中,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必定会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必定会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本文标题:《怎样提高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底蕴》+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193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