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华东交通大学发展战略规划
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华东交通大学发展战略规划(2003—2007年)一、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拓展成人、职业、继续教育;以工为主,经、管、文、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形成以交通运输为主要特色的学科体系;以培养实践能力较强、创新务实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深化改革,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提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二、发展定位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特色,工、经、管、文、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学科在全国有优势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具体目标1、规模与结构在校生总规模23000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6000人(含专升本、软件学院),专科生(高职)4000人,在读研究生(折算人数)2000人,成人和继续教育学生(折算人数)1000人。2、教学工作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完善德育系统工程,本科教育质量达到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标准。3、人才培养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培养实践能力较强、创新务实的高级专门人才。4、学科建设坚持“扬优、支重、改老、扶新”的学科建设方针,以“交通运输工程”为主线,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学科群体。建设省级重点学科12-1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3-4个,力争突破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为零的局面;成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取得博士点2-3个;硕士点数增至30个左右;本科专业数增至50个左右。形成在区域内以交通为主、特色鲜明的学科群。5、科研工作加大科技投入。到2007年底,力争使全校R&D经费和科技活动经费占学校基础建设经费的比重分别达到1.5%和2.0%。科研立项数目与经费总量逐年上台阶。到2007年底,学校年国家基金项目5-7个,年省部级项目60-70个;年科研经费合计突破6000万元,力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863高新技术项目和国家973专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等实现零的突破。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和SCI、EI、ASTP、SSCI论文以及论著均以每年15%幅度递增;国家发明专利以每年50%幅度递增。到2007年底,年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数15-20项;年SCI、EI、ASTP、SSCI论20-30篇;论著10-15部;国家发明专利3-4项。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至2007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5000万元。6、师资队伍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要求及学校办学规模,学校教师达到1500名,其中,教授、副教授占教师总数的35%左右,专任教师中60%以上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力争达到15%。7、内部管理以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改革为核心,通过推行全员聘任制,建立健全“岗职相符、政令畅通、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岗酬一致、奖优罚劣、效率优先”的分配机制和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机制。8、基本建设遵循“就地发展,长远规划,多方筹资,重点投入,配套实施,保证质量,注重效益”的原则,按照学校招生规模及重点学科建设数量,以建设生态校园、数字校园为目标,进行校园建设整体规划;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教学基础设施和实验室条件达到现代化水准;美化校园环境,形成有浓厚氛围的校园文化特色。至2007年底完成基建投资3亿元。9、后勤服务总结经验,积极推进,加大后勤社会化改革力度,完善现有的后勤社会化体系。三、实现目标的保证措施(一)拓宽思路,全面开放,实现学校的超常规发展实现学校的超常规发展,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扩大开放,加强交流,苦练内功,以务实的作风和丰硕的成果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建设提供主动服务。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实现我校的事业发展目标,必须破除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树立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充分把握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有利时机,遵循基本教育规律,大胆引进现代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与教育技术,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把握基本,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优化学校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做好“特色”文章,取得具有标志性的办学成果。2、扩大开放,加强交流。树立开放的办学观,推动学校向社会全面开放。发挥学校知识生产的优势,探索知识物化的途径,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教育资源;加大人才合作培养力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国内发达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合作。包括柔性引进人才资源、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做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文章。按照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推行全方位开放式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巩固与加强同国外大学的校际友好合作关系,加大学者互访、互派留学生力度,定期选派重要岗位干部到国外挂职学习,在合作内容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大力引进国际知名学者、教授来校工作、讲学,加快骨干教师单位公派进修的进度。积极引进国外的教育机构参与办学,通过合作建立学校在国外的窗口,实现高位嫁接。3、内涵发展,主动服务。根据省委省政府确立的主攻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我校在江西省高等教育中的定位,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强化学校在推进当地社会的全面进步方面的作用。本着主动服务的精神,了解省情,结合校情,投身于江西崛起的伟大事业中。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密切学校各级与当地政府的联系,广泛开展与地方及地方企业的合作,组织科研攻关和科技合作,不断提高对江西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继续保持和加强与铁路企业的联系,发挥传统资源优势。(二)教管与教改结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形成我校人才培养特色以培养实践能力较强、创新务实的高级人才为目标,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教学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初步构建起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富有时代特征和我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1、实施“质量工程”一要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完善质量保证和监控机制,重视反馈和落实环节,形成符合教学研究型大学、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教学组织和管理体制。采取措施,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加强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实现全校教学管理网络化,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二要坚持基础与专业相结合,调整本科培养计划,在强化基础理论教育与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拓宽专业口径,建立与知识更新快这一时代背景相符合的课程内容改革机制,重点抓好100门精品课程建设,使其在内容、体系以及教学方法上逐步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三要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强化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中的作用,以政策导向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使教学改革工作真正落到实处。2、实施“素质工程”一要坚持把学生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完善在党委统一领导下,以校长和行政系统为主要实施的学校德育管理体制。二要坚持工程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从全面素质教育的角度,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质水准。树立全面教育的价值和质量观,重视学生思想品德、心理和身体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三要将素质教育渗透、结合到知识传授、专业训练、实践锻炼和科学研究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放在突出位置,鼓励教师加强对学生的选课指导和课外科技辅导,积极支持和倡导教师与科研人员主动带领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工作。3、实施“创新工程”一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形成学生勇于提出和探讨问题的良好氛围。二要创造有利于学生个体发展的环境,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勇于创新、敢于冒尖。4、实施“特色工程”一要探索学生管理新模式,推进学生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继续加强招生宣传和就业指导工作,将招生及就业指导工作作为学校生存和发展、提高学校社会知名度的重要手段。巩固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把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衡量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坚持和完善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二要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构建实践教学环节的科学体系,发挥校级工程训练中心和实验基地在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科技文化氛围。三要从转变学生工作机构职能入手,加强学生自治机构建设,构建以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能力为目标的建设型、启发式的教育和管理体系。改革传统学生评价体系中的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权重,建立全新的学生评价体系,强调综合素质、突出创新能力在评价中的份量,形成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三)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1、优化学科结构,完善学科体系,通过分层次的建设,实现重点突破,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建成一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重点学科,以带动其它多学科综合协调发展。一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突出重点,扬优扶强,培育在国内具有明显特色的学科。要集中力量建设好几个优势学科,达到博士点水平并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通过交叉渗透带动其它学科的发展,增加硕士点的数量。二要强化教师在学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认识教师是学校的办学主体,积极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学术氛围,为教师的学术活动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条件保障。三要坚持学科的全面创新。一是思维创新。做到高目标追求,高起点筹划,高标准实施;二是机制创新。充分挖掘学科自己的潜力,建立健全学科自身发展的良性机制,使学科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三是科技创新。鼓励教师开展源创性科学研究,取得本领域、本学科的标志性成果;四是管理创新。深化体制改革,赋予重点学科及其带头人在学科发展方向确定、资源配置、经费使用、人才引进、绩效考核等方面较大的自主权;学科建设目标责任制,调动学院的工作积极性,鼓励各学院根据本单位实际,立足学科发展,探索灵活、高效的学科建设管理模式。四要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多出科研成果。在确保按时优质完成国家、省和有关部门下达的科研任务的前提下,积极承担横向科研任务,尤其是地方经济和行业中的重大攻关课题。通过科学研究,取得科研成果,达到提升学科的学术层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目的。五要重点建设好一批教学、科研及研究生教育实验基地。实验基地的建设拟分两步走:第一步建设若干个较为先进的重点实验室,以形成科学研究的平台。第二步以对人和项目投入为主,以保证重大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标志性成果的出现。同时,要积极拓宽经费投入渠道,通过校企联合和依托重大项目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六要强化对重点学科建设的考核与评估。按照紧扣目标、突出贡献、分类评估、以评促建、动态管理的原则,组织专家对省级重点学科进行年度与中期评估和总结性评估验收,根据学科建设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建设成效,实行奖罚。2、科研工作要在依托学科建设,实现机制创新,着眼地方经济,提供特色服务上做文章。一要突出重点,组建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科研集群,以良好的设备条件为支撑,占领学科研究领域的制高点,提高科研的水平与层次,创立科研品牌。同时以政策为导向,激发不同层次的教师努力形成自身的学术特色。二要加强完善科技管理工作,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氛围;同时,要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面提高科研水平和效益。三要完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建立和完善以学校投入为引导,政府和企业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支撑,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全社会科技投入体系。四要建设一批高水平科学研究中心,重点组建精干高效的科研团队,建立开放、联合、流动的科研环境,与国内外联合开展研究工作,承担国家科研任务、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五要在产品转化方面下功夫,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四)建管结合,重在梯队,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实行校、院、教研室三级管理体制。校党委书记、校长亲自抓师资队伍建设,人事处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负责师资建设相关制度的制定和落实。各学院院长负责本学院的师资工作,确保师资工作的落实,并负责督促和检查教研
本文标题:华东交通大学发展战略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20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