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75十九大报告精神解读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十九大报告分为三大板块:第一,回顾、成就、经验(报告第一部分)第二,使命和新时代新思想(报告第二至第四部分)第三,工作部署和任务要求(报告第五至第十三部分)报告的主线主题和核心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产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新时代和新思想产生的背景二、新时代和新思想的丰富内涵三、新时代和新思想的重要部署一、新时代和新思想产生的背景(一)⼗八大来的五年为新时代奠定基础十九大报告指出:“⼗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报告概括了十大成就。如果没有这样的底气,谈不上能够进入新时代。这十大成就为新时代奠定了七大基础。1.经济物质基础五年来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万二千亿斤。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一点二个百分点,八千多万农业转移⼈口成为城镇居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南海岛礁建设积极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2.政治与法治基础五年来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党内民主更加广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全面展开,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发展,民族宗教工作创新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取得实效,行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有效实施。3.思想文化基础五年来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艺创作持续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4.社会民生基础。,五年来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家安全全面加强。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5.生态文明基础五年来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极推进。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重⼤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6.国防和军队基础五年来着眼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制定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全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恢复和发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民军队政治生态得到有效治理。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加强练兵备战,有效遂行海上维权、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国际维和、亚丁湾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重大任务,武器装备加快发展,军事斗争准备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坚定步伐。链接:军队改革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优化军队规模结构,调整改善军兵种比例、官兵比例、部队与机关比例,减少非战斗机构和人员;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健全军费管理制度;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突出军事:五大战区(东西南北中)去行政化突出打战:六大军种(陆海空火战联)司令部制陆军集团军:13(原18)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7.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推动全党尊崇党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选人用⼈状况和风气明显好转。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把纪律挺在前面,着力解决⼈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链接:形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五年来共立案审查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其中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有43人,中央纪委委员有9人。纪律处分厅局级干部8900余人我们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共处分基层党员干部27.8万人。我们努力推进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共追回外逃人员3453人,其中“百名红通人员”已有48人落网。(二)十八大来的五年为新思想做了准备十九大报告指出:“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围绕着这“四个一系列”和“两个许多”所形成的思维思考,为新思想的诞生做了充分准备。1.形成“五大发展”新理念习近平指出:“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五大发展”来源于五、六十年代毛泽东的重点发展、均衡发展、统筹兼顾的思想;七、八十年代邓小平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三步走战略、发展要两手抓的思想;九十年代和新世纪以来形成的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继承基础上,“五大发展”的每一个⽅面,都体现了时代特质和新内容。2.形成“治国理政”新理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命题,形成了治国理政新理论。邓: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江: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胡:实现什么样发展,怎样发展?习:治理什么样国家、怎样治理?3.形成“四个全面”新战略“四个全面”是习近平总书记经过酝酿、深思熟虑形成的。2014年12月13、14日,习近平江苏调研中第一次提出“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和宏观布局、顶层设计的气势4.形成“两个布局”的方针举措2016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协力、苦干实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两个布局”构成所有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二、新时代和新思想的丰富内涵(一)新时代的内涵实质1.新时代到来的标志十九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论述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以四大实力和五大面貌为标志的。2.新时代的五大涵义十九大报告指出:“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新时代具有五大涵义,即它是:伟大胜利的时代、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共同富裕的时代、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3.新时代的必然性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特别在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历了以下的发展阶段:萌发阶段(1956年,毛泽东探索)第一阶段(1978年,邓小平创立)第二阶段(1989年,江泽民领导)第三阶段(2002年,胡锦涛领导)新时代新阶段(2012年,习近平领导)4.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是一个全新的、重要的提法。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链接:“社会主要矛盾”的四次变化第一次:1956年党的⼋大,“⼈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第二次,1969年党的九大,“社会主义社会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阶级斗争是主要社会矛盾。第三次,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建国以来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第四次:2017年十九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两点新意:一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二是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5.新时代的历史意义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
本文标题:75十九大报告精神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209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