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环境影响评价教学资料》第11章-生态环评2011级
第十一章生态影响评价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生态环境评价第三节各类开发项目生态影响评价要点第一节概述一、生态环境保护原理和生态影响评价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理1、保护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2、保护生态系统的再生产能力3、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4、关注生态系统的特殊性问题5、解决重大生态环境问题•3.1生态影响EcologicalImpact经济社会活动对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所产生的任何有害的或有益的作用,影响可划分为不利影响和有利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累积影响,可逆影响和不可逆影响。•3.2直接生态影响DirectEcologicalImpact经济社会活动所导致的不可避免的、与该活动同时同地发生的生态影响。•3.3间接生态影响IndirectEcologicalImpact经济社会活动及其直接生态影响所诱发的、与该活动不在同一地点或不在同一时间发生的生态影响。第二节生态环境评价--术语•3.4累积生态影响CumulativeEcologicalImpact经济社会活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或者该活动与其他相关活动(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之间造成生态影响的相互叠加。•3.5生态监测EcologicalMonitoring运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对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的测定、观察。•3.6特殊生态敏感区SpecialEcologicalSensitiveRegion指具有极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极为脆弱或已有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遭到占用、损失或破坏后所造成的生态影响后果严重且难以预防、生态功能难以恢复和替代的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3.7重要生态敏感区ImportantEcologicalSensitiveRegion具有相对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或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如遭到占用、损失或破坏后所造成的生态影响后果较严重,但可以通过一定措施加以预防、恢复和替代的区域,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原始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3.8一般区域OrdinaryRegion除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以外的其他区域。评价原则•1坚持重点与全面相结合的原则。既要突出评价项目所涉及的重点区域、关键时段和主导生态因子,又要从整体上兼顾评价项目所涉及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因子在不同时空等级尺度上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2坚持预防与恢复相结合的原则。预防优先,恢复补偿为辅。恢复、补偿等措施必须与项目所在地的生态功能区划的要求相适应。•3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生态影响评价应尽量采用定量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当现有科学方法不能满足定量需要或因其他原因无法实现定量测定时,生态影响评价可通过定性或类比的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评价工作等级依据影响区域的生态敏感性和评价项目的工程占地含水域)范围,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将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位于原厂界(或永久用)范围内的工业类改扩建项目,可做生态影响分析。评价工作范围1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响区域。2依据评价项目对生态因子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和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确定。3可综合考虑评价项目与项目区的气候过程、水文过程、生物过程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以评价项目影响区域所涉及的完整气候单元、水文单元、生态单元、地理单元界限为参照边界。生态影响判定依据1国家、行业和地方已颁布的资源环境保护等相关法规、政策、标准、规划和区划等确定的目标、措施与要求。2科学研究判定的生态效应或评价项目实际的生态监测、模拟结果。3评价项目所在地区及相似区域生态背景值或本底值。4已有性质、规模以及区域生态敏感性相似项目的实际生态影响类比。5相关领域专家、管理部门及公众的咨询意见。工程分析内容1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工程的规划依据和规划环评依据、工程类型、项目组成、占地规模、总平面及现场布置、施工方式、施工时序、运行方式、替代方案、工程总投资与环保投资、设计方案中的生态保护措施等。2工程分析时段应涵盖勘察期、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以施工期和运营期为调查分析的重点。工程分析重点a)可能产生重大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b)与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有关的工程行为;c)可能产生间接、累积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d)可能造成重大资源占用和配置的工程行为。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生态现状调查要求生态现状调查应在收集资料基础上开展现场工作,生态现状调查的范围应不小于评价工作的范围。一级评价:应给出采样地样方实测、遥感等方法测定的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等数据,给出主要生物物种名录、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物种等调查资料;二级评价: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调查可依据已有资料推断,或实测一定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样方予以验证;三级评价:可充分借鉴已有资料进行说明。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调查内容1生态背景调查:重点调查受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种、土著种、建群种和特有种,天然的重要经济物种等。如涉及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物种、珍稀濒危物种和地方特有物种时,应逐个或逐类说明其类型、分布、保护级别、保护状况等;如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时,应逐个说明其类型、等级、分布、保护对象、功能区划、保护要求等。主要生态问题调查:调查影响区域内已经存在的制约本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如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盐渍化、自然灾害、生物入侵和污染危害等,指出其类型、成因、空间分布、发生特点等。生态现状调查方法1资料收集法2现场勘查法3专家和公众咨询法4生态监测法5遥感调查法6海洋生态调查方法7水库渔业资源调查方法生态现状评价-评价要求在区域生态基本特征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评价区的生态现状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评价,评价应采用文字和图件相结合的表现形式生态现状评价-评价内容a)在阐明生态系统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区域内生态系统状况的主要原因。评价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状况(如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主导生态功能)、生态系统面临的压力和存在的问题、生态系统的总体变化趋势等。b)分析和评价受影响区域内动、植物等生态因子的现状组成、分布;当评价区域涉及受保护的敏感物种时,应重点分析该敏感物种的生态学特征;当评价区域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或重要生态敏感区时,应分析其生态现状、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a)评价工作范围内涉及的生态系统及其主要生态因子的影响评价。通过分析影响作用的方式、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来判别生态系统受影响的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预测生态系统组成和服务功能的变化趋势,重点关注其中的不利影响、不可逆影响和累积生态影响。b)敏感生态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应在明确保护目标的性质、特点、法律地位和保护要求的情况下,分析评价项目的影响途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预测潜在的后果。c)预测评价项目对区域现存主要生态问题的影响趋势。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1)应根据评价对象的生态学特性,在调查、判定该区主要的、辅助的生态功能以及完成功能必须的生态过程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预测与评价。2)常用的方法包括列表清单法、图形叠置法、生态机理分析法、景观生态学法、指数法与综合指数法、类比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和生物多样性评价等。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补偿及替代方案-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与补偿原则1应按照避让、减缓、补偿和重建的次序提出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的措施;所采取措施的效果应有利修复和增强区域生态功能。2凡涉及不可替代、极具价值、极敏感、被破坏后很难恢复的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如特殊生态敏感区、珍稀濒危物种)时,必须提出可靠的避让措施或生境替代方案。3涉及采取措施后可恢复或修复的生态目标时,也应尽可能提出避让措施;否则,应制定恢复、修复和补偿措施。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应按项目实施阶段分别提出,并提出实施时限和估算经费。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补偿及替代方案-替代方案1替代方案主要指项目中的选线、选址替代方案,项目的组成和内容替代方案,工艺和生产技术的替代方案,施工和运营方案的替代方案、生态保护措施的替代方案。2评价应对替代方案进行生态可行性论证,优先选择生态影响最小的替代方案,最终选定的方案至少应该是生态保护可行的方案。生态保护措施1生态保护措施应包括保护对象和目标,内容、规模及工艺,实施空间和时序,保障措施和预期效果分析,绘制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示意图和典型措施设施工艺图。估算或概算环境保护投资。2对可能具有重大、敏感生态影响的建设项目,区域、流域开发项目,应提出长期的生态监测计划、科技支撑方案,明确监测因子、方法、频次等。3明确施工期和运营期管理原则与技术要求。可提出环境保护工程分标与招投标原则,施工期工程环境监理,环境保护阶段验收和总体验收、环境影响后评价等环保管理技术方案。第三节各类开发项目生态影响评价要点一、二、三、四、五、六、七、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基本要求•••••1234课外作业1阅读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本文标题:《环境影响评价教学资料》第11章-生态环评2011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210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