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11诗歌创作技法讲座
1诗歌创作技法讲座王顺岭第一章:诗歌构思技法第一节:特征性感受所谓特征性感受:就是作者对所描写事物的观察所获得的事物特征和感受,二者是融合为一的。这里所说的事物特征是在特定情境下的事物特征。特征是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区别,这种区别对于同一个事物来说是很多的,比如说一个女人的特征,和男人相区别的特征,有生理特征、外貌特征、衣着特征、性格特征等,和其他女人相比又有与其他女人相区别的特征,有外貌特征、衣着特征、气质特征性格特征等等。我们强调的是特定情境下,作者在一定情感状态下对事物观察把握唯一的特征。感受是作者对事物进行观察时,眼耳鼻舌身意所产生的主观感受: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心灵的感觉以及感觉的夸张、扭曲和变形,和作者由此产生的思想和情感。这样特征和感受融合起来才是特征性感受。特征性感受是具有鲜明特征的事物形象和作者主观感受高度融合,是现象和本质的融合,是一般和个别的融合,是主观和客观的融合。大家要知道这种融合是水乳交融的融合,而不是机械的组合,更不是随意无序的搭配。这样才能让诗歌的主旨和诗歌的意境高度融合,即达到意境优美、气韵生动,有隽永含蓄的诗歌艺术效果。一人一事当当前,一景一物入目,浮光掠影地看,还是反复地深入地观察品味,结果是不大一样的。只有具有相应的知识、理论储备,对生活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认识,才能善于透过繁复纷呈的现象抓住事物的特征,捕捉住它内在的本质。这一点是前提,否则所谓的观察也只是浮光掠影,难以捕捉到事物的本质。比如说,同样一块石头,在我们普通人眼里也只是一块石头,无论你怎么看。地质学家能看出它诞生的年代;矿物学家能看出它的蕴含的矿物成分。有了这个前提,还要深入细致的观察。朱自清先生说过,观察事物要掰开来看,拆开来看,看清事物现象的特征,看清事物蕴含的思想意义,看清事物在你心里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以及各种感受。这样语言才能有的放矢,生动而独特,简约而鲜明,意境鲜活,诗作才可言约而义丰。优秀的诗作,都是由诗人所获得的特征性感受发展而成的。我逐层梯次地说明这个问题。特征性感受首先是对事物特征准确反映的主观感受。我想大家还记得韩愈那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意思是天街淅淅沥沥细密的小雨就像酥油一样润滑,富有营养,向原野远远看去,能看到一片绿色清明的小草,可是近看却没有了,小草好像捉迷藏的孩子躲起来了。很有情趣。这两句就是特定情境下的特征性感受,准确地抓住了春雨细密润滑、轻柔滋润生命的特征和早春的小草遥看有,近看却无的特征。诗人对事物的体察非常的精准,准确地再现了早春的景色。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绝胜,大大超过。皇都,帝都,京城。意思是,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远远胜过柳树挤满京城,柳絮满天飞舞像一层淡淡白烟的暮春。在上两句充分描写早春可爱景色的基础上,自然抒发作者对早春的赞美之情。自然流畅,水到渠成。特征性感受,除了准确地再现景物的特征,使描写非常生动形象外,诗人内心对景物的感受能使描写的形象和作者的情感高度地统一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也就是描写和抒情统一于形象之中,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比如说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烟渚,弥漫雾气的沙洲。泊:停船靠岸。波光清澄的水面上,小船轻轻地移动,在水汽笼罩,一片迷茫的小沙洲旁停泊靠岸。本来行船停下来,诗人应该静静地休息一夜,消除旅途的疲劳,谁知在这众鸟归林、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那羁旅之愁、思家之感又蓦然而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旷:空阔远大。近:亲近。这两句的意思是,傍晚田野空旷,光线暗淡,因此让人感到天空低垂,好像树木触摸到了天空。江水清澈,感觉水中的月亮和人更近了,好像要和人主动接近。月亮写得十分活泼可爱空灵。“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就是特定情境下的特征性感受。准确地抓住了事物的特征,描写出一幅极为生动的傍晚原野和江面组合的画面。我们认真地感受还会发现这两句好像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得到了慰藉,流露出作者身心疲惫、愁苦和深深的孤独。深沉浓烈的情感和特征鲜明的形象是高度统一起来的。特征性的感受,还表现为通过生动鲜明特征的事物形象构成诗歌意境局部形象的同时,反映作者对事物的一般性本质的认识。比如刘方平《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更深月色半人家”,这句是说夜半更深之时月亮偏移,月光斜射。月色只能照到半边庭院。“北斗阑干南斗斜”,北斗,即北斗星,与后面的“南斗”一样,都是星宿名。阑干,横的意思。北斗横,南斗斜,写的是更深时的景象。“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偏知”,偏偏知道,洋溢着作者自得之情。新:初,初次。诗人偏偏知道今夜春气变暖,各种昆虫的叫声第一次透过绿色的窗纱。“虫声新透绿窗纱”,“虫声新透”,这一特定情境下的特征性感受,抓住了春天开始万物复苏,各种昆虫活跃鸣叫的特征,使静谧的春夜变得更加空寂、幽深。在静寂之中隐含着一派不可名状的勃勃生机。反映了春天催促万物,竞相萌动,春意盎然这一本质性认识。这种认识隐含在生动鲜明的特征性形象之中:“虫声新透绿窗纱”。特征性感受还有一种表现形式,就是抓住事物的总体形象特征进行描绘,通过这个事物的形象,表达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比如傅天林的《落叶》:秋天,当最后一朵晚霞飘过,树上最后一个果子收获;叶子也跳起旋转的舞蹈,3一片一片从枝梢飞落。落叶死了吗?不能这样说,不要再唱秋风落叶悲凉的歌。此刻,它又听到春的召唤,要紧的,是赶快与泥土汇合.......通常我们对落叶的认识是落叶就是生命的结束,就是死亡。触发人们的情感往往是哀伤和悲凉。但是作者独具慧眼发现了落叶更深层次的特征:无私、乐观、永不休止的轮回式的彻底的奉献。叶子活着的时候养育植物的生命,一生供养果实。等到果实成熟,叶子的生命也就走到尽头成了落叶。表面是这样,实际上,落叶又会变成营养丰富的泥土重新养育一切植物,再次供养果实,如此轮回永不休止。通过作者对落叶轻松、愉快、洒脱,以养育生命为己任,不知死亡为何物的落叶形象描绘使我们对落叶充满一种深深的敬意。这是对生命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这些都是通过落叶的整体形象来表现的。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抓住身在庐山,其面目变化莫测的总体特征,进行形象的描绘,解释了一个真理性的认识。那就是没有一定的认识高度或理论高度,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只能是盲人摸象,换一种说法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局部不见整体。只有站在足够高的理论高度才能把握事物的全貌,洞察事物的本质。写诗获得特征性的感受非常重要,非常关键。抓住了它进行发展,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或铺垫,或衬托,或对比等等,前伸,或后展,就发展成一首优秀的诗歌。比如说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作者就是获得西湖晴亦美丽,阴亦美丽,浓妆淡妆都美丽这一总体特征性感受,联想到美女西施,延展成篇的。特征性感受能使得我们的诗歌生动、立体、鲜活,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丰富的美学趣味。解决呆板、平面、僵硬、堆砌没有生活气息的毛病。不同的人,因学识修养、风度气质不同,他的特征性感受也不会相同。黄河发源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卡日曲海拔4200米,黄河长5464千米。黄河的总体特征是海拔高,长度长。李白的感受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生动形象,豪放、飘逸。写出了从天而降的黄河之水的咆哮奔流,如蛟龙入海、先声夺人的磅礴之势。南唐后主李煜被赵匡胤俘获之后,成为阶下之囚的他,每天站在高楼之上,回望故国家乡,总是触目伤怀,黯然泪下,悲苦不能自拔。李煜又是怎样体现自己的这一情感特征的呢?他在《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温柔、哀婉、凄切打上了李煜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是诗歌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个性,具有了个性风格。第二节:觅形象诗歌是用形象思维的,不是用概念、判断、推理思维的,那是逻辑思维,是线性的思维,是抽象思维,没有感性的形象。诗歌用感性的形象思维,把思维的成果蕴含在形象之中。有形象,才有意境,形象越生动丰满传神,意境就越深刻隽永。诗歌是靠艺术形象,传达作者思想情感的。没有了形象,作者的思想和情4感就成了没有生命体的的幽灵了。少了形象,诗歌就成了僵尸木乃伊,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也就失去了寄托。我们要知道形象思维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形象,二是想象,三是感情。三个特征中,最根本的是形象。形象思维的起点,也就是诗歌创作最开始的起点就是触动作者心灵的原始生活形象,就是说生活的形象激动了诗人,产生了强烈的情感,激发联想和想象,使诗人进入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终点也是形象,就是艺术形象。诗人创作的最终落脚点是构成一幅完整的艺术形象。也就是意境。形象思维的中间环节还是形象,反复琢磨,反复推敲,使用体现事物形象特征的细节的办法使最终产生的艺术形象更鲜明、更完整。诗歌的创作就是一个寻觅形象的过程,就是寻觅触心灵的生活原始形象,在原始生活形象激发的情感的推动下,展开想象和联想寻觅丰富鲜明的细节,构筑崭新的艺术形象,包括寻找整体形象和构筑整体形象的极其丰富的细节形象的过程。比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和孟浩然相见,一定有很多很多事情可写。但作者写了江边送行。这个江边送行就是最能触动坐着心灵的原始生活形象。原始生活形象是触发情感、激发想象寻找诗歌形象的媒介。在这首诗中,作者寻找并刻画了两个形象,一个是孟浩然扬帆远去的形象,一个是李白深情远望依依惜别不忍离去的形象。然后作者寻找细节去完成这两个形象的刻画。这首诗歌最感人的细节就是孟浩然乘坐的船消失在天水相交的天边,只有长江滚滚不尽的流淌,来含蓄地表现李白对朋友深情眷恋和依依不舍。原始的生活形象触发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的思考,因此诗歌就具有了思想和情感,作者运用联想和想象去寻找勾勒诗歌的形象。然后去寻找生动的细节去精雕细刻诗歌的形象,使之传神、传情、传达思想。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高度地融合,统一于诗歌艺术形象之中。比如李约的《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在生活中作者寻找到两个生活形象:穷人、富人。作者经过精雕细刻刻画了树木旱光了树叶,土旱得冒烟,忧心如焚,吹吹打打在水庙前迎接龙王,希望龙王怜悯,可怜苍生降雨救难的悲苦农民的形象,还刻画了富人看穷人歌舞取乐,担心下雨没有了歌舞可看,一副为富不仁铁石心肠的富人嘴脸。两个形象放在同一个画面中,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表达了作者对穷苦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富人的强烈憎恨。这思想和情感都是对生活原始形象的感受分析思考得到的,通过联想和想象创造的诗歌的形象表达出来的。诗歌艺术形象的刻画要注意多角度地寻找刻画。比如:洛尔加《海水谣》:在远方,大海笑盈盈。浪是牙齿,天是嘴唇。不安的少女,你卖的是什么?要把你的乳房耸起?——先生,我卖的是大海的水。5乌黑的少年,你带的什么和你的血混在一起?——先生,我带的是大海的水。这些咸的眼泪,妈啊,是从哪来的?——先生,我哭出的是大海的水。心儿啊,这苦味儿是从哪来的?——比这苦的多呢,大海的水。在远方,大海笑盈盈。浪是牙齿,天是嘴唇。诗人刻画穷苦人民的形象从因贫困被迫卖淫羞涩不安,又要通过挑逗客人、招揽生意的少女,苦力少年,老母亲,男女老少三个角度进行,表现人民的苦难。大海是苦难的象征,贪婪凶残的统治者的象征。大海的水是苦的,人民的生活也是苦的,把大海的形象和海边的穷苦人民的形象交织在一起,创造了一个艺术形象,反映了生活的真实,也寄托了世人对压迫者的憎恨和对人民的同情。诗歌的创作在重视寻找勾画诗歌的形象的同时,更要重视诗歌中的细节形象,只有细节形象生动鲜明丰富,才能
本文标题:11诗歌创作技法讲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223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