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酸碱盐高频经典例题解析
全国中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酸碱盐高频经典例题解析酸碱盐:本专题知识的特点是知识的系统性比较强,概念比较多,典型反应多,规律复杂。重点是几种重要酸碱氧化物的性质、通性,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应用。难点是典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记忆和应用。考测点:1.酸碱盐的概念、分类命名;2.酸碱盐的通性;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4.复分解反应条件的应用例1.今有失去标签的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和盐酸,用一种试剂可鉴别它们。学生甲选用一种酸溶液,学生乙选用的是钾的正盐溶液,学生丙得知氯化钡溶液的pH=7,选用了一种有色物质溶液。这三个学生都成功了,推断甲、乙、丙学生选用试剂的名称。甲:_________;乙:___________;丙:_________。解析:由于用一种试剂鉴别三种物质,此时要全面考虑三种物质的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特性。当选用酸溶液时,向含碳酸根离子的溶液中加入酸溶液,会发生反应有气泡产生;而盐酸本身为酸,不与酸溶液反应,氯化钡溶液中含有,它与含的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综上分析,甲选用的是溶液。乙学生选的是钾的正盐溶液,结合题意知,只能是,因为三种溶液中只有氯化钡溶液与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氯化钡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于是三种物质便可鉴别。丙学生得知氯化钡溶液的pH=7(呈中性),而盐酸的pH7(呈酸性),碳酸钠虽为盐,但其溶液的pH7(呈碱性),故只要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即可鉴别出此三种物质。例2.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和稀硝酸后,溶液中出现了白色沉淀,试推断该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解析:初中化学中涉及到的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物质有两种,一是BaSO4,二是AgCl。从BaCl2溶液的组成着手分析,不难发现,BaCl2溶液中的可以与结合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溶液中的也可以与形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因此,无色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有三种可能:硫酸、可溶性硫酸盐、硝酸银。例3.如图1所示,装置中a为弹簧夹,b为分液漏斗活塞(通过开、关活塞可以随时滴加液体),先关闭b,找开a,将混有少量的CO的CO2气体由左侧导管通入,充分反应后,排出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_;然后关闭a,打开b,一段时间后排出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__。全国中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解析:将混有少量CO的CO2气体由左侧导管通入后,,CO不与NaOH反应而排出来,关闭活塞a,打开b,滴入的稀盐酸与Na2CO3反应生成CO2,故排出的气体主要是CO2。例4.证明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若选用一种酸溶液,这种酸是_________,若选用一种盐溶液,则这种盐是___________。解析:这道题首先考查了金属与酸、与盐的置换反应发生的条件,然后还要求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为金属活动性排序。我们知道,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铁位于氢前,铜位于氢后,所以铁能将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置换出来,而铜不行;铁能将铜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本题中酸可先用盐酸或稀硫酸,盐可选用可溶性的铜盐,如硫酸铜、氯化铜、硝酸铜等的溶液。例5.现有铁、稀硫酸、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钠溶液5种物质,两两混合后,可发生的反应共有___________个,其中置换反应有________个,复分解反应有_______个。解析:这里涉及到金属单质、酸、碱、盐之间的关系。铁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铜位于氢后,铁能与稀硫酸、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稀硫酸是一种酸,除与金属单质反应外,还能与碱和盐发生复分解反应,本题中符合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是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是一种盐溶液,除与铜前金属能发生置换反应外,还能与碱、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故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氢氧化钡与氯化钠不能发生反应。综上所述,本题的答案为共有反应4个,其中置换反应2个,复分解反应有2个。例6.现有反应,试填写下列空白:(1)若B为HCl,D为H2O,则A物质所属的类别可能为__________(选填“酸性氧化物”、“盐”、“碱性氧化物”、“碱”、“活泼金属”中的两项)(2)若B为NaOH,D为盐,则A物质所属的类别可能为__________(选填“酸性氧化物”、“盐”、“碱性氧化物”、“活泼金属”、“酸”中的三项)解析:(1)只有碱性氧化物和碱与HCl反应生成水;(2)只有盐、酸性氧化物,酸与NaOH反应生成物是两种且一种是盐。例7(北京顺义区中考题)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Ca(OH)2=Ca+2+OH-2(B)H2SO4=H+SO(C)Al2(SO4)3=2Al3++3SO(D)Na2CO3=2Na+CO3解析:(A)错把电荷数写成了化合价。(B)错把氢离子的系数“2”写在了右下角。全国中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D)没写方程式右边离子的电荷数。应选(C)。[例2](北京,顺义区中考题)在pH=0的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Mg2+Ag+NOCl-(B)K+Ba2+Cl-OH-(C)Na+K+Cl-CO(D)Al3+Na+NOCl-解析:(A)中的Ag+与Cl-不能共存。因pH=0的溶液显强酸性,故(B)中的OH-和(C)中的CO不能存在。应选(D)。[例8](湖南中考题)从甲、乙、丙、丁四个不同地区取土样进行分析,测知它们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甲:7.1(B)乙:4.9(C)丙:6.5(D)丁:5.5解析:pH值越小,其对应的溶液的酸性越强。酸性最强的是乙。[例9](北京顺义区中考题)将下列物质在空气中长期敞口放置,质量增加,且产生新物质的是()(A)浓硫酸(B)浓盐酸(C)烧碱(D)碳酸钙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吸水后并不产生新物质。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其质量会减少。碳酸钙在空气中放置,其质量未发生任何变化。烧碱与空气中的CO2可发生反应2NaOH+CO2=Na2CO3+H2O,应选(C)。[例10](广西中考题)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B)K2CO3溶液与NaNO3溶液可发生复分解反应(C)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中一定要有气体(D)H+、Na+、Cl-、NO四种离子可共存于水溶液中解析:反应NaHCO3(盐)+HCl(酸)=NaCl(盐)+H2O+CO2虽有盐和水生成,但该反应并不是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不一定非是气体不可,是沉淀物也可,是难溶物也可,而K2CO3和NaNO3并未生成其中的任何一种物质,(B)(C)是错误的,应选(D)。[例11](辽宁中考题)下列各组物质溶于水时产生了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后沉淀又消失了,且没有气体放出的是()(A)KClAgNO3(B)CuSO4KOH(C)BaCl2Na2CO3(D)MgCl2NaOH解析:由题意知,符合题给条件的两种物质中不能有碳酸盐、碳酸氢盐和CO2,据此可排除(C)。KCl与AgNO3反应后产生的AgCl在稀硝酸中不溶解,据此又可排除(A)。CuSO4与KOH反应后生成了蓝色的Cu(OH)2沉淀,不是白色沉淀,据此又可排除(B)。应选(D)。[例12]向含有盐酸的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全国中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m)与所得沉淀质量Q的关系是()解析:开始滴入NaOH溶液时因HCl的存在不会产生沉淀,待滴一定量的NaOH溶液后NaOH溶液才会与FeCl3生成Fe(OH)3沉淀,当FeCl3反应完时生成的沉淀质量就不再变化了,循此思路审视题给图象可知,应选(D)。[例13]为完全中和某一强酸溶液,需用1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改用1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的KOH溶液,反应后溶液的pH()(A)大于7(B)小于7(C)等于7(D)无法判断解:设酸的化学式为HR,酸的式量为M,被中和的质量为x,则依HR+NaOH=NaR+H2OM40x4%×10g可解得x=(g)。设改用KOH溶液后消耗的酸的质量为y,则依HR+KOH=KR+H2OM56y4%×10g可解得y=(g)。因,故用同量、同质量分数的KOH中和酸时,消耗的酸少,即溶液中酸有剩余,pH7,应选(B)。载自《理科考试研究》常见的碱典型例题【例14】下列对氢氧化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其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B.其俗称为苛性钠、烧碱和纯碱,C.是一种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D.易吸收水份,可做二氧化碳的干燥剂,E.露置在空气中易潮解,并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应该密封保存。分析:A.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使石蕊试剂变蓝而不是变红。B.氢氧化钠有很强的腐蚀性,俗称苛性钠、烧碱和火碱,而不叫纯碱(纯碱是碳酸钠)。C.叙述正确。D.氢氧化钠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但不能用来干燥酸性物质。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它们之间能发生反应,因此不能作二氧化碳的干燥剂。答案:C、E全国中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例15】下列物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因变质而质量增加的是[]A.浓硫酸B.浓盐酸C.氢氧化钠固体D.热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分析:此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是常见物质的特性。首先要了解空气的成分:O2、N2、CO2、稀有气体、水蒸气等。然后根据各物质的特性加以分析:浓硫酸有吸水性,可吸收空气中的水份,使本身质量增加,浓度降低,但并不变质;浓盐酸有挥发性,氯化氢气体向空气中散去,浓度和质量均减小;氢氧化钠有潮解性,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在固体表面形成溶液,由于溶液是碱溶液又可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发生反应2NaOH+CO2=Na2CO3+H2O,质量亦增加,符合题意;热饱和硫酸铜溶液在空气中可冷却下来,由于温度的变化,硫酸铜的溶解度在常温时变小,会有硫酸铜晶体从溶液中析出,溶液质量变小。答案:C.【例16】往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完全中和为止,溶液的pH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分析:此题关键是分清谁往谁里滴。若是将盐酸往NaOH溶液里滴是pH由大变小的过程。若相反,则是pH由小变大的过程;再有是分清反应进行到什么程度,如果不是“到中和为止”,则pH会越过7,若“到中和为止”,则pH最终等于7。答案:D【例17】有四瓶无色液体,它们分别是水、石灰水、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怎样用化学方法加以区分?分析:据此四种物质有明显的酸性(稀硫酸)中性(水)和碱性(氢氧化钠和石灰水)的差异。就可用石蕊试液区分出稀硫酸和水,再根据石灰水的特征反应就可区分出它与氢氧化钠溶液。答案:取四支试管分别倒入少量的一种液体,再各滴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仍为紫色的是水,变红色的是稀硫酸,变蓝色的是氢氧化钠和石灰水。再取两支试管分别倒入少量的未知溶液中的一种,再分别滴入碳酸钠溶液,其中溶液变浑浊的是石灰水,仍澄清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例18]有四瓶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稀硫酸、石灰水和苛性钠溶液中的一种,现将四瓶溶液编号A、B、C、D,做以下实验:(1)用四支试管分别取出每种溶液,分别滴入几滴酚酞,B和D中都显红色,其余仍为无色。(2)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取出B和D溶液,分别向其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B中产生浑全国中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浊,D中仍澄清。(3)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取A和C溶液,分别滴入BaCl2溶液,只有C中出现白色沉淀。根据以上实验事实,试推断A、B、C、D四种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分析:鉴别几种物质的原则是,同性分组,异性鉴别。已知四种物质是两酸和两碱溶液。通过实验(1)就把这四种物质二二分组分开。给溶液中滴入酚酞后呈红色的B和D是两碱溶液,则A、C为两酸溶液。通过实验(2)可知,通过少量CO2气体后,溶液B和D都能与CO2反应,但能产生浑浊现象的只有Ca(OH)2溶液,所以B是Ca(OH)2溶液,D是NaOH溶液。通过实验(3)不难确定C是H2SO4溶液,A是盐酸。答案:A是HCl、B是Ca(OH)2、C是H2SO4、D是NaOH。[例19]建筑上制混凝土,农业上降低土壤酸性、农药上配制波尔多液都要用到的一种碱是________,它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用这种
本文标题:酸碱盐高频经典例题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226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