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课时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考点突破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基础梳理能量来源(最重要的):①最后结果:⑧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作用:大气的受热状况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⑨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部分被②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③,并被地面④和⑤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同时又以⑥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给⑦基本过程大气太阳辐射地面温度地面反射吸收长波近地面大气学法指导1.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原理辐射波长类型与大气的关系作用太阳辐射短波辐射大气直接吸收少加热地面地面辐射长波辐射大气吸收大部分大气的直接热源大气辐射长波辐射一部分透过大气进入宇宙空间,一部分射向地面补充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学法指导2.列表法归纳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削弱比重作用形式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削弱的波长范围作用特点实例19%吸收臭氧(平流层)紫外线吸收强烈,有选择性,对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平流层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上升水汽、CO2(对流层)红外线34%反射较大颗粒尘埃、云层各种波长同样被反射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越强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偏低)散射空气分子、微小尘埃波长较短的可见光(蓝光、紫光)向四面八方散射,有选择性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颗粒较大的尘埃、雾粒、小水滴各种波长同样被散射无选择性阴天的天空灰蒙蒙的3.列表法归纳大气的保温作用物理过程具体内容热量来源太阳暖大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被吸收得很少,绝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太阳辐射是地面的直接热源大地暖大气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的同时,也不断向外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量来源大气还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线长波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大地,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大气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强化专练1.2008年奥运会火炬手在特定时间内携带奥运圣火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顶,由于火炬登珠峰比较容易受天气因素的影响,登珠峰的火炬会增加一些如供氧装置等特殊设备,以应对珠峰上低压、高寒、缺氧的恶劣自然环境,保证火炬正常燃烧。读图回答(1)~(2)题。(1)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A.①B.②C.③D.④解析从图中可看出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是太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⑤是大气辐射。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则大气削弱作用较小,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A(2)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A.①B.②C.③D.④解析四川盆地由于地势低,冷空气不易进入,暖空气与外界交换慢,则气温较高;与青藏高原相比主要是海拔不同导致大气密度、水汽含量不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不同,即大气逆辐射的差异导致两地气温差异。D考点二热力环流基础梳理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形成: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的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大气运动作用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各种天气的变化能量来源:⑩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引起引起导致太阳辐射学法指导1.用图解法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形成可用以下关系式说明:冷热不均大气运动根本原因大气垂直运动上升下降气压差异直接原因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2.等压面(线)图的判读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面,等压面图表示气压的垂直分布状况;等压线是气压相等的点结合下图说明阅读等压面图的基本技巧和应注意的问题:(1)从等压面的定义看,PA′=PB′=1000hpa,PD′=PC′=500hpa(2)从气压的概念看,在空气柱L1、L2中,距离地面愈近,上方空气柱越长,则气压值越高,所以气压值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递减,即PA′PA,PDPD′,PBPB′,PC′PC。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气压与海拔高(3)从同一海拔高度看,如h1,由于PAPA′,PA′=PB′,PB′PB,所以PAPB,即在同一高度上已出现了气压差异,气压值高的为高气压区,反之为低气压区。同理在h2高度上也有高、低气压之分。(4)A点相对于B点,C点相对于D点来说都是低压区,其附近等压面向下凹陷;B、D两点为高压区,等压面向上凸起。由此我们总结出同一水平面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形状之间的关系是“凸高凹低”(5)D点为高压区,A点虽然为低压区,但是PAPD,所以应注意高、低压的比较是指同一高度上的气压差异,而不是垂直方向上实际气压值大小的比较。(6)综合以上分析,A、B、C、D四点气压值从大到小的排序应为PBPAPDPC。强化专练2.下图为北半球某地气压状况,是由热力作用引起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气压相等的数码是。(2)表示气压最高的数码是。(3)表示气压最低的数码是。(4”上画出箭头完成热力环流。(5)如考虑摩擦力,B点吹风。解析因a、b、c三点位于同一等压面上,所以a、b、c三点气压相等;又因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越低,所以ae,dc,故e点气压最低,d点气压最高。近地面气压AC,则热力环流近地面是由A到C,呈逆时针方向。近地面要考虑地转偏向力,则北半球向右偏。答案(1)a、b、c(2)d(3)e(4)略(为逆时针方向运动)(5)西北考点三大气的水平运动基础梳理大气的水平运动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原因方向于等压线,并指向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南半球向方向始终风向只改变摩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既影响,又改变风的类型高空风力: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与等压线近地风力: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风向:与等压线直接垂直低压右偏左偏垂直于风向相反风速风向平行斜交方法指导1.表解法掌握影响风的力及对风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作用力概念对风速、风向的影响风向的画法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既影响风向(风向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又影响风速(水平气压梯度越大,风速越大)垂直于等压线地转偏向力促使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的力只影响风向(使风向逐渐偏离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不影响风速(风力)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摩擦力地面与空气之间,以及运动状况不同的空气层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阻力既影响风速(降低风速),又影响风向。摩擦力越大,风速越小;反之,风速越大。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越大;反之,夹角越小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2.风力及风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3.在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强化专练3.下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其中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字母依次是()A.a、b、c、dB.a、b、d、cC.b、a、d、cD.c、b、a、d解析图中与等压线垂直且由高压指向低压的箭头a肯定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互为相反方向的箭头c、d必是风向和摩擦力,与该组箭头垂直的b为地转偏向力;再根据风肯定由高压吹向低压可知,c代表风向,d代表摩擦力。答案B考向调研考向一气压场分布与气候【例1】(2008·江苏地理)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1)上述“某月”是()A.1月B.4月C.7月D.10月(2)该月份甲地盛行()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3)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A.高温多雨B.低温少雨C.温和多雨D.炎热干燥解析第(1)题,气压带、风带随季节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各气压带、风带明显向北移动,说明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夏季。第(2)题,甲地位于南半球,处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此时盛行东南风。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乙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候炎热干燥。答案(1)C(2)A(3)D思维拓展巧用“高高低低”规律和“高低低高”规律,判断气温和气压1.“高高低低”规律(1)在等温线分布图上,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气温偏高;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气温偏低。(2)在等压面分布图上,等压面向高处凸出的地方,气压偏高;等压面向低处凸出的地方,气压偏低。(3)在等温面分布图上,等温面向高处凸出的地方,气温偏高;等温面向低处凸出的地方,气温偏低。2.“高低低高”规律(1)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气压就低;气温低的地方,气压就高(冷高压,热低压)。(2)在同一地点上空的不同高度,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海拔越低,气压越高。(3)在同一地点上空的不同高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越低,气温越高。(4)在同一地点,低空是高压,高空就是低压;低空是低压,高空就是高压。注意:由于气温和气压都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递减,因此,气温和气压之间的关系,只适应于近地面热力环流的判断,在高空,对于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气压是不适用的。另外,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来判断季节,有一个很好的小窍门,即记住一句话: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大陆等温线就向哪凸出。【预测1】理论联系实践,学习有用地理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主要出发点。例如,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结合“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甲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乙图),回答(1)~(2)题。(1)图甲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低的是()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2)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来完成拍摄()A.16时至次日8时B.8时至16时C.18时至次日6时D.6时至18时解析第(1)题,由甲图中气流运动状况知近地面海洋气温低于陆地气温,根据气温垂直分布规律知甲图中②处气温最低。第(2)题,海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说明陆地温度高,空气上升;海洋气温低,气流下沉,这样风才从海洋吹向陆地,所以在海洋温度低于陆地温度期间,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答案(1)B(2)B考向二热力环流【例2】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热力环流。若某些年份赤道太平洋东部(秘鲁附近)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海水表层温度低出气候平均值0.5℃以上,则称为“拉尼娜”现象。读下面“沃克环流示意图”,回答(1)~(2)题。(1)在沃克环流中()A.甲地为高压B.乙地为低压C.水平气流由乙吹向甲D.甲地垂直方向气流下沉(2)当“拉尼娜”现象出现时,下列地区降水可能增加的是()①秘鲁沿海②我国南方③北美南部④印度尼西亚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首先明确沃克环流是一个呈顺时针方向的热力环流,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区西岸气流上升,为低压,东岸气流下沉,为高压。拉尼娜现象发生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温差增大,沃克环流增强,西岸沿海如印尼和我国南方降水可能增加,而东岸如秘鲁、北美南部会变得更加干旱。答案(1)C(2)D【预测2】2009年12月3日,北京被大雾笼罩,造成首都机场多次航班延误。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
本文标题:F_(广东专用)2011高考地理 第二章第1课时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229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