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第三讲_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第三讲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吴育林•一、基本预设•1、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物质生产决定的复杂系统•“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2页。•⑴生产力系统•①实体性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②参透性要素:科学技术•其中劳动者是主导性要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⑵生产关系系统•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②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③产品的分配形式•⑶上层建筑系统•①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法律设施和政治法律制度(政权机构、政党、军警、法庭、监狱及相关法律规章)•②思想上层建筑或意识形态: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宗教和哲学等构成的社会意识形式。•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是上层建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政权是核心。•⑷人口系统•数量、质量、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区域分布、发展变化状况、学历知识结构。•⑸自然环境系统•①自然资源:水、土地、矿物、生物(马克思把自然资源分为提供生活资料的自然资源和提供生产资料的自然资源,并认为“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意义”。——《资本论》第1卷,第560页)•②气候条件:气压、日照、气温、降水、风向等•2、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系统•马克思说:社会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43页。“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02页。•⑴社会有机体的内涵•生产力是社会有机体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社会有机体的“骨骼”;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诸因素构成社会的“血肉”。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使社会系统成为一个具有内在结构的自身形态,并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机整体。•⑵社会有机体的构成•①经济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性质为基本标准。为研究社会形态的类型和发展规律,提供了最重要的依据和线索。以此为线索,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种依次演进的经济社会形态。•②技术社会形态:以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对社会形态的划分。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依次经历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电子时代等技术时代。•3、人类社会是一个矛盾系统•“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02页。•矛盾既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也贯穿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从唯物史观的视角而言,主要表现为社会的基本矛盾和阶级社会的阶级矛盾。•⑴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它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规定社会发展的方向,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⑵阶级社会的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生活中总是表现为利益冲突。因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7页。利益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突出地表现为阶级矛盾。利益矛盾是阶级矛盾的根源,根本利益对立的阶级之间的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基本方法。它要求分析阶级社会中各阶级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及其变动趋势,分析各阶级由其利益所决定的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及其思想倾向,分析各阶级的差别、矛盾、斗争以及阶级力量变化的趋势,分析各种社会思潮的阶级实质,揭示阶级斗争的客观规律。•4、社会历史是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正像达尔文发现了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⑴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①“社会经济形态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资本论》第1卷,第12页。“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21页,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力量,都是以往活动的产物。人们现在拥有的生产能力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当它借以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恩全集》第13卷,第9页。•“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03页。•“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1页。•②历史是一个合力。历史“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做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的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⑵社会历史规律是可以认识的:“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30页。•****二、基本范式:实践——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自己的唯物主义定名为“实践唯物主义”•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与方法论转向•⑴主题转向:从宇宙本体到人类世界•①马克思哲学的主题:无论是古代哲学还是近代哲学,追溯整个世界的本原或基质是其根本目标,并构成不同派别的共同主题。传统哲学的主题是“形而上学”,即关于超验存在之本性的理论,它力图从一种“终极存在”、“初始本原”中去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性,以及人的本质和行为依据。在哲学史上,马克思和孔德同时举起“拒斥形而上学”的大旗。孔德把“拒斥形而上学”局限于经验、知识以及“可证实”的范围内,马克思的拒斥则转向“人类世界”,“把人们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②马克思视域的“人类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类世界”包括自然界,即“人类学的自然界”(而非原生态的自然界)。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对人来说具有优先地位,但只有在人的实践活动之中的自然界才能获得对人而言的现实性,才能成为人生活于其中的“感性世界”;通过实践,人不仅改造自然存在,而且自身也进入到自然存在之中,赋予自然存在以新的尺度——社会性。人类世界中的自然和社会在人类实践融为一体。实践是一个转换器,它使社会在自然中注入自己的目的,自然成为社会的自然;同时,自然又进入社会,转化这社会中的一个恒定因素,使社会成为自然的社会。因此,人类实践活动是人类世界得以存在的根据和基础。•⑵实践哲学的方法论变革意义•①对世界的理解由“客体原则”进入到“主体原则”•传统唯物主义对世界的理解都是仅仅从客体原则出发,在各种各样的现象背后寻找本原的东西。其思路是用还原论的思维方式,把人类世界还原为自然,否定人的主体地位,“使人和自然都服从于同样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高扬人的主体性,从主体方面、从实践出发来理解对象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自然界是客观的,但是,人类的感性世界即人化的自然界是经过实践改造的世界,对自然具有不可还原性;同时,人是通过实践来把握世界的,对世界理解到何种程度完全由实践的尺度来规范。因此,思维不应从物的尺度来理解人,从自然的存在来把握实践,而是应该从实践活动来理解对象世界以及人和世界的关系。所以,实践原则也就是主体原则。•②哲学体系的建构原则由“物质原则”进入到“实践原则”•旧唯物主义坚持“客体原则”来理解对象世界,其哲学体系的建构原则是物质原则,即以物质运动、变化来规范人类思维、人类社会、人类世界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则要求从“实践”出发,以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格局来说明人类思维、人类社会和人类世界及其发展,并要求随着实践格局的时代性转换,形成新的哲学结构。马克思否定抽象的游离于人类实践活动之外的所谓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因为从根本上说,实践规范着人对物质、意识、世界、规律、社会等的把握和认识的程度。不是从物质出发来说明实践,而是应从实践出发来说明物质。•③对哲学中心点的理解由“解释世界”转向“改变世界”,实现了哲学功能的根本变革•“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认为,旧唯物主义从客体原则出发,围绕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用自然界说明社会,用存在来说明思维,其宗旨在于回答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统一于什么”,为人们提供观察世界的方法和原则。所有这些,都是在“解释世界”。马克思哲学的中心点是现实的人及其发展。马克思认为,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并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的重心不在于通过物质运动说明自然界怎样产生人,而在于人怎样按照自己的本性使自然界对人的生成、成为人的对象性存在,亦即它是一种要求从现实的人及其发展原则出发来改变世界的思想体系,它要使世界成为属人的世界,人们在这一世界中能感到自己是“人”。2、实践作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解视角⑴社会是实践的展开形式,社会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存在方式,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根源于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是按人类实践活动规律运行的。社会不是按生物规律,是按人类实践活动规律运行的。社会所包含的一切关系都是在实践中产生并存在于实践。实践性是社会的主要特征,其他特征都是在实践性基础上产生的。①人类社会根源于物质生产实践。劳动实践创造了人,同时也创造了社会。没有物质生产,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因此,社会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存在方式,它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②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是实践,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成、发展的基础,它制约着人类的其他活动。人类社会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都是由人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的,都是从人的关系中抽象出来的。实践是人与外部世界的本质关系,是其他关系的基石。③人类社会是在实践与交往中形成并在实践与交往中不断扩大的,人类自身的解放和发展也必须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④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离不开人的各种生产实践活动,认识、把握和利用其规律也离不开人的社会实践。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社会内部诸要素在相互矛盾和不断协调中推动着社会有机体的运行和更替。⑵人本质上也是实践的,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人是实践存在物,“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①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即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考察社会历史的出发点。马克思把与社会和自然界发展密切关系的人确定为“现实的人”,并确定“现实的人”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和社会的主体,也是观察和思考社会历史的出发点。一方面,现实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社会历史的“剧作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
本文标题:第三讲_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243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