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救生艇筏、救助艇的释放与回收
2救生艇筏、救助艇的释放与回收2.1救生艇筏和救助艇释放装置2.2救生艇筏的释放2.3救生艇筏的回收2.4恶劣海况下救生艇筏的释放与回收2.5救生艇筏释放装置的检查及维护保养2.6救生艇承载释放装置及操作2.7自由降落式救生艇的释放与回收2.8救生筏扶正方法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员了解救生艇筏释放装置的种类、配备原则及主要结构;熟悉空载和承载释放装置的操作要领和使用中的正确复位方法;熟悉在正常情况和恶劣海况时对各类救生艇的正确释放和回收程序;掌握穿着救生衣扶正救生筏的正确方法。2.1救生艇筏、救助艇释放装置救生艇筏的释放装置是用来存放和释放救生艇筏的专用配套设备。当船舶遇险时能否快速地释放救生艇筏,其释放装置性能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每艘救生艇均应配置一副独立的释放装置,每副释放装置装配一个吊艇机以保障释放和回收救生艇筏工作能迅速、安全地进行。救生艇筏的释放装置比较多,本章节仅介绍常用的几种释放装置。2.1.1救生艇释放装置救生艇平时存放在释放装置上。救生艇释放装置又称降落设备,俗称吊艇架。释放装置按形式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旋转式、摇倒式、重力式和自由降落入水式等。2.1.1.1旋转式释放装置旋转式释放装置用于艇重不超过1400kg时,它是由两根顶端弯曲并能360°转动的吊柱,通过吊艇索来吊起救生艇的。释放时需用人力将艇首、尾端通过转动吊柱分别转出舷外再降落至水面。此类释放装置结构简单、无需动力,但操作过程费时、费力,仅适合较小的船舶使用。旋转式释放装置如图2-1所示。图2-1旋转式释放装置2.1.1.2摇倒式释放装置(1)弧齿式释放装置弧齿式释放装置是由前后两根吊柱装置组成,每根吊柱下端成扇形弧齿状,弧齿的中心用螺栓固定在释放装置底座上,扇形弧齿的外齿与底座下部的齿槽相啮合。吊臂的形式有直杆形和“S”形等,直杆形吊臂设在艇的两端外,而且需要将吊艇钩设在艇首、尾顶端,“S”形吊臂则可将艇直接搁在释放装置下的木墩上,艇的首、尾吊艇钩设置在艇的首、尾部即可。弧齿式释放装置如图2-2所示。图2-2弧齿式释放装置(2)推杆式释放装置推杆式释放装置主要由两根活动的吊柱组成,每根吊柱由一根螺杆与吊柱支架相连,螺杆的下端与螺纹套筒相啮合,螺纹套筒与底座相连。释放时,人力摇动套筒上的手柄,螺杆便随之伸出套筒使吊柱向舷外推出,吊柱上的救生艇也一同被推出舷外,再松出吊艇索即可将艇降至水面。推杆式释放装置如图2-3所示。图2-3推杆式释放装置2.1.1.3重力式释放装置当救生艇艇重超过2300kg时,则应采用重力式释放装置。重力式释放装置的形式可分为滑轨式、叉形支撑式和直杆式三种。重力式释放装置如图2-4所示。图2-4重力式释放装置(a)滑轨式吊艇架;(b)叉形支撑式吊艇架;(c)直杆式吊艇架无论哪种形式的重力式释放释放装置的制造和实验应经过CCS船级社认可,并满足国际救生设备规范的要求。2.1.1.4自由降落入水式释放装置自由降落入水式释放装置配套使用自由降落入水式全封闭救生艇。该形式的降落装置主要装配于干舷高度在12~20m的高干舷船舶。艇内装配有特制的座位,并设有艇内减震装置。自由降落入水式释放装置装配在船舶尾部,以斜置的支架存放救生艇。船舶只配备一艘自由降落入水式释放装置。(1)自由降落入水式释放装置基本要求自由降落入水式释放装置的各项性能和指标应符合《SOLAS公约1999年修正案》、IMO第66届海安会通过的《国际救生设备规则》中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在紧急状态下,当船舶处于横倾20°、纵倾10°的恶劣状态下,释放装置能将满载的救生艇降放到海面;当救生艇处于横倾5°、纵倾2°的状况下,可以利用其回收装置将满载人员的救生艇放入海面和从海面上回收到释放装置的滑道上。当船舶下沉到3~4m处时,释放装置上的固艇装置和静水压力释放器依靠自身的动力使艇脱开,以便艇驶往安全地带。(2)自由降落入水式释放装置技术参数装置工作负荷:满足额定乘员安全起降的要求。绞车起重负荷:满足额定乘员安全起降的要求。装置下放负荷:最小30kN,最大满足额定乘员安全起降的要求。自由降落核准高度:15m。(船舶在最轻航行状态从静水表面至救生艇在降放状态时的救生艇最低一点的最大距离。)降落滑道角度:35°。(救生艇滑道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装置安装高度:15m。起升速度:5.0m/min。设计工况:横倾20°、纵倾10°。设计航速:大于或等于6kn。登艇方式:尾门登艇。环境温度:-20~+45℃。自由降落入水式释放装置如图2-5所示。图2-5自由降落入水式释放装置2.1.1.5新型救生艇及释放装置介绍(1)平台式释放装置平台式释放装置与其他形式释放装置不同的是,它不设置吊放艇的吊架,而是由一个立式安装在登乘甲板舷外的吊艇平台取代。其吊艇机动力装置、刹车装置等大型设备均置于平台上面,减少了登乘甲板的拥挤,方便了人员的登乘活动。此类释放装置主要装配于客船和科学考察船。平台式释放装置如图2-6所示。图2-6平台式释放装置(2)救生艇应急自动释放自浮设备为满足依靠吊艇架形式释放救生艇在紧急状态下能自动脱开降落设备的要求,交通部广州海运管理局研制了一种救生艇应急自动释放自浮设备。它由自动脱绑装置和自动脱钩装置两部分组成。当母船在海上发生事故突然下沉时,该设备能使救生艇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自动脱掉绑扎的钢索和自动脱钩并自浮,从而提高了船员获救的机会和可能性。(3)全电脑信息管理救生艇英国救生艇协会2007年12月4日在威尔士展示了一种新型救生艇,它的速度是普通救生艇的两倍,艇体进行了特别加固,可以更有效地保护艇上人员的安全。它的驾驶室配备了全新的电脑信息管理系统,很多指令可以通过遥控完成,这意味着船员在航行中不必在艇上来回奔忙,降低了事故风险,而且这个电脑系统还能在风浪中自动调整。2.1.2救生筏释放装置救生筏依照不同的存放形式和释放方法,其释放装置可分为抛投式筏架和可吊式筏架。2.1.2.1抛投式筏架抛投式筏架根据其结构不同又分为固定式筏架、滚动式筏架和翻架式筏架。无论哪种结构的筏架,在救生筏存放时,均应用绳索配合静水压力释放器予以固定。(1)固定式筏架救生筏平时水平存放在半圆形具有衬垫的固定筏架上,在紧急应用时,用人力将筏搬到船舷边,系好首缆后抛入海中;也能在船舶沉没后靠自身浮力浮出水面并充气成形。这种筏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但释放时需要人力搬动,费工费时。固定式筏架如图2-7所示。图2-7固定式筏架(2)滚动式筏架将单个或多个救生筏用绳索固定存放在坡形筏架上,固定索的末端连接静水压力释放器的承重环,筏架坡面向舷外安置于船舷边,其首缆系于筏架上。人工释放时,旋动静水压力释放器的拉杆(环),承重环便与释放器分离,固定绳松懈,筏即失去控制滚落下海,也可在沉船时自动释放。滚动式筏架如图2-8所示。图2-8滚动式筏架(a)单个滚动式筏架;(b)多个滚动式筏架(3)翻架式筏架平时以绳索将救生筏与静水压力释放器一道固定在椅子状的筏架上,椅子的靠背放倒后即为滑道。人工释放时,解脱挂钩、松开拦住筏体的滑架并向舷外翻下约120°作为滑道使用,救生筏即顺着滑道落入海中。翻架式筏架如图2-9所示。图2-9翻架式筏架2.1.2.2可吊式筏架可吊式筏架通常采用单臂旋转式。这种形式的筏架释放过程较抛投式要慢,但在登乘时,人员无须入水就可以顺利进到筏内,避免了人员攀爬或跳水带来的危险。客船上要求每五只筏至少配备一只可吊式筏架。可吊式筏架如图2-10所示。图2-10可吊式筏架2.1.2.3释放装置辅助设备(1)吊艇机各部名称及作用吊艇机是回收救生艇的动力装置,由电动机(危险品船为压缩空气驱动)、滚筒、离合器、制动器、吊艇索及引导滑轮等组成。①动力装置吊艇机通常用电或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由船舶提供电源或压缩空气产生机械动力。②齿轮箱齿轮箱用于改变原动机的转速比,即改变人力操作与电动操作艇机回收救生艇时的机械转速比。③离合器离合器为人力或电动回收救生艇时的转换装置。④制动器每一吊艇机有两套制动装置,一套为手动制动器,另一套为自动调节救生艇降落速度的制动器,以保障救生艇的降落速度控制在0.4~0.6m/s。正常情况下由人工控制救生艇释放速度。⑤手摇装置吊艇机工作除电(气)动装置外,同时设有手摇装置,以备在缺乏动力源时可用人力转动艇机收回救生艇。使用手摇装置人力转动吊艇机回收救生艇时,应将离合器置于“手动”位置,回收艇完毕后应将手摇柄取下。⑥吊艇索滚筒吊艇索滚筒为两个对称设置在吊艇机下方两侧并同步运转的圆形滚筒,是分别盘绕吊艇索的装置。滚筒的直径至少为吊艇索直径的16倍。直立式吊艇机如图2-11所示。图2-11直立式吊艇机及结构释放艇时,解除所有固船绳索和安全插销后,抬起吊艇机上的制动器,救生艇靠自身重力开始下降,并可通过调整制动器来控制释放艇的速度。回收艇时,电动机带动两侧滚筒同步转动,两根吊艇索分别有序地盘绕在滚筒上,依靠它将救生艇收回于吊艇架上。当吊艇架恢复到原来位置时,吊艇架底座上的限位开关切断电源,以防止吊艇索过度受力而发生危险。吊艇机还附有手摇装置,当吊艇机失去动力源时可利用人工方式将救生艇绞起。吊艇机均采用齿轮传动式,在艇机下端设有两个存放吊艇缆绳的滚筒,以便使两根吊艇索同时以等速收进或松出。设计时,引导滑轮与导缆滚筒之间距离至少为2m,以保障吊艇索能规范地缠绕。回收艇时,吊艇索于滚筒上应排列整齐且不多于两层。(2)吊艇索、吊艇滑车及吊艇钩①吊艇索吊艇索应为柔软的并有足够韧性的镀锌钢丝索。吊艇索长度应能在船舶最小吃水并向任何一舷横倾达20°时足以到达水面。②吊艇滑车吊艇滑车是吊艇索与救生艇连接的专用设备。吊艇滑车滑轮的直径(自滑车槽口底部计量)为钢丝绳的12倍。吊艇滑车的下端装有供连接吊艇钩用的圆环,当吊架倒下后,滑车上的凹形槽即从吊架顶端的固定钩中脱出并随救生艇及吊艇索一起下降。吊艇滑车如图2-12(a)所示。③固定式吊艇钩为保障在风浪中艇首、尾能同时迅速脱钩,目前大多数救生艇都装备有联动脱钩装置,当艇降落至水面瞬间,拉动联动脱钩拉杆或拉索即可使首、尾同时脱钩。当自动脱钩失败时,仍可使用手动方法脱钩。联动脱钩装置的拉环均漆成红色并有铭牌标示“危险!脱钩拉环”。联动式吊艇钩主要由吊艇钩、眼板、平衡锤、平衡锤眼环、吊艇链环、龙骨、传动索等组成。如图2-12(b)所示。图2-12吊艇滑车及吊艇钩装置(a)吊艇滑车;(b)联动式吊艇钩(3)救生艇定位索具①稳索艇架上设有两根用来固定救生艇的稳索。艇在存放位置时,该索在艇的首、尾适当部位横向缠绕艇体后系固于吊艇架上。平时应系牢,防止因船舶摇摆致使艇体晃动而撞损。②止荡索止荡索亦称定位索。上端固定于吊架弯曲部位的弧顶眼环处,下端系在吊艇滑车内侧耳环处。艇在释放时,用以限制艇的横向摆幅不致因船的摇摆而使艇偏离舷边和碰撞大船。止荡索长度应使救生艇在降放时,艇缘刚好平行船舶登艇甲板。③收紧索收紧索是艇与船之间的横向连接索。当救生艇降放到船舶登艇甲板位置时,由首、尾艇员分别递上带滑轮的两根收紧索,一端系在两吊艇架适当位置,另一端系于救生艇首尾艇舷羊角上,由首、尾艇员分别控制收紧后,使艇缘与登艇甲板平行紧靠,便于人员登乘。2.1.3救助艇释放装置救助艇由于质量较救生艇小,故此释放装置通常采用单臂全旋式机械吊艇架。其结构类似可吊式救生筏的释放装置,如图2-13所示。图2-13救助艇单臂全旋式机械吊艇架2.1.4救生艇筏释放装置的一般要求(1)每具降落设备在船舶纵倾达10°并向任何一舷横倾到20°时,应能安全降落其装备齐全的和满载全部乘员的救生艇筏或救助艇。(2)油船、化学品液货船和气体运输船,如按MARPOL73/78公约和海事组织的建议计算的最后倾角超过20°时,其所配备的救生艇降落设备应能在该船舶处于最后横倾角的情况下在较低的船舷仍能进行操作。(3)降落设备不应依靠除重力或不依赖船舶动力的储存机械动力以外的任何方式来降落其所配属的处于不同状态的救生艇筏或救助艇,这些状态包括满载、装备齐全和轻载状态。(4)降落和回收装置应能使该设备的操作人员一人在甲板上操作。在救生
本文标题:2-救生艇筏、救助艇的释放与回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265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