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79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_21467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备案专业适用)学校名称(盖章):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学校主管部门: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专业名称:翻译专业代码:050261所属学科门类及专业类: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学位授予门类:文学学士修业年限:四年申请时间:2013年6月20日专业负责人:徐重宁联系电话:42889173教育部制目录1.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本科专业基本情况表2.学校基本情况表3.增设专业的理由和基础4.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5.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6.教师基本情况表7.主要课程开设情况一览表8.其他办学条件情况表9.学校近三年新增专业情况表填表说明⒈本表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内专业(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除外)。⒉申请表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按专业分别装订成册。⒊在学校办学基本类型、已有专业学科门类项目栏中,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对应的方框中画√。⒋本表由申请学校的校长签字报出。⒌申请学校须对本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1.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本科专业基本情况表专业代码050261专业名称翻译修业年限四年学位授予门类文学学校开始举办本科教育的年份1999年现有本科专业(个)14学校本年度其他拟增设的专业名称国际商务物联网工程新闻学本校已设的相近本、专科专业及开设年份英语(本)2001年汉语言文学(本)2000年商务英语(本)2013年拟首次招生时间及招生数2014年7月30人五年内计划发展规模在校学生总数120人师范专业标识(师范S、兼有J)所在院系名称外语系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评议专家组织审议意见经2013年6月28日院学术委员会审议,该专业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预测学生就业前景良好,学校现有基本条件能支撑该专业开办。建议申报。(主任签字)2013年7月1日学校审批意见(校长签字)据院学术委员会及专家意见,考虑到学院的专业发展建设,同意申报。(盖章)2013年7月1日高等学校主管部门形式审核意见(根据是否具备该专业办学条件、申请材料是否真实等给出是否同意备案的意见)(盖章)年月日⒉学校基本情况表学校名称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学校地址重庆市合川区交通街593号邮政编码401520校园网址http://学校办学基本类型□部委院校□地方院校□公办√民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大学□学院√独立学院在校本科生总数7972人专业平均年招生规模135人已有专业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专任教师总数(人)447人专任教师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数及所占比例155人34.7%学校简介和历史沿革(300字以内,无需加页)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原名渝州大学派斯国际经济管理学院,经重庆市教育委员会1999年4月21日渝教外[1999]9号文批准创建,是重庆市第一所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民营二级学院。2002年,原渝州大学与原重庆商学院合并组建重庆工商大学后,学院更名为“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国际经济管理学院”。2003年12月23日教育部[2003]541号文正式确认我院为独立学院并更名为“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校址历史悠久:1937年春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江苏扬州中学迁往合川县,在合川濮湖寺(今派斯学院图书馆处)成立国立第二中学,至1946年7月迁回江苏省常熟,1950年成立重庆合川师范学校。至1999年止,重庆市合川师范学校办学五十年,培养教师万余人,为重庆的大发展作出了贡献。国立二中和合师校的办学和发展为我院的发展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学院于1999年秋季开始面向全国招生。学院现占地面积500余亩,现有在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8000余人(其中本科生7300余人,专科生700余人),教职工593余人(其中专任教师447人。在专任教师中,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155人,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249人),外籍教师2人。学院现有管理学院、会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系、外语系、经济学系、计算机系和基础部等7个教学院系(部),开设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金融学、英语、广播电视新闻学、汉语言文学、广告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审计学、投资学、商务英语等14个本科专业和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会计、金融与证券、应用英语、公共关系、计算机应用技术等7个专科专业。办学14年来,学院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1200余名本、专科毕业生,为地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学院各种教学设施完善,教学仪器设备齐全。建有校园网、图书馆和计算机中心,建有6个中心实验室(下设19个二级实验室,含48个功能实验室);图书馆面积5682平方米,馆内藏书80余万册,常年订有30607种中外学术期刊和“万方学术期刊数据库”。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619.8万元,百名学生配多媒体和语音室座位达到221.2座,为学生生活、学习、文化娱乐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注:专业平均年招生规模=学校当年本科招生数÷学校现有本科专业总数3.增设专业的理由和基础(简述学校定位、人才需求、专业筹建等情况)(无需加页)1、学校定位学院为教学型本科学院,以培养普通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培养基础好、知识广,有理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以管理学学科为主,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和工学等学科协调发展;为地方经济服务与为行业服务相结合,立足重庆,服务西南,面向全国的学院。2、人才需求全国职业翻译只有4万多人,而相关从业人员超过50万,虽然专业翻译公司3000多家,全球一年的翻译产业有上百亿美元,但胜任翻译工作的人才缺口却高达90%,全国每年至少需要10万高级翻译人才,而每年翻译专业的毕业生不足千人。根据2010年广州日报发布的十大热门行业预测,翻译和同声传译人才的需求列为首位。据和讯网(2013)披露:近年来,全国职场口译类人才的需求约在百万,而每年从口译专业毕业的人才仅300~500人。专家预测,在未来几年,高级外语翻译人才将大显身手。重庆直辖以来,经济迅猛发展,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在政府“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思想指导下,目前重庆市已与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在2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70多家企业和贸易机构,开通了重庆至慕尼黑、汉城、新加坡和东京等国际航线。随着招商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个体企业也逐步加入到对外贸易队伍中来,成为重庆市对外贸易的主力军。如:力帆集团、隆鑫集团、宗申集团已成为出口主要力量。同时,已有45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重庆兴办企业2000多家,从国外计算机、通讯等IT大型企业在重庆建立基地、建设西部地区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等重要举措,到沃尔玛等一个个大型超市、各种商品专卖店在重庆不断设立分店,国外商务机构和政府部门在重庆建立办事处等,以及每年举行的各种国际会议、展览等。重庆各领域的跨国投资经营、对国外各类行业的大量引入和对外商务、文化交流和学习日益增加,加大了翻译人才的需求。全国有24所高校开设翻译本科专业,其中16所高校可培养翻译学硕士。但翻译人才仍供不应求。三、翻译本科专业筹建情况我院从2009年起开始正式筹备申报开设翻译本科专业,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承担翻译专业相关课程的青年教师,除一名在读硕士外,其余全部具有硕士学位,三十五岁以下的青年教师,75%具有讲师职称。在加强科研方面,自2010年以来,外语系承担了院级科研项目三项、市级教改课题两项,其中一项为翻译教学方面的研究课题(2012-2013),市级教育规划课题一项(2010-2012),承担并主持重庆社会科学重大课题一项(2012-2014)。出版译著两部。2010年以来,外语系教师先后发表相关论文12篇。学院积极派送外语系教师参加有关翻译方面的研讨会、培训班,开拓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水平。在加强学校硬件设备方面,学院已拨专项经费为本专业建设三个专业语言实验室,建立了一个视听室,配有电脑58台,并装置有网络系统,并重新改造了一个有38台电脑的语言试验室。现在学院已有语言实验室6个,视听室2个。同时,即将落成的新教学大楼,也将建立两个语言实验室。目前学院图书馆有外语类及相关图书9500册,相关期刊107种;学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还提供《中国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和《中国会议论文数据库》。图书馆现有中文电子46万册,外文电子图书4.4册。图书馆藏书和资源为专业建设提供了较丰富的学习研究资源。今年随着校园面积扩大,新教学楼、新图书馆、新学生宿舍、新学生食堂的建设与落成,师资引进和教学科研能力提高,我院已具备了申报开设翻译本科专业的基本条件。4.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基本要求、修业年限、授予学位、主要课程设置、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主要专业实验、教学计划等内容)(如需要可加页)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外语系2014级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一)总体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双语(英、汉)语言基础和娴熟的语言交际能力,掌握多种文本的笔译技能的高层次专业化翻译人才。本专业毕业生能胜任政府涉外机构、外资企业、会展企业、新闻界、翻译公司、驻外机构等部门的笔译及相关文字交际与沟通工作。学生四年学习期间,必须全面了解我国历史及国情,以及英语国家社会、历史与文化;夯实英、汉两种语言基础,培养较强的英、汉语言的表达能力,兼有一定的第二外语笔译能力;具备丰富的百科知识、敏捷的逻辑思辩及反应能力、较强的跨文化交际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基本的研究与协调能力。(二)业务培养要求及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本专业学生主要接受全面的英语技能训练,了解英语国家基本概况,掌握应用语言学、翻译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跨学科和跨文化思维能力训练,具有国际视野,具备英汉互译的实际操作能力,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适应翻译、外事、经贸、管理、金融等领域各类工作岗位,并具备进一步学习研究的坚实基础。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英语语言基本知识;2)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3)掌握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中外文化,具备较强的英汉互译的能力;4)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以满足社会和行业的相关需求;5)具有健康的体魄,较高的心理素质、人文素养,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二、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设置1、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应用语言学、翻译学2、主要课程:1)公共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体育I-IV、应用文写作;2)专业基础课(基本上在第四学期完成)::基础英语I-IV、英语语音、英语泛读I-IV、英语听力I-VI、英语口语I-V、英语语法、英语视听I-II、英语国家概况、基础英语写作I-II;3)专业主干课(在第一及第二学年完成的课程的基础上开课):高级英语I-II、英语口译I-II、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高级英语写作I-II、英语语言学、英语词汇学;4)专业选修课(在完成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开课):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外报外刊阅读、第二外语I-II、英语论文写作;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外报外刊阅读、第二外语I、第二外语II、英语论文写作、中国文化、英汉互译实作、跨文化交际、商务翻译、专题口译、名著翻译赏析、翻译理论名著选读、时事英语翻译、旅游翻译;5)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在相关理论教学完成的基础上开设,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入学教育、国防教育、专业认识学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教育。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设置的说明英语翻译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专业,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的首要任务是体现其实践性。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及专业方向选修课所涉及的课程中,我们根据课程的性质及内容都安排了一定的实践学时。在集
本文标题:79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_2146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271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