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发展经济学第3次课课件
发展经济学(EconomicsofDevelopment)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王春超twangcc@jnu.edu.cn发展经济学学习和研究的方法论:发现规律的途径经验:根据重复发生的事件,归纳出规律经验科学:从经验上升到运用理论并检验理论观察问题(难以解释或理解的现象)理论假说检验结论和推论“扣针制造业是极微小的,…一个劳动者,如果对于这职业没有受过相当训练,又不知怎样使用这职业上的机械,那么纵使竭力工作,也许一天也制造不出一枚扣针,要做二十枚,当然是决不可能了。但按照现在的经营方法,…一个人抽铁丝,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尖线的一端,一个人人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要做圆头,就(又)需要有二三种不同的操作。…这样,扣针的制造分为十八种操作。有些工厂,这十八种操作,分由十八个专门工人担任。固然,有时一人也兼任二三门。我见过一个这种小工厂,只雇佣十个工人,因此在这一个工厂中,有几个工人担任二三种操作。像这样一个小工厂的工人,虽很穷困,他们必要的机械设备,虽很简陋,但他们如果勤勉努力,一日也能成针十二磅。以每磅中等针有四千枚计,这十个工人每日成针四万八千枚,即一人一日可成针四千八百枚。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不专习一种特殊业务,那么他们不论是谁,…不但不能制出今日由适当分工合作而制成的数量的二百四十分之一,就连这数量的四千八百分之一,恐怕也制造不出来。”(郭大力、王亚南译本,1972版,第6页)《国富论》开篇:18世纪英国的一家小型扣针工厂Beckerpointsoutthat“whatmostdistinguisheseconomicsasadisciplinefromotherdisciplinesinsocialsciencesisnotitssubjectmatterbutitsapproach”……Inthissenseeconomistshavenosubjectmatter.Whathasbeendevelopedisanapproachdivorced(orwhichcanbedivorced)fromsubjectmatter.——R.H.Coase,1988,p.3“坚持理论要用可观察到的行为来检验其含义….过去不仅没有探索和检验这种含义,而且还存在一种倾向,那就是,在看来要受到经验检验的威胁时,就重新构造理论,以使检验变的无效。。。(经济学家们)并不想面对事实的挑战。”——斯蒂格勒:“效用理论的发展”“Atestofanytheoryorscienceisitsabilitytoexplainrealityconsistently”——A.Alchian:UniversityEconomics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奇迹”•经济总量(GDP):年平均增长9.8%,30年增长了15倍以上;全球排名从第10位升为2010年的第2位;•人均GDP:年平均增长8.6%;人均国民收入从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为2010年的4283美元;•进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17.4%,从全球第29位升为2008年仅次于美、德的第3位;•外汇储备:从1978年的1.67亿美元上升为2010年的2.8473万亿美元(全球第一,2010年末为28,473亿美元);•国家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14.1%;•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上升到2007年的44.9%;[英]安格斯.麦迪森(OECD研究中心主任),《世界经济千年史》:•公元1000-2000年间,世界人口增加了22倍,人均收入提高了13倍,世界GDP提高了300倍•但是在1000-1820年间,人均收入不过提高了50%,人口增加4倍;•1820年以后,人均收入提高了8倍,人口增加了5倍以上;•西欧、北美、澳洲与日本人均收入增长更快,他们到1998年等于所有世界其他国家平均水平的7倍,等于最穷的非洲国家组的20倍!“黄金时段”(人均GDP的年增长)西欧4.08%(1950-73)美国2.5%(1950-73)日本8.1%(1950-73)韩国6.8%(1973-90)台湾省6.7%(1950-73)为什么中国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崛起?思考:廉价劳动力。仅仅是“廉价劳动力吗”?2002年中国制造业工人的人工成本占美国的3%。影响经济发展的三个基本变量要素成本制度(组织)费用改革急剧降低中国经济的组织成本和制度成本。对外开放。稀缺要素的数量和质量中国人善于学习、人力资本投资增长迅速,观念、知识、技能和产品质量方面的进步非常快。从三个变量看走势—要素成本劳动力成本的走势很急—制度成本民营企业家的困惑—中国人的学习曲线李约瑟之谜:科学革命为什么没有发生在前现代科技成果辉煌的中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1-7卷)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大“奇迹”(谜)西欧中国1200-13001950从人均GDP比较中国与西欧——公元400年起点相当;——400-1200/1300:中国领先——13世纪到19世纪,中国停滞,西欧起飞;——1850-1950:中国西欧差距扩大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第30页人均GDP:中国与英国(1700-2000)人均GDP:中国与美国(1700-2000)李约瑟:第8-12世纪时,中国的技术变迁非常快速,到13世纪时,中国已经达到了全面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门槛(thresholdlevel);可惜中国没有“破门而入”。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绩效》(1992)公元0年,中国的汉朝与欧洲的罗马帝国帝处于同一发展水平;12-13世纪之际,中国人均GDP被西欧拉开了距离,到1850年也没有多少增长;但在总量上,1700年整个欧洲的GDP和中国的GDP差不多相等;在1700-1820年的一个多世纪中,中国的年均经济增长率4倍于欧洲;以至于在1840年前,中国不仅从经济规模上说在当时的世界六大区域中最大,而且增长速度也是世界第一。进一步梳理历史亚当·斯密:“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即是说,是一个土地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它似乎长久已经处于停滞状态了。……也许在马可波罗的时代以前,中国的财富就已经达到该国的法律和制度所允许的发展程度”。黑格尔等西方学界主流,一直把中国看成是一个停滞的“木乃伊式的国家”,而明清(特别是清代)则最能体现这种停滞的时代。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何时开始停滞?黄宗智:华北、长江三角洲地带,商业化的“过密化”(involution),但没有发展;弗兰克(AndreG.Frank),《重新定位:亚洲时代的全球经济》(即《白银资本》):证明,至少直到1800年,具体到中国是直到19世纪40年代的鸦片战争,东方才衰落,西方才上升到支配地位——而这显然也是暂时的。”加州学派“的新发现公元400-1200,中国有过人均收入水平领先世界的辉煌;13世纪后,西欧开始在人均指标上拉开与中国的距离;但是直到1850年,中国仍然是全世界经济总量第一、增长速度第一的国家;此后,中国才不但人均收入水平落后、而且经济总量也开始落后于西欧、北美和日本;整体看,西方世界的发展与中国的衰落与落伍,是同一个历史过程。为什么?锁定基本史实
本文标题:发展经济学第3次课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28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