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典型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北京城市空_景观生态学
北京城市空间发展与绿色生态环境建设王云才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一、北京市基本概况北京是全国的首都,是政治、文化中心,又是对外交往中心。北京市域包括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共18个区、县。城区有东城、西城、宣武、崇文4个区;近郊区有海淀、朝阳、丰台、石景山4区;远郊区有通州、顺义、大兴、昌平、平谷、密云、怀柔、延庆、门头沟、房山十个区、县。•北京土地面积1680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62%,平原区面积占38%。2003年末,全市总人口1456.4万人(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307万)。全市常住人口(户籍人口)1148.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30.8万,占72.32%;农业人口318.0万人,占27.68%。•200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611.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占2.6%,第二产业占36%,第三产业占61.4%。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3882.6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496.3元。恩格尔系数为31.7%。•北京市地处华北平原的西北部,西部和北部是山地,东南部是平原。西部为太行山山脉,北部为燕山山脉。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南距渤海150多公里。北京西有永定河、东有潮白河两大河流,发源于西北黄土高原和坝上高原,流经北京山区、平原,最后汇入渤海。密云水库和官厅水库是北京的主要饮水源。•北京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夏季较热,冬季较冷,春季多风,有时还有沙尘。年降雨量600多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适宜冬小麦和玉米生长。近年来郊区大量种植蔬菜、瓜果和林果,都市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也有新发展。•北京是古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著名的旅游景点有故宫、长城、十三陵、天坛、颐和园;有著名的古典园林中山公园、香山公园、北海公园、碧云寺、八大处、潭拓寺、戒台寺、云居寺;有历史古遗址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园明圆遗址等,其中长城、故宫、周口店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被联合国列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从景山看故宫首都北京天安门北京白塔寺二、北京城市的历史发展1、“北京人”的发现北京地区早在50万年前就是我们祖先生息、劳动、繁衍的地方。北京城西南50公里的房山区周口店,有一座名为“龙骨山”的石灰岩低山。公元1929年12月1日,科学家在这座“龙骨山”巨大的洞穴里发现了一块完整的原始人的头盖骨。此后又陆续发掘到大约40来个原始人身体上的骨骼。根据发掘的地点,科学家把这种原始人类定名为“北京人”,把这座洞穴称作“北京猿人遗址”。2、北京城市的兴起早在西周时期,周武王灭了殷商势力后,在这里兴建起“蓟”,“蓟”既是西周分封在北方的诸侯国名,也是当时的国都所在。也就是说,至少在西周初年的时候,今天的北京城附近就已经有一座被称为“蓟”的原始城市了。当时以“蓟”城为中心,向外有四条通道,一是西北角的南口,过口出山进入内蒙古高原;一是东北角的古北口,过口出山进入东北松辽平原;一是东边的山海关,出关进入辽河平原;一是向南过永定河进入华北大平原。这个古代大陆分道之处的原始聚落,就是北京城的前身——蓟城,其位置大致应该在现在的广安门一带。今天的北京城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公元前1045年,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3、北京古都的建立北京先后有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在此建都,成为中国著名的古都。其中辽代只把北京称为陪都,称南京,又称燕京。真正在北京建都的是中国最后四个封建王朝:金(公元1115-1234年)、元(公元1279-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金称中都,元称大都,明、清始称北京。金代中都是在北京原始聚落上发展起来的,是将辽代燕京改为中都,从而北京成为北中国的政治中心。元代将中都改为元大都。元大都在金中都东北部(今北海公园附近一带)为中心,另建新城,范围南到东西长安街,北到德胜门外“土城”。元大都作为中国全国性政权首都,开创了北京城历史的新纪元。明代将元大都改为北平府,后改为北京,北京之名从这里开始。北京成为明代的帝都。明代北京城市建筑是以一条纵贯南北的中轴线为依据进行布置的,城之北墙缩小,南墙扩大,中间兴建了紫金城,城址南移建成内城,明朝中期(公元1553年),又在内城南侧接出外城,形成一个“凸”字形,从内到外,分成紫金城、皇城、内城和外城,每城周围又有护城河,形成独特的城市格局。清朝全面继承了明代的北京城,再无变动,其城市格局一直保持到民国时期。北京旧城在建筑上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全城中轴线的设计和宫殿坛庙的布局,突出表达了封建王朝帝都的特征。这种严格按统一规划思想完整地建设起来的城市是中华民族高度智慧的结晶,在世界城市建设史上也占有光辉的一页。345621元大都城明清北京城今天的北京是历史上北京的继续和发展,城市发展是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展的。几十年来,进行大量建设,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人口大量增加已发展成为1000多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为适应作为首都中心区功能的需要,进行了相当的改造,注意保留和发展了传统城市轴线和棋盘式道路系统,维护了以故宫为中心平缓开阔的城市空间格局和园林体系,改建了天安门广场,兴建了亚运村,保护传统四合院民居,城内道路加宽,工业外迁,环境污染治理等,这些都是加快北京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措施。进入新世纪,北京的城市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要求。因此,搞好新的城市规划,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三、北京城市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1、发展目标进入21世纪,北京城市发展目标是,到2050年将建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进入世界城市行列。该目标可分三步实施:第一步:2003年至2008年,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本框架;第二步:2009-2020年全面实现现代化,确立北京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地位;第三步:2021年到2050年将建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进入世界城市行列。2、功能定位未来一个时期内,北京的城市功能将继续处于不断优化,新的功能不断叠加的生长阶段。通过对国内外首都城市的发展趋势,特大城市的发展趋势,城市文化的发展趋势的分析,基于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根据北京城市性质要求及国家发展战略对北京的要求,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①国家首都——政治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定位于国家首都,北京应当在政治上保证首都政治、行政及国务活动的效率与安全。②世界城市——世界级服务中心,世界级大都市地区的核心城市;定位于世界城市,北京应以世界城市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城市竞争能力。经济上争取在亚太区域经济体系中确立自己的地位和相应的经济总量;社会方面要建设具有高度包容性、开放性的多元化社会。③文化名城——文化、教育、科技创新中心,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定位于文化名城,北京应当在传承历史文化,继承和弘扬文化内涵的精髓,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性保护和旧城的有机更新的同时,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的文化凝聚力,增强市民归属感和自豪感,促进多元文化的传播和文化创新。④宜居城市——充分的就业机会,舒适的居住环境,创建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首善之区。定位于可持续发展的人居城市,北京应当创造充分的就业机会和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实现区域生态环境和城市环境优良的目标,实现环境良好的发展模式。四、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为实现上述目标,北京城市空间发展必需进行战略调整,结合北京城市的轴线布局特点和自然地理特征,在继承发展城市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沿线十字轴的基础上,强化政治、文化与首都经济发展的职能,在其外围构建“东部发展带”和“西部生态带”,形成“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新格局。北京市域空间发展战略示意图完善“两轴”、发展“两带”、建设“多中心”,形成“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新格局。完善“两轴”,保障首都职能和文化职能的发挥;强化“东部发展带”,疏导新北京产业发展方向;整合“西部生态带”,创建宜居城市的生态屏障;构筑以城市中心与副中心相结合、市区与多个新城相联系的新的城市形态。两轴两带多中心1、完善“两轴”“两轴”是北京城市的精髓,应结合南北传统中轴线和东西长安街的延伸,全面实现保护与发展,从空间布局上体现首都的政治、文化、经济职能的发挥。北京中轴线城市南北中轴线2、发展“两带”“东部发展带”北起怀柔、密云,重点发展顺义、通州、亦庄,东南指向廊坊、天津,与区域发展的大方向相一致,应主要承接未来人口和产业发展的需求,疏导新北京产业发展的方向,把城市的一些功能从市中心转移出来,实现北京空间战略性转移,是重点发展地区。“西部生态带”。与北京的西部山区相联系,既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又联系了延庆、昌平、沙河、门城、良乡、黄村等城市,应实现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调整改造,各级城镇主要发展高新技术、高教园区、生态旅游和生态林果业等环保型产业,为北京建成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奠定基础。3、建设“多中心”。“多中心”是指在市区范围内建设不同的功能区,分别承担不同的城市功能,以提高城市的服务效率和分散交通压力,如CBD商业区、奥运公园、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区等多个综合服务区的设定。疏解中心大团,重构城市空间新格局市区中心区门城-石景山定福庄-通州密云平谷怀柔顺义空港城亦庄永乐黄村良乡燕房昌平延庆在“两带”上建设若干新城,以吸纳城市新的产业和人口,以及分流中心区的功能。构筑以城市中心与副中心相结合、市区与多个新城相联系的新的城市形态。“多中心”不仅能解决中心负荷过重问题,同时还能保持首都功能和首都社会经济发展。五、北京城市绿化生态环境建设北京城市发展战略必须从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采取区域生态恢复和城市生态建设并重的战略,实现人与自然的统筹发展。以生态优先的原则划定限建区—绿化与保护区,为后人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空间。限建区内的农民耕地也要很好地保留,以便保持一定的农业产业地带。1、加强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北京山区地处市区的西部和北部,是北京市的生态屏障,也是旅游度假胜地和林果生产基地。搞好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对于防止风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大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1)以燕山、太行山绿化工程为龙头,建设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山区绿色生态屏障,作为全国北方绿色长城的一部分,充分发挥保护生态、防止风沙的功能。2)加强现有天然森林的保护,建立国家级和市、区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和恢复现有植被,发挥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3)积极植树造林、种草,实行乔、灌、草结合,防护林和经济林结合,扩大林草面积。4)加强水库、河流等水源区的保护,禁止在水源保护区内搞开发建设,防止水源污染。5)发展生态林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和生态加工业等环保型产业。6)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7)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恢复和增加植被。通过上述措施,山区林木覆盖率将达到70%。北京山区平原城区绿化图2、建设城市绿化隔离带。1)第一道绿化隔离带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为了防止城市扩张,保护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建设第一道绿化隔离带。第一道绿化隔离带是指市中心地区与边缘集团之间以及边缘集团与边缘集团之间保留的绿化地带。规划在中心市区与郊区之间的西北、北、东北、东南、西南5个方向,建设六郎庄、小月河、北苑、来广营、机场路、左安门、莱户营等7块楔形绿地,其规模范围共计175.6平方公里,预计实现绿地面积约125平方公里,绿地率将由现在的29.6%提高到71.2%,不仅可以使全市平均绿地率提高6.7%,而且还可以使热岛面积下降15.8%。规划建设楔形绿地是指用于纵向分割城市边缘集团、限制城市无限扩张、由郊区深入城区的放射型带状绿地。为了改善北京环境质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促进和引导城区与郊区间的空气对流,提高城市防灾能力。多年来由于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第一道绿化隔离带的面积逐年减少。2)第二道绿化隔离带第二道绿化隔离带是2003年完成规划的,目前正在实施。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是控制市区建设向外蔓延的生态屏障,是沟通市区绿地系统与城市外围的绿色空间桥梁。第二道绿化隔离带地区范围是五环路至六环路,即
本文标题:典型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北京城市空_景观生态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2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