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台南府城古典文学的发展研究与展望
1台南府城1古典文學的發展研究與展望一、前言台南自昔為台灣最富庶、繁榮的文化重鎮,故俗諺有云:「一府二鹿三艋舺」,標舉了府城在早期台灣的重要地位。雖然,隨著時勢的推移,而今台北與高雄已然取代當年府城的位置,分別成為台灣北部與南部的兩大都會,就政治的層面而言,台南已不如北高兩市,甚至也逐漸為台中市所超越。但是,就歷史文化、文學藝術的角度來看,台南確實擁有其它城市所不能及的豐富資產。尤其在日治以前,更是全台菁英份子聚集的重要城市。最早在台灣建立政權的荷蘭統治時代(1624至1661年),曾在一鯤鯓(今安平)建造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作為統治機構﹔厥後,又分別建立「台灣街」(今延平街一帶)、「普羅民遮街」(今民權路)及「普羅民遮城」(今赤崁樓)。欲追索荷人在台的遺跡,無疑地,台南是最重要的史蹟所在地。1661年鄭成功取代荷蘭人在台的統治權,1本文之所以用台南府城稱今之台南市,而不用台灣府城一詞,主要因為原來統轄全台的台灣府城,到了清末(光緒13年)設三府一州十一縣三廳之後,原來的「台灣府」變成「台南府」,不再有當年統轄全台的首府地位,只是台灣南部的治理中心而已。至於,未用「台南市」一詞,則因此乃戰後國民政府統治之後的行政區域名稱,相當晚起,用來指稱明清與日治時期的府城或台南州似亦不妥。2以「承天府」(原普羅民遮城)為東都﹔1662年鄭經嗣位,改東都為東寧,在陳永華的輔佐下,致力建設台灣成為反清復明根據地。明鄭時期最重要的文教成果是,建孔廟,設明倫堂以教導子弟,將漢人社會的文化模式轉移至台灣。1683年清朝取代明鄭政權,將台灣行政區域劃分為一府三縣,改承天府為台灣府,使台南進入最輝煌燦爛的黃金時期。一直到1823年(道光3年)台南、安平間的台江內海因曾文溪挾帶大量泥沙嚴重淤積,政治、經濟重心逐漸北移,府城才逐漸喪失其作為全台首邑的位置,而為新興的台北城所取代;在港務功能方面,則由高雄港取代其經貿地位,致使台南在整個台灣現代化的進程中,顯得步履蹣跚,逐漸消失了作為台灣第一大城的光彩。然而,也就由於現代化的遲緩,使得台南更完整地保存了許多珍貴的歷史資產,而成為全台最重要的文化古城。至於新契機的翻轉,一直要到90年代中期以後。1998年,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和國立台灣文學館設址於舊台南州廳﹔2000年國立成功大學成立第一個台灣文學研究所,在「Chinese台北﹔Taiwanese台南」的呼聲下,台南再度成為台灣文化發展的重心。基於多年來對古典文學的關注,筆者擬藉由此文,勾勒明清至日3治時期台南府城古典文學的概貌,而後呈現目前該領域所能見到的文獻史料,並對現階段的研究成果做簡單的評述,最後則嘗試提出幾個以府城古典文學為中心的研究方向,希望與關心這問題的人士共同來思考台南府城古典文學研究的相關問題。由於這是筆者打算研究而尚未真正著手進行的新領域,因此在資料的掌握及文學現象的說明上,恐將流於粗疏;加上本文交稿期限極為迫促,在問題的思考與探討上,亦必然有諸多不足,敬乞方家不吝賜教。二、台南府城古典文學發展簡史(一)明清時期府城文人與作品欲觀察一地之文學現象,尤其是新開發之地,可從幾個角度切入:一是文教設施、二是文學團體、三是文人活動及其作品,以下即依此進行簡略的說明。1.文教機構1661年(永曆15年)鄭成功退守台灣,尚未及興學設教,即於次年過世。因此,明鄭在台的文教推展,實肇始於鄭經時代。1665年(永曆19年)鄭經依諮議參軍陳永華的建議,建孔廟、設學校,以收人材,並延請中土通儒前來授教,台灣文運從此逐漸開啟。雖然興學設教只有20年不到的時間,便轉由清廷統治,但是明鄭時期卻已相當快速4地將中國原有的科舉制度移置到台灣來2,1686年(康熙25年)第一任台廈道周昌在抵台後所撰寫的詳請開科考試文中指出:「本道自履任後,竊見偽進生員猶勤藜火,後秀弟子亦樂絃誦」,雖然清初《台灣府志》所列的進士年表、舉人年表、貢生年表上標記屬台灣籍者,並非真正的在地土著3,但是,由於科舉制度的引入,中原教化的模式,相當早便在台灣獲得實踐。1683年(康熙22年),清廷領台後,沿襲承明鄭舊制,設有官學(府、縣儒學)、鄉學(書院、社學、民學)。最早的儒學(台灣府儒學)和書院即設於台南,連雅堂在《台灣通史.教育志》指出,台南府儒學建於1684年(康熙24年),至於規模制度比較完整的書院有:設於1704年(康熙43年)的「崇文書院」、設於1720(康熙59年)的「海東書院」、1726年(雍正4年)創設的奎樓書院、1886年(光緒12年)創設的蓬壺書院4。社學方面,最早的是1684年(康熙23年)蔣毓英於府治東安坊建的兩所社學,亦可稱為義塾,其後各縣才相繼增設5。由此可知,台南從明鄭至清領皆為全台教育之發源地,而教育機構的設2參考連橫《台灣通史》卷十一教育志:「凡民八歲入小學,課以經史文章。天興萬年二州,三年一試。州試有名者移府,府試有名者移院,個試策論。取進者入太學,月課一次,給廩膳。三年大試,拔其尤者,補六科內都事……台人自是始奮學」,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85年,P309。3一般咸謂台灣首位本地文人出身的進士為道光3年中進士的竹塹文士鄭用錫,鄭用錫亦在七十自壽一詩中云:「……人羨開荒得第一(原註:台灣土著成進士自余始),我慚摩壘獨搴旗」。4參考連橫《台灣通史》卷十一教育志,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85年,P317-319。5參考《台南市志.文教志》,台南:台南市政府印,p13。5置,受教機會的增加,以及科舉考試制度的日漸完備,使得來台遊宦人士大量聚集於此,本地人士也在這樣的文化搖籃中,蘊育了多位優秀的文人,以下略述清代台南府城重要的文人活動及其作品。2.文學團體由於時間久遠,早期台南府城究竟有哪些文學團體?目前已無法詳考。可以肯定的是,早期的社學,是文人士子切磋文藝,講學論道的中心,即使並非自覺性的籌組團體,這些以社學作為聚點的文人活動,還是具有凝聚士子力量的實質功能。清季社學,月有課,會有期6,以科舉考試為主要目的,與後來純文藝聯誼的文人團體有所不同。《台南市志•文教志》7指出,清代府城士子切磋文藝之所,有五處:一、東社,即今之東門路彌陀寺;二、西社,即今之關帝廟;三、南社,即今之法華寺夢蝶園故址;四、北社,即今北門路,黃蘗寺舊址;五、中社,即今中正路,奎樓舊址。向麗頻在清代台南地區詩文社研究8一文中,對《台南市志》的說法進行補充與修正。她據薛志亮《續修台灣縣志•藝文》所收錄季學錦的重修南社書院文昌閣序一文指出,南社應在大南門外敬聖樓,而非法華寺內;此外,她又據薛志亮《續修台灣縣志•學志崇祀》,認為在1807年(嘉慶12年)府城尚6參考季學錦重修南社書院文昌閣序,收在薛志亮《續修台灣縣志》,台北:武陵出版社,1999.5,p593。7參考《台南市志•文教志》,台南:台南市政府印,p29。8參考向麗頻清代台南地區詩文社研究,此為「明清時期台灣傳統文學研討會」會議論文,東海大學中文系主辦,2000年4月,P11-16。6有一社學,名為「振南社」:「有祀文昌於小南門城樓之上者,曰『振南社』,則太原楊御史(二酉)始其事」,因此清代府城至少當有六個(東西南北中五社加振南社)崇祀文昌,且用以講習論學的士子聚會之所。但是,這和純粹分題拈韻,吟詠唱和的文人雅會畢竟不同。目前可以明確知道的清代府城詩文社有:乾嘉時期由陳震曜等人組成的「引心文社」(1810年•嘉慶15年),同光時期由許南英、汪春源、陳望曾等組成的「崇正社」(1878年•光緒4年),光緒年間由唐景崧主持的「斐亭吟會」(1889年•光緒15年),以及由在地文人為主,所組成的「浪吟社」(1891年•光緒17)9。薛志亮《續修台灣縣志》10謂陳震曜少時與邑士張青峰、陳廷瑜十數人,在寧南坊11呂祖廟創設引心文社,一時文風大振,後改為書院,至於該團體具體的活動內容及相關的作品,目前有章甫修訂的陳廷瑜《選贈和齋詩集》一冊12,可作為參考。創設於1878年的「崇9向麗頻清代台南地區詩文社研究,推斷東吟社的活動地點不在今之嘉義市,因為當時諸羅縣城未修,暫置公署於佳里興(今南縣佳里);也不在目加溜灣,因其為地處偏僻的窮鄉僻壤,行人罕至,這兩個說法筆者都可以接受。但,她進一步推測:東吟成員文獻可考的,沈朝聘是台灣知縣、趙行可是台灣縣丞、林貞一是台灣府經歷,其公署皆在府城東安坊。其他流寓人士雖無可考,料想大部份應寓居在府城附近,所以東吟社在府城活動的可能信極高……云云,參考該文,p4-5。筆者認為這個說法雖有新意,但是推論可能快了些。一般談府城詩社,皆以崇正社為濫觴,筆者對向氏之說,還是持著保留的態度,故未將東吟社納入本文來談。10薛志亮《續修台灣縣志》卷三學志,台北:武陵出版社,1995.5,p24711據向麗頻的修正,當作「東安坊」,參考向麗頻清代台南地區詩文社研究,同註8,p512此乃乾隆年間章甫之訂本,台南石暘睢珍藏之。台南市文獻委員會,於1953將之刊錄於《台南文化》3:3,列為該刊的史料叢輯之一。7正社」,則是府城文人許南英在平日授課童蒙之餘,邀集同好陳望曾、施士洁、汪春源、丘逢甲等人於竹溪寺鬥韻敲詩,遂議決成立崇正社,取其「崇尚正義」之意。在許南英、施士洁等人大力推動之下,該社活動力頗強,對台南地區詩風的發展助益頗大,因而,一般人皆將崇正社視為台南詩社之濫觴13。到了1887年(光緒13年)雅好文藝的唐景崧來台南任台灣兵備道職,將台灣道署原有「斐亭」舊蹟重新整理修葺,作為與詩友聚會飲酒賦詩的場所。當時經常參加聚會的有:寓台人士:唐贊袞、羅大佑、周長庚;本土文人:施士洁、蔡國琳、汪春源等人,乃有「斐亭吟會」的組成。1891年(光緒17年)台南知府唐贊袞將之集為《澄懷園唱和集》,是集共分四卷,存酬唱律絕古體凡三百餘首,成果相當豐碩14。同年(光緒17年)許南英、蔡國琳、趙鍾麒、胡南溟等人組織「浪吟社」,這是一個跨越兩政權的詩社,一直到日治時期仍有活動,可視為「南社」的前身。在地方首長積極推動,當地文人熱烈回應之下,詩人結社聯誼之風蓬勃興起;一直到日本統治時期,台灣舊文人選擇以詩社組織,互通聲氣,抒發苦鬱,尤其是藉以傳遞漢文化,這種風氣其實在晚清時候已然形成。這些文學團體的組成,意謂著來台遊宦人士與台南當地文人有著相當強的互動關係,而古典文學也逐漸地由個人著述進入文人集體活動的階段。就13參考賴子清清代台南詩社之濫觴,《台灣文獻》10:3,1959.9,p85。14參考王國璠《台灣先賢著作提要》,新竹:新竹社教館,1973.10,p147。8文學作品的內容而言,詩歌的寫作不只限於個人生活的記錄或心情的感發,同時也是文人間互相切磋詩藝的具體展現。3.文人及作品(1)遊宦人士清代前來府城的遊宦人士,在文學上有豐碩成果的文人,最早可以1703年(康熙42年)任台灣海防同知的孫元衡為代表。孫氏將其來台所寫三百多首詩收錄為《赤嵌集》,乃其觀覽台灣山川、人物、飲食、方隅以及草木禽魚而創作的章篇。清初文人對這部作品評價頗高,從王漁洋為孫元衡詩逐句作評語,激賞之情,溢於言表可知。而張實居在該詩集的序文,讚云:「字字天風吹來,無跡可尋,不知是何境界也」;陳詩尊則謂其渡台之作「奇警似杜、韓」(《瓠室詩話》)都極度地肯定其文學價值。康熙朝前來府城的遊宦人士,值得注意的還有1722年(康熙61年),朱一貴事件之後,擔任巡台御使,前來探訪民間疾苦,觀察各地風俗的黃叔璥。根據在台期間觀察所得撰寫《台海使槎錄》,凡分八卷,前四卷「赤嵌筆談」,分原始、星野、形勢、洋、潮、風信、水程、海船…..等凡十九目,並有「偽鄭」附略、「朱逆」附略等項。中三卷為「番俗六考」,從居處、飲食、衣飾、婚嫁、9喪葬、器用六事分別考察並記錄南、北兩路原住民的生活習俗;末卷則為「番俗雜記」。就文獻史料的價值而言,此書為清代早期文獻,足以供後代修志者參考;從文學層面而言,葉石濤將之與1697年(康熙36年)來台的郁永河所撰之《裨海紀遊》並稱為清初「台灣散文雙璧」,亦具有值得肯定的文藝價值。到了乾隆年間,本土文人崛起,
本文标题:台南府城古典文学的发展研究与展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31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