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符号互动论符号互动论是一种反实证的主观社会学,它研究人们面对面的互动交往与作用以及由此引起或改变这些活动与过程的微观社会学流派,又称为象征互动论。其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西方整个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发展的一个理论成果,它包含了除社会学以外的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心理学家米德被认为是符号互动论的开创者。而布鲁默则首先提出了“符号互动论”这一概念和理论,继承和发展了米德的思想戈夫曼对人们日常生活作出了精辟的见解,提出了拟剧论和印象管理。芝加哥学派:米德,布鲁莫,戈夫曼,伯吉斯,帕克,托马斯“情景定义或托马斯原理”,库利“镜中我”。研究对象: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互动过程”中的个人行为和活动,而个人行为知识是整个社会群体行为和活动的一部分。了解个人行为,就必须先了解群体行为。符号互动理论强调社会是一种动态实体,是经由持续的沟通、互动过程形成的。符号互动论主张在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境中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特别重视与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作为符号互动论的核心概念——符号,包括语言、文字、记号等,甚至个体的动作和姿势也是一种符号。通过符号的互动,人们形成和改变自我概念,简历和发展相互关系,处理和应对外在变化。派别;该理论源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W.詹姆斯和G.H.米德的著作。西方学术界曾有人把符号互动分为两派,一是以布鲁默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一是以M.库恩为首的艾奥瓦学派。1930~1950年间出版的一系列布鲁默及其同事、学生们的著作中确定了该理论的主要观点。从哲学上看,符号互动论与美国的实用主义、德国和法国的现象学联系最为密切,与逻辑实证主义、结构功能主义、文化决定论、生物决定论、刺激—反应行为主义、交换理论以及均衡理论的各种形式相对立,而与心理分析理论、现象学社会学、民俗学方法论、角色理论、戏剧理论,以及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的心理学、哲学,具有某些相容性。E.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在当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米德符号互动理论是从两个基本假设出发的:第一人类在生理上的脆弱性,行动的有限性迫使他们在群体中互相合作,以求生存。第二存在于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有利于合作和生存与适应的行为保留下来。米德符号互动论的基本思想心灵论:米德的互动论的最基本假设是心智、自我与社会通过互动而产生和发展的,他认为心智不是一件事物或是一个实体,而是一种社会过程。人类的心智包括两个方面:(1)理解象征性符号的能力。在人类的互动交往活动中,符号被赋予固定的社会意义,当符号的发出者和接受者都能同时引起共鸣的时候,才获得了社会意义。如握手表示友好,握拳表示愤怒等。(2)运用符号的能力。通过“想象性预演”和“承担他人角色”,个体发展出了理解常规姿势的能力,运用这一姿势去扮演他人角色、想象性地预演各种行动方案的能力,那么这个个体就具有了心智。米德认为,心灵的本质是内在的,是一种隐藏性的意识活动,是人的行动的准备或前奏,是人想做某事去做某事的内在动因,不是先于社会存在的,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他认为心灵产生于婴幼儿时期。首先,婴儿最初像动物一样,没有意识;其次,婴儿能跟身边最亲密的人学习语言和动作;再次,在向幼儿过渡中产生了语言思维)内容:心灵由两个方面构成:生理的冲动以及反映性的理智。前者构成了心灵的主体,而后者构成了心灵的客体,后者则是所有人所特有的心灵。特征:(1)用符号表示环境中的客体(2)能够运用符号预演针对客体的行动方案(3)能够控制调节、指导自身行为,抑制不适当的行动方案。对行动路线进行比较、控制和选择。因此,人能够根据形式、凭借反应理智的力量去控制某种活动;自我论:米德认为,人类和动物相互区别的另一个标志就是人有自我概念,也就是说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进行反思,展开对话与交流。为此他提出来自我概念。(1)自我概念(2)形成于孩提时期,儿童具有扮演某种角色的能力。自我不同于非我(环境、对象),它包括主我(I)和客我(me),主我是主体行动者,是主体人对他人的反映,具有自发性、创造性。客我是自我的社会方面,有组织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自我是由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产生的。(3)自我发展的三阶段米德借鉴詹姆斯的“社会我”概念和库利“镜中我”的概念发展出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说。一是嬉戏阶段。婴儿期儿童能够扮演他人的角色,但不了解这个角色的意义。幼小的孩子不具有和大多数人的理解一致的符号理解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在玩耍中逐渐学会扮演他人的角色,等他们在大一点的时候,他们不仅能扮演这些角色,而且能在想象中扮演他们。二是游戏阶段。在儿童理解自身以及周围的人所扮演的角色的基础上,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经验的积累,一个儿童逐渐具有进行复杂的有组织的游戏的能力,从而进入了自我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游戏阶段。儿童可以同时担任几个角色并遵循游戏规则并与其融合为一个整体,儿童在游戏中遵循游戏规则。游戏和玩耍不同,由于参加的人数的增多,游戏需要设立一套规则来调节、控制个体的行为,以保证游戏的正常进行和目标的实现。三是泛化的他人阶段。当人们需要规则这种带有普遍性的非人格化的角色来控制他们的行为的时候,便标志着自我发展进入了第三个阶段—“概化的他人”。儿童此时能够按他人的角色乃至按非人格的角色来控制自己的行动,使自己逐渐以普遍的其他人的角度来执行自己的行动路线。从米德的观点来看,自我的产生的过程就是社会关系不断扩大和社会交往能力不断增强的程。社会论:1、米德对社会的看法是建立在他对心灵与自我认识的基础之上的。社会依赖于心灵,没有心灵的存在,也就是说没有语言和思维的存在,个体之间就不能协调他们的行动。同时,社会依赖于自我,特别是能够从泛化的他人当中寻找自我的意思,没有自我,个体之间的行动也无法形成。2、米德认为,社会是在人与人的互动基础上产生的。代表个体之间有组织的、模式化的互动。3、米德的社会论有三个层次:一是人类的社会基础——反思;与动物相比,动物的个体行动仅仅是一种本能冲动,而人类不仅仅是本能,更主要的是借助语言进行反思和交流。二是人类社会的基础组织——交往;人类社会的基本原则是交往。交往过程中采纳他人的态度、扮演某种角色,以此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因此交往变得更有价值。三是人类社会的制度基础——理解;人类对于环境的感受主要通过理解而获得的,社会对个体的行动也有制约作用。社会制度、社会文化也就成了制约个体行动的重要方式。
本文标题:符号互动——米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317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