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台湾工业的发展与转型
第7章臺灣的工業發展47A重點整理7-1臺灣工業的發展與轉型時間特徵特徵說明1950-1960年農產品加工業到勞力密集製造業○1初期的發展策略:進口替代○21959年起民營企業超過公營事業○3發展出口導向的產業:a.創造有利外資設廠的生產環境b.條件──廉價且素質高的勞動力c.結果──加入以美國為主之生產鏈○4工業類型:勞力密集製造業快速發展,諸如成衣、紡織、電子代工等1970年代能源危機衝擊下發展重化工業○1擴大加工出口區設立→因技術累積而成為國際廠商的外包代工→國際分工的一環○2工業種類的轉變:a.以鋼鐵或石化為主的重化工業(a)原因:西方主要工業國家因為能源危機,將重化工業外移,臺灣開始發展(b)目的:以減輕工業原料進口成本高漲的壓力b.電子業:朝消費性電子的下游裝配業發展1980年代前期個人電腦產業與高科技產業○1主要產業:電腦監視器、終端機等○2發展背景:日本的資本與技術奧援○3產業轉型原因:a.臺幣升值;b.勞工短缺;c.工資高漲;d.工業用地價格高漲且取得不易;e.環保標準趨嚴;f.消費性電子裝配業喪失比較利益○4政策發展:透過公立研究機構,衍生高科技產業公司及科學園區第章臺灣的工業發展高中地理(四)學習手冊481980年代後期勞力密集型產業的國際化○1勞力密集型產業隨臺商擴張到中國與東南亞○2背景:a.中國、東南亞工資較低廉→產業外移b.臺灣解嚴與開放赴中國○3國內產業轉型過程中的困境:a.本地所需的科技與專業人才不足b.無法適應產業結構變遷的勞動力成為失業人口1990年代資本密集的代工產業○1資訊產業為最大的出口產業,為全球第三大生產國(次於美、日)○2資訊產業的產量集中於前四大或更少的廠商中二十一世紀產業的規模化與集中化○1因應規模經濟之需,大公司躍居電子業的首要地位,資本相對更密集○2隨著產業的成熟及新興產業的加入→產業類別也有不同的內涵,如晚近高科技產業範疇擴大到生物科技7-2臺灣工業的區位移轉尺度規模概況國內尺度的工業區位移轉○1工業區成立的特性:早期未經整體開發且基礎設施良莠不齊,逐漸改為由政府主導開發年代代表的工業區早期a.都市較外圍設置工業區b.都巿外零星的建築用地1960年六堵工業區1966年高雄加工出口區1980年新竹科學工業園區1996年智慧型工業園區○2各時期工業區位特徵:a.1960年代──(a)分布區位:集中在臺北、高雄兩都會區的影響範圍內,近六成集中在高雄市及桃園縣(b)影響:促成臺北、桃園、高雄地區工業迅速發展→區域不均衡第7章臺灣的工業發展49(續)國內尺度的工業區位移轉b.1990年代之前:(a)分布:○a工業區──主要集中在臺灣的北部與南部○b小型工廠──分布在都市內或都市外緣的非工業用地上(b)原因:○a受初期工業區設置影響+○b工業連鎖效應+○c聚集經濟效應c.1990年代之後:(a)特徵:大面積工業用地(b)分布區位:西部濱海地區,如雲林縣麥寮鄉、臺南縣七股鄉○3目前:a.全臺灣工業用地分布概況──(a)北:臺北縣、桃園縣(b)中:雲林縣、彰化縣──因雲林離島基礎式工業區與彰濱工業區的開發,使雲、彰工業用地整體面積供給排名分別居前兩名(c)南:臺南縣、高雄縣b.都市內土地利用變化──(a)1980、1990年代勞力密集產業外移,都市內的工業用地→住宅或商業使用的工商綜合區,為購物中心興建主要區位所在(b)工業區未出現老化的現象,原因:工業用地轉型快速全球尺度的工業區位移轉○1區位移轉的特徵:a.近十年高科技的資訊產品以產業群聚模式移出臺灣b.生產據點向全球各地擴張○2外移動力:因生存競爭而快速外移,非擴增市場版圖○3影響:a.臺灣在全球製造業產值所占的比重並未因生產據點向海外擴張而減少b.臺商成為各國大廠與中國生產者之關鍵連結者→全球布局集中在對中國的投資(請參考課本圖7-5、7-6)c.臺灣企業海外募資的金額已領先其他亞洲國家高中地理(四)學習手冊507-3工業發展對環境的影響※工業造成的環境汙染:(1)1970年代發展重化工業──高汙染、高耗能。(2)鄉村工業化──工業區分散設置,導致臺灣西部的工業汙染分布廣泛。(3)工業廢水的排放造成臺灣西部主要河川的嚴重汙染。B試題大觀園一、單選題(B)1.臺灣地區天然資源有限,因此政府在民國40~70年間,曾陸續推動經濟發展計畫。請問:下述發展順序何者正確?(A)畜牧業→輕工業→重工業→電子業(B)農業→輕工業→重工業→服務業(C)石化業→輕工業→重工業→電子業(D)農業→畜牧業→輕工業→重工業(A)2.新竹科學園區的設立,使其成為全球高科技產業的重鎮,其設立的區位因素為何?(A)政策(B)勞工(C)資金(D)原料(B)3.「向外建立生產和服務據點,運用全球的資金與技術。」上述為跨國企業典型的特徵,循此脈絡可知下列何者為未來的發展趨勢?(A)西化(B)全球化(C)商業化(D)自由化(D)4.工業區的開發具有「聚集經濟」的效益,下列對於聚集經濟的敘述何者正確?(A)藉由擴大工業規模所產生的經濟效益(B)藉由聚集上游工廠所產生的經濟效益(C)藉由增加投資所產生的經濟效益(D)藉由聚集同性質工廠所產生的經濟效益(D)5.臺塑企業在濁水溪出海口南側的麥寮,興建了六輕工業區,成為全國最大的石化工業區。請問:將工業區設立於此,下列哪一項考量最重要?(A)天氣晴朗乾燥(B)地勢低平(C)海陸交通便利(D)大面積工業用地的取得容易第7章臺灣的工業發展51二、題組題⊙解釋今日高科技產業(如積體電路與液晶面板)的區位要素,應加上產品生命週期、技術創新,並配合全球分工或區域分化的概念。請問:(A)(1)在高度全球分工的情形下,一區域內的技術創新對該區域整體的影響不包含下列哪一項?(A)改變區域經濟結盟的國家組成(B)改變區域的經濟競爭力(C)改變生產活動的空間聚集(D)改變產業分工的狀況(C)(2)目前臺灣在全球高科技產業分工的最主要優勢為何?(A)巿場(B)政治(C)技術(D)資金三、非選題⊙民國60年以前,臺灣工業區的開發多集中於臺北、高雄兩大都市附近,中部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後,民國60年以後為加速中部地區經濟發展,除了興建臺中港外,更積極發展濱海工業區。請問:(1)目前全國最大的石化工業區──臺塑集團投資的六輕,對於緩和哪一縣的人口外流最有助益?(2)就濱海的工業開發而言,大面積的工業用地取得是較容易的,通常這類型的工業區設立是利用何種海岸地形?■答:(1)雲林縣。(2)海埔地。((1)各國家或地區間的經濟發展差距,與生產技術的創新能力有密切相關;產品生產區位會隨著產品週期而調整,新產品會接近市場,標準化產品則由低度發展國家生產;另一方面,在高度全球分工之下,各地區掌握的生產技術不同,產業分工的情況也將隨之改變。因此(A)非技術創新對該區域整體的影響)((2)現今高科技工業的生產連鎖型態,如電子科技產業中,常為美國研發技術,日本將此技術商品化並加以量產,當單位產品的獲利率也隨之下降時,再將量產技術轉移到臺灣、南韓製造,最後再由馬來西亞、印尼接手生產,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臺灣藉由技術接受高度發展國家的訂單生產,其所得利潤來自「代工」)
本文标题:台湾工业的发展与转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32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