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蒙古国
蒙古国自然地理蒙古深居亚欧大陆内陆,属东亚地区,是世界第二大内陆国(第一:哈萨克斯坦),地处蒙古高原。东南西三面与中国接壤,北面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为邻。大部分地区为山地或者高原,平均海拔1600米。成吉思汗出生的地方蒙古国简称“蒙古”,别称“草原之国”蒙语原意为“永恒之火或永不熄灭的火”。蒙古,首府为库伦(现名乌兰巴托),辖区约今日的蒙古国全境,还包括今俄罗斯联邦所属图瓦共和国大部分领土的唐努乌梁海地区和被俄罗斯强占现在属于哈萨克斯坦东北部的科布多地区,面积共200万平方公里。广义的外蒙古还包括包括贝加尔湖与额尔古纳河之间的部分(由于尼布楚条约中已经割让给俄罗斯)和贝加尔湖西边的部分,面积共计260多万平方公里。位于中蒙边界的友谊峰海拔4374米,为全国最高峰之一。库苏古尔湖位于蒙古国北部,是境内最大湖泊之一,被誉为“东方蓝珍珠”。矿产资源丰富蒙古国地下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有铜、钼、金、银、铀、铅、锌、稀土、铁、萤石、磷、煤、石油等80多种矿产。额尔登特铜钼矿已列入世界十大铜钼矿之一,居亚洲之首。蒙古国先后建立49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800多万公顷,自然保护区为保护野生动物,特别是戈壁熊、野马和野骆驼等濒危野生动物创造了条件,使世界稀有野生动物戈壁熊从20多只增加到30多只。野马绝迹后又从国外引进,已繁殖到130多匹,成为世界上拥有野马最多的国家。野骆驼的数量增加到600多峰。被列入世界红皮书的野驴在蒙古已大量繁殖。蒙古野生动物中数量最多的是黄羊,全世界共有黄羊100多万只,而生存在蒙古的就达80多万只。辽阔的蒙古草原已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大家现在看到的是真正的蒙古马群成吉思汗铁木真(1162—1227),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GhinggisKhan),意为“拥有海洋四方的大酋长”。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162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取名铁木真。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时候去世,埋葬在蒙古肯特山起辇谷。1265年,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1266年(至元三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谥号为圣武皇帝。在图格里克(tugrik)上的成吉思汗的图片窝阔台汗ӨГЭДЭЙ是成吉思汗的第三子。在1229年的库里尔台大会中被推举为继任人,管理整个蒙古帝国。他在任内继续父亲的遗志扩张领土,主要是继续西征和南下中原。他在位期成功完全征服中亚和华北。他在位的期间,蒙古于1234年与南宋联手消灭金国。以拔都(BatuKhan)为首的钦察汗国(GoldenHorde),完全控制了波斯(Persia),并继续西进,占领了除诺夫哥罗德(Novgorod)以外俄罗斯的全部,以及波兰和匈牙利(Hungary)的全境。在位:1229年-1241年出生:1186年去世:1241年忽必烈(Хубилайхаан,1215年—1294年)忽必烈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元朝。他在位期间,建立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使得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他也曾多次派兵侵略邻国,但多遭失败。同其祖父成吉思汗一样,忽必烈是蒙古民族光辉历史的缔造者,是蒙古族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位35年,1294年正月,在大都病逝,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Д.Сүхбаатар苏赫-巴托尔苏赫巴托尔简历苏赫巴托尔(1893.2.2~1923.2.22),蒙古人民革命党、蒙古人民军创始人之一。生于中国外蒙古买卖城(今蒙古国阿勒坦布拉格)一贫苦牧民家庭。1912年应征参加蒙古自治军,曾任骑兵连长、机枪连长,因作战勇敢获“巴托尔”(勇士)称号。1921年3月主持召开蒙古人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临时人民政府,任军事部长兼人民军总司令。同年5月率部协同苏俄军队驱逐侵入外蒙的白卫军。7月攻占库伦,宣布外蒙独立,成立人民革命政府,任军事部长。1923年2月在库伦遭暗杀。在图格里克上的苏赫巴托尔的图片简史蒙古高原上从古至今有多个游牧民族和部族繁衍生息,如匈奴、柔然、回鹘、突厥等。中国宋朝时期,突厥势力淡出该地区,蒙古人迁入。蒙古各部臣属于金朝,在13世纪初,蒙古人的首领成吉思汗统一了这一地区的所有蒙古部族,建立了蒙古帝国。其后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包括现在中国的大部、蒙古高原、朝鲜半岛等。明朝时蒙古人退回塞外,维持北元政权,与明朝对抗。后来满族统治者与漠南蒙古(即内蒙古)诸部结盟,进入中原,建立清朝。1921年外蒙古共产党在苏联红军的帮助下建立“人民革命政权”,1921年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定都库伦,改城名为乌兰巴托。中华民国曾于1945年和苏联跟外蒙古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同意蒙古进行公民投票决定前途。但退守台湾之后,由于国民政府认为苏联在国共内战时暗中支持中共,遂于1949年在联合国通过了《控苏案》,遂再次声明不放弃对外蒙古的主权。1961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为联合国成员国。苏联解体以后,蒙古失去资助,国力日衰。1992年2月12日放弃社会主义,推行多党制和总统制民主,实行议会制。新宪法当日生效,国名改称为“蒙古国”。3、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面由三个垂直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由两块红色(两边)及一块蓝(中间)作为背景,靠旗杆处的红色部分有一个黄色的“索永布”,索永布中的火焰是“吉祥和兴旺的种子”,三条火舌蒙古国旗象征了过去、现在与未来,而太阳和月亮是蒙古人民传统的象征物。国徽火日月三者结合,表示国家的昌盛,中央的太极图象征了国家的和谐,下方的两个三角形等同于箭,向下的三角形表示以武力捍卫家园,太极图上下方的两条长方形有坚持正义和忠实之意,左右两方的长方形是一个城墙,暗示了全民团结,比墙更加的坚固。另外,旗面上的红色和蓝色是蒙古人民喜爱的传统颜色,红色象征快乐和胜利,蓝色象征忠于祖国,黄色是民族自由和独立的象征。国花首都:乌兰巴托乌兰巴托始建于1639年,当时称“乌尔格”,蒙语为“宫殿”之意,为喀尔喀蒙古“活佛”哲布尊巴一世的驻地。“乌尔格”在此后的150年中,游移于附近一带。1778年起,逐渐定居于现址附近,并取名“库伦”和“大库伦”,蒙古语为“大寺院”之意。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库伦为乌兰巴托,并定为首都,意思是“红色英雄城’。乌兰巴托(UlanBator)是一座具有浓郁草原风貌的现代城市。它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面积47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0万(2012年),其中70%的人口是年轻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年轻的城市之一。乌兰巴托附近的成吉思汗纪念碑货币蒙古的货币名称为Tugric(简称Tug),中文名称为图格里克。蒙古货币的发行银行是蒙古的中央银行——蒙古银行。目前流通的货币有:10000、5000、2000、1000、500、200、100、50、25、20、10、5、3、1图格里克等面额纸币,另有50、20、15、10、5、2、1蒙戈(Mongo)铸币。1图格里克等于100蒙戈。在蒙古的主要外币是美元、人民币及欧元等,可以自由兑换。1美元=1592蒙古图格里克1人民币=260蒙古图格里克蒙古是一个地广人稀的草原之国,人口在2012年达318万,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5人。人口以喀尔喀蒙古族为主,约占全国人口的80%此外,还有哈萨克族、杜尔伯特、巴雅特、布里亚特等25个少数民族。过去大约40%的人口居住在乡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居民占总人口的80%,其中生活在乌兰巴托的居民占全国居民总数的1/4。农业人口主要由饲养牲畜的游牧民组成。主要语言为喀尔喀蒙古语。居民主要信佛教,根据《国家与寺庙关系法》的规定,佛教为国教。还有一些居民信奉土著黄教和伊斯兰教。蒙古民族是一个游牧民族,善于骑马,因此也被称为“马背民族”。蒙古人爱马,并将其视如珍宝,在蒙古的国徽上就画有一匹骏马。4、人口、语言、民族旧蒙文字母新蒙文字母ОюутолгойнХөрөнгөоруулалтынгэрээбайгуулахажилхарьцангуйурагшилж,нохойндууойртожбуйэнэүедтэгвэлТавантолгойнасуудалюуболлоогэжсураглахньзүйтэйбайх.ӨнгөрсөнжилугньТавантолгойнашиглалтадхамтранажиллахкомпанийгсонгоншалгаруулахтендерзарлаж,есөнорны11консорциуморолцохоорсаналааирүүлсэн.Орос,Хятад,Канад,АмерикийндэлхийнуулуурхайнтомчуудгэгддэгкомпаниудийнсаналааилэрхийлснээсхойшэдүгээгхүртэлЗасгийнгазрынамыгхаржбайгааюм.5、政治现行“宪法”为第四部宪法,于1992年1月通过,同年2月12日起生效。根据该“宪法”,改国名为“蒙古国”,建立设有“总统”的议会制。“国家大呼拉尔”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政府”成员由“国家大呼拉尔”任命。实行多党制,主要政党有蒙古人民革命党、蒙古民主党。现任总统查希亚·额勒贝格道尔吉(TsakhiaElbegdorj)6、经济1、经济以畜牧业为主,曾长期实行计划经济。1991年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实行国有资产私有化。1997年7月,政府通过《1997-2000年国有资产私有化方案》,目标是使私营经济成份在国家经济中占主导地位。2、以轻工、食品、采矿和燃料动力工业为辅助产业,1995年,工业产值占蒙国内生产总值的34%.3、1991年起在服务行业实行私有化。目前,私有化程度近乎百分之百。7、人文习俗鼻烟文化哈达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蒙古包马头琴、蒙古长调传统节日风俗禁忌(1)鼻烟文化鼻烟是一种烟草制品,用富有高级油分和香味的干烟叶加入名贵药材,磨成粉末装入密封容器陈化而成,以手指送少量到鼻孔。蒙古国人的鼻烟壶种类繁多,并成为一种装饰品。他们尊崇凤凰石、玛瑙、珊瑚、玉石、水晶、琥珀等材料制成的鼻烟壶,其中凤凰石、珊瑚、玉石制成的鼻烟壶都极为贵重。敬献鼻烟是蒙古游牧民的一种日常见面礼。(2)哈达文化哈达是蒙古人民、藏族人民作为礼仪用的丝织品,是社交活动中的必备品。以蓝色为尊。敬献哈达时,哈达的叠口应对着接受者。晚辈向长辈敬献哈达时,应双手献上哈达,同时致祝词,接受者双手接过哈达,并自行将其搭在颈上;长辈向晚辈赠送哈达时,可直接将哈达搭在晚辈颈上。有时向贵宾敬酒时,将酒碗置于哈达上,用右手献给客人,客人只取杯饮酒而不必接哈达。(3)祭敖包敖包,又称“鄂博”、“脑包”、“堆子”、“石堆”、“鼓包”。指的是在自己游牧的区域内,选择一个幽静的地方,用石头堆起的圆形堆。祭敖包是蒙古民间最普遍的一种祭祀活动,人们常常到敖包祈祷、还愿,病愈的人则在敖包上留一件病时旧物,表明是神压了病魔。蒙古族传统的敖包祭祀形式大致有三种:一是血祭;二是洒祭;三是火祭。“祭敖包”(4)饮食文化白(奶食)、黄(茶)、红(肉食)三色描绘的生存空间,构筑了蒙古民族叹为观止的饮食文化。奶食色白,象征纯洁,蒙古人以白为尊,视乳为高贵吉祥之物,称奶食品为白食。蒙古语作“查干伊德”。其种类主要为黄油、奶皮子、奶酪、奶豆腐、奶油等。茶品主要是奶茶,香香的、浓浓的,有些发褐色。蒙古人每天必喝奶茶。肉食,蒙古语称为“乌兰伊德”,其意为鲜红的肉食品,品种也很丰富,主要有手扒肉、羊背子、烤全羊等。烤羊手抓羊肉蒙古包子稀奶油(5)服饰文化蒙古袍是蒙古民族传统服饰,男女均穿。有皮袍、棉袍、布(绸、缎)袍。蒙古族的服饰主要有冠帽、袍服、靴子三大类,主要有蒙古帽、蒙古袍、蒙古腰带、蒙古坎肩、便裤套裤、蒙古靴子、女子头饰、男子装饰等。(6)蒙古包1、“蒙古
本文标题: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蒙古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340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