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 高中语文《窦娥冤》教案新人教版
1吉林省集安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窦娥冤》教案新人教版导入1: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戏也有戏眼。“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诗眼是——绿;“红杏枝头春意闹”呢?——闹;“云破月来花弄影”——弄;《荷塘月色》一文的文眼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那么今天将要学习的戏曲《窦娥冤》的戏眼是——冤。窦娥有什么“冤”?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窦娥冤》……导入2:我们的许多偶像明星们,在向中国古代戏曲吸取营养。比如王力宏《盖世英雄》、周杰伦《霍元甲》以及陶喆《Susan说》等。他们只是从中国传统戏曲的长河中舀出了一勺,就足以使歌迷心醉神驰,这说明中国传统戏曲在张扬着时尚与个性的今天,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无穷魅力。因而提高我们的戏曲欣赏水平,无疑也会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代戏曲。学习古代戏曲,我们不能绕过关汉卿,而学习关汉卿,必然提及《窦娥冤》。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位戏曲大师的代表作品《窦娥冤》。2在进入文本探究之前,我们先一起检测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抢答形式,给学习小组计分。)一、自主学习1.本色派元杂剧作家关汉卿: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其中《窦娥冤》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的戏剧语言,被称为本色派之首。所谓本色派:指关汉卿不以仕途功名为念,保持生活与性格的真实,作品与生活性格的一致。关汉卿说:“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这正是关汉卿性格的真实写照。他多才多艺,而不以仕途功名为念,为人豁达开朗,风流倜傥,滑稽多智,热情洋溢而不拘礼法。2、搜集资料,从结构、角色、剧本三个角度简单整理元杂剧的知识。(1)结构:四折一楔子。(2)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3)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3、熟读全文后,填空。第三折可以分为赴法场、见蔡婆、在刑场三个场景。其中窦娥在临刑前发下了三桩誓愿,这三桩誓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其中运用的四个典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均限四字语回答。)这四个典故所涉及的四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折中剧情走向高潮,窦娥的形象在剧烈的戏剧冲突中被塑造的感人至深,催人泪下。34、完成资料第5页1-10题二、合作探究1、熟读课文,为窦娥制作一张简要的年谱。年龄主要事件和生活状况(不幸遭遇)3岁丧母7岁父女分离17岁与夫成亲约18岁丧夫打击20岁流氓欺压,贪官污吏的毒刑和判决。小结:由此可见,窦娥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2、用类似对联形式概括各折故事情节(或复述故事情节)。⑴、二人亮相,悲剧开始;窦父赶考,留下孤女。⑵、婆婆索债,险些丧命;窦娥争理,张生歹念。⑶、驴儿下药,误杀己父;窦娥蒙冤,被判斩刑。⑷、窦娥怨恨,指斥天地;三大誓愿,昭示清白。例如:楔子部分——赴科考欲奔前程,别父亲做人童媳。此部分情节:书生窦天章因连本带利欠蔡婆四十两银子被迫把七岁的女儿抵给她做童养媳,然后进京赶考去了。(序幕)第一折的情节:庸医赛卢医欠蔡婆十两银子,心生歹意要勒死蔡婆却被张驴儿父子俩撞破,张驴儿乘机逼蔡婆婆媳俩分别嫁给他们父子俩,蔡婆无奈之下答应了,回家后遭到生性刚烈的窦娥的责骂与反对,只好先让张驴儿父子在家中住下。(开端)讨债被骗险丧命,引狼入室种祸根。第二折的情节:张驴儿为达目的心生恶意,找赛卢医讨了毒药欲毒死蔡婆,阴差阳错被他父亲喝了,张驴儿顺势栽赃窦娥,逼她私了,嫁与自己为妻,被刚烈的窦娥断然拒绝,于是,4两人对簿公堂,却不料碰上桃杌这个昏官,偏听张驴儿一面之词,窦娥为保蔡婆被屈打成招判了死刑。(发展)毒死亲父嫁祸于人,屈打成招被判死罪。第三折的情节:在被押往法场的路上,窦娥激愤之下指天骂地,并在行刑前许下三桩誓愿——血飞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以示冤屈,窦娥死后誓愿一一应验。(高潮)指天骂地义愤填膺,三桩誓愿申诉冤屈。第四折的情节是:三年后,窦天章官拜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来到楚州地面。窦娥冤鬼魂托梦给父亲,诉说冤情。窦天章重新审理此案,杀了张驴儿,窦娥冤情得以申雪。窦娥冤魂诉衷情,千古奇冤得申雪。3、鲁迅说:“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那么,窦娥身上有哪些美好的东西呢?窦娥的基本性格特征是善良,孝顺,有主见,刚强,有反抗精神。要言之有据。(善良孝顺的女子……她很坚贞刚烈……具有很强的反抗性……)深层启发提问:封建社会孝顺媳妇很多,窦娥行为的动人之处是什么?蔡婆的糊涂是导致窦娥陷于悲剧的一个因素,因此,不得不说窦娥的惨剧蔡婆有责任。窦娥孝顺的特殊性,在于她非但不埋怨,不记恨,生命行将结束时,想的最多的却还是婆婆。直到第四折,化作鬼魂的窦娥还央求父亲收留无依无靠的蔡婆,这种以德抱怨的孝顺凸显了窦娥的善良无辜。总之,窦娥是个善良、孝顺、坚强的女性形象,但这么美好的人却最终落了个身首异处的悲惨结局。这是谁的过错呢?4、窦娥毁灭在谁的手里?无赖张驴儿……昏官桃杌……要不是他昏庸无能,草菅人命,窦娥也不会落得屈打成招,身首两处的下场……蔡婆也有很大的责任,正是她的软弱不贞、引狼入室埋下了祸根……窦娥的父亲也该算上一个,他为了自己的前程,撇下年幼的女儿,……看来是“人人有责”了。既然人人有责,这人人不就构成了一个社会嘛!正是他们形成了5一个合力——黑暗的社会环境,一步步把善良的窦娥逼入死地。再想想看,窦娥所处的社会是什么样的状况?①放高利贷的现象。②流氓恶霸的横行。③官吏的贪赃枉法。④下层知识分子的穷困潦倒。⑤被压迫的妇女们得不到生命安全、财产保障。⑥人民的愤怒和怨恨成为时代的情绪。首先,窦天章是一介书生,却落魄到卖女还债的地步;其次,一个“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的江湖庸医却成了“人道我一手好医,都叫做赛卢医”,欠人家10两银子就想着勒死债主;再者,张驴儿凑巧救了蔡婆,就仗着有恩于人耍赖,涎皮赖脸的硬逼着要双双入赘;更荒唐的是,“明镜高悬”的衙门里坐的竟是一个大贪官——“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若是上司当刷卷,在家推病不出门”“你不知道,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总之,窦娥很不幸地生活在一个暗无天日、是非颠倒的社会。正是无赖张驴儿和昏官桃杌所代表的黑暗社会势力无情地毁灭了一位具有美好灵魂的女子。5、鉴赏【滚绣球】讨论: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窦娥诉说自己莫名其妙犯法受刑,冤屈之大可“动地惊天”。又因为窦娥的冲突对象隐于幕后,而天地鬼神便成了她的指斥对象。由于内心的悲愤难以控制,便构成了对天地的怨恨与控诉。天地,在古代人的意识里,是被看作能够主宰世间万物包括人的命运的最神圣的东西。是不容侵犯的。但由于窦娥的冤情深重,而天地面对人间的邪恶残暴竟无动于衷,所以窦娥唱出:“……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的唱词时,便自然得到了人们的共鸣。作为封建社会中的一普通女子,窦娥对神明的天地本应深信不移,可是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她对天地鬼神由信赖而怀疑,由怀疑又转为愤怒的控诉:“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尸这样,窦娥通过自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含冤难辩的悲惨经历,认识到了善良的人的贫穷命短,罪恶的人富贵延寿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她的觉醒意识和强烈的反抗精神。作为封建社会一个弱女子的窦娥,认识了封建社会的罪恶又能怎么样?她除了对天地日月鬼神进行愤怒的控诉以外,只能是“落得两泪涟涟”。6、分别说明刑场上窦娥三桩誓愿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第一个誓愿是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第三个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申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设计了三桩誓愿显灵的超现实情节,表明窦娥的冤屈的深重、反抗的强烈,显示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这是本折也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着力的一笔,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67、窦娥的三桩誓愿明明是幻想,却偏偏写成现实,这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明明是不合理的偏偏写成合理的,这说明了什么?浪漫主义手法。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除了乞求天地鬼神申诉冤屈以外,没有别的办法,作者采用这种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一是表明社会的腐败黑暗,二是刻画窦娥强烈的反抗精神,三是表达人民要惩治邪恶的愿望。8、根据所掌握的窦娥的性格特点,为窦娥写一幅挽联:上联:贞洁敬孝,哀怨感天雪飞六月;下联:,。(刚烈争抗,悲愤动地亢旱三年)9、试着把杜牧的《清明》改写成戏剧。要求不增减一字,但可改换标点符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三、随堂训练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嗟(jiē)怨罪愆(yún)衔(xián)冤B.亢(kàng)旱刽(guì)子手提(dī)防C.湛湛(zhàn)阡陌(mò)偃(yàn)旗D.鼓三通(tōng)苌(cháng)弘盗跖(zhí)简析:B(A项“愆”应读“qiān”;C项“偃”应读“yǎn”;D项“通”应读“tòng”。)2.对加粗词语解释全对的一组是()①怎不将天地也生(产生)埋怨②不提防遭刑宪(刑法,刑律)③错勘(分辨、判断)贤愚枉(徒然)作天④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自己)⑤我窦娥向哥哥行(这里、那里)有句言⑥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烧)些纸钱⑦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推荐)⑧官吏每(每每、常常)无心正法⑨断送(丧失、毁灭)出古陌荒阡⑩兀的(这,与“兀那”意同)不是我媳妇儿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②③⑤⑥D.⑦⑧⑨⑩简析:C(①中的“生”意为“甚、深”;④中的“咱”相当于“吧”;⑦中的“荐”意为“祭,超度亡灵”;⑧中的“每”同“们”;⑨中的“断送”意为“发送,指殡葬”;⑩“兀那”是“那”的意思。)3.选出不是两个错字的一项()A.有日月朝暮旋,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辩,可怎生胡突了盗跖、颜源?B.天地也,作得个怕硬欺软,确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C.地也,你不分好歹何谓地!D.天也,你错看贤愚枉作天!简析:A(A项中错别字有四:“旋”应为“悬”,“辩”应为“辨”,“胡”应为“糊”,“源”应为“渊”;B项中有二:“作”应为“做”,“确”应为“却”;C项中有二:“夕”应为“歹”,“谓”应为“为”;D项中有二:“看”应为“勘”,“作”应为“做”。)4、最能体现课文主题思想的一句唱词是()A.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B.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C.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7D.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运,不明不暗负屈含冤。A(点拨:这句话揭示了封建官吏压迫人民,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黑暗本质。)5、《窦娥冤》中有的词语其字形与现代汉语一样,但意义则不同。请思辨各组中的加粗词,选出与现代汉语意义全不相同的一组A.鼓三通,锣三下,行动些,行动些;不提防遭刑宪B.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C.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休推辞路远;往后街里去,是甚么主意D.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你还有甚的说话;断送出古陌荒阡精析本题考查思辨古今同形异义词的能力,同时,考查对词类活用的思辨能力。A项中,鼓,名词活用为动词,击鼓;锣,名词活用为动词,敲锣;行动,快走;不提防,不料想;B项中,生,深深的;埋怨,同于现代;合,该;糊突,混淆;C项中,行(háng
本文标题:高中语文《窦娥冤》教案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343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