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哲学生活11_1社会发展规律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整个世界)历史唯物主义(人类社会)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四单元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联系、发展、全面)(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规律)(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实现方式(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1)旧的社会历史论的局限性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由人们主观意志决定,把精神看成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只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思考:为什么过去人们在历史观上会陷入唯心主义的错误?阶级局限、生产力局限、认识对象的特殊性……没有从实践出发(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和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和唯物辩证的的有机统一。唯物主义辩证法自然观历史观思考:为什么马克思能够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作出科学的阐述?无产阶级、生产力……从实践出发(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基本含义社会生活社会存在——物质方面社会意识——精神方面(如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等,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如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例:下列现象属于社会存在的是()A.邓小平理论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C.生产关系D.生产力E.“三个代表”的思想F.自然地理环境G.文学艺术BCDF(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在桐乡,什么问题已经成为百姓最关注、最希望政府采取措施的大事?为什么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百姓最关注、最希望政府采取措施的大事?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辛酸,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老太爷一样……——鲁迅桐乡市政府采取了怎样的对策来“医治”这个“癌症”?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桐乡市政府采取的对策对“医治”城市的“癌症”效果如何?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社会意识的反作用。①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其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面对城市的“癌症”,政府制定了积极的缓解政策,但为什么一部分人的环保意识依然比较淡薄?(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有时先于或落后于)(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其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实践观点,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思维与存在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区别: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则不是;②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例题2】(2009年浙江文综)宋代是我国手工业与商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历史学家研究发现,宋代民间崇拜的神灵被认为除了具备驱灾治病、报境安民等传统农业社会型的神灵外,还开始拥有诸如预告物价、保护商贾等神灵。下列观点与这一历史现象所蕴含的哲学原理相同的是()①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②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③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④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宋代当时的社会决定了当时的人们相信神灵的存在,人们的社会生产受当时具体历史条件的局限,故选①②④。③表述的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二者都是社会存在,不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故排除。(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旧石器→新石器→青铜器→铁器→机器→计算机自动化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的分配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2)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从根本上说,现代化建设中为什么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完善?改革和完善的是什么?(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改革就是调整生产关系,改革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建立与生产力相结合的生产关系,从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铁制工具蒸汽机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社会化大生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示意图石器金属工具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①含义: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A生产资料公有制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国家政权D社会意识形态E按劳分配制度F大机器生产G人民代表制度H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I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①含义: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有效地保护经济基础,就一定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吗?(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①含义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反作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制度和设施决定反作用(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就是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就是上层建筑。①含义不同:生产力:人类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是人们生产物质产品的能力,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②作用不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生产方式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也是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内的整个社会形态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制约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解决。3(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1、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的内容: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的解决方式不是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即改革。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方式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改革:(1)【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改革的根本目的】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3)【改革的作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原始社会——阶级社会(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总趋势:由低级向高级,是前进的、上升的,过程是曲折的。实现方式: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实现的。(1)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实现方式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决定反作用(阻碍、促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反作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决定反作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实践通过不断解决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前进的、上升的过程是曲折的实现途径阶级社会—阶级斗争社会主义社会—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分析说明。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然反映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2、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就体现了这一点。(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就体现了这一点。1949至1952土地农民私有农民独立经营1952至1955土地农民私有集体经营1955至1978土地公有制共同劳动1979至2003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15年2004至2007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30年2008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长期建国后土地制度流变简表【例题4】左边“简表”反映了①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要求②我国上层建筑的伟大变革③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变革④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A.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取得了辉煌成就。几十年来,在经济领域,我国政府致力于经济体制改革,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政府在政治领域进行了重大的、关系到全局的政治体制改革,开启了全面改革和加速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新进程。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运用历史
本文标题:哲学生活11_1社会发展规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35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