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琵琶行并序》一、导入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父,是音乐把他们联系了起来;(俞伯牙与钟子期)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因为音乐,让他们再次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诗人白居易也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进了经典,他那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李忱以诗吊之,其中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句。(互文,童子、胡儿能解吟唱长恨曲、琵琶篇)说明《琵琶行》通俗易懂,流传之广;一千多年后,它依然是珠玉璀璨,散发着永恒的魅力。二、解析放朗诵,思考:1.白居易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琵琶行》?明确:被贬浔阳。2.快速浏览课文,概括诗人在这首长篇叙事诗中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明确:这首诗说的是元和十年,诗人被贬到九江郡,第二年送客湓浦口,听到琵琶女弹琵琶,勾起了心中没落的情感,他听了琵琶女的弹奏并为他作了一首诗。三、分析课文,了解诗人及琵琶女的情感变化线索1.诗歌若以人物为线索,那么这人物是谁?(琵琶女、诗人)2.第一段主要写的是诗人的行动和心情(情感)。我们用原文回答可用哪几个字?明确:惨将别如何理解表达诗人情感的“惨”的含义呢?自然环境:秋的寒意,又值夜晚。著一“秋”字便境界全出。秋风、秋声、秋色(秋意)与夜联系起来,自然出现了一个秋夜阴冷凄凉的境界。官场境况:直言被贬,失意谪居,又送别好友,更是冷落寂寞,心情压抑。与自然环境一起奠定全诗的基调。再加上喝酒没有音乐作伴助兴,于是心情很不愉快,怀着凄凉的心情同朋友道别,见到的只有寒江冷月,即“惨将别”3.就在“惨将别”之际,是什么使“主人忘归客不发”呢?明确:琵琶声可见琵琶声魅力之大,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音乐呢?是否可以推测?虽然没有明写是什么声音,但可以从二人当前的心境中可猜想到它的基调——悲凉哀怨,使主客听到后,更加重了凄惨的心情。4.于是诗人情不自禁的开始了什么行动?(寻声问)琵琶女的反应是什么?(欲语迟)“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为什么会这样,体现了琵琶女什么样的心情?从出场可看出琵琶女:举止端庄,神态含羞,矛盾心情。不出来:千呼万唤,盛情邀请,难以拒绝。出来:古代女子在众人面前抛头露面是羞耻的事。5.在盛邀之下琵琶女弹奏起来,通过琴声可以表现其怎样的思想情绪?调弦定音,声中含情,声声含悲,心事无限,似有满腹辛酸往事。(声声思)6.诗人听此音乐的感受是什么?(已叹息)7.琵琶女弹奏完毕,接下来又有什么言行?她的身世、遭遇、心境如何?(起敛容)“自叙少小时欢乐事”封建社会才女的悲剧: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乐。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8.诗人听了琵琶女自叙身世后的情感如何?明确:重唧唧为什么会这样?(迁谪意)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及被贬后的心情: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身居京城、才高位显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贬出京城、怀才不遇9.诗人为什么道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话?诗人与琵琶女有诸多的相似之处:①都是从京城长安来到偏僻的江州(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②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一个誉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才华横溢的大诗人)③都有从荣至衰的不幸遭遇(一个因年老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相谏而遭贬谪)④都怀有满腹的“幽愁暗恨”。10.琵琶女听诗人自叙遭遇后的感受如何?(良久立)11.最后两个人又有怎样的情感表现?(弦转急)(青衫湿)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呢?琵琶女:听到诗人倾诉后既悲自己的漂流沦落,又悲诗人的被贬遭遇,所以乐声更凄悲,于是“弦转急”。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悲自己的谪居荒僻之地,壮志难酬,所以“青衫湿”。两人至此情感更加相通,达到了相融,全诗的情感到这里达到了高潮,也照应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12.本诗人物线索有两条:一是以琵琶女的身世为线索(明、实,从具体的现象反应主题)一条以诗人感受为线索(暗、虚,从事物的本质揭示主题)两条线索交织、汇合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个句子上。双线结构,虚实相生,对比衬托,结构严谨,景、情、事结合在一起,深化主题。13.本诗的主题是什么?表达了对琵琶女不幸身世的同情;强烈倾诉了自己被贬官、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控诉了封建社会对人才的摧残。
本文标题:琵琶行并序试讲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403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