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 古典园林在现代的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中国古典园林多以营造意境美取胜,这种意境美的产生不需要特别大的活动范围和园林空间幅度。同时,古典园林是为某一群体服务,针对特定的欣赏人群,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中及思想状态下,产生触景生情。园林景观也就达到了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效果,从而产生园林意境美。古典园林的意境美是通过传统造景手法,如借景、框景、点景、对景障景等来展示和表达的。反观我国现代园林,它创造的应是一种具有场所感的空间环境,在满足园林功能要求的同时,追求形式美。同时,现代园林既要满足大众的各种物质性需要,又要满足现代人的文化性需求,要有助于人们相互之间情感的交流及私密性保护。它营造的是一种氛围美,通过现代景观设计,营造这样一个具有一定的热闹的场面、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流动而有活力的人群等,来达到氛围美的实现。要达到氛围美的实现,现代园林满足其功能要求和特点的同时,必充分吸收借鉴我国传统造景手法,在追求氛围美的同时亦达到意境美的实现。1.主配手法景无论大小均有主景与配景之分,俗话说“牡丹虽好,还需绿叶扶持”。就整个园林而言,主景是空间构图的中心,是全园的重点或核心。主景往往体现园林的功能与主题,是园林主体所在,是全园视线的控制焦点,具有压倒群芳的气势,在艺术上富有感染力园林的主景,根据其所处园林空间范围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全园的主景,一种是局部空间的主景。然而,主景和配景的关系有时又是相对的,如全园的主景的配景有可能是某个分割开来的局部空间的主景。但是,在一个区域内只能有一个主题。以颐和园为例,前者全园的主景是佛香阁排云殿一组建筑;后者局部空间的主景,如颐和园中谐趣园的主景是涵远堂。配景对主景起衬托作用,可使主景突出,像绿叶扶红花一样,通过配景的存在而明显地突出主景的艺术效果。现代园林突出主景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主体升高,运用轴线和风景视线的焦点,对比与调和,动势向心,渐层,空间构图的重心,抑扬等几种,其中主体升高,空间构图的重心运用的相对比较多。1.1主体升高现代园林设计中,为了突出主景,在空间高程上加以突出,使主景主体升高,使构图更加明确。这种抬高主体的表现手法多运用在规则式园林中。如广州越秀公园的五羊雕塑等均是运用主体抬高表现主景这一传统造景手法。值得注意的是,运用主体升高这一手法,背景必须简洁,如明朗的蓝天、翠绿的远山,才能使主景的造型、轮廓和体量更为清晰,鲜明地衬托出来,达到突出主体的作用。如南京中山陵的主景是中山纪念堂,位于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傍山而筑,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如图为某一居住区的中心景观,主体位于构图的中心,并且略高于周围的铺装平面,既突出了主景,丰富了园林景观,同时又给人们提供了休息娱乐的活动空间。1.2空间构图的重心在我国现代园林中,随处可见这一传统造景手法。此法运用简单,常常把主景布置在园林绿地的感觉重心上或整个构图的重心处。规则式园林构图,主景常常位于整个园林的几何中心.如天安门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居于广场的几何中心,起到突出和强调主景的作用。福州市五一广场的构图中心,是一块方形水池,在其上安放一组雕塑喷泉,成为广场的主景。自然式园林构图中,主景常常布置在园林构图的感觉重心上。但是自然式园林设计中有时并没有把主景放在空间构图的重心处,而是有所偏,使构图更加灵活而丰富多彩。2层次手法景色就其距离远近和空间层次模式而言,可分为三层,即前景、中景和背景;也可分成近景、中景与远景。一般前景与背景或近景与远景都是为了突出中景而言的。当园林空间比较大,即景观景深的绝对透视距离很大时,如一片空旷的大草地或大面积的水域,或是大面积的广场,由于缺乏层次结构,在感觉上缺乏深度感。宜在中景的位置安放主景,远景或背景则是用来衬托主景的,而前景或近景是用来装点画面的。不论是前景与背景或近景与远景都能起到增加空间层次、丰富景观深度的作用,使景色深远,富有层次的感染力,给人以丰富而无单调的感觉。•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尤其是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常运用此种方法指导植物的配置。•如图,抬高的中心雕塑景观作为构图的中景,前排的金黄色的金叶假连翘丛作为前景,后排的墨绿色的棕榈树丛作为背景,使得中心景观的颜色更加明亮、鲜艳,层次更加丰富多彩,堪称为传统造景手法——层次手法在现代园林中“新用”的典范。•现代园林设计中,有时因不同的造景要求,前景、中景和背景三者不一定要同时具备。在纪念性园林中,主景气势宏伟,体量一般较大,在视线的焦点上,空间广阔豪放,通常只用低矮的前景或不设前景,用简洁的画面如蓝天和白云或高山与丛林做为背景。在一些大型建筑物的前面,为了突出主景建筑物,使视线不被遮挡或转移,只作一些低于视平线的花坛、水池或草地作为前景,衬托主景的宏伟高大。•如深圳园博园中心景观区跳动的音符,以简洁的草地作为前景,配以深绿色的树木花卉为背景,使得中景白色的音符条石更加的鲜明突出3借景手法•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可透视、感受的范围中来,称为借景。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造景手法之一,是园林突破空间的一种手法,是园林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方法。•我国古典园林中常用的借景内容有借形组景、借声组景、借色组景、借香组景等。纵观我国现代园林中的借景之造景手法,借形组景和借色组景应用的更为广泛,而借声组景和借香组景则是偶尔为之。现代的城市园林,遍地是高楼大厦,与古代之远借群山、白塔,近借树木、花卉不同,现代的借景则要慎之又慎,所借情境亦与古代园林有所不同,关键在与要和周围的整体环境相协调。北京奥体中心的玲珑塔,为远望北京城和奥运村的最佳场所,同时它本身又自成一景,为奥林匹克公园景观轴线上仰借的对象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观光厅是世界上最高的100层观光厅,站在观光厅上,就想在云中漫步,往下看见整个黄浦江的美景,上海的东方明珠、八万人体育馆和汇丰大厦似乎都是那么的渺小如保利国际广场,位于广州市经济贸易区内,该项目坐落于珠江江畔,毗邻历史悠久的琶洲塔公园。在园林景观设计时,为了将园外的琶洲塔公园之景引入到园内来,建筑物的错动布局形成了进入中心花园的重要门户空间。从东南向的门户空间观赏,场地上的林地与远方的琶洲塔公园在视觉上连成一体,琶洲塔公园的林地景观也就成了本项目的“借景”.4.对景手法位于园林轴线或风景线端点的景物称为对景,所谓“对”,就是相对之意。对景有正对景和互对景,正对景多在规则式园林中使用,是在轴线端点或对称轴的两侧设景正对,它具有较为严肃、气魄宏伟的艺术效果;而互对景多用在自然式的园林中,形成两处景点互为欣赏的效果,具柔和的自然美。如北京奥运村南北景观主轴上采用了对景的造景手法,丰富了景观内容。对对景有很强的制约性,易于产生秩序、严肃和崇高的感觉,因此常用于纪念性或大型公共建筑,并与夹景、框景相结合,形成肃穆、庄严的景观。5.障景手法•在园林绿地中凡是起到抑制视线,引导空间作用的屏障景物叫障景。障景一般采用突然逼近的手法,使游人视线较快受到抑制,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觉,于是必须改变空间游览方向,而后逐渐展开园林景观,达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即所谓“欲扬先抑,欲露先藏”的技法。同时障景还能隐藏不美观或不求暴露的景观空间,而本身又自成一景。•奥运村南北四个大门采用障景的造园手法,分别用彩陶文化、青铜文化、漆文化、玉文化的叠水影壁将美景置于其后,达到欲扬先抑的景观效果。三明菊花展的三钢闽光展区,展区入口处放置着屏风,起到了屏障作用,同时屏风犹如两扇门,顶上为屋檐的造型,门上书写着本次三钢闽光展区的文字介绍,既起到了屏障作用,同时又作为指示牌,引导游人的视线和交通.6.隔景手法•隔景就是将园林绿地分隔为不同空间,不同景点景区的空间艺术处理手法。隔景与障景不同,它不是隔断部分视线或改变游览路线,而是组成各种封闭或半封闭的、可以流通的园林空间。城市居住区、市政建筑等围墙景观的处理,将内外空间分隔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有实隔,有虚隔现代园林模仿古典园林的杰作,1979年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所建的“明轩”,即是依照网师园的殿春箱而造,整体以隔造景,既丰富了园景观,又使游人不受外界干扰,让游人感受独有的中国园林氛围.7.框景手法•凡利用门框、山洞、窗框、树框等,把景观围合起来,有选择地摄取另一空间的优美景观,恰似一幅嵌于镜框中的立体风景画,称为框景。框景使游人产生错觉,把现实中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误认为是画在图纸上的图画,把园林绿地的自然美、绘画美与建筑美高度统一,高度提炼,把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加强风景艺术的效果。•如拙政园内园里的扇亭,坐在亭内向东北方向的门框往外望去,拜文揖沈之斋和水廊在园内树木的掩映之下,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苏州狮子林花篮厅的北边院子有一面墙,其上一个月洞门,而门两边的庭院互为框景,妙趣无穷。万科第五园运用现代简洁的景墙窗框,将广阔的水景及对面的建筑有选择地摄取空间的优美景色,并将动态的琴声飘扬的小舟纳入其中,使人坐在园中,透过景窗欣赏美景,聆听乐曲,如临仙境。框景手法的应用加大了景深效果,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上,框景已经从传统园林的欣赏内容转变到现代园林的欣赏形式,打破了有框必景这一传统模式,开始了先框后景的组景方。如图是某居住区的创意框景设计。在居住区中心广场中,横向的框景和竖向的框景组合成广场的中心景观,与平面构图的轴线形成对比,同时两组框景颜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中间的墨绿色的景观树使框景景墙的颜色显得更加的鲜艳,园林美感油然而生。同时漏墙的框景实墙的呆板,丰富了居住区的景观效果。式,或是以“框”为景。8.夹景•为了突出优美景色,常将左右两侧贫乏景观以树丛、树列、土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加以屏障,形成左右较封闭的狭长空间,并且左右两侧的前景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夹景是运用透视线、轴线突出对景的方法之一,还可以起到障丑显美的作用,增加园景的深远感。同时也是引导游人注意的有效方法。•如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构成了明媚动人的景色。同时,夹景还能使人们视线集中在透视中心,突出中心景观的效果,犹如框景。海南蔚蓝海岸中心景观区,游人在休闲道上往前走,湖中心的两个小岛为主景,被两座假山石所夹峙,构成了一幅碧水、蓝天、绿树的优美景色。现代园林景观中常用植物作为夹景的造景素材。如在园路的两侧采用列植的植物造景手法,如竹子、垂榕柱、大王椰子等园林植物,形成夹道皆景的植物景观,同时将假山、喷泉、雕塑等主景与之相对,可起到引导视线、组织空间的作用,从而突出主景。9.漏景手法•漏景由框景发展而来,框景景色全现,而漏景景色则若隐若现,给人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是空间渗透的一种主要方法。漏景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十分常见。•漏景不仅仅限于漏窗看景,还有漏花墙、漏屏风等等。这些漏窗,或雕以带有民族风格、地方特色的各种几何图形,或雕以民间喜闻乐见的梧桐、梅花、常春藤、竹子等植物,或雕以马、狮子、鹿、鹤等动物,透过漏窗的空隙,可以看见园外或院外的优美景色。同时,除了建筑装饰装修构件外,疏林树干也是漏景的好材料,但植物色彩不宜太鲜艳华丽,树干宜空透明暗,排列宜与景并列,同时所对景物则要色彩鲜艳,亮度较大为宜。中信红树湾简洁的漏窗,使景观虚虚实实,层次丰富,既突出了传统造景手法,又丰富了景观效果。(上)万科第五园运用漏景的造园手法丰富了景观层次,现代简洁的实墙与漏墙虚实结合,竹子若隐若现,含蓄雅致。(左)10.添景手法•当风景点与远方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之间没有其他景观过渡时,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为求主景或对景有丰富的层次感,加强远景“景深”的感染力,常作添景处理。而这中间的乔木或近处的廊架,便叫做添景。添景可以是建筑的一角、建筑小品,或在是树木花卉等。用树木做添景时,树木体形宜高大,姿态宜优美,如在湖边看远景常有几丝垂柳枝条作为近景的装饰就很生动。11.点景手法•园林点景就是园林中每一景观的特点及空间环境的景色,结合文化艺术的要求,进行高度概括,点出景色的精华及景色的境界,使游人有深刻感受的词
本文标题:古典园林在现代的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414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