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东小口中心小学李建平2009年11月5日一、研究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标把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划分成“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其他目标的动力,是学生完成“知识与技能”学习的保障。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也是学生学习、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完成本学科的知识目标,而且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学生的思想成长和价值观形成,既要教书,更要育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暂时的、变化的和零碎的,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却是持久的,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只有站在学生的未来审视今天的教育,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自己的实践,重视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能始终走在时代的前面。因此研究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策略是新课改需要。也是数学教育工作者十分关心并努力探讨的课题。新课程实施以来,新课标把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划分成“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随着课改的深入,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得到实验和有效落实。相比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落实研究,明显是被冷落了,很多时候,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写在课时教学目标中仅仅是体现教师理念的一种摆设,至于教学活动中是否有具体落实行为跟进?落实的面和度怎样?很少有人关注。参加过不少主题式教研活动,未曾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主角,听过不少专家的报告、评课,也未曾见它成为讨论的焦点。因此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研究已经走在其他两个目标的后面。目前国内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践研究还处于开始阶段,也少有专著产生。网上虽有一些这方面的研究也是较为笼统,多是从大的方面阐述,如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学生生活应用于生活,加强学生合作交流,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等等准确的说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思想,是新课标中明确要求的。对于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制定明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及为了达到目标采取哪些有效手段,应用哪些策略还缺少具体研究。因此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策略还是一片有待开垦的处女地,有着广阔的研究空间。我中心在落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能准确把握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准确内涵和外延。大多理解为德育教育。因此在目标制定上不能落实在具体内容上如哪些环节是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的,哪些环节是让学生感觉数学严谨性的。2、教师在制定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时不具体。大多是一句过于宽泛的话,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几句话适用于所有教学内容,通用于所有课堂教学。3、课堂教学中缺乏具体措施和办法,目标行同虚设。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各个环节中采取什么措施去落实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少有设计。有只是为了使三维目标完整而不得不写上之嫌。再有就是教师在说课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的往往能够侃侃而谈,问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如何体现的只是一带而过。4、用说教的方法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做法大有人在。有的青年教师认为我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要从小好好学习,长大当科学家为祖国做贡献啦!把这种直接的说教做为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了。5、通过调查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过中的表现,距离新课标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如学生学习积极参与的情况,反思习惯,好奇心和求知欲不强,科学严谨的数学态度,勇于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等多方不面表现不能令人满意。所以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策略既是我中心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落实培养我中心学生形成积极取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当务之急。二、课题界定理解把握数学《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涵,需要从新课程培养目标与数学课程目标两方面来认识:1、新课程培养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报效祖国的高兴情操;民主法制观念、平等意识、合作精神;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及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树立科学精神、创新精神;陶冶人文精神等基本要素。2、数学课程中小学阶段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是: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科学的价值、人类的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本课题研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指新标对小学段的要求即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等具体性目标。二、研究的意义与目标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不断深化我国在新世纪基础课程改革,更好的落实新课程标准关于三维目标的要求。同时通过实践研究,教师能够进一步深刻领会新课程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明确小学数学课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得学生不仅要掌握数学思考的方法,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要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理想,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具体目标如下:1、教师能够进一步深刻领会新课程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明确小学数学课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具体要求是教师制定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具体。2、教师能够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具有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策略。从而构建起符合新课程理念、富有时代气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典型模式。3、通过课题的研究针对数学课程中小学阶段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如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等得到发展。三、研究的内容1、采取的教学结构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探究模式即“创设情景引发思考----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初步尝试体验成功----拓展升华开拓视野----总结归纳加深理解。本课题要研究的是以上教学环节中如何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方法。2、研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部分教学策略。四、研究的方法及对象(一)研究对象课题组成员所在班级学生低、中、高年级各一个班128人。(二)研究方法1、利用文献研究法明确小学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内涵,了解研究现有成果及研究不足之处。2、利用行动研究法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中各个环节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策略。3、利用调查法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达成的程度进行问卷调查。五、研究的步骤(一)准备阶段(2007年4月~2007年6月)1.文献学习,网上学习,明确小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涵和目前研究的现状。查找自身不足。2.写好开题报告,成立课题文小组,请教有关专家,外出听课等等。(二)课题启动阶段(2007年9月~10月)举行开题会,完善课题方案,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和研究计划,确立子课题组,开展各类学习活动。(三)具体操作阶段(2007年11月~2009年9月)第一阶段(2007年11月~2008年12月)1、各子课题开展教学实践研究,开展研究课及听评课活动,积累经验。2、开好阶段总结会,通过反思对研究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第二阶段(2009年2月~2009年5月)1、分析第一阶段研究情况,按调整后制定研究计划开展研究。2、总结研究成果。整理2009年阶段性成果论文,进行阶段性总结,各子课题结题。3、对研究成果进行检验分析。6.总结经验,撰写论文,积累成绩。第三阶段(2009年6月~2009年10月)1、课题组进行成果交流。2、总结成果,写出结题报告。3、整理相关附件,准备申请结题。五、研究结果(一)创设情境环节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策略1、使学生在特定的“境”中产生积极的“情”(需要),吸引孩子们走进数学。具有关专家调研,我国小学数学知识近80%缺乏生活内容来支持。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与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形成一对矛盾,学生难以积极主动投入足够的精力去学习数学。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因此,数学内容一定要设置特定的“境”,学生只有在现实生活情境中生成知识的生长点,才能产生积极的“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熟悉的学习素材,能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愉快地参与学习活动!这样,我们就拥有了良好的开始,激起了学生积极学习的情绪。就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的: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例如在设计《旋转与平移》一课时,我就力求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本课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精心录制了转盘、观光车,缆车,电梯等视频来揭示课题;然后呈现游乐园的照片,让孩子们在其中去寻找旋转和平移现象;接着让孩子观察水龙头,风车,陀螺等实物;并欣赏录像《生活中的旋转》,将孩子们带进“旋转和平移”的世界;最后还让学生玩玩具,去发现并制造出旋转与平移现象,让抽象的数学和孩子们丰富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数学,探索真实世界中的数学,这比单纯的数学学习更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2、创设情景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具有抽象性。像自然数、小数、分数、长方形、正方形、圆等都是从现实世界中的事物直接抽象概括出来的,这就决定了小学数学教育的客观性、实践性。教学中,由实际事例引入概念,既便于学生理解知识,又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来自生活、来自客观世界,为学生打下唯物主义的思想基础。例如,教学“1~5”的认识,可充分利用教材上“野生动物园”的文本资源,为学生创设参观“野生动物园”的情境,请学生观察有哪些可爱的动物,数一数每种动物有多少个,观察画面上还有什么,分别有几个,再请学生交流观察和数的结果。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1~5各数的过程,例如,用1表示一头大象、一个太阳、一位教师、一只飞向蓝天的小鸟,用2表示2头犀牛、2棵树。接着,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请学生根据数动手摆。例如,教师出示数3,有的学生摆出3个○或△,有的用3根小棒摆成“个”。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具体化,加深了对1~5各数的基数含义的理解。学生通过看、数、说、做各项活动,经历数概念形成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切实体验到数是从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体会了数的产生和作用。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策略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429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