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旱涝灾害的影响和防御
旱涝灾害的影响和防御◇了解本地区旱涝灾害的发生状况,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能举实例说明旱涝灾害的表现和危害,探讨防灾、减灾措施。◇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及其流程;◇能够通过与人合作,完成调查任务,撰写调查报告,合理表述调查和探究学习的主要成果。◇增强对家乡的认识,感受生活中地理知识的实用意义本主题活动的重点在于能够通过调查法(主要为文献调查和访谈法),获得对本地区旱涝灾害的认识。本主题活动的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制定调查提纲和方案,以及对调查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和深入分析。因此实际实施中教师一定要在调查提纲的设计和结果分析时对学生加强引导。《旱涝灾害的影响和防御》活动建议方案活动任务在教师的引导下,搜集有关旱涝灾害的概念、影响和防御的相关知识;了解社会调查的一般方法;学会设计社会调查提纲。活动内容本活动的过程可以参照下列环节和步骤进行。1.问题导入教师:2006年中国气象局评出2006年全球七大天气气候事件,你知道有哪些事件吗?(看相关资料)这些事件体现了当今世界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他们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产生活,尤其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播放视频:“灾害性天气与农业”教师提问:视频里提到了哪些灾害性天气?这些天气现象会造成哪些影响?学生讨论:(开放性讨论,能从视频中提取信息,合理即可)教师引导:究竟什么是“旱涝灾害”呢?大家在生活中遭遇过旱涝灾害吗?旱涝灾害怎样危害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又该怎样来防御旱涝灾害的危害呢?为了研究这些问题,首先让我们来了解“旱涝灾害”。2.布置任务组织学生分组,最好4~6人一组。任务1:通过多媒体资源库自主学习旱涝灾害的有关常识。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旱涝灾害?(2)我国的旱涝灾害与季风气候有什么关系?(3)在我国有哪些地区多发“旱涝灾害”?旱灾和涝灾分别发生在什么季节?(4)“旱涝灾害”有哪些危害?(5)我们该怎样来防御“旱涝灾害”呢?任务2:小组合作讨论并设计一张调查提纲,用于课下进行题为《发生在我家乡的旱涝灾害》的社会调查。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学生讨论得出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调查报告的质量。如某小组草拟了如下调查提纲:“发生在我家乡的旱涝灾害”——社会调查提纲调查主题:发生在我家乡的旱涝灾害调查对象:当地气象部门(如:气象预报台站)/当地行政管理部门(如:村镇领导)/普通居民/家庭成员……调查形式:文献调查、访谈法调查工具:纸、笔、录音设备——用于访谈记录照相机——用于调查实景记录调查内容:(可通过查阅当地气象资料和访谈调查解决的问题:)1.本地近年来发生过几次旱灾?几次涝灾?2.分别发生在什么季节(月份)?3.旱涝灾害有哪些天气表现?4.当地农业生产受灾情况如何?(最好有统计数据说明)(可通过访谈调查解决的问题:)5.当地家庭的生活受到旱涝灾害的影响分别有哪些?(如衣食住行、能源供应等方面)6.当地旱涝灾害的发生,除自然原因外,还受哪些人为因素影响?7.旱涝灾害发生前是否得到了及时的预报?当地是否有较成熟的预警机制?8.旱涝灾害发生时,当地政府和家庭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效果如何?9.旱涝灾害发生后,当地政府和家庭为了降低损失,采取了哪些补救措施?效果如何?……建议1:教师对调查法和调查提纲设计的一般设计形式应先进行介绍和指导。通过该任务,使学生了解社会调查的一般方法。(参考资料:调查提纲参考格式)建议2:学生小组也可分工,分别针对旱涝灾害的不同方面对同一地区实施调查,并确定相应的调查主题,最后再通过汇报、交流,形成对这一问题的全面认识。如:某班28人,分成4个小组,分工调查——小组1调查题目为“旱涝灾害在本地的发生情况调查”;调查对象:本地气象部门、网络、文献。小组2调查题目为“旱涝灾害对本地农业生产的影响调查”;调查对象:本地农业管理部门、普通农户。小组3调查题目为“旱涝灾害对农村家庭和社区生活的影响调查”;调查对象:普通农户、村镇家庭。小组4调查题目为“本地旱涝灾害防治措施和效果调查”;调查对象:本地气象部门、农业管理部门。建议3:调查中,应分别陈述本地区旱灾、涝灾的相关情况,也可将旱涝灾害的数据作对比分析,说明本地区以哪种灾害为主,或是两种灾害并重?3.活动成果展示和交流(1)任务1完成后,根据自主学习结果,请2~3个小组代表,做题为“我来介绍旱涝灾害”的发言。时限5分钟。其他同学可补充或质疑。(2)任务2完成后,请各组展示其访谈提纲。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评和互评;由教师总结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在课后作进一步修改。活动组织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活动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学生互评。所需学习资源所需学习时间2课时。活动任务通过社会调查和家庭调查,了解近年来旱涝灾害在本地区的发生情况,及对本地区生产、生活的影响。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活动内容分组对家庭、社区、村镇进行相关社会调查。使用课上设计的调查提纲,调查主题为:《发生在我家乡的旱涝灾害》。(也可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将此调查调整为《发生在我家乡的旱灾(或洪涝灾害)》。)建议:全班分3~4个小组,每小组选取的调查对象和调查主题都可有不同侧重。小组内委派能负责的学生作组长很重要。活动前应特别强调同伴间分工协调合作的重要性。不同小组若调查对象相同,可采取联合行动。活动组织方式小组合作。活动评价方式小组自评、组员互评、教师评价。所需学习资源调查提纲参考格式所需学习时间1课时。活动任务本活动是在活动二的基础上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类、展示的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表达和交流的综合能力;并通过学生展示交流,加深对气象灾害危害与防御的相关认识,体会地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的作用和意义。活动内容1.整理资料,撰写报告:课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和统计调查结果,写一篇调查报告(建议以Word或Powerpoint为工具,电子稿呈现)。建议报告主体分四部分内容:(1)所在地区近年来旱涝灾害发生情况。①历史记录②近年来发生频次③发生时间④发生时的表现(2)旱涝灾害对家庭、社区、村镇产生的影响(生产、生活方面)。(3)当地采取过哪些防洪或抗旱措施?效果如何?(4)你认为为了减轻旱涝灾害的影响,我们可以建议家庭、村镇进行哪些防御准备?说明:如果小组进行了以上不同部分的分工调查,可首先就其调查部分完成报告(如分别汇报前3项),第4部分可在小组交流后,利用课堂讨论集体完成。建议报告中应含有调查实录、统计数据表格、图片或照片、总结性描述等。2.汇报交流课上,各小组派一代表发言,汇报调查结果。时限10分钟;其他同学在倾听的同时,可进行质疑和补充。老师应对每位同学的发言进行点评。3.活动总结教师在学生互评的基础上,对整个活动作出总结评价。全课总结:旱涝灾害只是气象灾害中的一类,我们还可以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其他主要的气象灾害。总之,气象知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气象灾害其实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掌握了其原理和规律,积极主动地进行防御,就能趋利避害,把损失降到最低。活动组织方式小组合作、集体讨论。活动评价方式学生互评、教师评价。所需学习资源活动三资料所需学习时间1课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学习能力”;评价学生的“通过社会调查进行实践学习的能力”;评价学生的“总结、归纳、表述的能力”。能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网上获取有效信息,总结“寒潮”的相关知识,并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述;能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设计合理的社会调查问卷;能否在社会调查中,体现充分的小组合作,及良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能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整理、统计、总结、归纳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探究过程性评价方案:有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其中,教师评价依据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各组整体的表现情况、个体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以及探究能力和成果作业水平给每个学生一个总体评价。学生表现评价表学生姓名__________评价内容很好一般要努力评价网络合作学习(活动一)明确自己和小组的任务,善于合作。对自己和小组的任务有时不太清楚,时常要人提醒。感到不知道要做什么,如何去做,也没有主动地去问同学。知识理解和表述的准确性(活动一)获取知识信息准确、丰富,能够精准表述。获取了一些知识信息,基本完成任务,但表述有欠缺。不能有效获取知识信息,很难完成任务,表述不准确。学习交流时表现善于学习,能够认真倾听,并积极发言或提问。学习较认真,能够倾听别人,但不主动发言。学习不专心,不会倾听,不发言。总评(评语)小组学习成果评价表第______小组评价内容很好一般要努力评价调查提纲的设计(活动一)设计科学、合理、充分。设计较合理,但有欠缺。设计不合理,不宜施行。调查报告的撰报告撰写认真,报告撰写较认真,报告撰写不够认真,写和汇报(活动三)总结全面,提出的观点有创见,有说服力。总结较全面,提出了观点,但说服力不够。总结不充分,没能提出自己的观点。总评(评语)第______小组学习表现和成果是/否1我们在小组内有明确分工,大家各司其职,合作愉快。2我们在社会调查中,获取了当地发生寒潮情况的准确信息。3我们通过社会调查,学习到有关寒潮的实用性知识。4我们在撰写报告中每人都分别承担任务。5通过整理和撰写报告,我们对如何防御寒潮灾害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说明:填写几条“是”即评定为几星。)第______小组学习表现组员名单学习态度认真,能主动参与能负责地完成小组分工的任务在活动中表现积极,贡献突出能主动帮助其它组员完成任务(说明:评价小组内其它成员,勾选几条即评定为几星。)计算机辅助工具:PowerPoint多媒体、Excel制图软件。调查法简介调查法指在研究中,研究者凭借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如直接观察、访谈、问卷等),对某种或某几种现象或事实进行考察,通过对搜集到的各种事实资料的分析处理,进而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调查有下列几种方式。(1)现状调查——是针对调查对象的当前状况、特征及规律而展开的综合性的专门调查研究。(2)发展调查——是根据一定目的,研究一定对象随时间变化而表现出的特征和规律。(3)访谈调查——是以谈话为主要方式来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或态度的一种调查方法。(4)问卷调查——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他们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5)个案调查——是指在对象总体中只选择一个单位、一个人来进行有关内容的全面调查分析,即以解剖麻雀的方法,了解总体的一般情况。(6)抽样调查——是指以对象总体中抽出部分作为样本进行考察,并由样本情况推断总体情况的调查方式。该方法根据需要,还可以区分为随机抽样调查与非随机抽样调查。(7)全面调查——指对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每一个单位进行调查的一种调查形式。怎样使用调查法?1.首先确定调查对象当确定下研究课题又决定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后,首先做的工作是确定调查对象。根据调查对象,可以分为全面调查(或称普查)和非全面调查。中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应当学习将传统方式与现代手段结合起来综合使用的方法。传统的调查研究的方法有个别采访,开调查会,上图书馆收集资料。现代手段增加了网上信息检索。2.访谈调查个别采访、开调查会,采用的是问答式、讨论式,要同被调查者平等对话,采取虚心求教态度,并口问手记。这在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之后,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个体,进行更加深入具体的调查,便是典型调查。其目的是,加强所获信息的准确度和所获资料的可信度,确保调查结论的可靠无误。3.问卷调查在调查研究中,发问卷的形式是最常用的一种收集资料的方法。它简便易行、节省时间,所收集的材料也比较容易整理和统计。有时用无记名形式问卷,可以获得访问或开调查会所不容易获得的某种有价值的资料。当然有时发出的问卷无法全部收回,会影响所给材料的代表性。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要重视对问卷的设计。如果想比较顺利地获得真实可靠的资料,并使它易于整理和统计,就必须遵循一定原则:①问卷中的所有问题都应和研究的目的相符合,即题目应是研究问题和假设所要测量的变量;②问卷要清楚地说明问卷的重要性;③问题要简明扼要,
本文标题:旱涝灾害的影响和防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464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