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大力发展非公经济 构建区域经济新框架
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构建区域经济新框架——*县非公经济发展情况调查韩卫涛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于增加经济总量、扩大社会就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推动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主要工作。我们对此进行了专题调研。一、主要成就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县委、县政府将发展非公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按照“扩张总量、提高质量、加快发展”的思路,取消限制门槛,放宽准入领域,重点解决影响非公经济发展的资金、技术、人才、环境等问题,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实力逐年增长,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在全县GDP中的比重不断增大,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县域经济的主要增长点。2003年,全县非公经济组织已发展到6882户,资本金达到1.29亿元,资产总额3.56亿元。2003年增加值达到2.31亿元,占全县GDP的26.6%,工业总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9.8%,上交税金0.13亿元,占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25.7%。今年上半年全县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0.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5%,实际入库税金75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4%。二是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县非公经济的主要增长点。2003年全县非公经济实现营业收入6.18亿元,完成总产值6.62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14%和10%;今年上半年全县非公经济实现营业收入3.6亿元,完成总产值3.81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0.9%和14.8%,其中个体私营企业完成营业收入2.13亿元,实现总产值2.67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4.4%和21.7%,高出全县同类指标平均增速的3.5和6.9个百分点,分别占全县同类指标比重的59.9%和68.8%,分别较去年同期提高3.8和3.9个百分点。三是龙头企业不断发展,经营领域不断拓宽,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拉动作用。以火石咀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水帘洞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陈家坪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为主的煤炭开采业,以彬县缸瓦厂、城西缸瓦厂、义门空心砖厂为主的新型建材业,以农鑫饲草公司为主的饲草加工业,以绿丰兔业、新星奶牛场为主的养殖业,以通达果汁厂、林花发泡网厂、东鑫果库为主的果品加工、包装、储运业,以永乐面粉厂、龙凤酒厂、秦郎酒厂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以陶土、油母页岩、砂石采掘为主的采选业等主导行业已初具规模。龙头企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全县煤、粮、果、畜、草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了发展水平,而且带动了一、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已逐步由传统的农业、手工业、服务业、采掘业向能源工业、医药、新型建材、建筑安装、房地产开发、农牧种养、农副产品加工、农业科技开发、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等领域延伸拓展,在第三产业中居于主导地位,全县第三产业数量、从业人员、实现收入分别占全县非公经济的88%、58.7%和61%,全县仅从事煤炭运输的大型车辆近500辆,年营业收入过亿元。四是在吸纳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更加突出。非公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煤炭、建筑、建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收入的增长。2003年从业人员达到2.15万人,占全县劳动力的15.1%,支付的工资性收入总额达到1.58亿元,为全县农民人均提供纯收入527.9元,占当年人均纯收入的36.2%;今年1-6月份,新增非公经济组织213户,新增就业岗位850多个,支付的工资性收入总额为765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5.8%。五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行政推动力度不断加强,发展责任得到落实。县委、县政府把非公经济的发展纳入全县的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中,成立了“*县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领导小组”,先后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系非公经济制度及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包抓示范企业制度。建立健全了乡镇一级企业管理服务办公室。县级几大班子31名领导每人联系1户企业,16个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包抓示范企业(项目)48个。全县16个乡镇都成立了企业管理服务办公室,配备工作人员65名,从组织机构上加强了对非公经济的领导。六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按照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趋势,把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作为总量扩张的突破口,通过创新招商思路、方法、政策、领导机制等加快引资步伐,吸引深圳东部集团、河北中达集团、浙江虎豪集团、紫丰公司、百慧制药等知名企业及海星、美乐多等大型仓储购物集团来我县投资办厂。2004年,全县非公经济组织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33个,项目总投资3.11亿元。全县28个新建、技改、改建项目已完成投资额1.25亿元,占计划投资额的47.6%,已有17个新建、扩建项目建成投产。盘活存量资产490多万元,实现多元化增量投资1245万元。二、存在问题近年来,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尽管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1、经济总量小。2003年全县非公经济对县域经济贡献份额为26.6%,低于全市47%的平均水平20.4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份额为25.7%,低于全市33%的平均水平7.3个百分点,比秦都(60.9%)、渭城(40.57%)、三原(40%)三县区分别低35.2、14.87和14.3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对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份额为527.9元,与全市740元的平均水平相差212.1元。2、企业规模小。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户均固定资产原值3.2万元,户均从业人员3.1人,远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现有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仅有4户,个体私营企业占总量的97.5%;个体私营企业中,95%以饮食、服装、运输、零售为主,小打小闹多。3、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和特色行业不大不强,名牌产品少,品牌意识差,产品竞争力弱,市场占有率低,竞争力较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少而小,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种养加、产供销、农科教相结合的新体制尚未形成。4、发展不平衡。全县16个乡镇中,城关、北极、新民3个乡镇非公经济在数量上约占全县的一半,北极、新民两个乡镇的个体户远远多于其他乡镇,没有集市的几个乡镇相对较少,发展缓慢。2003年城关、炭店、永乐、新堡子、新民5个乡镇非公经济增加值、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上缴税金分别占全县非公经济总量的83.4%、80.1%、70.1%和82.6%。5、资金严重短缺。融资渠道不畅,贷款难,担保难,突出表现为新建企业无启动资金,现有企业无流动资金,绝大多数企业靠自筹资金创办,创业初期尚可维持经营,而扩大生产则无钱投入,一些企业被迫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龙高龙凤酒厂、永乐多元素化肥厂、彬县土壤保墒剂厂等企业因缺少流动资金,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新产品的研发因此而长期受困。6、发展环境较差。各级组织和领导,特别是乡村领导对发展非公经济认识上有偏差,责任落得不实;发展非公经济的一些政策还没有落实到位,宣传、鼓励、引导和发展非公经济的社会氛围还不够浓厚,特别是对外地客商的吸引力还不够;相关部门大局意识不强,多头管理,多头检查,多头收费,执法偏轨,服务不力的现象时有发生。7、自身素质差。非公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在资本结构上呈现“家庭化”,在内部经营管理上呈现“家长化”,用人制度上呈现“家族化”。个体私营经济的从业人员中,绝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市场经济知识淡薄,自我约束能力差,管理水平跟不上,经济效益差。在保证持续发展上仍有不少困难。三、发展思路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非公经济发展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六大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按照大、中、小并举的原则,坚持总量扩张和质量提高并重的方针,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实现产品上档次,经营上规模,管理上水平,走速度快、效益好、规模大、实力强的发展路子。发展思路是:立足优势,调整结构,多层共创,抓大育小,扩张总量,整体推进。具体来讲,就是把发展非公经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经济强县建设步伐的战略突破口,采取“四不限”和“四先四后”的鼓励扶持政策,推动非公经济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放开搞活群体经济生发点,使我县非公经济纵向形成梯次发展态势,全面进入市场竞争;横向形成千帆竟发、百舸争流的局面,培育壮大发展实力,实现非公经济快速发展。发展重点是:围绕我县资源优势和发展现状,应重点发展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工业,以新型建筑材料为主的建材工业,以粮、果、畜、草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为城乡服务的第三产业,逐步组建建材、交通运输、建筑等企业集团。发展步骤是:按发展、提高二个阶段实施。从现在起到2008年为发展阶段,重点抓好资源开发,大力发展一、三产业,迅速增加原始积累,实现总量扩张。从2009年到2015年为提高阶段,主要通过技术改造和新上项目等途径,基本实现结构优化,布局趋于合理,主导产业突出,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品牌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发展措施是:采取典型带动战略,实行重点突破,力争到2008年,城关、新堡子2个乡镇非公经济总产值突破2亿元,炭店、新民、永乐、北极4个乡镇非公经济总产值超过1亿元,建成新民、城关、永乐3个非公经济示范区、5个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或企业集团。奋斗目标是:围绕把非公经济建设成为我县立县经济、主体经济、富民经济这个目标,力争到2008年非公经济在全县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提高到80%以上。为此,我县非公经济主要指标要实现15%以上的增速,营业收入要达到12.5亿元,总产值达到14亿元。四、发展对策1、转变观念,在思想解放上取得突破。非公有制经济是全民经济,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把要充分认识到发展非公经济对解决“三农”问题、增加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财政收入、扩大社会就业、活跃城乡市场的重要性,把非公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真正做到在认识上放胆,在政策上放活,在经营上放开,在政治上放心,真心实意地帮助非公经济发展,使其尽快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全力发动,在扩张总量上取得突破。当前,我县非公经济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重点就是要广泛发动,鼓励投入,扶持发展,扩张总量。凡是法律、法规未禁止的领域,都要允许非公经济进入。对自愿投资创办非公经济,从事个体经营的,要实行“四不限”、“五放宽”、“六允许”,即发展范围不限,发展形式不限,发展速度不限,发展规模不限;放宽从业对象,放宽经营范围和方式,放宽登记条件,放宽信贷,放宽用地政策;允许冠大名称,允许使用圆形图章,允许参加信用评估,允许不动产和实物抵押贷款,允许组建企业集团,允许购买、租赁、兼并国有和集体企业。积极引导企业参与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鼓励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和第三产业,鼓励发展外向型产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发展水平。要坚定不移的推进国退民进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发展体制和机制,不断提高私营企业的管理水平。使非公经济数量、规模、从业人员和经营收入都能有一个突破性的发展。3、加快结构调整,在优化结构上取得突破。在产业结构上,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改造提高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产品结构上,要实施名牌战略,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能力。在企业结构上,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对主导产业实行抓大治散,实施规模经营。在布局结构上,要认真落实小区建设的有关规定,坚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区位优势相结合,与块状经济相结合,加快企业园区建设,积极引导企业集中连片开发,向小城镇和园区集聚。4、深化企业改革,在体制创新上取得突破。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加快企业改革、改制、改造步伐。当前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帮助指导已改制企业规范运行。要按
本文标题:大力发展非公经济 构建区域经济新框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49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