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大规模非并网风铝一体化产业发展研究-PowerPoint
1国家“973”风能项目首席科学家江苏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顾为东博士大规模非并网风/铝一体化产业发展研究2一、风电发展和面临的瓶颈二、非并网风电系统的内涵三、非并网风电的研究进程四、非并网风电电解铝一体化主要内容3风是一种永不枯竭的资源。进入21世纪,风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高度重视全球的风能约为2.74×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107MW,是全球可开发利用水能资源总量10多倍,远超过地球上固体、液体及气体燃料能量的总和中国可利用风能资源同样超过化石能源的总和,约为10亿千瓦一、风电的发展和面临的瓶颈4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2008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71.2亿吨,约占世界排放总量316亿吨的1/4,超过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中国政府承诺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将比2005年减少40%-45%,未来将面临巨大的二氧化碳减排压力风能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可再生能源,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可替代煤炭来发电的能源,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有很大潜力一、风电的发展和面临的瓶颈5到2009年底,中国风电机组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510万千瓦,比去年新增装机1300万千瓦。1997-2008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11000120001300014000时间(年)累计装机容量(兆瓦)累计装机容量166.6223.5267.9344.340046956776412662604605012210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一、风电的发展和面临的瓶颈6目前,风电并网是世界上大规模风电场的唯一应用方式。风的高度不稳定性,导致风电大幅度波动。在没有水电或燃气发电调峰的情况下,风电对电网贡献率难以超过10%,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江苏某四个风电场负荷曲线图05010015020025030035040000.511.522.533.5dateon-gridelectricity0102030405060708000.511.522.5*5dayson-gridelectricity每天每5天上图为新疆达坂城某风电场负荷曲线图一、风电的发展和面临的瓶颈7一、风电的发展和面临的瓶颈据中电联统计数据:2008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累计达1221万千瓦,但实现并网发电的只有894万千瓦2009年,中国实现并网发电的风电装机仅为1613万千瓦。因电网调峰限制输电上网的达1/3,也就是说,有897万千瓦以上的风机在空转,并未输电上网8一、风电的发展和面临的瓶颈风电并网对风力机提出了满足电网稳频、稳压和稳相位等苛刻的技术要求,需要增加大量辅助设备,由此大幅度提高了风力机制造成本和风电价格,约为火电价格的2倍。“并网困难”和“成本较高”已成为制约风电发展的两大世界性难题。9一、风电的发展和面临的瓶颈二、非并网风电系统的内涵三、非并网风电的研究历程四、非并网风电电解铝一体化主要内容10我们提出用大规模非并网风电的新思路来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所谓大规模非并网风电,是指风电系统的终端负荷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电网,而是直接应用于一系列能适应风电特性的高耗能产业及其它特殊领域。(一)非并网风电:风电多元化发展新思路二、非并网风电系统的内涵11风轮(a)并网风电系统结构示意图(b)非并网风电系统结构示意图风轮终端用户终端用户非并网风电不通过电网,直接应用于一系列能适应风电特性的终端用户,主要适用于50万-1000万千瓦以上大规模风电场。数字控制发电机发电机电网数字控制12离网型并网型非并网小型风场渔船、蒙古包等(需要蓄电池)50~500MW并网,贡献率≤10%500MW不上网,用于高载能产业(一)非并网风电:风电多元化发展新思路二、非并网风电系统的内涵13(二)非并网风电的应用优势非并网风电系统采用直流电,回避风电上网电压差、相位差、频率差难以控制的问题,绕开电网这一限制风电大规模应用的瓶颈突破终端负荷使用风电的局限,使风电在大规模非并网风电系统中的供电比重达到100%二、非并网风电系统的内涵14(二)非并网风电的应用优势二、非并网风电系统的内涵建立100%消耗大规模风电场电力的非并网风电应用系统,解决大规模、超大规模风电场电量的应用难题构建高效率、高可靠性、低成本的大规模非并网风电系统,系统内风电价格接近或低于煤电实现大规模风电发展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15根据目前研究,非并网系统的高耗能负载可包括:以电解铝为重点的有色冶金工业盐化工氯碱产业大规模海水淡化规模化制氢、制氧风煤多能源系统煤基化工以非金属为原料的精深加工产业链(三)非并网风电的负载二、非并网风电系统的内涵16一、风电的发展和面临的瓶颈二、非并网风电系统的内涵三、非并网风电的研究历程四、非并网风电电解铝一体化主要内容17“973”计划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核心是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反映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本项目2007年在北京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三轮专家答辩,成为国家“973”计划能源领域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风电项目三、非并网风电的研究历程18项目承担单位: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清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和中科院地理所,其中含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研究团队:院士3人,学术骨干68人,参与研究人员200余人首席科学家:顾为东博士项目专家组组长:倪维斗院士副组长:石定环参事跟踪专家组组长:黄其励院士副组长:陈霖新教授三、非并网风电的研究历程19大规模非并网风电系统的基础研究国内外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立项依据项目依据非并网风电的理论基础空气动力学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理论基础结论与成果成果分析非并网风电系统研究专项课题新型风力发电系统基于定桨距风轮气动特性的转速控制基础研究特种双凸极无刷直流发电机基础理论研究非并网风力发电系统控制基础研究风力机气固耦合振动问题研究大规模非并网风电系统综合验证平台研究非并网风电运行非并网风电系统运行规律及空间模型研究课题设置多元化用户负载非并网风电的特殊负载耦合机理研究项目框架2020大规模非并网风电的基础理论研究已进行了30余年。1980年开始研究,1984年开始陆续发表论文。三、非并网风电的研究历程21早期研究成果得到各级政府肯定:1979年江苏省青年十大标兵(科技界唯一代表)1979年全国新长征突击手1978年江苏省先进科技工作者(江苏省政府命名)江苏省第五届人大代表共青团全国十大代表222006年3月,在清华大学电力电子实验室进行非并网风电用于氯碱电解的概念性试验。实验报告认为,“该实验数据准确,方法科学,结果可信。非并网风电直接应用于高耗能产业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方向。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工业性中试”。232006年10月,召开研讨会,与会国内外专家认为,大规模风电直接应用于工业的构想拓宽了风电发展的新视野,这一成果具有国际领先水平。这本书获得2005年度国家发改委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三、非并网风电的研究历程24三、非并网风电的研究历程25世界风能协会原主席PrebenMaegaard:“顾氏风电非并网理论在世界上是首创,为风电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建议,对其他发展风能的国家也提供了借鉴,顾在20年前提出的这一理论,现在仍能领先世界先进水平令我感到震惊,我将到世界各地广泛宣传这一理论”。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主任DanArvizu:“发展非并网风电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进步和创新,我非常乐意与你们共同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和咨询”。全球风能理事会理事长ArthourosZervos:“在全球范围内,非并网是风电一种重要的应用,而且这种应用不是小规模的,而是大规模的。非并网风电的研究与开发,揭示了我们人类大规模风电多元化应用的开端。”26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会长石定寰:“顾为东博士提出的非并网这一创新理念和概念,对我国风电事业的发展肯定会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院长白和金:“非并网风电直接用于高耗能产业,它的影响所及,不仅仅对江苏省,乃至对全国能源结构,能源布局都要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高耗能产业的全国性产业布局,乃至于对这些高耗能资源性产品的原料和产品进出口、对全球经济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施鹏飞:“对于非并网风电我们应抓紧时间进行研究,再过几年等国外风电上网的矛盾激化,开始进行非并网研究时,由于他们人力、物力、财力比较雄厚,就会走在我们前面,造成墙内开花,墙外结果”。世界可再生能源理事会主席WolfgangPalz:“大规模风电非并网世界上还没有先例,会使中国在风电发展方面成为世界先进的国家”。27我国第一个风电项目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上图)和江苏省新能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揭牌仪式。282009第一届世界非并网风电与能源大会在南京举行来自13个国家的281名国内外专家、学者与会。29世界风能学会主席PrebenMaegaard、世界风能协会主席AnilKane、非洲风能协会、埃及风能协会会长GalalOsman、美国南方理工州立大学OmarZia教授、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村原正隆教授等国际风能专家先后考察研究院实验室。302010年1月16日在国家主管部门领导表示要尽快启动建立中试基地,并给予立项和经费的大力支持。31远程监测与故障诊断风轮发电机输配电系统控制系统氯碱工业电解铝工业规模化制氢海水淡化风/煤多能源系统风沼电一体化特殊终端负载控制系统特殊负载风轮发电机抽水蓄能与高扬程大流量输水目前,项目理论阶段研究已基本完成,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并于2009年1月通过了科技部的中期评审,实现了计划目标。32一、风电的发展和面临的瓶颈二、非并网风电系统的内涵三、非并网风电的研究历程四、非并网风电电解铝一体化主要内容33四、非并网风电电解铝一体化铝是我国的重要战略物资,在电解铝等金属冶炼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2009年,我国电解铝产量达到1299万吨。按照目前国内电解铝的生产水平,每吨铝耗电约13200kWh全行业直流用电量约为1715亿度,实际用电量占全国用电量5%以上,是我国工业用电第一大户,典型的高载能产业目前,这些电力几乎全部由电网提供,每年排放约1.5亿吨二氧化碳34铝电解生产高度自动化控制我国电解铝企业至2003年已全部技术改造完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35为解决风电发展面临的瓶颈,使我国丰富的风能资源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风电不经电网直接应用于电解铝等高载能产业是一种科学、合理、适合中国国情的好方法。(1)2006年12月,在北京先后两次召开“非并网风电直接应用于高耗能(电解铝)产业中试方案”论证会四、非并网风电电解铝一体化36(2)2007年1月在国家重点学科铝镁实验室成功进行非并网风电直接应用于高载能电解铝中试,并熔炼出第一块铝锭四、非并网风电电解铝一体化37(3)2007年2月,在国家发改委能源所主持下,在北京召开“非并网仿真风电铝电解中试”成果评审会,专家认为“该试验成果属于世界首创,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积极支持开展进行电解铝等非并网风电应用的规模化工业试验”四、非并网风电电解铝一体化38(4)2007年3月12日,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在北京主持召开工业化试验方案评审会,专家们认为:“该方案思路明确,技术路线可行,可作为我国第一座‘非并网风电’直接应用于高耗能产业的科学试验基地。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早批准本试验项目的立项与实施,并将本项目列为国家重点研究项目予以支持”四、非并网风电电解铝一体化39目前,我们已经解决了风电直接应用于电解铝工业的重大科学问题,揭示了风电应用于高载能产业的系统运行规律。在工业化生产应用上,重点突破了两个关键性技术瓶颈:1)非并网风电与电解铝过程的耦合机理,研究出能够适应大规模风电电流大幅度波动的新型铝电解槽结构及生产工艺2)多能源互动智能供电合
本文标题:大规模非并网风铝一体化产业发展研究-PowerPoin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51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