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大连花园口建材工业园生态发展战略规划
大连花园口建材工业园生态发展战略规划作者:徐涤新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参考文献(33条)1.肖焰恒.陈艳生态工业理论极其模式实现途径探讨2.余德辉.王金南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环境保护的战略选择[期刊论文]-环境保护2001(10)3.CoteEP.JHallIndustrialParksasEcosystems1995(03)4.王金南发展生态工业是解决工业污染的重要途径20015.高成康我国生态工业园的理论系统及实证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036.解振华在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纲要论证会上的讲话20017.孙英杰.邹传波生态工业的研究进展及其评价的探讨[期刊论文]-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4)8.王金南环境经济学--理论、方法、政策19949.罗宏.孟伟.冉圣宏生态工业园区--理论与实证200410.杨咏生态工业园区述评[期刊论文]-经济地理2000(4)11.劳爱乐.耿勇工业生态学和生态工业园200312.朱慎林.赵毅红.周中平清洁生产导论200113.郭斌.庄源益清洁生产工艺200314.朱慎林.赵毅红.周中平清洁生产导论200115.EhrenfeldJRIndustrialEcology:Aframeworkforproductandprocessdesign1997(1-2)16.EhrenfeldJRIndustrialEcology:aFrameworkforProductandProductandProcessDesign1997(1-2)17.AnastasPT.BreenJJDesignfortheEnvironmentandGreenChemistry:theHeartandSoulofIndustrialEcology1997(1-2)18.张利民清洁生产与ISO1400200319.石磊.钱易国际推行清洁生产的发展趋势[期刊论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0.鲁成秀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理论与方法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0321.段宁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期刊论文]-环境科学研究2001(6)22.吴忠标.陈劲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200123.陈跃.蒋明辉工业生态学及其发展前景[期刊论文]-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24.周中平.朱慎林清洁生产工艺及应用实例200225.段宁.孙宁.魏晓琳关于推进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期刊论文]-环境保护2002(2)26.郝新波工业生态学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初探[期刊论文]-太原科技2000(3)27.贾宝全.杨洁泉景观生态规划:概念、内容、原则与模型[期刊论文]-干旱区研究2000(2)28.傅伯杰.陈利顶.马点明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200129.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期刊论文]-生态学杂志2000(1)30.李有润.沈静珠.胡山鹰.陈定江生态工业及生态工业园区的研究与进展[期刊论文]-化工学报2001(3)31.覃林生态工业园的理论与实证研究200532.韦亚权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与设计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0533.ChristensenJergenPresentationtotheEco-IndustrialDevelopmentRoundtable2000(02)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周媛.奚旦立.ZhouYuan.XiDanli工业生态学与生态工业园的发展与应用研究-上海环境科学2005,24(2)面对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恢复的长久性,传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工业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成为必然,而生态工业园是工业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阐述了工业生态学的概念、发展、研究对象、研究内容.论述了生态工业园及国外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与发展过程,并以卡伦堡共生体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提出了国外生态工业园研究与实践中潜在的问题及对我国工业园发展与管理的启示.2.学位论文张承兵生态工业园的一体化水资源管理模型研究2004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的需求急速增长,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而另一方面,工业园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且由于工业园汇集了众多工业企业而成为耗水大户,同时排放大量污水污染环境,工业园已成为水资源紧缺和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工业园的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当前水资源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体化水资源管理模式和工业生态学及其引致的生态工业园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解决当前水资源问题和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希望.该文正是以一体化水资源管理理论和工业生态学为理论基础,以生态工业园为研究背景,对一体化水资源管理模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该文首先对工业生态学、生态工业园和一体化水资源管理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工业园的一体化水资源管理模型.之后,该文对该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管理目标(包括水资源的经济效率、社会公平、水环境健康和水资源系统的生态可持续性)、管理内容(效率管理、需求管理、供给管理和排放管理)和实施环境(政策法规、管理体制、协调机制和能力建设)分别作了分析,并分别利用经济学的均衡分析方法以及工业生态学的原料分析和工业新陈代谢方法重点分析了模型的核心部分——效率管理和基于工业生态学的3R原则的需求管理.最后,该文以天津开发区建设生态工业园的实践为例对生态工业园的一体化水资源管理模型的实际应用作了分析研究.生态工业园建设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关注的焦点之一,而水资源管理问题则是其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该文提出的生态工业园的一体化水资源管理模型对于当前的生态工业园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3.期刊论文王兆华.朱方伟.武春友基于工业生态学的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5)生态工业园是基于工业生态学理论兴起的全新工业园区运作模式.它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鼓励企业间相互交换副产品(By-ProductExchange),通过结网建立企业间的工业共生关系,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本文首先引入生态工业园的相关理论,分析生态工业园的发展态势,同时结合国际上生态工业园的成功运作案例,对我国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4.学位论文王艳丽生态工业园的规划设计与评价2003该文按照生态工业园的建立、评价、发展、改进的顺序统筹全文,即按照生态工业园的规划设计、生态工业园所带来的效益分析、生态工业园综合能力的评价及研究、生态工业园活力的评价及研究的顺序安排全文.第一章简单回顾了生态工业的发展背景,叙述了生态工业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对其在工业体系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讲述了工业生态学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工业生态学的一个最重要实践就是生态工业园.第二章论述了生态工业园在国内外的现状与发展,针对中国的一些具体情况,在该章最后作者对生态工业园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五点建议.第三章以上海地区为例,比较详细的叙述了生态工业园规划设计的思路和步骤,并建立了虚拟的生态工业示范园.第四章以第三章的虚拟生态工业示范园为例,对生态工业园的效益评估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探讨.第五章针对始终没能得以解决的如何评价生态工业园的综合能力问题展开了探讨,该文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入手建立了生态工业园综合能力的评价模型,并具体介绍了评价模型的使用方法,从而使各生态工业园的综合能力得以评价.其中,作者还提出了生态工业园柔性的概念.由于中国的生态工业园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如何科学地管理运营生态工业园是对中国政府和生态工业园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挑战,要想科学地运营、管理生态工业园,首先要了解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现状和制约生态工业园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而通过政府和生态工业园管理部门对这些制约因素的不断调节与改进促进生态工业园的健康持续发展.为此,第六章在对生态工业园的构成要素充分研究及调研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生态工业园活力的概念,建立了生态工业园活力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方法上运用了层次分析法(AHP),该方法便于政府和生态工业园管理人员进行决策,从而不断地对生态工业园进行改进.5.期刊论文王兆华.武春友基于工业生态学的工业共生模式比较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23(2)文章运用工业生态学理论对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工业共生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对丹麦卡伦堡和中国贵糖集团生态工业园的介绍,提出两种工业共生模式:自主实体共生模式和复合实体共生模式,并对这两种共生模式的运作规律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成功建设生态工业园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借鉴.6.学位论文徐海生态工业园模式与规划研究2007生态工业园示范区是我国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的第三代工业园建设式样。它运用工业生态理论,寻求企业间的关连度,进行产业链接,建立相关企业间的生态平衡关系,以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是前两类开发区建设的更高层次的升华和优化。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勃发于19世纪70年代的工业园,在工业生态学理论指导下,必然走生态工业园发展道路,而生态工业园是生态工业发展的典型模式。我国生态工业园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异。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的道路选择,还是微观层面上的运行机制,二者均有不同的特点。宏观上,我国生态工业园项目由国家环保总局负责规划与审批,目前已有广西贵港等26家获得批准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但是,应当看到,在市场化运作方面,我们还缺乏成功的经验。微观上,我国的生态工业园运作可以有两个层面:①以公司级层面为主,围绕主导产品,在一定区域内组建(或改造)许多工厂(或企业),形成生态工业网络;(互)区域层面。这里无所谓主导产品或非主导产品,在一定区域内,按生物链方法将许多不同行业的企业网络起来。另外,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目前大多以园区、政府、社区为主导者,利用总体规划引导、鼓励企业进驻园区构筑工业生态网络,而不是由企业因为对利益的追求而自主形成共生体模式。本文主要探讨了生态工业园的发展模式和产业链规划模式,为生态工业园进一步开展循环经济建设、提升园区资源减量化使用水平而做出有益的理论探索。其目标是:研究生态工业园的发展和建设规律,确立生态工业园的产业规划链网模式,探讨工业园生态系统中有生命力且节约资源的产业约束关系,为我国生态工业园的循环经济建设提供制度创新思路、环境评价方法和若干建议。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一、通过回顾和分析生态工业园的理论基础、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总结生态工业园的普遍发展规律和模式。二、系统研究生态工业园的关键环节:产业链网设计和规划。本文规划和设计了10条产业链和6张生态产业网,覆盖了电子信息产业、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精品钢延伸产品、精品钢回收利用、汽车零部件制造、食品储藏和加工、制药、纺织服装、户外旅游产品、创意产业、新材料、信息咨询服务等。三、在循环经济法基础上的、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制度创新问题。四、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建设的成果评价问题。在目前的多层次多指标评价体系基础上,本文运用了能值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并建立了相关评价指标。最后选取了上海金山第二工业区作为评价对象,运用本文建立的生态工业园能值评价指标进行了计算和评价。通过系统归纳和定性定量研究,本文得到的研究结论如下:一、生态工业园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可以根据其资源利用方式、建设方式和企业地位进行园区发展的模式归类。二、生态工业园区需要建立和完善生态产业链网,以进一步提升园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以节约资源并带动区域可持续发展。三、目前我国生态工业园的建设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包括政府的支持制度和园区内规划、评价、准入、激励、警示五大制度。四、生态工业园的循环经济建设效果可以采用能值分析方法来进行评价,这种方法对生态工业园能流、物流、信息流、货币流、人口流进行定量分析和衡量,从中评价其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更符合循环经济资源集约化利用的原则。五、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对上海金山第二工业区的循环经济建设绩效进行评价,发现2005年上海金山第二工业区生态经济系统中,可更新资源(包括太阳能和雨水势能
本文标题:大连花园口建材工业园生态发展战略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52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