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天津利和集团总体发展战略研究
天津利和集团总体发展战略研究作者:温荃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邵慧玲中国对外贸易税收优惠政策的定位与调整措施-新经济导刊2006,(21)中国包含属于补贴范畴内容的法律法规主要有:1986年以后公布或先后修正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和《外资企业法》;1986年10月国务院制定的《关于鼓励外商投资企业的规定》及其《实施办法》;有关对国有企业进行补贴的法律,比如中国《宪法》第7条要求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发展采取政策倾斜,在事实上给予国有企业在财政、金融、物资供应、人才供应等方面的政策优惠.2.学位论文冉应麟从增强企业竞争力角度思考国有企业发展对外贸易2008当代世界,经济国际化、全球化、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家间综合实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加快经济发展的任务显得尤为紧迫。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增长,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2005年我国外贸总额已跃居世界第3位。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利地促进了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国有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主导力量的国有企业,走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当前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实现国有企业尤其是制造业大型国有企业在对外贸易中从具有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跨越,进一步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是本文研究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计划经济体制阶段(1956年-1977年),第二阶段:放权让利阶段(1978年-1992年),第三阶段:试行股份制改造阶段(1993年-1996年),第四阶段: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阶段(1997年至今)。同期,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经历了几个阶段。从二者的发展历程来看,发展对外贸易对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加入WTO后,国有企业发展对外贸易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在发展对外贸易过程中进一步做强做大国有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对外贸易和企业竞争力相关性的有关理论阐述出发,首先分析国有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现状,提出国有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探讨发展对外贸易对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接着,对当前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论述,探讨国有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实现竞争力提升所面临的正反两方面条件;最后,本文提出了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大型企业集团,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等七项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3.期刊论文赖平耀.LaiPingyao中国的对外贸易:绩效、问题及未来的政策选择-国际经济评论2005,(3)一、引言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中,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进出口额从1978年的200亿美元增长至2004年的10000亿美元以上.制成品在总出口中所占比重从早期的不到一半上升到2004年的90%以上.制成品出口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除传统的纺织品、轻工业品外,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也迅速增长,在全部出口中所占比重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10%上升到2004年的42.9%.外贸主体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早期国有企业几乎支配了全部外贸发展到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与民营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格局.至2004年,外资企业在全部出口中所占比重已从1985年的1%上升到超过50%.4.期刊论文魏浩.WEIHao2003-2007年北京对外贸易进口结构的实证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10)自从2003年以来,北京地区进口贸易发展十分迅猛,年年创历史新高.从进口结构来看,进口主体主要是国有企业,进口方式主要是一般贸易,进口商品主要是原材料和零部件,其中,原油一直是北京第一大进口商品,进口地区主要集中于亚洲.北京的进口结构主要与北京的经济发展需求、经济发展模式、主导产业和所处的地理位置等四个方面有关.今后,北京地区经济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在继续充分利用进口的同时,还要加快对出口的重视,让进口和出口形成良性的循环,并要积极稳健地走出去,加快北京融入国际分工的步伐,以便抓住全球产业新一轮转移的新机遇.5.学位论文韩会师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研究——资源禀赋、发展战略与对外贸易的变迁2006本文从发展战略与资源禀赋之间关系的角度揭示我国建国以来对外贸易格局的变迁,并借鉴日本、印度及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经验验证了经济发展战略对一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影响。全文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建国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基本情况,分别为(1)对外贸易规模迅猛增长,工业产品渐成主体;(2)由顺逆差交替出现转为持续的对外贸易顺差,且工业品贸易渐成顺差主要来源;(3)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对贸易顺差贡献最大,规模不断上升;(4)加工贸易迅速扩张。第二部分从理论层面阐述,在一定资源禀赋条件下,政府所采取的发展战略及其导致的政策环境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并如何最终对对外贸易产生作用。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往往资本较为稀缺、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在自由市场条件下,资金价格会远高于劳动力价格,此时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竞争优势,因而会成为经济的主体产业。随着一国经济发展,资本逐渐积累,其相对于劳动力的价格会逐渐降低,经济体的产业结构也会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过渡。由于不同国家的资源禀赋存在巨大差距,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自然不同,通过国际贸易互通有无就成为必然。赶超战略力图迅速建成工业体系,特别是重工业体系,这与经济发展初期阶段的资源禀赋存在巨大冲突,为此压低汇率、高估汇率、压低要素价格就成为政府必然的选择,然而这必然造成一国农、轻、重比例失调,抑制具有比较优势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发展,并人为增加进口压力,从而极易导致对外贸易的持续逆差。而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则需要与赶超战略截然相反的政策环境,即市场化的利率、汇率与要素价格,这会导致具有比较优势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会优先得以发展,同时降低进口需求,从而有利于维持较为平衡的对外贸易格局。第三部分从我国建国以来的经济发展实践出发,分阶段阐述了发展战略调整,及与之相适应的政策环境变迁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的根本影响。建国后直至70年代末,以重工业为核心的赶超战略,及与此相适应的扭曲的价格体系、计划分配的资源配置机制、以国有企业和集体农业为特征的微观管理体制,一方面严重抑制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使得我国不得不进口资本密集的技术设备,导致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增长缓慢,且在严格的贸易管制下也难以实现收支平衡。8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步纠正了赶超战略,符合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获得迅猛发展,对外贸易规模随之迅速扩张,并最终演变成持续顺差格局。主要表现在(1)农业产出迅猛增加,农产品出口迅速扩张;(2)非国有经济迅猛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外汇收入;(3)劳动密集型产业获得巨大发展;(4)外资与丰富、廉价的劳动力相结合,加快了参与国际竞争的步伐。但中国对外贸易格局是在发展战略的调整与政策环境的不断冲突中逐步改观的,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是矛盾冲突最为激烈,从而对外贸易波动最为显著的时段。集中体现在(1)放开信贷的计划控制而不放开利率导致货币供给扩张;(2)放开对外汇管理的控制,给地方、企业外汇留成,而汇率仍然高估,加大了外汇供求矛盾;(3)对企业微观经营机制进行了改革,却没有改变传统经济战略的政策环境。以上种种矛盾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通货膨胀压力增强、出口成本上升、出口意愿降低和进口需求的过快增长,进而导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对外贸易的频繁波动。进入90年代,宏观环境再一次发生深刻变化,一是1994年汇率并轨之后人民币经过一次性大幅贬值,币值稳定在较为合理的水平。这就降低了进口冲动,同时刺激了出口;二是面对非国有经济的激烈竞争以及自身严重的内部治理问题,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这在客观上抑制了消费基金的膨胀;三是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日益严重,国家逐渐收紧了信贷政策,虽然低利率政策依旧,但在中央银行直接干预下,信贷的过度扩张逐渐得到抑制。上述条件的变化,迅速降低了通货膨胀水平,随着国内经济的稳定,对外贸易也迅速转逆为顺。第四部分选择了日本、台湾、韩国、印度四个经济体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其不同经济发展战略对对外贸易的影响进一步证明发展战略与对外贸易之间的密切关系。台湾、日本由于始终较好地遵循了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循序渐进地推动产业升级,在外贸规模扩张的同时实现了国际收支的长期顺差。而韩国、印度则因其经济发展战略中浓重的赶超色彩,使对外贸易长期逆差。其中韩国的例子最为典型,在所有实行“出口立国”策略的亚洲国家中,与韩国出口高增长相伴随的却是长期的对外贸易逆差,并且每当韩国政府提出新的赶超计划之后,对外贸易逆差就会加剧。20世纪中期,由于经济改革和日元升值的影响,韩国曾一度扭转对外贸易逆差格局,但随着90年代初再次提出重工、重化产业优先发展战略,对外贸易马上转顺为逆。最后,通过对比我国改革前后的对外贸易变化,并借鉴日本、亚洲“四小龙”与印度的发展经验,认为在较长的时期内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借助外资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密集产业区段,有助于我国对外贸易顺差格局的维持,并有助于我国迅速积累资本,实现资源禀赋结构的升级。在短期内,由于国际需求较为旺盛,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会确保我国对外贸易顺差格局的维持。6.期刊论文谭芬.TANFen产业簇群与我国民营外贸竞争优势研究-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入世以来,其增幅超过了国有企业甚至外资企业.但从所占比重看还很不够.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种种制约因素.文章运用相关国际贸易理论特别是产业簇群理论,从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制约因素等方面分析了产业簇群与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的获得,提出搞好产业簇群建设是形成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7.学位论文景楠入世后国有专业外贸企业生存和发展之对策研究2002中国加入WTO,对中国的对外贸易无可避免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国有专业外贸企业曾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力军,而目前对于国有专业外贸企业而言,挑战则要显得相对严峻一些。本文试图通过对国有专业外贸企业的历史沿革以及目前在进出口贸易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之论述,分析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国有专业外贸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如何重新认识并解决自身所固有的几个问题,虽然其中有些问题的解决仍然要政府起主要作用外,作为国有专业外贸企业,更应积极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辅助性手段来不断的改革和完善自己,才能把握机会,走出目前的困境和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8.期刊论文王晓曦中国入世与国有企业经营策略的转变-北方经贸2000,(1)一、中国人世为国有企业带来的机遇依据WTO的基本原则,中国入世后,可在100多个WTO缔约国中享受稳定的多边最惠国待遇并可利用WTO有关法规和条款保护各种对外贸易活动.这将从多方面推动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一)加入WTO后,中国可在100多个国家享受低关税,有利于国有外贸企业降低产品出口价格,扩大出口.同时,外国原材料、中间产品和设备的进口价格也相应大幅度下调,有利于依靠进口原材料,配件生产的工业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二)加入WTO后,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可以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装备来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企业技术改革,另外,技术和设备引进对加速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也将起到积极作用.9.学位论文何子林对国有外贸企业机制转换的研究与思考1997该文分析了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轨迹、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失效,对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的进出口进行了比较,指出国有外贸企业处理艰难的根本原因是国有外贸企业改革严重滞后于外贸体制改革,并进一步点明国有外贸企业改革应从企业制度的改革入手,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0.期刊论文孙增平.袁永胜大力实施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国际化进程--记山东诸城市对外贸易集团公司-农村经济与科技2003,14(6)诸城市对外贸易集团
本文标题:天津利和集团总体发展战略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52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