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原则,是说话做事依据的法则和标准•教学目的了解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并在具体翻译中落实到位•2017【新课标Ⅰ】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恩,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5分)•(1)(谢弘微)品性严肃正直,行为必定遵守礼制法度,事奉过继家的亲族,恭敬谨慎超过常礼。•(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5分)•(2)而谢曜喜欢评论人物好坏,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常•说其他的话扰乱他。1、词不离句,句不离篇2、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文言翻译二原则1、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翻译时查找对应的上下文,根据上下文提供的信息理解句意,不能与上下文冲突。2、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即“字字落实”,逐个字词翻译。意译: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词语,灵活处理句子结构。“意译”是一种辅助手段,只在难以直译或直译时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2017【新课标Ⅱ】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xǐ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1、词不离句,句不离篇2、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枉:1、弯曲,弯屈,引申为行为不合正道或违法曲断,违背:枉道。矫枉过正。贪赃枉法。枉己正人(自己身子不正,倒去矫正别人)。•2、冤屈:枉死。冤枉。•3、屈就,用于别人,含敬意:枉驾(a、称对方来访自己;b、请对方往访他人)。枉顾(称对方来访自己)。枉临(称对方来访自己)。•4、徒然,空,白:枉然。枉自。枉费心机。•枉法:执法的人曲解和破坏法律/贪赃枉法•枉己正人:己身不正,妄图矫正他人•枉费:白费;徒然耗费/枉费心机•枉费唇舌:徒然耗费言词,毫无效果•枉顾:敬辞,屈尊看望。称对方来访自己。谬承枉顾,蓬荜生辉•枉驾:敬辞。屈尊相访;称对方来访自己;请对方往访他人•枉临:敬辞称对方来访自己•枉屈:委屈•猥自枉屈。--诸葛亮《出师表》•枉然:徒然•2017【新课标Ⅱ】赵憙xǐ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你们这些人。曹,辈,类。)若健,远相避也。”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豪猾(强横狡诈不守法纪的人)并兼,为人所患。憙xǐ下车(官吏到任),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深究问责)其奸,收考(拘捕拷问)子春,二孙自杀。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代指皇帝)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向来)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歪曲。“枉法”,执法者出于私利或某种企图而歪曲、破坏法律)也,更(另;另外)道它所欲。”王无复言。其年,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首领。旧时统治阶级称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也泛指魁首),余党当坐(牵连治罪)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憎恨邪恶)止(通“只”。只是;仅仅)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全,都)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选拔荐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相:xiàng•1、名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2、动帮助;辅助。•《游褒禅山记》:“至于幽暗昏惑而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3、名辅佐君王的大臣;宰相。•《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4、名相貌。•《孔雀东南飞》:“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5、名主持礼节仪式的人。•《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Xiāng•1、副互相。•《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2、副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这里翻译成“我”)•更:gèng•1、副另;另外。•《荆轲刺秦王》:“丹不忍以已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2、副再;又。•王维《送元二使西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副还。•《孔雀东南飞》:“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4、副重新。•《琵琶行》:“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gēng•1、动改正;改变;更换。•《庖丁解牛》:“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2、量古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一更约二小时。•《孔雀东南飞》:“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余党当坐者数千人。•坐:1、动牵连治罪。•《苏武传》:“副罪,当相坐。”•2、介因为;由于。•《陌上桑》:“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3、副空;徒然。•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4、名座位。•《鸿门宴》:“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11.B,“然后再作考察”错。“考”是指拘捕拷问。“考”是通假字,拷问的意思。•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10.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憙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注释】1、更始:指公元23年二月,绿林军领导者王匡、王凤等人拥立刘玄为帝,恢复汉朝国号,建立的更始政权,自称玄汉王朝。消灭王莽政权后统治天下两年。公元25年九月,赤眉军攻入都城长安,投降赤眉,更始政权告终。2、大姓:指世家大族,人口众多的姓氏或某一地域人数众多、势力强大的姓氏。3、拥城不下:占据城池不肯投降。4、降:使动用法,使……投降。可译为“劝降”。5、征:征召。6、引见:旧时皇帝接见臣下或外宾,须由官员引领,叫“引见”。7、除:授予官职。8、行……事:做……工作。9、诣:到……去;前往。•2017【新课标Ⅱ】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1)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1)皇上说:“官吏遵守法令,法律是不可违犯的,再说说其他要求。”王良没有再说话。•(2)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2)后来青州出现严重蝗灾,蝗虫进入平原地界就死去,(年•多次有收成)连年丰收,百姓歌颂他。意译: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词语,灵活处理句子结构。•2017【山东卷】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安九世孙也。……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贞为主簿。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俄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连逮,唯贞与卓独不坐。……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贞曰:“弱儿年甫六岁,情累所不能忘,敢以为托耳。”是夜卒。后主问察曰:“谢贞有何亲属?”察因启曰:“贞有一子年六岁。”即有敕长给衣粮。1、词不离句,句不离篇2、直译为主,意译为辅•2017【山东卷】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安九世孙也。……及(等到)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引荐、荐举)祠部(祠部,三国时期曹魏设立的政府机构,职责大致相当于后来的礼部,两晋、南北朝沿置。)侍郎阮卓为记室,辟(征召)贞为主簿。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俄而(不久)高宗(陈宣帝(陈顼),庙号高宗)崩,叔陵肆逆(横行不法,背叛作乱),府僚多相连逮,唯贞与卓独不坐(获罪)。……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贞曰:“弱儿年甫(刚刚)六岁,情累所不能忘,敢以为托耳。”是夜卒。后主问察曰:“谢贞有何亲属?”察因启曰:“贞有一子年六岁。”即有敕(帝王的命令)长给衣粮。•2017【山东卷】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安九世孙也。……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贞为主簿。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俄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连逮,唯贞与卓独不坐。……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贞曰:“弱儿年甫六岁,情累所不能忘,敢以为托耳。”是夜卒。后主问察曰:“谢贞有何亲属?”察因启曰:“贞有一子年六岁。”即有敕长给衣粮。•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谢贞推测叔陵将会有叛离的心意,于是与阮卓自行对叔陵疏远(主动疏远叔陵),每次有宴会游乐,就以疾病推辞,不曾参与。叔陵向来钦佩敬重他(谢贞),不怪罪他。•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吏部尚书姚察与谢贞交好,等到谢贞病情严重时,姚察前往看望他(谢贞),问他后事。•雅[yǎ]•1.正规的,标准的:~言。~正(a.规范的;b.正直;c.客气话,用于赠给他人的书画题款上,请对方指正)。•2.美好的,高尚的,不粗俗的:文~。高~。典~。~观。~教(jiào)。~兴(xìng)。~座。~俗。•3.平素,素来:~爱。~善鼓琴。•4.极,甚:~以为美。~不欲为。•5.交往:无一日之~(一日之雅,雅:交往。指短暂的交往,交情不深)。•6.酒器名:~量(liàng)(a.大的酒量;b.宽宏的气度)。•7.中国周代朝庭上的乐歌:风~颂。~声(泛指诗歌)。•8.古同“鸦”,乌鸦。•2017【北京卷】《秦废封建》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自书契【指有文字记载】
本文标题: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551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