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0、2011年高考语文全国试卷分析及2012年高考对策
1.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A.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之“书”,本文则是从书法艺术上来讲,所谓“书”就是书法。B.在历史上,“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C.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就有了“书”这一方面的要求。D.真书书写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依据“书”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2010年高考试题)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高&考%资(源(2011年高考试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A.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于是到了晋朝后,真书应运而生,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B.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C.在古代,起初没有专门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D.在古代“书法”是指书写的方法,“法书”是指好的书法作品,到现在则把这两者合而为一,都称为“书法”。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C】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C)A.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秦隶和汉隶要超过真书,甲骨文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可以说这是真书使用时间特别长久的根本原因。B.古时候书法流派不多,当时甚至没有“书法家”这一称呼,而到唐代书法大盛,流派逐渐增多,看来书法的发展跟社会的崇尚有很大的关系。C.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只是因为它们是皇帝、大官所写,才为世人所推崇。D.中国人自古就把书法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所谓“尺牍素书,千里面目”,也就是今人所谓“见字如见其人”的意思。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总结:1、文章长度。2010年1000字;2011年1100字。高考设计文章在1000—1200字范围。2、出题方式:都是选出不符合、不正确项。3、试卷长度。2010年8723字,2011年9000字。3、第一题出题方向,和原文语句比照;第二题出题方向,找出原文,然后理解;第三题出题方向,找出文章对应内容,理解、分析。应对策略:1、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是作对试题的不二法门。2、根据试题的不同问法采用不同的思考方法。3、总结第二、三题往年的解题方法。(选项设置的方向)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杖剑谒太祖于临濠杖:拿着B.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翼:保护C.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徇:掠取D.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趣:归顺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辽人常越境而汲汲:取水。B.灌迎高射之,发辄中迎:面对。C.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敛:躲藏。D.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彻:穿透。总结1、出题方向:考查的都是动词(或者活用作动词)。2、没有生僻字的出现,都曾在我们的课本中出现过。应对方法:1、应重视我们的课本里边要求掌握的重点字词。(一般是课后思考题的内容)2、必须注意字的词性,重点是要根据文意、搭配确定字义。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的一组是(3分)(B)①拔剑跃马冲阵而进②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③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④贼缚云,云奋身大呼⑤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⑥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④⑤⑥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何灌行事有成的一组是(3分)【D】①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②或著崖石皆没镞③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④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⑤得善田二万六千顷⑥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④⑥D.③⑤⑥总结1、根据题干要求,抓住关键词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2、辨清题干要求是表明还是直接表明。(若是侧面表现的则不符合要求)3、根据文章分清选项是传主所做之事还是其他人分清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职位上做的。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花云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赏识。至正十三年他拜见太祖,曾在遇险时挺身而出使太祖免于难;此后又多次带兵打仗,建立显赫战功,得到太祖提拔。B花云与贼寇奋力抗争,至死不屈。花云驻守太平时,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战死,他被俘;花云临危不惧,在被杀害的当口,仍高声痛骂贼寇。C.花云的妻子决心为丈夫殉节。花云妻子看到战况紧急,知道丈夫生命危险,表示自己决不独活,将三岁的儿子托付给家中仆人;花云被俘后,妻子投水而死。D.花云的儿子花炜历尽艰险后安全存活。花云妻子死后,侍儿抱起花炜逃命,被掠至九江,侍儿将他托养在渔家,后来又带他渡江,一年多后才来到太祖身边。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何灌有军事才能,射技震惊契丹。经略使韩缜极为赏识他,认为终将取代自己;在守边时,何灌大显神威,以致三十年后提及往事契丹太师都惊恐起拜.B.何灌深谙西北边事,受到徽宗赞许。他任河东将时奋勇击退外敌,经辛荐得到徽宗召问,他用笏板指画以助讲解,形象生动,徽宗很快明白了边战形势C.何灌善于治理政务,举措得到皇上认可。为完成运粮任务,他建议将水运改为陆运;在招募射士时,又提出修渠引水,兴造良田,使剩余劳力乐于应募。D.何灌力守京城,拒不降敌,不幸阵亡。金兵南下,梁万平弃城逃遁,何灌阻止溃退未成;金兵长驱直下,逼近京城,何灌领命背城抗敌三日,受伤战死。总结1、出题方向:概括分析文中有关语句(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先概括,然后分析。2、2010、2011年都是在分析上设的题,概括部分没设题。应对方法:1、分析的是原句,所以必须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弄懂语句的意思。2、在理解语句时,关注的重点是:在何时、何地、何职时做的事情,结果是什么。做事的人是传主吗。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2)遇偾军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7、(1)贼寇进攻三天不得入城,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2)遇上败军抢走船只把他们丢弃江中,他们靠着断木漂浮进入芦苇洲中,采摘莲子喂养小儿,七天都未死去。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2)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7.(1).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帝亲自赐酒犒劳他。(2).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帝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总结1、牢记“留、删、换、补、调”原则。2、直译,字字落实,所有文言现象都要表现出来。3、这两年句式只考了省略句,应特别注意句式。(判断句、宾语前置句、被动句、省略句)(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雨雪曲江总①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2010年)8、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风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9、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春日秦国怀古周朴①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答: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9.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总结1、情感是高考必考的点。2、关注题目,是体味诗词感情的有效方法。2010年《雨雪曲》点明了所写的背景,2011年《春日秦国怀古》表明是怀古诗。3、关注备注,2010年(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表明是边塞诗。2011年(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暗含怀古之情。4、注意审清题目要求,明确答题方向,答题要规范。(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2)千里马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不以千里称也。(韩愈《杂说(四)》)(3)莫笑农家腊酒浑,。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而伯乐不常有骈死于槽枥之间丰年留客足鸡豚柳暗花明又一村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总结1、文言诗文中,09、10年诗词只占1、文占2,11年都是文。由此可见,文是考查的重点。2、选择诗文的时间上,唐以前一个,唐一个,宋一个。3、09年考了诸葛亮、刘禹锡、李煜;10年考了荀子、韩愈、陆游;11年考了孔子、李白、欧阳修。4、都是大家的名言警句,都有可考点。5
本文标题:2010、2011年高考语文全国试卷分析及2012年高考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581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