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自然辩证法》也许是因为自身是一个典型的“理工男”而缺乏发现哲学内涵的眼光;也许是因为在快节奏的城市里生活的我心情浮躁而无法静心细究哲学中字里行间里真正的文学美;也许是因为自己阅历过浅而无法正真体会到哲学中所蕴含的道理。于是乎,我便与哲学的关系越来越生疏,从而觉得哲学乃是一门“可望不可即”学科。时常觉得,相对于其他有评价标准体系且有应用体系的学科,自然辩证法这一哲学学科实在是泛泛无味。每一次课程似乎都是在老生常谈中,把哲学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啰嗦”个来回。但仔细推敲之后,似乎觉得《自然辩证法》仍然是一门很值得大家学习的课程。不是为了学分,也不是因为盲目推崇,而是为了从人类几千年岁月所铸就的文化中找到一碗“心灵鸡汤”来滋润日夜拼搏的身心。正如某些人所说的那样,重视理科、工科和经管类等应用型学科才有助于经济发展、国家兴旺,而那些像哲学一样的文学学科到研究生甚至大学阶段就没必要学习。是的,哲学缺乏实际应用性,无法给人带来经济收入,它最初只是一些勤于思考的人们聚集在一起讨论关于诸如世界本原、人本身归属和治国方略等内容的话题。只是后来人们才将这种思考学习辩论的学科的内容总结而发展成为了一门新的学科。但又有多少人知道浩瀚的哲学文化中有多少值得我们学习甚至推崇的内容呢?一句“清静无为是非空”安慰了多少在科研岗位、在喧嚣城市里工作的人们的孤独心灵呢?虽然从高中毕业后,不,是自从高中会考后,我已经很少花费时间在历史、政治上了,但仍然依稀记得初次学习自然辩证法的内容还是在高中的政治课上。到了大学,我依然习惯性地称现在的各种涉及到政治思想、哲学思想的课程为政治课,而大部分的政治课都在向我们讲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内容。在小学和初中学习不是很紧张的时候,我往往喜欢看一些唐朝史书、希腊神话故事,只是后来为了所谓的大学梦而慢慢的远离了这些关于历史、关于神话的书籍,而在大学四年里唯一阅读的涉及到历史的书籍便是《明朝那些事儿》。在那本书中我认识了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人——王阳明。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王阳明先生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始创的心学对他之后的许许多多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甚至很多人是念叨着知行合一长大的。还记得书中描述的一个细节,年少时的王阳明第一次向他的父亲讲述了他的人生目标是当一位圣人时,便遭到他父亲的一顿毒打。我原先总以为只有现在的社会、现在的人才是注重物质而轻视精神世界的。那时才发现,其实古人和现在的很多中国家长的核心观念还是差不多的。经过毒打以及父亲各种教诲后的王阳明与父亲相约定,他若是通过科举考试,父亲便不再干涉他的人生追求。曾有一段时间,王阳明专门花时间来领悟格物致知上,但一直悟不到他所想知道的真理。而他的真正对真理有自己主张上的认知,便是在之后发生的许许多多的事情中得来的。对于王阳明的整个人生经历以及理论,我只知道一些皮毛,但是那时却深深地为他坚持自己的信念的想法所撼动。我们学习了知识,却不知道知识的本意。我们记住了它,却忘记了最初的目的。其实这许许多多关于古人思想的了解和讲述,并不是为了让我们记住这些知识理论,也不是为了考试,更不是为了写成论文。真正重要的其实是想让我们建立或健全属于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然后在艰难的人世间找到自己生存下去的意义,在困境中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坚持。就如,王阳明一直在坚守在保卫着所有人都不看好的城池,甚至连统治者都不看好的事情。这大概就是我们学习古人的思想,领悟古人思想的真正的意义。不是为了成为大家,只是为了坚持心中所选。说到中国的古老哲学,在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中提到,他追问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我觉得那是因为中国古人从来没有试图过将一件事情与其他的事情分离开来。所以,许多的东西便显得混沌不清,而我们也就难以看出里面独立的部分。就比如,阴阳相生,此消彼长。在我的理解中,阴和阳同时存在,但它们的总和是恒定的。所以,一个多的时候,另一个就少了。这总结起来有点像物理中所提出的能量守恒,总能量恒定,为阴的能量多了,为阳的能量就少了。也就是说,这么一句话其实是和物理等现代科学的思想基本一致,但为什么我们的前辈们没有发明出一些数学记载或者是具体的阐述。与西方科学不同的是,我们的文化更为内敛,大家们并不会把话直接的说出来,而是借着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来表达他们对宇宙、人生、自然界的看法。所以我们的文化中才会更讲究悟性。对于西方的科学,因其用极其直白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原理,并且还有了公式,就像现在的理科教育一样,对许多知识来说,一就是一,而就是二。但中国的很多思想,从描述中就给予读者无限的想像空间,如中国的水墨画,极其讲究留白,过于直白的东西反而会被认为没有内涵。这就导致了不同的人,看到同一本书籍时,理解的内容及其不同,也就有了悟性的区别(其实西方科学也有所谓的悟性,但是程序性的研究思想、学习思想使得悟性的作用降至最低)。正如一千个人的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中国也会是一千个人拿着同一本菜谱煮出一千种味道的菜。这种文化上的留白以及语言上的留白贯穿了中华民族的整个发展历程,就算是现在,许许多多一旦涉及到传统文化的内容的记录时,依然会有模糊化的记载。就举个最常见的例子,中国的菜谱。很多的外国人都对中国的菜谱很无奈,动不动就是少许、适量这样的模糊词,根本让不同人的理解变得不同,从而使得不同人煮出千百种菜。而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在表述自己的意思或者说话时用一些一语双关的词,让只有极其熟悉我们的人才能听出真正的含义。中庸之道一直备受中国人的推崇,我们从小也在不断地接受如何成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优秀的人,我们的行为举止、说话方式以及思考方式都在向着这方向看齐。就如古人常说,话不要说太满,有时候明明是肯定的事情都要说得带有些微的疑问色彩。就比如,一个人问另一个人,这是什么,很多人明明心里极其肯定,嘴里还要说“应该是这样的”。这就是一种不敢肯定不敢确认。当自己都不敢对自己的话用确认的语气说明自己肯定的东西给别人的时候,是不是就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也有另一层涵义是不给别人留下话柄,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敢用数学公式来描述出自己的理论,因为单纯的语言描述,可以说别人是理解错误的,但向精确的数学公式,总不好说哪里错误。看看中国的法律,比如前阵子惹人热议的新婚姻法,在新婚姻法出来后,最高法院往往要在一定时间里不停公布司法解释。难道这不是一个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吗?白纸黑字,出来的法律本应该明明白白的告诉公民法律产生效应的对象、目的、实施情况。但是,一般情况下,是民众先把新法骂一顿,各种质疑猜想,然后最高法院再根据民众的反应公布司法解释。所以在一个自从有了历史的开始,便喜欢用让真理隐藏在混沌的背后的民族,本身的思维方式便不是产生现代科学的土壤。这是身为外国人的李约瑟,无论怎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都难以明白其他民族血液的本真。或许以上的文字稍显散乱,但总算是在哲学的世界里遨游过一躺,窥视哲学灿烂文化的一隅。当然除了哲学知识外,令人印象深刻的有关于不同学科的故事,算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亮点。平时没有机会接触的学科以轻松的讲述呈现在面前,也许不同学科的学习让大家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差异,但对于生活的好奇却都是一样的。对于该课程的学习,我觉得以简单故事的形式串联起相关的学科,在突出专业应用性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似乎更好。我们应该感谢一切的学习经历,或许看似和专业无关,却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思想,最终成为一个“有文化”的科研人。
本文标题:自然辩证法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584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