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和检查-2-青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和检查主讲人:青云贵2007年7月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和检查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和检查应分为前期准备、中间过程控制、后期施工质量验收以及资料核评、整理三个阶段。一、施工前期准备阶段⒈工程项目在开工前,应首先明确该项目执行什么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这是项目质量管理必须注意的问题。由于地区和行业的不同,执行的标准也不尽相同。除了国家现行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之外,各省市有各省市的标准,各行业还有各行业的标准,具体执行那种标准,要根据合同的约定或当地政府质量主管部门的要求来确定。标准一旦确定下来,就必须遵照执行,不得随意变动。施工质量验收资料和施工技术资料要按照工程执行的标准要求统一一、施工前期准备阶段用表。在施工中,如果对工程执行的是什么标准都搞不清楚,就很可能用错表格。在有些工程项目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把冶金施工质量验收的表格用在执行化工标准的工程上(上海焦化厂),或将国家施工质量验收的表格用在执行地方标准的工程上(沈阳北盛汽车),更有甚者把其他省市使用的表格用在另一个省市的工程上。出现这一类型的问题,必然会给资料验收带来很大的影响。如果开工之前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就能尽早避免。一、施工前期准备阶段⒉工程项目在开工之前,应该尽早把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搞出来。在我十多年的质量管理和检查实践中,我体会到划分不仅对质量管理、检查和资料交工很重要,而且对施工、安全和材料管理也十分重要。为什么会这样讲呢?我们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中对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查批的划分原则就不难看出:单位(子单位)工程是按具有独施工条件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及构筑物确定的;分部(子分部)工程是按专业性质。建筑部位一、施工前期准备阶段是确定的;分项工程是按工种、材料、施工工艺、设备类别确定的。划分时只要把整个工程的设计图全部看一遍了解施工的全部内容,并结合划分原则,就能将整个工程区域、部位、工种、材料、设备等等,反应到划分中来。这样,施工质量就有了一个清晰的管理线条。施工员(工长)在提材料、设备计划时,计划表上的分部,分项工程名称就可以按划分的名称来写。安全员的安全交底表格上的分部、分项工程名称也可以按划分的工程名称来填写。因为施工质量的验收划分本来就是按区域、部位、一、施工前期准备阶段工种、材料、设备等等来进行划分的。比如施工提的照明灯具,管子的材料计划是什么区域部位的。安全是针对哪个范围、部位和工种进行的交底,都应该是与施工质量验收划分一致。但在以往的项目管理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在材料、设备的管理上,如果从工程进料开始就按单位工程或分部工程的划分来收集,保管合格证和技术资料,就会给以后交工减少很多麻烦。尤其是工程量大,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多的项目,更能体现出来。过去很多教训值得记取、总结。曾经有些项目,在交工的时候,一、施工前期准备阶段合格证搞了一大堆,最后要归纳到哪一个单位工程、分部工程连自己都搞不清了,仅清理、归类、张贴就花了很长时间。在施工质量管理检查方面,划分显得尤为重要。工程从开工到竣工,随着工程进展,资料不断增加,如果划分迟迟拿不出来,再加上工程量大,施工单位又多,就必然会给资料填写带来很大的困难。前段时间我到沈阳北盛汽车项目去出差,就遇到了这个问题。(这个项目是宝冶项目部先包给外协队伍干,后来又指定给电装干的)在察看资料时我发现宝冶项目部转交给电装的一大一、施工前期准备阶段堆资料,不仅表格用的五花八门(有国家标准的表格,有山东省地方标准的表格,还有一些不知是哪个省市的表格),而且单位工程名称也不统一(一个单位工程有七、八个名称),像这样的资料,以后如何交工呢?由此看来,施工质量验收划分能尽早的搞出来,对于统一工程名称,规范表格填写是何等的重要。一、施工前期准备阶段⒊工程项目在开工前,要深入的学习和掌握该工程执行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现在电装的项目遍及很多省市,专业也由原先单一的电气安装拓展到了土建、钢构、给排水及通风采暖专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标准,不同的专业有不同专业的标准要求。干上海市和宝钢的工程,就没有规定电气照明配电箱、电缆、电线、开关、插座要见证、取样、送检。而山东省的地方标准就规定了必须见证、取样、送检。辽宁省的地方标准除了上述规定的检测内容之外,还增加了钢管、塑料管两项一、施工前期准备阶段检测内容,这是地方标准强制性的规定。如果不把各地方的标准理解透彻,就必然会给交工带来麻烦。从整个建筑施工来讲,需见证、取样、送检的内容很多,如土建的钢筋、水泥、砖、试块、门窗、钢构的高强螺栓,给排水主干管道的阀门,电的配电箱、开关、插座、导线等等举不胜举…….。这里着重要强调的是见证、取样、送检的及时性。因为这牵扯到第三方(试验室)的检验数据和时间的问题,如果与工程不同步,那么进材料的时间和工序完成时间都会与此发生矛盾。这样资料就很难整理了。一、施工前期准备阶段⒋施工前要认真看图、审图,发现问题以后要与设计及时沟通、联系,切忌盲目施工。尤其是有变更、修改的地方,应多加留意。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平时有的人总说,我按图施工没有错,包括一些施工管理人员也持这种观点,事实证明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按图施工应该有个前提,是按正确的图纸施工才对,这里不妨举两个例子,引以为戒。一、施工前期准备阶段⑴上钢一厂煤气柜电气室,配管图存在严重错误,配管图标标明的管线数量、规格与电气系统标明的管线数、规格完全对不上,甚至还有不少的遗漏,更难以置信的是,一个小小配电箱,竟然设计一根150mm的管子,对这样一张图纸,施工人员只要稍微想一想,再把其他相关图纸看一下,就是能避免的事情。却没有这样去工作,还是不管设计正确与否,照做不误,结果造成了不必要的返工,并且还影响到土建的电缆沟。虽然事后找设计院交涉,他们承认了自己设计有错,补回了一定的损失,但工期的损失是补不回来的。一、施工前期准备阶段⑵1580热轧循环水泵电气室,原设计室外埋设钢板9块,后来设计修改又增加了3块。当时工段和班组虽然接到了这张修改通知单,但在提材料和施工的时候却被忽略了,等到要回填土前隐蔽检查举证时才被发现,结果浪费了机械台班,也耽误了工期。二、施工过程质量的监控施工过程质量监控是质量管理落实到实体处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一个质量员对施工现场以后能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帮助解决问题,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第一、不仅能看懂施工图,还能从中发现问题。第二、要掌握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重要部分要熟记,一般的能尽快的从标准规范中查出来。第三、要把设计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有机的结合到一块,并用到检查中去。现在,有很多设计都图省事,只是文字上说明见某某规范或某某标准图集,有的连说明都不二、施工过程质量的监控写。像管子、电缆桥架距离多少米要加分线盒或设置伸缩节,跨越建筑物沉降缝应作何处理,吊顶内管子进入灯具要加软管、管内穿线要分色等等,很多设计都没有标明、如果质检员对规范相当熟悉,就会及时提出,避免很多麻烦。总的说来,专业素质是在长期实践和不断学习中提高的。培训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关键还是靠自己的业务水平时多看多学,遇到问题去找书本中的答案,这样就会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下面我要讲的是除了质量验收规范中规定的强制性条款之外,再加一个人的体会与大家共同学习。二、施工过程质量的监控1、变压器、箱式变电所安装的质量监控重点⑴变压器本体安装应注意基础轨道要水平、平行、轮距应与规道配合;当有封闭母线连接时,低压套管中心线应与封闭母线安装中心线相符。装有气体继电器的变压器应有1---1.5%的升高坡度(厂家规定不要求气体坡度的除外)⑵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应牢固,接地引下线应与箱体外壳绝缘。外壳及轨道的保护接地应不少于2点与接地干线相连。二、施工过程质量的监控⑶注油量应准确,油面线与储油柜相应线持平。⑷变压器一、二次引接线施工,不使变压器接线端承受应力。⑸所有螺栓紧固无遗漏,连接螺栓的锁紧装置齐全,罗纹应露出螺母2—3扣,并涂上紧固标志。⑹箱式变电所的高低压柜内部接线完整,低压每个回路标记清晰,回路名称准确。二、施工过程质量的监控2、成套配电柜、控制柜(屏、台)和动力、照明配电箱(盘)安装的质量监控要点:⑴基础槽钢和接地母线应不少于2点与接地干线相连,且有明显标识。⑵变压器引来的中性线,若是采用的TN-S接地的方式,只允许在最近的地方,以一点与接地干线相连。⑶二次回路接线正确,连接牢固,回路编号清晰,配线整齐、美观、不伤芯线,一个端子只接一根线,最多不超过两根。二、施工过程质量的监控⑷柜(盘)内部母线按规范或厂家技术要求用力矩扳手紧固,且作好紧固标志。⑸母线连接和二次引接线不受额外应力。二、施工过程质量的监控3、裸母线、封闭母线、插接式母线安装的质量监控要点:⑴母线绝缘子底座、套管法兰、支架等,凡是可接近裸露导体的,均应接地。⑵支持母线的绝缘子应平整牢固,上下连接的母线眼孔对正,加工煨弯的尺寸准确,使母线不承受额外应力。二、施工过程质量的监控⑶母线和母线的固定装置应无明显的棱角、毛刺,以防尖峰放电。每相交流母线的固定金具或其他支持金具都不应构成闭合磁路;当母线平置时,母线支持夹板的上部压板应与母线保持1~1.5mm的间隙;当母线立置时,上部压板与母线应保持1.5~2mm的间隙;当母线为二片以上时,母线本身还应固定。二、施工过程质量的监控⑷母线的紧固力矩应按设计或规范要求进行。⑸封闭、插接式母线的组对连接应注意以下几点:a.母线与外壳同心度一致,两相邻段母线及外壳对准,不使母线受额外应力。b.当段与段连接时,应进行相间和相对地、相对零的绝缘测试。c.母线的连接方法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二、施工过程质量的监控4、桥架安装和桥架内电缆敷设的质量监控要点:⑴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全长应不少于2处与接地干线相连。⑵非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的两端应做接地跨线,且采用多股铜芯线,截面不小于4mm2。⑶镀锌电缆桥架连接板两端可不做接地跨线,但两端应有不少于2个防松垫圈的连接螺栓。⑷电缆敷设严禁绞拧、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二、施工过程质量的监控⑸电缆在上、下坡、转弯处必须绑扎固定。直线段固定间距符合规范规定,避免严重交叉。⑹电缆桥架长度超过30M或跨越建筑变形缝时,应设置补偿装置(伸缩节)⑺电缆出入电缆沟、竖井、建筑物及柜(盘)等处,应做密封处理。⑻电缆首末两端和分支处应设标志牌。二、施工过程质量的监控5、电缆沟内和电缆竖井内电缆敷设的质量监控要点⑴不同电压等级、交流与直流的电缆,在电缆沟和竖井内,应分开绑扎和敷设。⑵直埋电缆在回填土之前,必须进行绝缘测试。⑶交流单芯电缆或分相后的每相电缆固定用的夹具和支架,不形成闭合回路。⑷电缆支架、电线导管必须接地可靠。二、施工过程质量的监控6、电线导管、电缆导管和线槽敷设的质量监控要点⑴金属线槽应不少于2处与接地干线相连。⑵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镀锌和壁厚小于2mm的钢管不得套管熔焊连接。⑶镀锌钢管、可挠性导管和镀锌线槽不得熔焊跨接接地线。⑷明配的硬塑料管在穿过墙或楼板时,应用钢管保护。二、施工过程质量的监控⑸明配管在与设备连接时,应直接将管子接到设备内,如不能接入时,应加接保护软管引入设备内。⑹在砌体内敷设导管,其保护层应大于15mm。⑺室外敷设的明配管,管口处应加放水弯头或进行放水封堵。⑻暗配管时,应仔细核对图纸,找准坐标、防止错配、露配。⑼暗配管应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尽量减少弯曲。⑽不论明、暗配管,在跨越建筑物变形缝时,都应设置补偿装置。二、施工过程质量的监控7、电线、电缆穿管和线槽敷设的质量监控要点⑴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管内。⑵不同电压等级,不同回路和交流与直流的电缆,不应穿于同一导管内。⑶管内严禁有接头。⑷塑料护套线严禁埋入抹灰层内。⑸照明线路应分色穿线。⑹管口应加管帽或护套保护。二、施工过程质量的监控8、普通灯具安装的质量监控要点⑴大型灯具的挂钩不应小于悬挂销钉的直径,且不得小于10mm;预埋在混凝土中的挂钩应与主筋焊接。⑵大型灯具及悬吊装置在安装前,应按其两倍的重量做过载试验。⑶灯具固定牢固可靠,严禁使用
本文标题: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和检查-2-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589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