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世界城市化特点1408500105童海燕当代世界城市化有以下三个特点: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2、大都市化趋势明显3、大都市化成为国家的核心区域大都市带:指由多个大都市为核心组成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此概念最初是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提出的,是指由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群,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其实质是由各等级城市形成的相互串连、高度集中的经济中心地带。大都市带是由于科技进步、集聚经济效益促使产业与人口在空间上集聚与扩散运动的结果,交通运输和信息化的高度发展是大都市带发展的主要动力。大都市带即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高的城市形成的大区域或地域板块。大都市圈:就是在一定地理或行政区域内,由一二个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核心,辐射并带动周边一定范围内的一批中小城市,使其成为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竞争力的区域城市群或城市带。大都市圈和大都市带的区分:大都市圈大都市带块状分布带状分布一般只有一个2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一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2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主要是集聚效应作用的结果主要是扩散效应作用的结果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大都市圈所造成的人口过于集中、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现象,使两个或多个地理位置相近的都市圈沿交通轴线,通过扩散作用形成大都市带,从而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因此,大都市圈和大都市带都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阶段,大都市带是由大都市圈发展而来据戈特曼1976年撰写的《环绕世界的大都市带体系》,认为以2500万人为大都市带最低人口规模的话,世界上有六个大都市带:世界六大都市带:3.日本太平洋沿岸东京——大阪城市带(京滨带、阪神带):包括东京、横滨、名古屋、京都、神户、大阪等。以后将向西发展延伸到长崎。4.英国英格兰地区:由伦敦、伯明翰、利兹、设菲尔德、曼彻斯特、利物浦、纽卡斯尔等城市组成。5.西北欧地区:包括荷兰的“兰斯塔德”、德国鲁尔区和法国北部工业区(有巴黎、鲁昂、勒阿弗尔、里尔、敦刻尔克、加来等城市)。6.我国沪宁杭地区(沪宁杭带,又称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京、扬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杭州等城市。另有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等。1.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自波士顿至华盛顿地带(波士华带):在长970千米的地带内,城市密集,仅大城市就有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等,居住了4200多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5。2.美国中北部五大湖沿岸区(芝匹带):包括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等大城市。世界六大都市带:据戈特曼1976年撰写的《环绕世界的大都市带体系》,当时正在形成的大都市带有三个:1、巴西一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两大城市为核心的大都市带;2、意大利北部以米兰、都灵、热那亚三角区为中心,向南延伸至佛罗伦萨,向西延至法国马赛的大都市带;3、美国西部沿岸大都市带。城市密集区:城市密集区是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地域空间的组织形式。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分别位于美国东北部、亚州东南部、北纬60度以南的欧洲地区。1987年,加拿大地理学家麦吉分析了亚洲一些农业国家经济核心区域都市区得迅速发展,认为在中国东部沿海、台湾西海、印度尼西亚爪哇等地也出现了类似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大都市带的城市地域,并用印度尼西亚语Desakotaarea一词命名人口密集的亚洲国家出现的城镇密集区的现象。都市连绵区:概念提出:1988年,由我国地理学家周一星提出。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已形成都市连绵区,而津京唐、辽中南地区正在形成都市连绵区。都市连绵区是若干个都市区沿综合交通走廊连绵分布而形成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区域,是国家的经济核心区。都市连绵区属于城市的功能地域,由一定规模以上的中心市及与其保持密切社会经济联系、非农业活动发达的外围地区共同组成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城市化在空间上呈不均衡发展,其结果是形成两种不同的区域。一种是大都市带,即都市连绵区,另一种是外围区域。大都市带较外围区域,有更高竞争力,是一国经济的核心,连接世界经济的窗口。外围区域占有更大的空间,但城市化水平较低,都市区多为孤立分布,城乡之间的界限也较为明显,总体上受大都市带的支配。全球大都市带的等级体系:霍尔认为,以全球城市纽约、伦敦、东京为核心的三个巨大城市区域处于第一层次,这就是美国东北部的波士顿—华盛顿走廊、日本东京—大阪走廊和以伦敦—巴黎—法兰克福为核心的,由英格兰、欧洲西北部两大都市带组成的城市走廊。处在三大城市区域外围地区的主要城市则扮演了区域门户的角色。霍尔还认为,在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化地区,城市区域也正在形成,这些区域为世界市场生产产品,因此与周边地区的联系还不如与外部发达地区的密切,他们成为发展中国家先进经济的孤岛,显现出和周围地区收入和财富的巨大差异。这就体现出世界城市化的第三个特点:大都市带成为国家的核心区域。美国波士华大都市带:美国波士华城市群,简称波士华(Bos-Wash),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等200多所大城市,地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平原地带,全长960多公里,宽50~160公里,面积近14万平方公里,占美国国土面积的1.5%左右,人口约4500万人,占全美人口的22.5%,城市化率达到90%以上。波士华城市群是美国的经济核心与最重要的工商业区,是全美最大的生产基地以及贸易、运输中心,是世界最大金融中心。这一都市带的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30%,是全美最大的生产基地。这里也是知识、信息密集的地区,拥有哈佛、麻省理工等多所美国著名的高等学府。纽约和华盛顿分别是美国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日本东海岸大都市带: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东海道大都市带从东京湾的鹿岛开始,经千叶、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到神,现已直达北九州的长崎,从东北向西南延伸达1000千米,面积约10×100000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20%,人口近70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61%。这是一个多核的大都市带,一般分为以东京为中心的东京城市圈、以大阪为中心的大阪城市圈和以名古屋为中心的中京城市圈。该区域是日本经济最发达地带,集中了全国工业企业和工业就业者的三分之二,工业产值的四分之四以及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二。这里也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枢,全日本80%以上的金融、教育、出版、信息和研究开发机构分布在这个大都市带内。中国三大都市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明显,一些城市通过规模扩张和实力提升,相互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构成了相对稳定的关系,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发展后,形成了大都市带,目前我国的城市群主要有12个: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这三个都市带发展最为迅速,发育最为成熟,经济实力最强,城市建设最完善,因此可称其为中国三大都市带。长三角都市带: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水平发展最高的区域,工业总产值至20世纪末已占全国近四分之一。长三角包括上海等16个城市。珠三角都市带: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地处珠江出海口,改革开放后借助国家政策优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包括广州等9个城市。京津唐都市带:位于我国中部偏东。拥有长达540公里的海岸线,四个主要港口、三大机场和十余条主要铁路,交通四通八达,区位优势显著。包括北京等8个城市。大都市带的特点: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中纬地带、平原地带。门户位置:沿海、沿大江大河、重要铁路线、国际性大都市或国际港口的城市。枢纽功能:在本国经济中的中枢作用、在国际经济中重要影响。带状空间结构和密集的网络结构:延长轴呈带状发展,产业和城市密集分布的走廊、发达的交通通信网络。大规模高密度的人口指标:人口2500万人以上,人口密度250人/平方千米。是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本文标题:世界城市化特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609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