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对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新能源产业对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周婷婷,李布青,朱丽君,郭肖颖,雷震宇,马树梅,张漫漫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摘 要:我国农村沼气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沼气推广也面临前所 未有的困境。通过对农村沼气发展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以实现农村沼气的可持 续发展。关键词:农村沼气,制约因素,对策,可持续发展 沼气是我国农村普遍开发利用的优质可再生能源。发展农村沼气,既是解决农民生活用能、缓解国家能源压力的需要,也是防止乱砍滥伐、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既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产品品质的需要,也是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需要;既是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1]。目前,在全球经济处于下行态势的情况下,沼气建设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即作为拉动内需的一项具体措施。持续拉动水泥、钢材、砂石和砖等建筑材料的生产和消费,带动沼气灶具和管材、配件等相关生产企业不断扩大产能。此外,还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新增沼气项目给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缓解农村劳动力就业难题,大幅增加了农民收入[2]。我国农村沼气建设已成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3],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沼气推广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通过对农村沼气发展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以实现农村沼气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农村沼气建设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困境 1.1我国沼气建设取得的成就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农村沼气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沼气用户稳步跨上1000万、2000万、3000万三个台阶。近几年来,党中央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六小工程”的重点内容来抓,2006~2009年连续四年将沼气建设写入中央一号文件。2009年安徽省将沼气建设列为民生工程之一。自2003年开始,我国政府利用国债项目资金进行重点支持,各地积极争取中央投资发展当地农村沼气建设。至2008年底,全国农村户用沼气由1110万户增至3050万户,年均增加320多万,年均增长29.1%,各类农业废弃物处理沼气工程3.95万处(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2700处),乡村沼气服务网点7万个。各地农村沼气建设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①技术日趋成熟。②规模迅速扩大,农村用能结构有所调整。③安全性能更可靠,使用寿命加长。④综合利用领域扩大,促进经济效益提高。⑤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4]。 1.2我国沼气建设面临的困境 根据《全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2006~2010年)》,到2010年,全国将有4000万农户使用户用沼气,达到适宜农户的30%左右;全国规模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总数4700处左右,达到适宜畜禽养殖场总数的39%左右。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沼气推广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使一部分地区的农村沼气发展出现了“过剩”。有些农户建了沼气池并没有很好地使用,有的地方农户不愿意建沼气池,甚至还有少数地方出现了拒绝申报项目的情况。其实,我国农村沼气建设的规模还远没有达到中央提出“普及农村沼气”的水平,出现所谓的“过剩”只是一种结构性的过剩,并非数量上的过剩[5]。也就是说,我国虽然在沼气推广应用的规模上居国际首位[6],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农村能源及沼气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还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阻碍了沼气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农村沼气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以实现农村沼气的可持续发展。 2农村沼气发展的制约因素 2.1农民认识问题 国家对农村沼气建设给予了大力的财政扶持,各省、市地方财政按照中央财政补贴的相应比例,也投入了部分资金。尽管对农民建池持续补贴,然而有些地方农民建设利用沼气的热情却仍然不高,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2.1.1主观认识不充分 农民对建设沼气池作用的理解多数仅局限于“做饭、点灯”这样的日常用途上,并未深刻认识到沼气建设对生态保护和改善、资源的循环利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而在一些煤炭、柴禾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生活能源价格相对科学研究ScientificResearch科学研究ScientificResearch新能源产业低廉,人们根本不会考虑使用沼气,更愿意使用现成的低廉能源,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村沼气工程建设的进程。 2.1.2客观因素的影响 在经济、交通、文化基础较好的地域,大多数年轻人都在外地打工,村中劳力减少,留守儿童和老人,对于这项政策的接纳程度并不如意,这直接导致沼气建设的步伐放缓[7]。加上群众对沼气的综合效益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意义的认识不全面,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从而对沼气建设的热情不高。此外,由于沼气池建成后管理服务跟不上,一部分沼气池不能正常使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导致沼气池闲置[8],也极大地影响了农户以后建池的积极性。 2.2发酵原料问题 2.2.1原料不足问题 随着农村多元经济的发展,户用沼气发酵原料供给不足。养殖业的集约化发展,加之区域性经济和季节性条件的限制,农村庭院养猪习惯的改变,养猪农户数量大大减少,发酵原料的供给严重不足,从而使沼气池出现产气不稳定,利用率不高,甚至出现闲池、弃池现象。此外,农村人口转移也是导致发酵原料供给不足的重要因素,有的农户由于剩下的常住人口多为老人和小孩,无力通过饲养牲畜来保证沼气原料的供给。农户放弃家庭牲畜的饲养,导致了沼气原料的日益紧缺。 2.2.2原料过剩问题 一些集中、规模化养殖场产生大量的饲养牲畜排泄物,没有充分利用,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这种发酵原料供给不平衡现象不仅影响了沼气建设,还对环境产生了危害,不利于沼气的可持续发展。 2.3工程建设的技术和质量问题 农村沼气池的建设经历了技术的探索、总结和提高三个阶段,目前沼气池建设及相关配套技术已趋于完善。“三结合”或“四位一体”沼气生态模式的推广,既利用了畜禽粪便,使之达到无害化处理,又改善了农村卫生条件,美化了庭院,提高了防疫病能力,还解决了沼气池的安全越冬问题等[9]。然而沼气池既要求有良好的气密性,又要求有良好的抗腐蚀和坚固性,所以只有进行严格和规范的施工操作,才能达到建一个、成一个、见效一个[10]。由于技术工人流动性大,工资待遇低导致大量的沼气技术工人进城和外出务工,从事沼气建设的管理工作人员及沼气技工较少,特别是经过正规化培训、建池能力强的技术人员有限,建设施工不规范,整体建设水平较低,从而造成沼气池的质量较差,存在漏水、漏气等问题。此外,不乏有一些在各级政府下达的指标层层加码的情况下,在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在农民技术员培训鉴定速度低于沼气建设发展速度的情况下,追求速度而粗制滥造、违反操作规程而导致沼气池的质量下降,使用寿命减短。 2.4后继管理与服务问题 沼气建设是三分建七分管,沼气池能不能“用”在于“建”,而用得好不好在于管,所以日常管理是保障沼气池正常运行,安全使用的基础,也是沼气池建、管、用的中心环节。 2.4.1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目前,农村沼气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科技水平、政府意识的差异,缺乏对于沼气设施使用维护的管理和服务,缺乏对配套技术,如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养殖和种植技术的指导,造成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影响了综合效益的发挥。 2.4.2缺乏日常维护 农户缺乏沼气池的日常维护技术,在沼气使用中缺乏完善和规范的后续管理、维修、服务体系,如沼气零配件供应渠道不畅,有的农户装上脱硫剂后从未更换等。所以在面向农民这样的贫弱群体时,更需要做好产品服务。户用沼气系统是一个独立的集产气、供气、用气为一体的体系,要保证农户最终用好沼气,必须从建池、投料、管道安装、产品安装、调试等各个环节抓好。然而不论在人力或物力上,真正能够做好这种服务的很少,从而不能适应农村户用沼气快速发展和运行市场化的需要,这也严重影响了沼气建设效益正常发挥和可持续发展。 3发展对策 3.1加强宣传引导,使农民变被动为主动 为了让沼气项目进村入户,切切实实为群众服务,必须大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各级领导要加强对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视,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把生态农业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为农业的增效及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作贡献,不应局限于解决能源问题,而是利用沼气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只有发挥出沼气的综合效益,才会有利于农村沼气的长远发展,有利于生态农业建设,形成科学的良性循环[11]。 3.1.1深入基层宣传 各级领导可通过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基层、进村入户,通过大力宣传沼气建设典型,拍摄录像、专题片,播放新闻,提高群众对发展沼气的认识。同时给群众讲解沼气池的建池技术、管理注意事项、综合利用效益,替农户算经济帐,耐心讲解,排除群众的顾虑,引导群众加入到沼气建设队伍中来。 3.1.2通过各途径加强宣传 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可以积极利用广播、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办好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示范户,把他们作为“精品”,起到辐射带动作用。让农民了解实用技术和新能源使用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和优势,从而自己渴望建沼气池。 3.1.2加大资金支持,引进激励机制科学研究ScientificResearch科学研究ScientificResearch科学研究ScientificResearch科学研究ScientificResearch2021新能源产业 国家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大力推广农村沼气发展。要从长远利益考虑,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进一步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实现农村能源合理供给,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生态和经济和谐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强化“三农”,拉动内需的有效措施。各级政府要贯彻落实关于户用沼气建设政策,真正做到以政府扶持为主导,以农户投资为主体,才能提高农户建设主动性,形成农户自主申报、自主建设,突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高户用沼气建设的效益性。沼气建设跟其他工作一样,也需要引进激励机制,对完成任务好的农户给予精神和一定的物质奖励,使沼气建设中的先进分子得到激励,更加促进了沼气建设。 3.2培养多元化沼气发展模式 为了拓宽原有农村沼气池的适用面,适应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新格局,须全面提高农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农村沼气建设模式必须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实现从单一模式向多模式转变,从户用沼气向大中型集中供气转变,大力发展户用秸秆沼气、大中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农村卫生学校沼气工程、统一配送沼气原料等模式。通过建设模式的创新,推进沼气稳步健康发展。 3.2.1因地制宜发展不同模式沼气池 由于农村经济和自然条件各地有别,所以农村沼气的发展要与当地能源需求情况、沼气资源、经济水平保持一致,可采取不同的模式如“一池三改”生态家园模式、“四位一体”生态能源模式、大中型沼气工程,从而促进多元化发展。 3.2.2充分利用沼气池综合模式发展效益 在综合利用模式上,积极引进和推广沼气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科技含量。以沼气为纽带,充分发挥沼液、沼渣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带动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在一些条件成熟的地区,可大力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采取集中供气、有偿供应的方法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如,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与其他秸秆气化相比,具有热值高等更多优势,采用秸秆沼气技术,不但解决了沼气发酵原料不足的问题,而且进一步推动了秸秆综合利用。养殖场沼气工程以运行稳定的规模化养殖场为依托,建设养殖场沼气工程,结合沼气工程建设配套有机肥综合处理设施,发挥综合效益。通过养殖场沼气工程的建设,把畜禽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转化为可利用的清洁能
本文标题:对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61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