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对松阳县茶叶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12002年4月27日第1期对松阳县茶叶产业化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市委政研室应勇军杨圆华农业产业化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突破口之一。近年来,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发展效益农业的决策要求,认真分析形势,把握发展机遇,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以产业化经营为载体的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在全市涌现出了一批产业化经营的成功例子。为总结经验,以典型示范推进工作,近日,我们对松阳县的茶叶产业化发展情况作了专题调研,该县的许多做法对全市茶叶产业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松阳县茶叶产业化发展的调查近年来,松阳县委、县政府立足本地优势,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建基地、创品牌、拓市场”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茶叶产业化进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到2001年底,松阳全县茶园面积达4.4万亩,茶叶总产量2700吨,产值达8000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0%。该县的新兴乡经过几年的农业结构调整,粮经比达到29:71,其中,发展茶叶7716亩,人均占有2茶园面积0.8亩,茶叶所带来的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一半以上。该县为培育茶叶这个主导产业,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一)主要经验1、夯实良种基础,大力推进基地建设。为加快茶叶良种发展,该县先后从省内外引进迎霜、龙井43、乌牛早等30个无性系良种,并以开发建设松阳县茶树良种母本园为基础,通过自繁自育自种,育成“银猴”良种等10余个主栽品种,全县无性系良种种植面积达到3.3万亩,良种率达到75%,居全省第二位,2001年被省林业厅授予“浙江省良种茶之乡”称号。同时,坚持山地开发和大田开发相结合,大力开发新基地,运用嫁接改造、改植换种技术更新改造老茶园,实现发展一批,成园一批,见效一批,有力地促进了大田结构调整,全县粮经比例达到46:54(全市粮经比为66.5:33.5)。2、实施无公害生产,发展绿色名优茶。为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形势、新要求,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该县在大力推行茶叶良种化的同时,全面实施茶叶无公害生产。立足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采取苗木良种管理、无公害示范基地建设、无公害农资供应点确定、加工生产企业许可、品牌包装许可和技术队伍培训等措施,抓点示范,以点带面,加快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的普及推广,全县正力争培育3-5家3通过绿色食品或有机茶认证的茶叶企业。为此,一年来全县共举办各种技术培训49期2.3万人次,印发各种技术资料2.5万份,建设中心示范基地5个1706亩,引进推广绿浪、武大州6号等生物农药,从而大大提高了茶农科学防治病虫害水平,茶叶农残情况进一步改善,在2001年抽检的5个茶叶样品中,有4个样品农药残留达到欧盟标准。3、以生产、加工和品牌建设为载体,努力提高茶叶品质。为提高茶叶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该县以提高茶叶品质为着力点,积极实施精品、名品工程。一方面通过组织标准化生产,制订了“银猴”、“玉峰”等茶叶生产标准,积极改进传统加工工艺,鼓励进行茶叶的精深加工,培育壮大龙头加工企业。全县现已建成各类加工点400多个,其中上规模的有100多家。为扩大银猴主导品牌的知名度,在省级新闻媒体和全国性专业杂志上发布广告,并组织参加有影响力的茶叶评比和博览会。通过努力,2001年银猴系列茶叶获省名茶精品展示金奖、中国浙江国际农博会优质农产品金奖等荣誉。4、建立茶叶市场体系,搞活茶叶流通。为加快茶叶产业化发展的整体推进,该县始终把市场体系建设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加大市场建设力度。该县县委、县政府通过减免收费、加强监管等措施,积极建立茶叶销售的梯度市场。4浙南茶叶市场作为龙头市场,现已成为设施完备、服务功能齐全的区域性中心市场。2001年该市场交易量4500吨,交易额2.35亿元,交易额在全省茶叶市场中居第二位,成为全省三大茶叶市场之一(新昌-浙东茶叶市场;开化-浙西茶叶市场)。并在新兴等茶叶生产重点乡镇建立了辐射全县的茶青市场,其中新兴乡建成了占地3000平方米的茶青交易市场。二是拓宽流通渠道。设立表彰、奖励等制度,培育壮大县内龙头营销企业、营销大户,鼓励县外营销大户到松阳落户,借外力壮大营销队伍。在上海设立农产品流通办事处,鼓励龙头企业、营销大户到大城市、大市场开设窗口,通过直销等方式衔接上海等大中城市的茶叶市场,积极融入全国茶叶市场。5、加强行政拉力,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该县努力从政策、机构、人员、资金等方面,为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2001年8月,县委、县政府专门制订出台了《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基地开发、示范园区建设、龙头企业创办、品牌建设和产品流通等方面,都制订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县政府专门成立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在县农业局设立农业产业化办公室,根据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打破传统农业技术服务机构的设置框架,组建茶叶、脐橙、食用菌、特种养殖产业化办公室,每个办公室由农业局的一位5领导负责,人员由各站、所及乡镇的农技骨干组成。为解决茶叶生产加工的资金不足问题,采取了发放专项资金、提供贴息贷款等措施。为推行茶叶产业化进程,全县确定了15个重点产茶乡镇,均建立相应的机构。如新兴乡作为茶叶主产区之一,设立了茶叶产业化办公室,组建了茶叶协会,由乡党委书记主抓,分管副乡长具体抓,选拔技术人员经培训作为茶叶辅导员充实到茶叶产业化办公室,具体负责规划的制定以及为茶农提供产前、前中、前后服务。(二)存在问题及对策深入分析该县茶叶产业化发展情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生产标准化程度不够高。从苗木、栽培、加工到商品的一系列标准,不够齐全,推广面不够大,普及率不够高。二是品牌知名度不够响。除银猴系列外,大部分茶叶还需以外县的一些品牌进行销售,导致名优茶平均价格只有全省名优茶平均价格的70%。三是开发生产机制不够新。该县的基地开发和成品加工多数还局限于一般的分户经营管理,股份制、合作制等经营方式推广应用得不多,企业和基地的关系还较为松散。四是营销渠道不够广。该县的茶叶主要通过浙南茶叶市场向外销售,外地的客商是营销的主力军,松阳本地一些人由于受传统观念6的影响,闯荡市场的意识不够强,因此营销队伍相对薄弱。松阳茶叶除在安徽娥桥茶叶市场能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外,其它,如北京、山东济南等一些全国性大市场以及海外市场都有待于进一步拓展。针对以上这些问题,该县下步将采取以下对策措施:一是实施良种战略。加大无性系良种推广力度,推进茶叶良种化进程。二是实施品牌战略。充分发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环境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山区特色的绿色茶产品,主打银猴系列品牌,通过标准化生产,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全面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品牌知名度。三是实施龙头战略。重点培育发展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龙头企业,建立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体系,促进茶叶产业化发展。四是实施市场战略。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做好浙南茶叶市场和重点乡镇茶青市场的发展文章,鼓励经营者到外地闯市场,提高松阳茶叶的市场占有率。二、几点启示松阳县茶叶产业化发展的实践引起了我们许多新的思考,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启示。1、要加强领导,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要把茶叶发展作为全市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市及县(市、区)要形成共识,把发展茶叶作为全市发展效益农业的重要内容来抓。一是要在7政策上扶持产业升级,将茶叶产业化列入农业产业化建设轨道,把茶叶良种化列入“种子工程”总体建设规划,对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购置茶叶机械、开发有机茶等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要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加快土地流转机制改革,促进土地向专业大户或龙头企业转移,为茶叶的规模化发展提供条件;针对“小规模、大产业”的实际,各地应按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农户进行连片开发,严格按生产标准统一组织生产。二是在机构人员上,要充分利用现有农业技术队伍,组建产业化发展办公室,统筹安排管辖范围内茶叶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工作。同时,要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为目标,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原则,成立各级茶业协会,积极为茶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三是要依法加强管理,研究制订茶苗“三证”(检疫合格证、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做好惠明、银猴、龙谷丽人等知名品牌的原产地产品保护的申报工作,依法规范名优茶的产销工作;加强茶叶市场管理,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开展公开合法竞争,使茶业能在法治的环境下运作,在规范的环境中发展。2、要实施科技战略,不断提高茶叶产业化发展水平。在新的形势下,要加快全市茶叶产业化进程,必须要依靠科技这8个着力点,全面提高整个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一是要加快推广无性系良种和机采机制,提高茶园生产质量。要进一步完善良种繁育体系,规划建设全市茶树良种繁育场,力争在全市形成良种选育、繁育、推广有机结合的繁育体系,从而加速龙井43、银猴、迎霜、白茶等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要加强茶树嫁接换种技术的试验示范,对现有有性品种茶园通过换种改植和嫁接改造,实现无性系良种化。要加快改善茶园基础条件,强化机手培训,提高大宗茶机采质量。二是要加快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发展壮大龙头企业。要落实省委[2002]3号《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竞争力的若干政策意见》的文件,对加工型龙头企业、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示范性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重点扶持。三是要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制订完善茶叶肥培管理、病虫防治、采摘、炒制、包装等各个方面的标准体系,切实加强茶叶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协调管理和服务,把我市的茶叶产业化发展纳入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轨道。当前,尤其要抓住全市建设“秀山丽水、浙江绿谷”的契机,加大茶叶生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有机茶、低农残茶叶等高附加值的新产品。3、要积极开拓市场,着力拓展茶叶产业的发展空间。要实现茶叶产业的增产增效,关键就是要大力开拓市场,提高我市9茶叶的市场占有率。一是要积极打造知名品牌。针对目前我市品牌杂乱、未形成品牌集聚优势的现状,各(县、市)要有全市一盘棋的思想,特别是在一个县(市、区)范围内,要尽快改变品牌过多、无序竞争的局面。要抓紧进行品牌梳理,根据市场定位,确定主打品牌,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利用媒体宣传、营销广告、产品展示、办会展销、企业上网、申报国家级名牌产品等多种形式,集中培育几个生产规模较大、市场占有份额较多的茶叶品牌,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认知度,扩大名优茶的市场份额。二是要完善市场体系。根据茶叶产业化发展的实际需要,要实现各个层面市场的梯度转移,依托基地建好产地市场,紧扣流通把浙南茶叶市场建设成为辐射浙西南的中心市场,立足销地建好相应的销售网点,融入全国性茶叶大市场。三是要组织农民闯市场。鼓励主产区的部分农民按照产业分工的需要从事流通业,引导下山脱贫的部分农民加入到流通队伍,培养一支开拓意识强,能走南闯北的茶叶销售队伍。四是要扩展销售渠道。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成果,如,农技110、建立农民信息员队伍等手段和现代流通业管理方法,通过大物流、电子商务等形式促进茶叶销售。4、要创新机制,为茶叶产业化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针对目前我市茶叶产业化发展机制陈旧、融资渠道单一的现状,必10须依靠机制创新,为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在融资方面,要通过招商引资等办法,鼓励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所有制的主体运用兼并、参股等方式进行产业重组和扩张,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制等多种合作方式,进行基地开发、企业组建和市场建设,力争以龙头企业为核心,联合科研机构等相关组织进行股份制改造,组建具有相当竞争力的茶叶集团,从而带动全市茶叶产业的发展。在管理方面,要支持“平等、自愿、互利”的原则,大力推行合同化管理,通过签订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减少合同双方的随意性和松散性。要偿试推行保护价收购、风险保障基金和农业保险等保障制度,弱化市场风险对茶农利益的冲击,逐步使经营主体的经营风险社会化。在利益分配方面,要努力探索资产联结、产权介入等运行机制,研究各个环节的利益分配机制,把各方面的利益捆在一起,真正实现生产、经营、利益一体化。
本文标题:对松阳县茶叶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62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