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美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代码000372020/5/141美学绪论美学学科性质美学的哲学基础审美活动论审美活动的存在方式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与对象审美形态论审美形态的内涵与特征审美形态的形成与发展审美范畴论优美、崇高;悲剧、喜剧;丑、荒诞审美经验论审美经验的性质与特征审美经验的内在结构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艺术论艺术论一艺术论二审美教育论美育的内涵、特点、功能、目的目录2020/5/142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美学是一门怎么样的学科一、美学的研究对象1柏拉图——美学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的2黑格尔——美学是研究艺术的3十七八英国——是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4——是研究对象是审美心理活动5——是人和现实的审美关系二、对美学研究对象的认识体现着人和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三、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四、美学的研究方法—哲学方法2020/5/143第二节美学的诞生与学科的发展一、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学科二、鲍姆加登与美学学科的诞生德国哲学家,1750,《美学》。“美学之父”2020/5/144第三节美学的哲学基础一、美学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第四节审美与人生一、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审美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和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1.审美与人生的关系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审美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二、审美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审美境界是指在生活中和艺术中出现的审美的情境。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无限对有限的超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人生境界在人生修养下转化为审美境界2020/5/145第五节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一、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感性理性的统一,按照美的规律来把握现实的一种自由创造性实践。二、美与审美形态广义的美是指审美活动建构起来的、能激发的主体美感的审美对象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是人与世界一体圆融、有限与无限和谐统一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感性显现。审美形态是审美对象的归类和描述,它是审美活动中当下生成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在状态。三、美感与审美经验美感指的是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对象同时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体现为主体直观到了这种超越现实功利、伦理、认识的自由的人生境界、体验到了人与世界的存在意义而产生的自由感、幸福感和愉悦感。审美经验即美感。审美经验的特点:感性经验,快感经验。2020/5/146四、艺术和审美教育狭义的美育是指有意识地通过审美活动,增强人的审美能力整体精神素质,焕发人的精神面貌。广义的美育是指通过审美活动,建构人的全面发展的成长和存在方式,促进人向理想的、自由的、健康的、精神丰满的人生成。2020/5/147第二章审美活动论第一节审美活动的存在方式一、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1.审美需要审美需要是指人作为一种有生命、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具有的,渴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的实现自己、肯定自己、并按照他人的人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发展自己地精神要求。它是人的本质力量地一种新的充实和新的显现。审美需要的特征:它是人独有地生命需要;是一种高级的精神追求。2、审美理想审美理想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构造出来的理想形态的美,是主体通过长期日常实践、积累的审美经验,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使自己的审美体验不断升华,形成高层次、高品位的审美追求,具有一定的形象性特点。审美理想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主体对于审美对象的选择和判断;作为一种人生修养,直接使审美活动成为主体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5/1483.审美趣味审美趣味指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性的显示,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它的特征:具有明显的的个性差异;影响主体审美趣味的主要因素是他所面临的后天因素或社会条件。二、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1.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2.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3.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相统一。4.自律性与他律性相统一。三、审美活动的价值和内涵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己性的存在方式。超越性、自由的、应然的存在方式2020/5/149第二节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与对象一、审美主体与对象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二、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1.审美惊异。特殊心境,主体对客体的向往,刹那间激发主体强烈的审美兴趣。2.审美体验。主体被客体对象所吸引,情不自禁加以领悟、回味,陶醉,心灵收到震撼摇荡的独特精神状态。3.审美澄明。主客间的统一,生动和谐,就是澄明之境。光明敞亮、最真实、“天地与我为一”三、审美对象的生成与显现审美对象具有客观性的原因;非实体性与开放性的特征。审美条件的各种物质因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审美实践规律,多样统一是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形式规律。2020/5/1410第三节审美活动的发生一、审美发生理论概述1.游戏说席勒游戏不仅是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而且是人摆脱动物状态达到人性的一种主要标志。对事物形象的本身无所为而为地进行观赏和玩味。不足,忽视了对动物游戏向人的游戏转化的机制以及人的游戏得以发生和进行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探讨。2.生物本能说达尔文、弗洛伊德审美的发生源于人的某种本能,审美发生的深远的生物性基础。不足,混淆抹杀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之间质的区别,把动物的快感等同于人的美感。忽视了审美活动赖以发生的社会根源的探讨。3.巫术说泰勒、弗雷泽巫术活动是孕育艺术的母体,人类最初的艺术只是适应巫术活动的需要而产生,并作为巫术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具有有限性,不能完全说明。4.劳动说普列汉诺夫艺术和审美起源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劳动先于艺术。不足,只揭示了物质前提,未切入内在机制,忽视了中间环节。2020/5/1411二、审美发生的条件与标志1.制造和使用工具是审美发生的前提。工具的出现打破人原有的生物性肢体器官和能力的狭隘性、固定性。工具不仅包括物质性劳动手段,而且包括人独有的运用语言符号的能力。推动人类制造工具活动向高层次迈进。人的智力的物化形式。人本身内在自然地人化。2.巫术礼仪活动是促进审美发生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巫术的神圣性与严肃性,强化提高人的意识、意志的精神能力。巫术活动独特的礼仪化功能,推动了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操演过程直接孕育着原始艺术的发生。2020/5/1412第三章审美形态论第一节审美形态的内涵与特征审美形态是指在审美实践中展现出来的,以复杂的人生样态、自由的人生境界为核心的审美审美情趣、审美风格等感性显现的对象化的形态,以及人们对这种不同形态的逻辑分类。人生样态是指由个人的外在形态、个性特征、人生际遇等诸多因素共同构成的存在样式,在不同风格、不同层次的人生样态中,都寄托着特定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是指在审美实践中,不同的审美样态在与主体构成不同的审美关系时,所产生的不同趣味效应,悲壮令人振奋……审美风格是强烈而鲜明的审美个性特征。一、审美形态的界定美的形态、审美风格、审美类型、审美范畴、人生境界说基本标准:广泛性或普适性,统摄性,历史性二、审美形态的特征生成性,贯通性,兼容性,二重性。2020/5/1413第二节审美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一、审美形态的历史性审美形态是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发展阶段的产物,是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审美理想的反映。审美形态的具体内涵实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演变的。当代性。二、审美形态与思维中古—象数思维西古—具体到抽象三、审美形态与语言语言表述影响到审美形态的差异四、审美形态与文化互为影响,审美形态形成后,又表现为具体的文化。2020/5/1414第三节优美与崇高一、优美1.审美形态的优美。主客之间的和谐。形式特征:小巧、轻缓、柔和,心理特征:和谐、平静、松弛、舒畅。优美是超然优雅的人生境界的真实体现;是优雅协调的外在形式特征;是和谐化一的内容;是心旷神怡,愉悦轻快的审美体验。2.美学史上的优美。柏拉图:引起快感,并不与痛感夹杂在一起,单整、纯粹、绝对的美。亚里士多德:美的最高形式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西塞罗:秀美与威严的区别。席勒:美可以同时产生松弛和紧张两种作用。…………二、崇高1.对立和冲突的两种审美体验。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强劲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震撼,进而受到鼓舞激越,引起敬仰和赞叹之情。四个特点:雄伟壮阔的力量之美;社会价值实现的昂扬之美;刚毅坚强的品格之美;恢宏豪迈的尊严之美。2.毕达哥拉斯:音乐审美风格,一男性阳刚之气、粗犷尚武、振奋人心,一轻婉甜蜜,具有女性阴柔之美朗吉努斯:《论崇高》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博克:《论崇高与美》人类崇高感来源于维护自己生命安全的本能。康德:我们无法把握的同时也无法与之较量的无限形式。席勒:活的形象,生命与形象、实在与形式、偶然与必然的统一。黑格尔:崇高是一种表达无限企图,而现象领域又找不到一个恰好能表达无限的对象。一,意识到的意义与有别于意义的具体显现之间的分裂,二两者之间的直接或间接显露出来的不适应。2020/5/1415三、优美与崇高的比较1.具有共同的本质,强调了崇高的积极、愉悦;优美与崇高的一致性。崇高是美的最高阶段。2.相对立。强调了崇高消极、否定。审美形态内涵来说,都是人社会实践的存在方式。第四节悲剧与喜剧一、悲剧1.在人生实践存在中,由于人生与现实的矛盾而引起尚武冲突,从而体现出人的人的存在的力量、斗争、勇气等情感艺术表现。“以悲为美”实现的审美愉悦。主要特征: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体现是人与自然、社会及其自身存在的冲突和超越;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验2.亚里士多德《诗学》,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使人们的灵魂得以净化和陶冶。黑格尔:“矛盾冲突”理论。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冲突。尼采:日、酒神精神克尔凯戈尔:罪孽说,悲剧情绪的焦虑说二、喜剧喜剧理论的核心:笑及其原因的探讨,特点:形式与内容的背离。喜剧感包含着人类对人的价值的肯定,2020/5/1416对真与善的肯定,是一种严肃的笑。特点:包含着深刻的社会现实内容,以现实错乱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不和谐、悖谬的形式特征;以笑为主的情感形式。2.柏拉图《斐利布斯篇》亚里士多德: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模仿。康德《判断力批判》揭示了喜剧产生的原因。马克思、恩格斯苏珊朗格:人的存在的感受形式巴赫金:“狂欢化”三、作为人生存在的悲剧和喜剧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和存在论来看,都是人生的两种存在状态。实践角度深刻说明。人的本质力量只有通过个体的实践行为才能够完整实现。社会发展阶段性决定个体实践的有限性,特定的历史条件使得超前的实践以失败告终,种种失败构成了悲剧。本质,不同社会力量相互较量的结果。特殊的实践在现实中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失去了合理、严肃性,从而变得荒诞滑稽,毫无价值的东西。矛盾冲突源于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富有挑战性充满了偶然因素。偶然之中蕴含着必然性。2020/5/1417第五节丑和荒诞一、丑由丑陋的引起的情绪感受是一种审美情感,表现为混乱、反常、给人以恶性的刺激等形式。二、荒诞西方现代社会与现实代文化的产物,本义是不和情理、不和谐,形式是怪诞、变形。荒谬不真,是对人生的无意义虚无性的审美感悟。特点:是一种对人生存在无意义状态的体悟;审美意象的象征性;怪诞的表现形式。三、丑与荒诞作为特殊的审美形态p412020/5/1418第四章审美经验论第一节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一、审美经验的历史回顾审美经验问题是美学学科的重要内容。二、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审美经验在根本上是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审美经验具有创造性和生成性。审美经验对人们的人生实践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三、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p44直观性。心灵无需借助于感官刺激和逻辑推理,就能直接领悟或把握真理的能力。非功利性。审美对象,直观性,涉及事物的外观和形式;审美主体,功能在于让人们产生审美的愉悦,满足审美需要。超越性。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的超越,现实向理想世界的超越。2020/5/1419第二节审美经验的内在结构一、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
本文标题:美学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637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