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六章学前儿童的思维思维是高级的认识活动,是智力的核心第一节思维概述•一、什么是思维(一)定义【自我分析】当你早晨醒来,推开窗门一看,发现地面上湿漉漉的,你就会得出昨天已经下过雨的结论。思考并分析:这个认识活动与我们学习过的感知觉和想象有什么不同?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过程?小结:间接和概括;思维活动。•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应感觉颜色鲜艳、芳香扑鼻知觉鲜花非常美丽思维根据记忆推断春天来了。•感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应。•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应思维是对人脑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反应概括为交通工具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幼儿的思维经历了•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的三个阶段。•(一)直觉行动思维•1.定义:也称直观行动思维,指依靠对事物的感知,依靠人的动作来进行的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最低水平的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在2~3岁儿童身上表现最为突出。•如,看到水就要玩水,看到别人玩球又要玩球。一旦动作停止,对该动作的思维也就停止了•如请一个2岁的小朋友把放在桌子中央的玩具拿下来?儿童没有任何“想”的表现,而是马上去“拿”。他伸长胳臂、踮起脚尖,拿不到;偶尔扯动桌布,桌子上的玩具移动了一点,儿童马上用力拉,玩具就到手边。儿童最早的思维就是这样依靠动作进行的。•2.直觉行动思维的产生•直觉行动思维是在儿童感知觉和有意动作,特别是一些概括化的动作的基础上产生的。儿童摆弄一种东西的同一动作会产生同一结果,这样在头脑中形成了固定的联系,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境,就会自然而然的使用这种动作,而这种动作已经可以说是具有概括化的有意动作。•3.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⑴直观性和行动性•⑵出现了初步的间接性和概括性•⑶缺乏行动的计划性和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⑷思维的狭隘性直觉行动性一直觉行动性二尝试错误•(二)具体形象思维•1.定义•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来进行的思维。是介于直觉行动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思维方式。•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期典型的思维方式。•4岁孩子开始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如计算3+4=7,不会对抽象数字进行加减,而是在头脑中用三个手指加上四个手指,或三个苹果加上四个苹果等具体形象计算。•不能理解“黑暗的旧社会”•2.产生•随着动作的熟练,一些动作(试误性的无效动作)逐渐被压缩和省略,而由经验来代替。这样一些表象就可以代替一些实际动作,遇到问题时就可以不再试误,而是先在头脑中搜索表象,以便采取相应有效的动作,这时,儿童不再依靠动作而是依靠表象来思考。儿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动作开始分离,其内部表象已经可以支配外部行动。•3.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⑴具体性和形象性•(2)自我中心性•所谓的自我中心指主体在认识事物时,从自己的身体、动作或观念出发,以自我为认识的起点或原因的倾向,而不太能从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以及他人的角度认识事物。三座山试验(三)抽象逻辑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大班)•定义:指用抽象的概念(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5-6岁时,孩子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只是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如有的幼儿知道“见到女的叫阿姨,男的叫叔叔伯伯”•早期看电视时,可以说出好人、坏人,这时已经知道好在哪里,坏在哪里,还会用各种理由来说明。•孩子懂得了“5”、“8”这些数字可以是任何事物的数目,“5”既可以是5个苹果,也可以是5张桌子或5把椅子。下面这些都是什么人,见面后我们用什么称呼比较合适?守恒•守恒的概念•所谓守恒,是皮亚杰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衡量儿童运算水平的标志之一。守恒是个体对概念本质的认识能力或概念的稳定性。•具体指对物体的某种本质特征(如重量、体积、长度等)的认识不因其它非本质特征的变化而改变。(一)不断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思维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们对客观世界正确、概括的认识,是通过感知觉获得大量具体、生动的材料后,经过大脑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才达到的。因此感性知识、经验是否丰富,制约着思维的发展。幼儿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及其表象。第二节幼儿思维的培养(二)发展幼儿语言语言是思维的武器和工具。正是借助于词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人脑才能对事物进行概括、间接的反映。通过语言中的词和语法规则,幼儿才得以逐渐摆脱实际行动的直接支持,摆脱表象的束缚,抽象、概括出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1、如:树、桌子、花、椅子、床等,通过接触各种实物或图片掌握各种概念。如:不管男人女人,大人小孩,中国人外国人,好人坏人都有一个本质属性:会说话,能劳动。可以用“人”这个概念来表示。•2.与幼儿谈话【示例】要了解幼儿根据什么来理解事物,是否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可以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来解释一些概念:“什么叫玩具”、“什么叫好人”、“什么叫……”还可以让幼儿说说同一类的若干个物体的共同之处,并讲它们归于一定的类别中:“手提包和书包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它们属于什么类?”“苹果和饼干、糖果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它们是同一类的东西马?”(三)教给幼儿正确的思维方法思维的特征是概括性、间接性和逻辑性,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较多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语言发展也达到较高水平,为思维发展提供了条件工具。但还要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条件和工具,儿童不是一开始就能掌握的,家长和老师都要引导和教给儿童,遇到问题如何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作出逻辑的判断、推理来解决。(四)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儿童的特点,他们对周围的环境充满探求的渴望,善于主动发现和探索事物的特点,在不断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同时,使他们的思维力得到发展。【案例分析】分析下列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在下列情形下教师应如何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1.一天喝豆浆时,幼儿发现所发的饼干与往常不一样,有说饼干的形状像银钱,有的说饼干有桔子味……他们边吃饼干,边议纷纷,一时间教室失去了往日的宁静。老师不耐烦地说:“跟你们说,不该讲话的时候不要讲,谁再讲就不给他吃!”(孩子们的表现虽然有违安静进餐的要求,但他们能敏锐地发现新发的饼干与往日不同,对饼干的形状、味道等仔细观察、加以想象,与同伴交流,这是多么难能可贵。教师如果理解孩子,再加以引导,不仅能够调动幼儿兴趣,增强食欲,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2.午餐前,活动室的门不知怎么打不开了,好几个孩子围上来说:“老师,怎么了?”“老师,我帮你开门!”情急之下,老师更生气:“去去去,谁叫你们过来的?赶快回到座位上去准备吃饭!”(老师的厉声斥责虽然会让孩子们乖乖地回到座位上,但却使他们失去了一个增长见识的机会,尤其损伤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对于孩子们热情主动的处事态度更是泼了一盆冷水。如启发孩子讨论一下:门为什么打不开?怎样才能打开?岂不更好。)3.一天排队做操时,孩子们发现操场上有个阴沟洞。“老师,那个洞洞里面是什么?”一向敏感的伟伟大声地问。“大概是臭水吧!”老师不假思索地回答。回来时,伟伟和几个孩子不见了。一会儿后,孩子们兴奋地告诉老师:“那个洞洞里面没有臭水,是个机关。我们看见门房爷爷打开洞里的机关,喷泉就冒水了!”“谁叫你们乱跑的,以后没有老师的同意,不准乱跑。”(该批评的应该是老师,而不是孩子。孩子有了发现,为什么不带孩子去看看?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吗?起码,老师应该肯定孩子的发现,他们弄清了一个老师没弄清的问题。)•智力游戏趣味性浓,可以在活泼、轻松的氛围中,唤起幼儿已有的知识印象,促使幼儿积极动脑去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一系列逻辑思维活动,从而促进幼儿思维抽象逻辑性的发展。游戏举例:1.谁找得快2.找错误3.先后游戏(五)通过智力游戏、实验等方式,锻炼幼儿的思考力幼儿的抽象逻辑性思维开始萌芽•5岁以后,幼儿明显地出先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这具体表现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概念的掌握、判断和推理的形成,以及理解能力的发展等等方面。第二节幼儿思维的培养•一、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概念是用词来标示的,词是概念的物质外衣,也就是概念的名称。如:树、桌子、花、椅子、床等,通过接触各种实物或图片掌握各种概念。如:不管男人女人,大人小孩,中国人外国人,好人坏人都有一个本质属性:会说话,能劳动。可以用“人”这个概念来表示。(1)大多通过实例的方式获得。让2岁的孩子看白兔、黄兔、灰兔等。问:这些兔子一样吗?有没有一样的地方呢?让幼儿找出了长耳朵、红眼睛、短尾巴等特征。幼儿知道了“兔子”这一概念,这个概念已舍弃了具体兔子的个性(白、黑、黄、灰等)。•用同样的方法帮助认识了“狗”,“猫”。帮助幼儿从“兔子”、“狗”、“猫”中抽象出更为一般的概念——“动物”。(2)个别通过语言理解获得•1、什么是小鸟?•身上长着羽毛,在天中飞的动物。•2、什么是人?•能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三、了解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常用方法•(一)分类法•儿童的类概念有一个发展过程:从以物体的感知特点为依据进行分类,发展到以物体的功用为依据,进一步向以物体的本质属性为依据进行分类发展。从年龄特征上分析,4岁以前基本不能分类,5岁儿童主要按感知特点和具体情景分类,6~7岁主要按物体的功用分,并开始注意到物体的本质属性。分类材料•(二)排除法•(三)解释法(定义法)(四)守恒法目的在于了解儿童是否获得某些数学概念,或者所获得的概念是否具有稳定性。第四节学前儿童判断和推理的发展老虎是一种动物。鱼会游泳蜜蜂不是小鸟。判断: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用语句表述。对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肯定或否定。判断:•直接判断(长的漂亮是好人)•间接判断(做好事的是好人)推理:是判断和判断之间的联系,是人脑根据已有判断推导出新判断。•水果是水分多的果子苹果也是水果苹果水分多推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归纳推理: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鸽子长着两只脚猫头鹰长着两只脚大雁长着只两脚鸟长着两只脚•什么是转导推理?•转导推理是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这一类型的推理在3~4岁幼儿身上是常见的。这种无逻辑的推理是儿童还没有形成“类概念”,即不能把同类与非同类事物相区别的结果。•(二)学前儿童的演绎推理•演绎推理: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推理形式:三段式。•鸟长着两只脚(大前提)•猫头鹰长着两只脚(小前提)猫头鹰是小鸟(结论)通过专门教学,大班幼儿可以掌握三段式逻辑推理。•三段式逻辑推理训练•1.鱼是用鳃呼吸的,鲸鱼不用鳃呼吸,•所以鲸鱼……•2.鸟是有羽毛的,蝙蝠没有羽毛,•所以蝙蝠……•3.一切果实都有种子,萝卜里面没有种子,•所以,萝卜……推理材料•类比推理的六种基本关系(1)工具和功用关系(如笔/写字,?/切菜);(2)部分与整体关系(苹果/苹果树,手指(3)对立关系(高/矮,粗/?);(4)并列关系(白菜/萝卜,猴子/?);(5)从属关系(白菜/蔬菜,?/动物);(6)因果关系(下雨/地湿,?/打针)。•一、思维方式的变化•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二、思维工具的变化•感知和动作----表象-----语词、概念•三、思维活动的内化•外部的、展开的----内部的、压缩的•四、思维内容的变化•表面的、片面的、零碎而无系统------间接化、深刻化、全面、客观、反映事物的本质
本文标题:幼儿思维的发展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68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