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安全文明施工 > 费城中心小学关于创建“零犯罪学校活动”实施方案
费城镇西新安小学开展“零犯罪学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是一项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重要工作。为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我校在认真学习领会县教育局和中心校的文件精神后,成立了“零犯罪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进一步调动全社会的积极力量,着力构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体系,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构建和谐平安德化,经研究决定,我校将开展“零犯罪学校”创建活动。具体活动实施如下: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小学生法律素质为目标,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纪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与科技文化教育相结合、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不断增强少年儿童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大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努力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校园。二、创建对象和目标任务(一)创建对象:以班级为基本单位,面向全体学生,按照“班级管理”的原则开展创建工作。在创建工作中,对每班的学生,由班主任负责管理、教育,科任老师辅助管理、教育。(二)目标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和中心校的各项要求和活动内容,坚持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相结合,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以单亲家庭青少年、留守儿童、学困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为重点,综合运用教育、服务、管理、帮教和优化环境等多种手段,努力保持校园未成年人零犯罪目标。三、活动内容与方法1、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依托学校德育活动阵地,充分利用班队会、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安全教育课、观看教育片、法制副校长讲座等途径,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广泛开展“母亲颂”、“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等节日性的感恩教育、“全校共读一本书”主题读书教育、道德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自护教育,增强未成年人法制意识,提高他们辨别是非、遵纪守法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普及未成年人对不良行为的知晓率,认知不良行为的危害性和危险性。提高他们克服、矫正不良行为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生活习惯。2、加强管理,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加强对学生养成教育专项检查评价,通过文明班级的评比活动:规范学生的语言,要求学生讲普通话,正确使用文明用语,不说脏话、粗话;规范学生日常活动,不在校园跑跳、不打架,积极参加兴趣小组活动,队列、课间操、各种集会做到快、静、齐。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全面掌握学校未成年人的基本情况,对于一些学困生,留守生学校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并确定重点工作对象,成立代理妈妈帮扶队,加强对这类未成年人的管理。3、爱心帮扶,减少未成年人心理负担。面向学校困难未成年人群体,针对他们的实际问题,在生活上帮困,学习上帮助,心理上辅导,行为上纠偏。对每个学生要做到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等有效措施,做好教育、矫治和挽救工作,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用爱心换回良知走向正路,成为社会有用之人。4、开发资源,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家庭、社区要及时进行沟通,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做早发现、早疏导、早化解、防微杜渐。学校成立心理咨询室,专人负责。并为每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心理有障碍的未成年人,特别是单亲子女、留守生和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要加强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及时解答、化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辨别是非、美丑、善恶,耐心细致地做好释疑解惑、理顺情绪、平衡心理、化解矛盾工作,调动和激发他们内在的生机活力,引导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5、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教学水平。做合格家长是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格局的重要一环。要通过举办家长学校,促进家长学习“两法”,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掌握教育子女正确方法。通过家长见面会、致家长一封信、家校互访、家长问卷等形式及时沟通学生在家里、学校中情况,并对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切实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家教质量。要特别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留守儿童等特殊家庭家教工作的指导和该类家庭学生的教育。6、加强监督,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网吧、电子游戏厅、不健康“口袋书”图书室等危害未成年人成长的场所进行义务监督工作,整顿好学校周边环境,维护好校园内治安,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氛围。7、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1)班主任利用安全教育课深入学习各种安全知识,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要以案说法,引导未成年人懂得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违法犯罪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和违法犯罪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使未成年人树立起遵纪守法和防范犯罪的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2)树立学校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护自救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促使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高我校安全工作水平。根据“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活动的要求,制定好《西新安小学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活动方案》,精心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宣传橱窗、校园广播、安全教育黑板报、安全教育主题班队课、安全知识宣传标语、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知识竞赛、观看安全教育警示片、“安全图标我来画”的绘画等活动,广泛宣传开展安全教育周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调动全体师生参与安全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全体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8、整合各种资源,开展寓教于乐活动。充分运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精心设计、认真组织未成年人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参与广泛、生动活泼的实践体验、科技文化、文娱体育和社会公益活动,特别要开展好“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主题系列活动”、“科学在心中,创新在手中变废为宝手工制作活动”、在学雷锋月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利用班队会开展“养成教育强化月、法制校园教育活动月、爱国主义教育月、手拉手体验教育活动月、争当四好少年主题教育月等”主题教育月活动、“全校共读一本书”、“手拉手献爱心”“德育宣传栏评比”“红领巾广播站”“各年级特色竞赛活动”等品牌活动,把广大未成年人吸引、凝聚在一起,让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乐,受到教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9、加强教师师德教育,改进学校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一经发现,学校将严肃处理。对造成学生伤残等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邀请法制副校长进行法制讲座,并开展绘画展览、板报宣传、征文比赛等活动,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法、懂法、用法、守法的法制氛围。四、活动要求——六到位1、抓组织机构建设,责任到位。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以确保创建工作领导到位、责任到位。“零犯罪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孙绪安副组长:马学华成员:各班主任2、抓制度建设,措施到位。为使创建工作有制度保障,重新修订和完善了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和各类人员安全工作职责,以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坚持一学期两次全校未成人零犯罪学校开展情况及安全工作总结大会制度,确保安全教育工作内容的落实。3、抓思想发动,认识到位。在创建活动期间,采取国旗下讲话、法制安全黑板报、红领巾小广播、法制讲座和举行突发事件演练等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创建激情。充分认识到创建“零犯罪校园”活动的重要意义,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监督、检查指导,给予充足的物质保障,使创建活动落实到实处,不走过场。4、抓实效,教育管理到位。在创建工作中,要从知识教育、校园设施安全、消防安全、器材安全、教学楼梯道和学生活动、门卫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学校安全系数。5、因地制宜,特色活动到位。要紧紧围绕建立和完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校园实现未成年人零犯罪的总体目标,结合学校实际,立足于服务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着眼于解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采取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因地制宜地开展创建工作。同时要在工作内容和方式上不断创新,形成特色。6、强化合作,家校互动到位。“未成年人零犯罪校园”创建活动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系统活动,需要全校以及全社会的参与。在活动过程中,学校、社区、家庭要加强合作,主动与有关方面协调,形成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合力。费城西新安小学创建“零犯罪学校”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孙绪安副组长:马学华、史洪波成员:徐传玲、王立民、薄小丽、单英、齐洪霞。全国“零犯罪学校”评选标准“零犯罪学校”的参评对象为积极参加第二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并由市县(区)关工委、司法、综治办和教育等部门推荐的中小学校和大中专院校。评选标准包括一项基础条件和七项主要内容,采用百分制进行考评,基础条件符合要求,且总分达到90分以上的中小学校和大中专院校将评选为“零犯罪学校”。一、基础条件(此项内容为参评基础,不参加积分)我校参与创建“零犯罪学校”期间,不得发生司法机关立案的治安或刑事案件(由当地公安局、法院、检察院认定),不得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认定)。如有上述情况发生,将取消学校参评资格。二、组织领导(15分)1.建立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将创建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5分)2.制定明确的创建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创建方案,保障创建工作顺利实施。(5分)3.参与创建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位。(5分)三、制度建设(10分)1.建立完善的校园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例如:教学与活动安全制度、学生日常管理制度、治安管理制度、消防安全制度、卫生防疫制度、交通安全制度和校园应急机制等。(4分)2.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将普法教育工作和成效纳入班级考核、教师考核内容。(3分)3.建立健全教师法制培训制度,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师培训、进修或继续教育当中,建立培训考核制度。(3分)四、队伍建设(10分)1.配备法制副校长和辅导员,积极开展法制培训和辅导,定期进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并做好工作记录。(5分)2.邀请“五老”和法律志愿者成立“青少年普法教育宣讲团”,组织开展法制教育宣讲、报告会和帮教活动。(5分)五、阵地建设(10分)1.充分利用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综治办、关工委、团委、妇联、监狱、少管所等机构和校内外教育活动场所,建立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普法教育网络。(4分)2.加强学校与公、检、法、司等机构的合作,建立校园警务室和青少年维权岗。(3分)3.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积极作用,完善学校法制宣传设施,加强法制宣传的力度。(3分)六、活动组织(20分)1.利用校刊、网站、黑板报、宣传栏等传统宣传渠道,开展以“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2分)2.利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重大节日开展专题法制宣传教育活动。(2分)3.定期组织在校学生到监狱、少管所、公安局、法院、检察院等场所参观,开展警示教育活动。(2分)4.定期邀请“五老”和法律志愿者等“青少年普法教育宣讲团”成员到校开展法制教育宣讲和报告会。(2分)5.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在校学生观看《代号12348》和《青少年普法教育专家讲座》DVD光盘等普法教育影片。(2分)6.组织在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普法教育专题读书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法律常识。(3分)7.组织在校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带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体验教育活动。如:组织开展演讲比赛、辩论赛、模拟法庭、摄影比赛、作文比赛和动漫比赛等活动。(4分)8.组织在校学生参加由全国活动办公室统一组织开展的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活动。(3分)七、保障措施(15分)1.创建所需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或学校公共费用支出,保障创建工作顺利进行。(5分)2.法制教育做到计划、课时、师资、教材和经费
本文标题:费城中心小学关于创建“零犯罪学校活动”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703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