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退出目录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退出目录退出目录学习目标学习本节内容后,你应能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掌握以下要点1.理解环境观的概念、主要功能及传统环境观与新环境观的区别。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基本内容和基本思想。探究以下问题1.传统环境观与新环境观有何区别?2.可持续发展是在怎样的背景条件下提出的?退出目录一、一种新的环境观1.环境观:人类对其与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就是人类的环境观。环境观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态度,并制约着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2.传统环境观:是一种人地对立的观点,希望征服自然。3.新的环境观:主张天人合一或人地归一。退出目录二、树立可持续发展观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概括的内容:可持续和发展。一是要发展,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二是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这就是可持续。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一是鼓励经济增长;二是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三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4.我国对实施可持续发展确定的两大发展战略是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退出目录预习交流促使人类环境观转变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在20世纪人类经受了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之后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促进了人类环境观的转变。退出目录退出目录主题一环境观材料:全球商业性捕鱼简史。退出目录(1)该图展示了什么问题?提示:本图形象地展示了海洋中渔业资源锐减的严峻现状。(2)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由于人类渔船数量的增多,渔具、捕鱼技术的进步,海洋捕捞范围的扩展,捕鱼量大增,超过了渔业资源再生的速度,造成了海洋渔业资源数量锐减,质量下降,也使部分物种濒临灭绝。(3)这两幅图反映的环境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没有正确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使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短期经济利益与长期的环境效益之间的矛盾加剧。(4)怎样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提示:转变人类的环境观。退出目录主题二可持续发展观材料:新浪网2012年2月23日讯,为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由中国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发起的可持续发展工作调研活动将于即日启动。委员会将组织国家相关部委专家领导及新闻单位走进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进行广泛交流与深入探讨。目前,该活动的各项组织准备工作已进入倒计时状态。(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提示: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提示: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发展,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二是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这就是可持续。退出目录(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提示:一是鼓励经济增长,二是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三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4)可持续发展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提示: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三个基本原则。退出目录1.传统的环境观和新的环境观的比较环境观传统的环境观新的环境观核心思想征服论环境观,是一种人地对立的环境观,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者和征服者“天人合一”或“人地归一”的环境观,人类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儿子而不是主人,人类只有保持同自然界(环境)的平衡与协调,才能生存与发展行为表现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壮大,从环境中获得越来越多的资源和能源,向环境排放大量的废弃物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正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尊重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认真研究、谨慎而合理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行为结果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协调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退出目录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内涵地位目标生态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退出目录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和斗争中逐渐认识了环境。据此完成第1~3题。1.下列有关环境观的认识,正确的是()。A.人类对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的认识就是环境观B.环境观是科学世界观的一部分C.环境观决定了人对环境的态度,并不制约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D.环境观不仅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态度,而且制约着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退出目录2.传统的环境观认为()。A.人与环境之间应协调发展B.自人类学会制造第一件工具开始,就开始了对自然的征服,但是只有到了工业社会,人类才真正实现了征服自然的愿望C.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主人D.天人合一3.下面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符合新的环境观的是()。A.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起决定作用B.人类可以成为自然界的主宰,可无休止地向环境索取资源C.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节能减排D.发展经济必然产生环境问题退出目录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对环境观、传统的环境观和新的环境观的理解。第1题,环境观是人类对其与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正确的环境观才是科学世界观的一部分。环境观不仅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态度,而且制约着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第2题,传统的环境观是一种人地对立的观点,它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忽视环境的客观规律。尤其是进入工业社会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干预更强,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第3题,新的环境观强调人地协调,只有保持同环境的平衡与协调,才能生存和发展。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既不能夸大人的作用,也不能夸大自然环境对人的限制,人与环境应共同发展。退出目录答案:1.D2.B3.C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改变一系列违背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改变损害环境的各种行为,尽快地恢复被损害了的环境,减少以至消除新的发展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新的损害。据此完成第4~5题。退出目录4.可持续发展观涉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现代社会一个文明的消费者,应该做到()。A.鼓励消费,刺激产出B.多投入,多产出C.多利用,少排放D.不投入,不产出5.下列人类的生产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是()。A.内蒙古草原发展畜牧业,多多益善B.山地丘陵地区植树造林,绝对不能砍伐利用C.黄土高原地区,宜植树种草,适当耕作D.发展石油农业,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争取高产解决粮食安全问题退出目录解析:健康的消费观应当是提倡适度消费,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并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内蒙古草原区可以并适宜发展畜牧业,但应注意与当地环境的承载量相匹配;山地丘陵区植树造林是正确的开发方式,但并不是不能砍伐利用;石油农业是一种高消耗农业,且造成水土流失、土壤及水体污染,均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答案:4.C5.C退出目录6.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A.开垦红壤地区的荒山荒坡,发展粮食生产B.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进行农业结构调整C.为防止“赤潮”现象的发生,沿海地区采取休渔政策D.建立人工绿洲是改变沙漠缺水的最好途径解析:红壤比较贫瘠,不适合发展粮食生产;“赤潮”的发生是由海水富营养化导致的。答案:B退出目录7.读“中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读图,从沿海向内陆我国可持续发展状况有何变化?(2)M区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发展的最大限制因素是。(3)N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退出目录解析:读图可知,我国可持续发展区域空间分布规律为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到较差;M地区为我国经济较发达的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经济发展中限制因素为资源、能源不足。N地区为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地荒漠化严重,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答案:(1)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到较差状态。(2)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能源不足(3)土地荒漠化
本文标题:【志鸿优化设计】(人教版)2014版高中地理选修6同步课件+1-3+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共22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714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