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库兰萨日克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经验介绍材料
1突出实践特色通过学习实践促进全乡各项工作——库兰萨日克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经验介绍材料库兰萨日克乡作为阿合奇县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试点乡,自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紧紧围绕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工作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严格按照县委的要求和部署,突出实践特色,精心组织,扎实进行,圆满完成了各个阶段的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基本情况库兰萨日克乡学习实践试点活动自2009年3月至8月基本完成,历时半年。我乡按照县委3月11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精神,于3月13日召开库兰萨日克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以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在全乡党员干部职工的参与努力下,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既搞好深入学习,又注重实践创新;既开展调查研究,又坚持边学边改;既解决突出问题,又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紧跟县党委步伐,使学习实践活动各个阶段有特色、有亮点、有成效。二、依靠科技扩大新品种种植面积、发展设施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一是为解决农作物品种退化,粮食产量低的问题,乡党委、政府对全乡的麦种、玉米种子进行更新换代,2008年年底调运“新冬22号”优良麦种80吨,小麦种植面积由2008年的3041亩增加到2009年的6000亩,预计亩产可达350公斤以上;2009年调运“登海3672”优良玉米种213吨,玉米面积由2008年的1300亩增加到2009年的3100亩,预计亩产达750公斤以上。二是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立足本乡实际,在广泛调查研究、吸收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有重点、有选择地推广少土栽培技术,大兴“戈壁产业”,通过推广无土、少土栽培技术,破解“种地没有土”的难题,利用戈壁建设适度规模的设施农业基地。2009年投资208万元在库兰萨日克乡戈壁荒滩上试验建设16座反季节蔬菜温室大棚,每座大棚占地面积为1.5亩,墙体采用粘土夯实,棚架为钢化结构,配备自动卷帘机。目前,工程已全面开工,计划7月底完工,8月底开始种植西红柿、黄瓜、白菜、辣椒、韭菜等简单品种,为进一步扩大规模积累经验。同时,引导本地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生产,转变广大农牧民思想观念,使广大农牧民对设施农业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使无土栽培技术真正成为拉动乡域经济增长、满足居民生活、促进农牧民增收、美化城乡环境的惠民工程。二、做好戈壁造林管护工作,发展特色林业种植和育苗工作,不断优化林业种植结构2009年3月,县党委、政府组织苏木塔什乡、阿合奇镇、色帕巴依乡、良种场以及本乡农牧民、县直机关干部职工、驻县部队在良种场至阿合特克提尔村407县道两旁的戈壁上造林12000亩,我乡组织干部群众在别迭里村植树3000亩,共计完成15000亩。造林采取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整地栽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抚育管护等工程措3施,千方百计提高造林的成活率。为加强万亩造林工程的后期管理工作,我乡在全乡范围内招聘了50名公益林管护员,并对其进行苗木繁育、造林技术、林木的日常管理、森林防火等知识的培训。同时对管护员实施林木地块、面积责任到人进行管护,平均每人管护240亩、每亩110株林木,按20年成材计算,年人均产值可达4万元以上,而每人年均人工工资只有1万元,这样不仅促进了就业,而且可以取得实实在在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乡党委、政府利用年初林业工作中呈现出的树苗紧缺、价格高的实际,抢抓机遇、因地制宜,加大扦插、育苗工作,共扦插杨树25亩24万株,沙枣树4亩3.2万株。同时,加强杏树林地管护工作,对30亩杏树园按照整洁、美观、有序的原则进行整体规划、截死枝、挖死树、嫁接、建围栏等,提高林果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在乡科技示范地套种核桃育苗10亩,带领农牧民走特色林果业的路子,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三、结合灾后重建抓好抗震安居拆旧建新和华能新村建设2月20日、4月19日阿合奇县发生两次地震,我乡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地震后乡党委、政府结合灾后重建抓好拆旧建新和乡村规划工作,进一步加大抗震安居宣传力度,利用灾后农牧民对地震灾害有亲身经历的感触,对全乡263户危旧房屋实施拆除。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按照整村推进的“五通”以及“五能”、“五有”的要求,使搬迁工作做到因地制宜和因人制宜相结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09年我乡抗震安居任务为39户,目前已完成10户主4体。为切实解决我乡贫困家庭无力改造危房的困难,确保不出现因无力改造危房而造成倒房伤人情况,使他们的基本生存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在中国华能集团的大力帮扶下,用三年时间通过边境扶贫试点项目筹措资金1000余万元,按照新农村建设庭院整洁、规划统一、房屋美观的要求,每户投资5.5万元,结合“一池三改”工作完成对别迭里村沿X407县级道路两侧已建成的172户抗震安居房的外墙保温、屋檐装饰、墙壁粉刷美化、围墙和庭院建设等工作,同时还为每户扩建29.25m2抗震安居房,使户均面积达到80m2以上。目前已完成30户的美化工作。工程完工后一个规划科学、庭院整洁、美观适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将展现在广大农牧民的面前。四、扎实推进劳务输出工作,进一步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加强宣传,强化协调,促进服务,使广大农牧民对就近劳务输出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提高了农牧民劳务输出的积极性(农牧民在别迭里电站输出劳动力,收入较为客观,每人每天可以拿到70元。同时不仅节省了住宿和伙食费,而且还可以照顾到家里的农牧业生产)。2009年依托水电站建设的地缘优势全乡计划输出劳动力900人以上,创收150万元,现已输出128人,其中赴广州劳务输出28人,就近劳务输出100余人,主要集中在别迭里电站和华能新村工地。五、积极做好别迭里电站征地协调服务,促进工程顺利实施我乡是别迭里水电站工程主战场,随着工程先期展开,在我乡的征地拆迁工作也相继开始,在我乡所征土地主要为生活施工区和淹没5区,工程建设永久和临时用地我乡占总征地的90%以上,涉及阿合特克提尔村、吉勒得斯村、别迭里村3个村部分农户,占用各类天然早场1738.8亩、林地300亩,未利用土地307.3亩。我乡为做好征地拆迁工作保证电站建设顺利进行,一是乡党委成立水电站服务领导小组,进村入户宣传发动,积极向广大农牧民宣传水电站建设的意义,消除误会,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做好务工人员与驻地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二是加强领导,安排专人负责协调解决各施工队在住房、水、电、路等方面的问题,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三是做好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通过与乡派出所联系积极做好流动人口登记管理,充分发挥乡计生站作用,为务工人员做好防疫和计生服务工作,乡司法所将做好法律法规宣传工作,为水电站建设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六、以壮大集体经济为依托大力发展种、养殖示范基地建设乡党委、政府投资5万元修建了300平方米的养殖基地,新开挖200平米涝坝用于养殖鸭、鹅、鸳鸯等,并聘请了两名专业养殖人员、乡兽医站工作人员做技术指导。目前,我乡种殖小麦200亩、平整耕地30余亩、种植新品种玉米30亩、土豆100亩、大白菜50亩、胡萝卜20亩,建立高产玉米示范基地1个、核桃示范基地1个、育苗基地1个;养殖土鸡500只、鸽子150只、鹅50只、鸭700只,建立养殖基地1个。同时,加大对30户庭院经济示范户技术和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广大农牧民种植蔬菜、饲养家禽,在乡党委、政府和各示范户的示范带动下,全乡农牧民养殖鸡5000余只、鸭、鹅等禽类,种植蔬菜200余亩。通过种、养殖示范基地建设,不仅加强了“五小6工程”建设,为干部食堂提供了补给,同时还带动了广大农牧民发展种养殖,为别迭里水电站工地提供肉菜供应,增加了农牧民收入,繁荣了本乡市场。七、围绕乡村建设规划,加快整村推进进程,做好“三通一平”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自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乡党委、政府更加注重各项关于民生的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始终把农牧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投入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加快农村道路、电力、通讯、广播电视以及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1)农村道路建设。2009年完成对我乡阿合特克提尔村村道铺油8公里;吉勒得斯村沙夹石路面7.1公里;别迭里村沙夹石路面6.4公里;加强护路站人员管理,加大对各乡道、村道的维护和管理;我乡各牧业点交通相对困难,冬春转场困难较大,对各牧业点疫病防治和管理造成诸多不便,计划与扶贫对口单位联系争取资金对各牧业牧道进行维护和整修,加快对别俊牧业点牧道建设速度。(2)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结合华能新村建设,积极完成建桥涵闸等水利配套设施10座,完成别迭村村道和渠道增加涵洞18个、吉勒得斯村增加涵洞10个,洪水排水桥一座、阿合特克提尔村增加涵洞16个,洪水排水桥一座。对别迭里村和吉勒得斯村农业用水水头进行维修,确保春耕生产农田用水。3月下旬组织各村600多名农牧民对主渠道进行清理,确保农耕时节全乡农牧民用水畅通,7并对农业用水进行输水灌溉,节约了水资源,防止因灌溉用水发生纠纷的发生。(3)解决农牧民及牲畜饮水问题。2009年乡政府积极争取农村自来水改造工程100余万元资金,结合华能新村建设和抗震安居配套设施建设以政府投入资金农牧民投劳的方式,铺设输水主管道5.9公里,彻底解决公路沿线200余户人畜饮用水和16座少土蔬菜大棚用水问题。八、争取多方位对边境一线农牧民支持政策,保持边境地区稳定,边境安全2006年,经过上级部门的多方协调,为我乡别迭里村成功争取到吉尔吉斯坦边界线附近乌宗图什河800多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场,此草场的成功争取为我乡牧民提供了优良的天然牧场。为了维护草场安全、保证牧民正常的放牧,我乡为10户在边境线上的护边员修建了10套抗震安居房,并把他们纳入了农村低保的范畴,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安心的在边界线上尽好责,守好家,维护过境安全。同时,采取政府补助和个人自筹相结合的办法,对边境一线危旧房进行改造。实行特殊的贫困边民扶持政策。将边境地区的贫困户全部纳入国家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并优先实施。在发展扶贫流转畜扶贫、劳务输出、低保户确定、抗震安居、退耕还林等国家相关优惠政策方面优先予优先享受,并扩大和支持加快建立边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时,2009年完成全乡教育资源整合工作,我乡三所学校实行集8中办学,各村小学全部合并到乡中心小学,乡政府将对全乡各村牧业点500名贫困学生在实行“国家两免一补”的基础上进行救助,对每个学生每人每年补助1200元,500名学生投入资金60万,彻底解决各牧业点农牧民子女受教育问题。九、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把推行“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主要工作,与基层组织建设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并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任务,责任到人。结合领导干部包村工作制度,做到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深入基层调研,加强指导,随时了解村工作人员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的成效,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把联系点建设成示范点。(二)坚持干部驻村工作机制。下派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在政治原则问题上是非分明,立场坚定的乡干部长期驻村,每个村保证有2名乡干部,协助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帮助村干部理清发展思路,加快经济发展。同时乡党委、政府制定干部驻村工作制度,明确职责,签订驻村干部责任书。(三)加大“五小工程”建设力度,营造“拴心留人”环境。对2008年投入使用1830m2的干部公寓楼配套设施进行完善,投入资金5万元购置了床、电视、衣柜、窗帘等,干部的住宿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同时,投入资金20万元为文化活动硬化文化活动场所1500平米,购买音响1套、电子琴1架、会议桌椅50套、排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图书1万册,对乡政府果园进行整理规划,新铺路面9500米,绿化1000余平米,干部生活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五小工程
本文标题:库兰萨日克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经验介绍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7148 .html